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国大业、风声观后感 电影的归电影,主旋律的归主旋律 建国大业、风声观后感 任明 “明星脸”与“政治教科书”的开放性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去看建国大业这样一部有着“政治教科书”一般名字的电影,我的回答会是:“我想去看看172位明星是如何在银幕上露一小脸、一闪而过的。”是的,这确实是我极大的好奇。看过电影之后我明白了,当“明星脸”与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就是消费社会所迫切需要的“附加值”效果:就像“买一赠一”的商品,你既消费了你所熟知的“明星脸”,也通过这张“明星脸”消费了你所熟知或不知的历史人物。至于历史人物是如何在明星与“历史”之间恍惚起来的,那是后话。由此而言,建国大业颇得动
2、辄“八星报喜”的港产贺岁片的真谛。泱泱大国的60岁华诞,172位明星贺岁,真可说是多乎哉。不多也。 然而除了“明星脸”,我确实看到了主创人员的热情与真诚,或者说,是一种尽职于“献礼片”的职业精神。在不绝如缕的背景音乐所引领的追忆气氛中,我重温了历史教科书所教给我的“建国”过程:蒋介石是如何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的,北平是如何和平解放的,解放军是如何步步胜利的。我甚至还看到了以前很少被表现的蒋经国去上海“打老虎”的过程,看到了“反(腐),亡党;不反,亡国”的现实隐喻与重重忧心。也许这是我还有其他一些观众的一厢情愿。然而,能以历史的过去激起这样感慨今日的联想,这说明了这部电影的内部结构是开放的,它
3、容得下批评与质疑,也容得下对照与自我反省。虽然这种反省是轻微的、几乎不易觉察的、甚至是见仁见智的。对我来说,无论是政党还是国家,在电影中、在文艺作品中回忆当初的青春朝气,难免不被作为与今日的对照以及这一路走过来的反省。 建国大业至少提供了这样解读的可能性,这对曾经面目呆板可憎、水泄不通的主旋律影片来说,至少是一种进步及对观众的尊重。 因此我欣赏主创者所安排的开会了、各位开国英豪姿态各异走进窑洞的镜头,那一瞬间的定格,在我看来,近乎含着眼泪与微笑的缅怀与追忆一定是有过那些青春勃发、意气昂扬的时光的,只是后来也一定会发生变化。这就显示出时时反省的重要性。 还有影片前半段那近乎忧伤的小提琴演奏的背景
4、音乐,以及影片中经过特别处理的、像一团火般明亮耀眼的红色。那团红色蕴含着“献礼”的“匠心”。而在建国大业流畅的节奏中,那团红色就像火焰一般掠过我的心头,让我感觉到,那一抹红色曾经孕育着多少希望。真的是只有这样红、这样透的红色才能够表达那所有的希望。 而对比沉甸甸的现实问题,那红色又简直像一把烧红的、透明的烙铁了。因为有了这些感性的时刻,建国大业虽然主旋律而又有着一个生硬呆板的片名,我认为它依然是不失可观的。导演对节奏的把握使得这部电影颇为赏心悦目,虽然张澜、李济深等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的面目是模糊的,虽然蒋介石除了“人性”的一面其余的心理过程近乎被草草带过。试图去理解并人性化地表达以往被简化的人
5、物是一个开端,剩下的,只能留待以后的探索与实践了。 身为“观众”的自我反省 看建国大业,我认识到这仍然是一部中国式的主旋律影片,与好莱坞式以“叛逆”为起点与卖点的主旋律影片不同,一些关键人物仍然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正是通过这部影片,让我看到身为观众的我们自我质疑、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影片进展到1/5的时候,毛泽东对周恩来、刘少奇等人说:“蒋介石在南京当了总统,我毛泽东就在山沟沟里自封万岁,不好看也不好听。口号二十三条里那个万岁必须拿掉。”而到了片尾,开国大典上,广场上的人群一片“万岁”喊得山响。我们曾经多么自觉自愿地把“万岁”的口号加诸我们信任的人或事物身上,我们信任他/它们,希望他/它们永远存
6、在(longlive)。然而,世间没有事物是永远存在、永不改变的,我们这样虚妄而又一厢情愿地相信,宁肯闭上自己的眼睛,这是不是一种错误呢。 作为一名观众,我认识到了自己曾经作为一名观众、却不“睁开眼”来看的错误。 由此,我宁愿把“建国大业”这教科书一般的名字看作深深的思索而非盲目的鼓吹,它所勾起的回忆,正足以让我们反省自身以及所走过的路。何为大业。如何继续。这是献礼片应有的光荣与自豪,也是献礼片应有的自我激励与自我反省。 “风声”残暴 我还看了风声,一部商业嘴脸无疑、却硬拖了一个“主旋律”的尾巴的电影。周迅与李冰冰的表演是影片的亮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质感的李冰冰,当她斜倚在吧台上抽烟的时候
7、,那寂寞的感觉令周围狂欢的人群黯然失色。还有纯真迷人一如往昔的周迅。周迅流泪的时候,你会相信,那是真的从她心底流出的泪,于是,你会为她所扮演的无论什么样的角色所感动她所扮演的不流泪的角色是否有这个效果我不敢说。片中周迅让李冰冰去揭发自己,却又想大诉姐妹情的镜头令我感动。宁死不屈的地下党员终于展现出人性的一面,这人性的质感究竟是由叶锦添的锦衣华袍所添加的还是由周迅、李冰冰的演技所添加的我无从分辨,我所知道的是我看到了那些为革命献身者的人性与脆弱,而这人性与脆弱并不能阻止她为了心目中的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决心。 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一定有成千上万这样的革命先烈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然而,这不成其为使“风声
8、”正当的理由。在我看来,风声是一部残暴的电影,有着挑战人类神经的残忍度,这种残忍,对于“电影”并不是一种必要,却也许是“商业”的必需。 我想我已经变成一位挑剔的电影消费者了,不由得也想呼唤电影分级制度的出台。 风声通篇残暴而结尾煽情,让我再一次想起小时候一直缠绕我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我是刘胡兰或者江姐,酷刑之下我是不是就会招了,成为“可耻的叛徒”。这个问题的缠绕不去让今日的我明白了,那答案是一个“是”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到今天看狼牙山五壮士或英雄儿女我还会流泪,那是我看到别人牺牲生命而自己未必能做到的感动与愧疚。风声中审讯手段的残暴为我的“和平主义”增加了一条不那么光彩的理由,那就是,如果即使
9、是为了正义的事业我也还会在酷吏暴刑下做了叛徒的话,那我只能祈求这个世界不要有暴 力、一切以协商的方式解决以保全自身、履行职责吧。风声让我的思路重回人权与和平问题,也算是对远的、近的虐囚案与战争的奇怪的回应吧。 现实当然不这么简单,也无法这么简单地加以解决与要求,推己及人却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风声散场的电梯里,片尾周迅的独白言犹在耳,同为观众的中年男士对他的女伴认真地说了一句:“这也算是进行了一次党性教育吧。”一下子,我觉得非常感动,好像第一次发现有人自觉用“党性”的标签来要求自己。在这歌舞升平已经太久的莽莽人世,人们的感受终于藉文艺作品、藉60年大庆这一契机散发出来;纵使微茫,也弥足令人安慰。 相信进步,相信人心,周迅的独白是这部残暴的电影不能缺少的升华,而这种升华依然让我感动:“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我不怕死,只怕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 “我不怕死,只怕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这岂不是这一部既残暴又旖旎的电影所能留给我们的最好的训诫。 刀枪火海都已走过,如花美眷都已逝去,听到风声而不知鶴唳,如是,才是今日真正的悲哀。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