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3505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3 卷 第 4 期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Vol.43,No.4 2023 年 8 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g.2023文章编号:2095-4654(2023)04-0061-09 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 杜尚华(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湛江 524088)摘 要:粤西湛江市所辖的五县四区共分布着粤、闽和客家三大方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湛江城区以外的各大方言均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尤其对粤方言的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出版和发表了一定数量的论著。但是,湛江城区的粤方言可能因为与广州话差别不算

2、太大,一直以来少有人问津,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专门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归纳出湛江城区粤方言老、中、青三派的语音系统,并通过全面的比较,寻找出老、中、青三派语音系统的共时差异,以此透视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城区粤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关键词: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声调;共时差异中图分类号:H178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一、引言湛江市区位于东经 1101011039,北纬 20512112。东濒南海,西南连雷州,西邻遂溪,西北和东北与廉江和吴川接壤。面积 1 460 平方公里,由赤坎、霞山、坡头、郊区(今麻章区)4 个区组成。早在秦汉时期,现在的湛江

3、原本被古越族人所占据;在发展到汉魏时期后,不断形成了多个民族,包括苗族、瑶族、壮族以及黎族等。就不同民族的语言进行分析,苗族和瑶族应用的语言是汉藏语系的苗瑶语族,而壮族和侗族所应用的语言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之后进入到春秋战国时期后,楚人、吴越进入到广东地区,该地区依然传播着汉语;很多中原汉人在秦汉时期占据了岭南地区,很多汉人还在雷州半岛生活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留戍落籍、百姓避乱。该时期,大量秦军官兵在岭南地区戍守,也有很多汉人南迁至此,人数达到五十万人。在战乱的影响之下,南宋末年元兵南进,雷州半岛中的闽南人明显增加。赤坎是湛江的老市区,在秦汉时期发展为小商埠,发展到现代依然可以发现福建人南迁的

4、踪迹,还保留着百姓村、福建村以及福建街。闽南人在南迁之后,在雷州半岛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土著民本为原住居民,但是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多人向外地迁徙,一些人融入到应用粤方言、闽语的群体中;发展到明代时,现在的湛江境内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就是粤方言、闽语;广东嘉应州、福建汀州府的客家人在明清时期向廉江不断迁移,将客家方言带入到廉江。所以发展到现在,湛江拥有客家方言、粤方言以及闽方言这三类方言。现代湛江市属四区五县,尤其是霞山区的贸易交往非常密切,商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拥有来源非常复杂的居民,很多居民同时应用雷州话、粤方言,能够结合不同的场景、沟通对象,选择性的对方言进行应用。遂溪县古港埠是

5、赤坎区的发展原型,在宋朝时期正式形成,发展到清道光年间就成为了收稿日期:2021-09-29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雷州方言语音语料库建设研究”(2018GWTSCX078)。商埠,经济非常发达。进入到抗日战争时期之后,赤坎区是国内西南进出口的商业发展重心。直至抗日胜利后新中国的成立,才正式更名为湛江市城区。湛江市城区的地形特点为从西南到东北倾斜,拥有砖红壤,土壤裸露面是赤色粘土,所以被称作赤坎。赤坎地区居民多数也能够灵活运用两种不同的方言,大多数使用的是雷州话。赤坎区的九二一路、中山路以及民主路等地区的居民多为原住居民,这部分居民可以用雷州话、粤方言进行沟通。湛江城区的典

6、型方言就是这些居民应用的粤方言。本文所研究的即为湛江城区的代表性方言粤方言。本研究运用实地调研法,从老、中、青三派角度入手,探究了湛江城区粤方言的韵、调系统演化过程,结合对比研究结果,深入分析了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从而归纳和总结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湛江城区粤方言韵、调发展趋势和走向。本文参考由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制定的方言调查字表,将老城区赤坎作原住居民(仅掌握粤方言)作为研究对象,将这部分居民划分为老、中和青三派,年龄划分依据为:65 岁为老派、35 岁左右为中派、20 岁左右为青派。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还走访了三位湛江粤方言发音合作人,其中郑志杰(66 岁男性)为老派代表,麦坤华

7、(30 岁女性)为中派代表,陈晓宇(19 岁女性)为青派代表,邀请发音人到中大,并由庄初升教授进行听辨音,对粤方言这三派的韵母和声调特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在开展湛江地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时,除了要对粤方言本体进行调查,发现共性,同时还要总结老、中、青三派的韵母和声调差异,以此来探寻粤方言的演变过程,发现粤方言的发展走向,并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出现这一现象的缘由进行探析。经过实地调研、归纳和对照研究,能够看出湛江城区粤方言在进行改革开放后,韵、调系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下面先参看三派的语音系统。二、老、中、青韵调系统(一)老派的韵母系统1.韵母(47 个)i 衣 树 诗 猪u 乌 负 妇 富

8、a 巴 架 爬 花o 多 河 梳 可e 车 靴 色 直ai 猜 介 斋 怪i 世 第 危 细ei 飞 己 其 欺oi 哀 爱 台 代au 包 教 交 吵iau 猫u 斗 豆 楼 走ou 布 冒 到 桃iu 标 表 票 秒ui 岁 句 具 区y 虑 女 吕 去am 贪 坎 侵 喊m 森 甘 敢 林im 染 廉 尖 渐an 间 帆 难 兰n 恩 跟 吞 很on 看 干 汉 寒in 仙 便 篇 鞭un 官 判 伴 满a 棒 盲 冷 硬ia 病 岭 饼 靓 增 能 灯 朋e 冰 症 称 升u 公 丰 风 宋 良 想 将 量o 刚 旁 榜 忙ap 甲 杂 答 合p 立 习 级 汁ip 接 页 贴 蝶at

9、 压 杀 辣 擦 t 笔 密 律 七ot 割 渴 喝 霍it 别 列 哲 撤ut 泼 末 括 抹ak 百 或 拍 格iak 剧 笛 石 赤k 北 得 特 勒ek 逼 色 力 食uk 族 福 伏 目k 略 雀 削 药ok 国 博 莫 托 吴 五 吾 悟2.声调(8 个)调类调值例字(1)阴平55 诗通天梯(2)阳平31 地同仲旁(3)阴上24 桶碗比走(4)阳上13 野妇泻市(5)去声33 痛四见救(6)上阴入5 识福北漆(7)下阴入3 百杀八答26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总第 43 卷(8)阳入2 白服石毒 说明:(1)韵母 e 发音开口度略小,逢 k、k相拼时开口度略大,实际是 E。(2)韵母 i

10、u、ui 中前一元音重而长,是韵腹;后一元音轻而短,是韵尾。(3)古浊声母上声字读阳上,调值为 13,与古清声母上声字读阴上略有不同,如:坐 t o13楚 to24。(二)中派的韵母系统1.韵母(57 个)i 衣 树 诗 猪u 乌 负 妇 富a 巴架爬花ua 瓜 掛 寡 夸o 多 河 梳 可e 车 靴 色 直ai 猜 介 斋 怪uai 乖 拐 怪 坏i 世 第 危 细ui 贵 季 癸 龟ei 飞 己 其 欺oi 哀 爱 台 代au 包 教 交 吵iau 猫u 斗 豆 楼 走ou 布 冒 到 桃iu 标 表 票 秒ui 岁 句 具 区y 虑 女 吕 去am 贪 坎 侵 喊m 森 甘 敢 林im

11、染 廉 尖 渐an 间 帆 难 兰uan 惯 关 弯 玩n 恩 跟 吞 很un 坤 困 菌 群on 看 干 汉 寒in 仙 便 篇 鞭un 官 判 伴 满a 棒 盲 冷 硬ia 病 岭 饼 靓ua 逛 横 增 能 灯 朋u 轰 军 浑 晕e 冰 症 称 升o 刚 旁 榜 忙u 公 丰 风 宋 良 想 将 量ap 甲 杂 答 合p 立 习 级 汁ip 接 页 贴 蝶at 压 杀 辣 擦uat 刮 挖t 笔 密 律 七ut 骨ot 割 渴 喝 霍it 别 列 哲 撤ut 泼 末 括 抹ak 百 或 拍 格iak 剧 笛 石 赤uak 掴 或 划k 北 得 特 勒ek 逼 色 力 食uk 族 福 伏

12、 目k 略 雀 削 药ok 国 博 莫 托m吴 五 吾 悟 2.声调(7 个)调类调值例字(1)阴平55 诗通天梯(2)阳平31 地同仲旁(3)上声24 桶碗比走(4)去声33 痛四见救(5)上阴入5 识福北漆(6)下阴入3 百杀八答(7)阳入2 白服石毒 说明:(1)韵母 e 发音开口度略小,逢 k、k相拼时开口度略大,实际是 E。(2)韵母 iu、ui 中前一元音重而长,是韵腹;后一元音轻而短,是韵尾。(3)上声不分阴阳。(三)青派的韵母系统1.韵母(78 个)i 衣 资 支 知u乌 负 妇 富y 鱼 余 于 树a 巴架爬花ia 也 呀ua 瓜 掛 寡 夸o 多 河 梳 奇uo 祸 涡 和

13、e 车 靴 色 直ie 夜 爷 野 惹ai 猜 介 斋 怪iai 踩 嚼uai 乖 怪 坏 拐i 世 第 危 细ui 贵 季 癸 龟ei 飞 己 其 欺oi 哀 爱 台 代au包 教 交 吵u斗 豆 楼 走 iu有 优 忧 尤ou布 冒 到 桃iu标 表 票 秒ui 会 岁 衰y 虑 女 吕 去 iy 锐am贪 坎 侵 喊m森 甘 敢 林 iam音 淫 饮 荫im染 廉 尖 渐an间 帆 难 兰 uan惯 关 弯 玩n恩 跟 吞 很 in人 任 忍 隐 un坤 困 菌 群n论 轮 纶 卵 in润on看 干 汉 寒in仙 便 篇 鞭un官 判 伴 满 yn元 圆 阮 远a棒 盲 冷 硬 ia病

14、岭 饼 靓 ua逛 横362023 年第 4 期 杜尚华: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增 能 灯 朋u轰 军 浑 晕e冰 症 称 升 ie 英 影 盈 应o刚 旁 榜 忙 io用 勇 容 拥 uo旺 黄 王u公 丰 风 宋良 想 将 量ap甲 杂 答 合p立 习 级 汁 ip邑 入 湿 缉ip接 页 贴 蝶at 压 杀 辣 擦uat 刮 滑t 笔 密 律 七it 日 一 七 则 ut 骨t 律 述 术ot 割 渴 喝 霍it 别 列 哲 撤ut 泼 末 括 抹yt 月 圆 粤 越ak百 或 拍 格 iak剧 笛 石 赤 uak掴 划 或k北 得 特 勒ek逼 色 力 食 iek益 亦

15、翼 液ok国 博 莫 托 iok肉 浴 欲uok 获 锅k略 雀 削 药 ik药 约m吴 五 吾 悟 2.声调(7 个)调类调值例字(1)阴平55 诗通天梯(2)阳平31 地同仲旁(3)上声24 桶碗比走(4)去声33 痛四见救(5)上阴入5 识福北漆(6)下阴入3 百杀八答(7)阳入2 白服石毒 说明:(1)韵母 e 发音开口度略小,逢 k、k相拼时开口度略大,实际是 E。(2)韵母 iu、ui 中前一元音重而长,是韵腹;后一元音轻而短,是韵尾。(3)阴平调是一个高平调,有时略带升调,但并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4)与中派一样,上声不分阴阳。结合上述分析,能够看出老、中、青三派韵、调系统在实

16、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在几十年间已经形成全新的面貌,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三、老、中、青派韵母和声调的差异(一)韵母方面我们从老、中、青三派的韵调表中可以看到,湛江城区粤方言在韵母方面已经产生比较大的变化。老派的韵母是 47 个,中派的韵母是 57 个,青派的韵母是 78 个,从改革开放至今短短几十年间,中派韵母比老派韵母增加了 10 个;青派比老派韵母增加了31 个;青派比中派韵母增加了 21 个。另外,老、中派都没有圆唇元音y,青派新增了圆唇元音y,这主要是受广州话的影响。老派的韵母中介音很不发达,中派已经出现了i、u介音,但还保留有半元音声母jw

17、。青派半元音声母jw消失,jw介音化并归入韵母,并且iu介音的结合能力大大加强。老、中、青三派韵母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青派圆唇元音y的出现老、中派韵母中没有圆唇元音y。在老、中派口音中,中古声母端、透、定、泥、知、澄、章、昌、船、书、见、溪、群、疑、晓、匣、影、从、心、邪、以、云、来、日等母的遇摄合口三等、山摄合口一、三、四等的部分字,其韵 母 的 主 元 音 都 是 不 圆 唇 音 i,如:短tin24、脱tit3、夺tit2、暖nin24、猪t i55、传t in31、煮t i24、处t i55、船 in31、书 i55、卷 kin24、圈 hin55、权 kin31、元 j

18、in31、血hit3、完jin31、怨jin33、全t in31、雪 it3、旋 in31、缘 jin31、员 jin31、恋 lin24、软jin24。但是,以上字例在广州话中其韵母的主元音都是圆唇元音y。青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因受广州话影响,韵母中已经出现了圆唇元音y。请看表 1。表 1 青派圆唇元音y的出现 字例派别 短朱书全雪员权树老派tin24t i55 i55t in31 it3jin31kin31 i31中派tin24t i55 i55t in31 it3jin31kin31 i31青派tyn24t y55 y55t yn31 yt3yn31kyn31 y3146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总第 43 卷 2.古遇、蟹、止、臻四摄部分字的读音差异古遇摄合口三等鱼、语、御韵;蟹摄合口一等灰、队、贿、泰韵,合口三等祭韵;止摄合口三等支、纸、至、脂韵的部分字在老、中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语音中是 一 致 的,韵 母 都 是 ui,如:居 kui55、举kui24、锯kui33、拒k ui24、堆 tui55、推 tui55、退tui33、最t ui33、水 ui24、吹tui55、睡 ui31、泪lui31、累lui31。青派口音中上述字的韵母则是y。请看表 2。表 2 古遇、蟹、止摄部分字的读音差异 字例派别居举堆最睡泪老派kui55kui24tui55t ui33 ui31lui31中

20、派kui55kui24tui55t ui33lui31青派ky55ky24ty55t y33 y31ly31 古臻摄开口三等真、轸、震韵部分字,老、中派湛江城区粤方言的韵母是n,青派的韵母是n。臻摄合口三等谆、准、稕、术韵部分字,老、中派的韵母主元音是;青派韵母的主元音是。请看表3。表 3 古臻、摄部分字的读音差异 字例派别津信律戌俊准老派t n55 n33lt3 t5t n33t n24中派t n55 n33lt3 t5t n33t n24青派t n55 n33lt3 t5t n33t n24 3.声化韵m的混读湛江城区粤方言老派只有一个声化韵母,主要来自中古疑母的遇摄合口一等模、姥、暮韵,

21、不与任何声母相拼。老派声化韵有以下例字:吴、吾、蜈(蜈蚣)、梧(梧桐)、五、伍、午、仵(仵作)、误、忤(忤逆)、悟、晤等字。到了中、青年一代,已经基本上没有韵母的发音了。中、青年群体已经一律把韵母混读为m。请看表 4。表 4 声化韵m混读的现象 字例派别吴午五梧老派 22 24 24 22中派m22 m24 m24 m22青派m22 m24 m24 m22 湛江城区粤方言中本来没有声化韵母m,m韵母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广州话的影响。广州话韵母m也只有一个字“唔”,“此字由无字变来,属微母虞韵”,相当于普通话的否定词“不”,如:唔要(不要)、唔对(不对)。因为湛江的年轻人受广州话影响,把原来的韵母

22、与m韵母混读,同时也因为在生理上m的发音比的发音更为容易,迎合年轻人发懒音的习惯,“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有人觉得时下青年说话不用太张嘴巴,舌头似乎不必多动。一切声音都好像隐藏口中待发。听起来,哦哦碎语,让人有一种不太清晰不太爽利的感觉。一般人管这种发音特色叫懒音。”所以很快就被年轻人接受,并且很快取代了原有的 韵母。可见广州话对地方粤方言的影响,其势力是十分强大的,也是很彻底的,比起广州话语音系统本身的演变发展更加迅速。4.部分古开、合口一等见系字的混读由于受广州话的影响,古见系宕摄合口一等(唐、荡、宕、铎)在湛江城区粤方言的年轻人群体中舒声读成了kuo、kuo,入声读作kuok、kuok,如:

23、光kuo55、广kuo24、郭kuok3。见系宕摄开口一等(唐、荡、宕、铎)在广州话中舒声读kog、k o,入声读 kok、k ok,如:刚ko55、抗ko33、各kok3、确kok3。青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因受广州话影响,能比较清楚地将它们区分开来。而老、中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在读见系宕摄合口一等字的时候没有韵头-u-,因此这些字的读音与宕摄开口一等字的读音相混。请看表 5。表 5 部分古见系宕摄一等开、合口字的混读情况 字例派别 见系宕摄合口一等见系宕摄开口一等光广郭刚抗各老派ko55 ko24 kok3 ko55ko33kok3中派ko55 ko24 kok3 ko55ko33kok3青派k

24、uo55kuo24kuok3 ko55ko33kok3 老、中派在上面这些字例中,见系宕摄一等开、合口字的读音是不分的,青派受广州话影响,能把它们比较清楚地区分开来。但目前,年轻的广州人也开始把宕摄一等开、合口字混读了,如:广ku35念成 k35、旷 k u33 念 成 k 33、郭kuk3念成kk3,所以不久的将来,青派的湛江562023 年第 4 期 杜尚华: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城区粤方言在这些字的发音上也会产生混读的现象。5.韵母iau的丢失韵母iau在湛江城区粤方言的口语中还是使用得比较多的,但由于受广州话和普通话的双重影响,这个韵母的使用率越来越低,主要表现为:(1)

25、把iau读成了au在湛江城区粤方言中发iau韵母最典型的字有两个;一是猫miau55,一是挠jiau55。由于受广州话的影响,湛江城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猫”miau55读成了mau55。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猫”miau55 的 读 音 会 逐 渐 消 失,最 终 读 成mau55。“挠”jiau55在中老年人中还是比较常用的,但随着湛江城区粤方言的不断广州音化,这个字的读音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它读成了au55或au55。请看表 6。表 6 韵母iau读成au的情况 字例派别 猫挠痕(抓痕)老、中派miau55jiau55 hn31青派mau55au55hn31 或 au55hn3

26、1 (2)把iau读成iu中老年人的口语中有一个表示轻柔动作的动词“撩”liau55,例如:撩liau55耳(掏 12 耳朵)、用棍撩lian55出来(用棍子轻拨出来)、撩lian55下个油锅(轻拨一下锅里的油)。年轻人已经很少这样读了,而是读成了liu55,例如:撩lian55耳 撩liu55 耳、撩 liau55 出来 撩 liu55 出来、撩lian55下个油锅 撩liu55下个油锅。一般年轻人认为liau55的读音比较土气,不好听而慢慢地把这个音改读为liu55,这样lian这个字的读音也将会慢慢地消失。在广州话的音系中是没有liau55这样的音节的。湛江城区的年轻人把lian55读为

27、liu55,应该是与广州话的影响直接相关。(3)用其他词代替了读iau韵母的词在湛江城区粤方言口语中读iau韵母的还有一些词,例如 hiau55 起个床垫”(抬起这个床褥),年轻人常改说成“kou55 起个床垫”或“抬起个床垫”;“hiau55 起只脚”(翘起二郎腿)年轻人常说成“翘kiu24起只脚”;“ian55 一巴你”(打你一巴掌)年轻人改说成“pia24一巴你”或“扇一巴你”;“jian55渠过来”(叫他过来)年轻人改说成“叫渠过来”或“喊渠过来”。可见,年轻人越来越觉得iau韵母的发音不合时宜,于是用其他方言词语或干脆用普通话中的词语取代了读iau韵母的词。这就造成了韵母iau的读音

28、将会渐渐消亡。此外,粤方言区的人通常把使用左手干活儿或用左脚踢球的人称为“左挠”t o24jiau55,那是语流音变的结果,广州方言词典称“iau55是特殊读法”。由上述iau韵母的丢失,我们可以看到,字音的消亡以及相应韵母丢失的现象与该字的使用频率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旧的语音形式因为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遭到了淘汰的现象,从而证明了语言学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语言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二)声调方面湛江城区粤方言声调相对稳定,变化不大,但有些涉及声调方面的细微差别和发音习惯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1.老、中、青三派声调的差异湛江城区粤方言的中派与青派在声调上差别不大,

29、老派与中、青派稍有差别。据调查显示,湛江城区中、青派的粤方言声调有7 个,分别是:阴平(55)、阳平(31)、上声(24)、去声(33)、上阴入(5)、下阴入(3)、阳入(2);老派声调则有 8 个,分别是:阴平(55)、阳平(31)、阴上(24)、阳上(13)、上阴入(5)、下阴入(3)阳入(2)。老派与中、青派之间差一个调,即老派多了一个阳上调,调值是 13。中、青派把老派的阴上、阳上调并合为一个上声调,调值 24。合并的原因是两个调类的调值相互接近而逐渐趋同。请看表 7。表 7 老、中、青派声调的差异 调类派别诗时史市事识杀实老派阴平 55阳平 31阴上 24阳上 13去声 33上阴入

30、5下阴入 3阳入 2中派阴平 55阳平 31上声 24去声 33上阴入 5下阴入 3阳入 2青派阴平 55阳平 31上声 24去声 33上阴入 5下阴入 3阳入 266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总第 43 卷续表 7 老、中、青派声调的差异 调类派别夫扶府妇附忽法佛老派阴平 55阳平 31阴上 24阳上 13去声 33上阴入 5下阴入 3阳入 2中派阴平 55阳平 31上声 24去声 33上阴入 5下阴入 3阳入 2青派阴平 55阳平 31上声 24去声 33上阴入 5下阴入 3阳入 2 老派古清声母上声字今读阴上,调值 24;古浊声母上声字今读阳上,调值 13。其他调类、调值都没有什么变化,可见湛江

31、城区粤方言的声调系统比起声母和韵母的发展来说,是相对稳定的。与广州话阴上调的调值 35 相比,湛江城区粤方言老派的阴上调和中、青派的上声调调值 24 稍为偏低。湛江老派的阳上调调值为 13,与广州话的阳上调(调值 23)相比也略为偏低。究其原因,也只能说是地方方言的地域差异,因为湛江城区粤方言毕竟不是标准的广州话,因此在发音习惯上自然而然地保留了地方色彩。2.音节重叠词的音变现象大部分音节重叠词的第二个音节在普通话中都读作轻声,这是一种音变现象,例如:爸爸 bba、妈妈 mma、姥姥 lolao、太太 titai。在湛江城区粤方言中也有相当部分的音节重叠词存在音变现象,如:文 文 mn31mn

32、24、宁 宁 ne31ne24、爷 爷je31je55、婆婆po31p55、妹妹mui31mn55。这种音节重叠词第一个音节念本调,如:文mn31、宁ney31、爷je31、婆po31、妹mui31;第二个音节发生音变,一种是变读上声,如:文mn24、宁ne24,其调值由本调的 31 降调变为 24 升调;一种是变读阴平,如:爷je55、婆po55、妹mui55,由本调 31 降调变读为 55 高平调。老、中派湛江城区粤方言在这些叠音词的变读上发音是一致的。青派因为受广州话影响,变读规律与广州话基本一样,只不过调值由 35 折合成 24 而已,例如“太太”“爷爷”“婆婆”“妹妹”分别变读为 t

33、t ai33t ai24、ie31ie24、po31po24、mui31mui24。请看表 8。表 8 老、中、青派部分叠音词变读差异 字例派别 文文宁宁婆婆妹妹老派mn31mn24ne31ne24po31po55mui31mui55中派mn31mn24ne31ne24po31po55mui31mui55青派mn31mn24ne31ne24po31po24mui31mui24 3.由于受广州话影响,湛江城区粤方言的一些常用字本调开始失落广州话中不少的字有本调和变调两读,如:“文”,本调(阳平)是mn21,变调(阴上)是mn3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主要是口语,那么一些常用字就以变调为常了,

34、如:橙tsa21-35、桃 t ou21-35、帘 lim21-35、钱 tsin21-35、梨lei21-35。现在中青年的广州人中,有时候已经分不清本调和变调的读音,常常把变调看成了唯一读音,这就造成一些字的本调已经在中、青年的广州人口语中丢失。因为受广州话影响,湛江城区粤方言也存在类似情况,如:蛋tan31-24、钱tin31-24、梨lei31-24、璃lei31-55,画wa31-ua24,老、中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还是基本上念本调,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丢失了本调而念变调,其中最彻底的如“璃”lei55、“画”ua24,年轻人已经很少人会读成“璃”lei31、“画”ua31了。可见,在湛

35、江城区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些字的本调已经在口语中失落了。随着广州话影响的不断加深,更多的常用字将失去本调的读音。4.受广州话影响,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个别上声字读去声调中古全浊上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大都变读为去声,但是“现代粤方言对于相当大的一部分全浊上声字(“市”“似”“肚”“倍”“肾”“旱”“社”“抱”“践”“厚”等)仍读上声(阳上),如:市 i24、似t i24、柱t i24、肚tou24等。这些字在老、中、青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中都念上声(阳上),但在青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里,因受广州话影响,有个别的古全浊上字作为连读的前一音节时变读为去声。请看表 9。762023 年第 4 期 杜尚华:湛江城区粤

36、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表 9 青派个别全浊上声字读为去声的现象 字例派别 妇女社会舅父老派fu24nui24 e24wui24ku24fu24中派fu24nui24 e24wui24ku24fu24青派fu33ny24 e33ui24ku33fu24四、结语从老、中、青三派入手,分析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的发展和演化,能够发现这三派的粤方言韵母、声调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依然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以粤方言韵母为例,老派和中派最显著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没有圆唇元音y;老派韵母韵母47 个,中派韵母韵母 57 个,中派比老派所多出的 10 个韵母都是半元音jw介音化以后与其他韵母组合成的复合韵母。声

37、调方面,老派有 8 个调类,比中、青派多出 1 个阳上调。老派的阳上调与中、青派的上声调在调值方面区别并不十分明显,所以声调是相对稳定的。老、中派与青派相比,我们不难看出青派的发展变化尤为突出。青派韵母共计 78 个,而中派韵母为 57 个,青派要比中派多。同时,青派新增了y这一圆唇元音,据此可以发现湛江城区粤方言的青派的整体发展走向是同广州话相靠近。在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系统中,的开口度略小,记为e;的开口度也较小,记为o;相当于上表的短 a;都是短元音,对应于iu;oey可记为y;加上介音-i-u-与其他韵母的组合,这样,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的韵母与广州话的韵母就大体相当了,连元音音位的唇

38、形圆展、舌位前后、开口度大小都与广州话十分近似。我们再看表 10。表 10 广州话声调表调类调值字例阴平55 和 53诗阳平21时阴上35使阳上13市阴去33试阳去22事上阴入5识下阴入3泄阳 入2食 广州话有 9 个调,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有 7 个调,这是因为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的上声调(调值24)和去声调(调值 33)都不分阴阳。湛江粤方言上声调调值比广州话的阴上调(35)起点、终点都略低,比阳上调(13)起点、终点都略高;去声调调值与广州话阴去调(33)一样,比广州话阳去调(22)略高。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语音与广州音相比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细微差别,并不能否认它所受广州话强烈而深刻影响的基本事

39、实。从老、中、青派语音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共时差异,这种差异在湛江的年轻人当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通过针对湛江城区粤方言的韵母和声调在老派、中派和青派的共时差异研究,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知韵母、声调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这种差异性在湛江城区新一代青年群体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就出现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影视行业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且大众传媒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港、澳等地区同湛江城区的互动和交流,极大地拓宽

40、了沟通渠道,为新一代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效仿、观摩和借鉴的机会,从而使青年群体的粤方言发音习惯逐步发生了改变。其次,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更是明显,其所提供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岗位,使很多湛江城区居民到此谋生。在这个过程中,湛江城区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广州话进行频繁的接触,在循序渐进的影响之下,湛江城区人民的广州话愈发标准,这就使其自身发音习惯不断出现变化,更加接近广州话。最后,作为关键的教育基地,湛江城区拥有多所中学院校,高考考生达到了十几万人/年,很多大学生都在广州及其周边高校学习,所以拥有更多学习广州话的机会。与此同时,湛江市的专科院校也吸引了很多省内

41、的学生前来求学,每年同样会有很多广州及其周边城市的学生到湛江读书,这些学生的口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湛江高校学生的发音。再加上当代青年群体普遍存在寻求个性化、彰显特立独行以及从众等心理特点,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之下,导致湛江城区粤方言环境出现了极大的转变,越来越接近广州话。综上所述,湛江城区粤方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韵母和声调出现了显著的改变,逐渐向广州话86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总第 43 卷相靠拢,尤其在青派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相信经过时代不断的发展,湛江城区粤方言会、广州话二者间的差异会不断减小,甚至完全与广州话相同。而这一现象不仅是湛江城区粤方言的发展方向,也是全省各地区粤方

42、言的整体走向。注释: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2001:200.张洪年21 世纪的香港粤语:一个新语音系统的形成,载第八届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9-152.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4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194.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2001:182.参考文献:1 陈佩瑜.粤方言与侗台语语音系统的比较C/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2 高华年.粤方言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C/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3 何科根,李健.化州话及其声韵

43、调特点C/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4 李荣,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5 李新魁.广东的方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6 麦耘.广州话介音问题商榷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8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第 2 版.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9 詹伯慧.广东粤方言概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10 张洪年.21 世纪的香港粤方言:一个新语音系统的形成C/第八届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1 湛江市志M.北京:中

44、华书局,2004.责任编辑:彭茜珍(上接第 12 页)参考文献:1 万齐元,杨飏.深挖咸宁“五乡”资源铸造鄂南生态品牌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1):7-10.2 KIM S,WHITFORD M,ARCODIA C.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sustainable tourism re-source: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actitionersper-spectivesJ.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2019,14(5-6):422

45、-435.3 HANNEWIJK B,VINELLA F L,KHAN V J,et al.Captu-ring the citys heritage on-the-go:Design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crowdsourced cultural heritage J.Sustain-ability,2020,12(6):2429.4 张文元,李晓旭,谈国新,孙传明.针灸铜人三维可视化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36(7):2054-2058+2064.5 薛可,龙靖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新挑战和新对策J.文化遗产,2020(1):140-1

46、46.6 陈慕琳,胡娟,邱小梅.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3(3):415-424.7 姜付高.我国滨海体育旅游带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 薛明月,王成新,窦旺胜,等.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4):94-99.9 刘宇,何小芊.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及其旅游开发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4):311-315.10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 号)J.中华人民

47、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8):22-45.11 刘进清,赵峻,武鹏.从鄂南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探析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6):143-147+161.12 李龙章,彭明祺,向绪成,王然.湖北通城尧家林遗址的试掘J.江汉考古,1983(3):1-12+62-107.13 刘纪兴.荆楚文化的内涵及其创新特质简论J.政策,2007(2):41-43.14 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35(6):175-183.15 傅才武.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3(2):89-100.责任编辑:彭茜珍962023 年第 4 期 杜尚华: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