资源描述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并能快速准确地进行笔算。
2.培养学生的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植树节!植树有哪些好处呢?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希望同学们也能积极的参加植树活动,为环境保护献出一份力量。你们看,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植树呢,我们也参加到这个队伍中去好吗?
1.出示P15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创设植树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
(1)动手操作,重现口算过程.
要求: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一,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1.)
学生尝试着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让学生当小老师到板前板书
(2)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谁来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提问,随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分小棒的过程,进一步明确算理)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3)试一试:帮小兔过河(竖式略)
(设计意图:创设小兔过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也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2.教学例2 52÷2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问:52能不能平均分成两份呢?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的结果.
问:这道题在分小棒时与例1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独立笔算52÷2,有困难的,可以提问.
学生可能问:十位除后余1该怎么办?
先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
找学生到板前书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再进一步明确:
师:被除数下面的4是怎么得到的?(2乘2个十得到4个十)
师: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一个“1”是怎能来的?表示多少?(5个十减4个十,得到1个十。)
师:横线下面的“12”是怎么得到的?(剩下的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的)
师:下面的12又是怎么得到的?(2乘6个一,得到12个一,即12)
3.回顾检验
4.比较例1和例2除法竖式的区别
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5.让学生试着概括“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6.学生看书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归纳出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试一试:送小兔回家(见课件)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见课件)
3.数学接力赛
4. 我不小心把购货发票弄脏了,你能帮我算出羽毛球每筒多少元吗?(见课件)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四、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笔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又巩固了笔算的过程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