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媒体视域下河北传统音乐文...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研究_孙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2428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1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视域下河北传统音乐文...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研究_孙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媒体视域下河北传统音乐文...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研究_孙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媒体视域下河北传统音乐文...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研究_孙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86 第 33 卷 第 2 期 邯郸学院学报 2023 年 6 月 Vol.33 No.2 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June 2023 新媒体视域下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 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孙 娟,李 雷(邯郸学院 音乐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摘 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继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既是保护和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实际步骤,也是推进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创新、提升音乐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路径。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广度应用与广度拓展,为高校音乐教学及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继承与创新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新媒体视域,分析

2、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困境,借鉴国内外经验,针对问题探究解决策略,形成了融新媒体思维于教学模式的改进、融新媒体传播于教学资源的拓展、融新媒体技术于教学路径的创新等观点。通过研究,旨在为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提出可参考性建议。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学;继承与创新;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30(2023)02-0086-07 收稿日期:2023-01-18 基金项目:2022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媒体视域下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

3、20202029)作者简介:孙娟(1982),女,河南郑州人,邯郸学院音乐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李雷(1977),男,河北丰润人,邯郸学院音乐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 号)中指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该意见政策性规定、方向性指引,为高校建强美育教师队伍、深化美育改革赋予了新的涵义,同时也为如何整合美育资源,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河北省人烟辐辏、地域宽广,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

4、的风土人情,孕育着诸如民间民歌、地方戏、器乐曲等绚丽多彩,且具有河北当地文化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元素。近年来,高校音乐教师基于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手段,结合音乐学科的音乐性、审美性、过程性等特点,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挖掘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优化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可以说,在调整音乐文化教学机制、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助力美育教育、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功能与作用。客观上讲,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成绩与不足并存,客观存在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运用不足,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

5、学内容不够丰富,未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等问题,从而制约着河北地方音乐文化的开发 87 利用、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发展进程,影响着学生对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力、热爱度和传承度,以及音乐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事实上,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涵盖要素全、辐射领域广、涉及内容多,可利用的载体、实施的方法及推进路径也较多。然而,在末端落实进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这就是以新媒体为维度,思考和研究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一、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一)文化维度,助力打造音乐文化品牌 河北传统音乐文化,根植于当地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

6、分支于我国民族音乐体系,归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客观上讲,河北省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教育资源以及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滋养了异彩纷呈的音乐形式,特别是地方民歌歌词丰富,底蕴深厚,大多以描绘农村生活及历史为主,其曲调旋律优美,人文内涵突出,结构及流传方法多样,体现了河北民族文化特征、地理风情及民风民俗,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地方艺术特点。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河北地域文化及传统音乐文化,着眼于满足社会发展、文化自信的道德以及民众对音乐文化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挖掘传统音乐文化价值元素,做好学术研究,搞好音乐作品创作,比如,在 2018年首届中国(河北)红色旅游音乐节暨邢台县旅游

7、文化节及“火焰音乐节”晚会中,携手地方政府及相关音乐文化产业,推出乐歌方志燕赵篇众手浇开幸福花河北民歌专场音乐会,小放牛捡棉花北风吹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歌曲,重塑音乐文化价值体系,用音乐的形式诠释了河北地方历史和文化,承载着诚实守信、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发挥音乐文化伦理教化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彰显了当地音乐文化内涵,助力打造民众文化品牌,有效破解了文化品牌不能走精英文化路子的瓶颈。198伴随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高校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并通过教学传承民族文化和红色基因,转化为音乐实践行为,带动了河北红色旅游及剪纸产业的发展,激活了旅游项目开发活力,带动了民众对音

8、乐文化的消费,给河北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经济价值。(二)高校维度,助力音乐教学改革创新 音乐艺术的感受性、表现性、知识性、情趣性,以及音乐形式的完美性,决定着高校音乐教学技能的专业性、培养内容的逻辑性、组织实施的系统性、达成教学目标的综合性。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与创新,其前提是需要知道河北传统音乐文化是什么,音乐教育资源分布在哪里,蕴含的价值内涵有什么,进而为高校音乐教学传承与创新传统音乐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纵向梳理,早在先秦时期,邶风静女鄘风桑中等恋歌,反映了古燕赵南部地区的民歌特色。汉代的燕歌行出自蓟北门行等民间音乐,燕赵区域文化特点突出。隋唐时期的歌舞戏、曲子词等演奏艺术得

9、到全面发展。宋代的说唱音乐、民间小唱,为河北戏曲音乐的雏形。金、元时期,杂剧及吹鼓乐得到了发展。明、清以来河北梆子、“常山战鼓”等鼓吹乐日益成熟。近代以来,地方戏、器乐曲、曲艺等新艺术广泛流行。新民主主义时期,送郎参军去当兵等革命音乐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以共产党恩如山朵朵葵花向太阳为代表的大量颂歌,开创了河北音乐文化新局面。217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挖掘河北传统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着历史、社会、人类等学科内容,将最为经典的音乐文化元素系统融入教学实施,不仅可以倒逼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系统性培养与提升,促进多学科全过程、多方位交叉融合,而且促使教师结合教学以及音乐人才培养实际,进一步优化教学

10、设计,整合声乐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结构,开展传承实践活动,选择最为可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推动教学系统化改革、结构化完善、内涵化发展,破解声乐教学 88 单一教育模式,打造具有河北音乐文化特色的、多元的声乐教育体系。(三)学生维度,助力身心健康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北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河北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文化,其特殊性并非生成的时间,而在于独特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及表现风格,蕴含着河北风土人情及人文特征,体现着生活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具有

11、一定的文化与审美价值。比如,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继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能够促使教师着眼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音乐学视角分析音乐艺术,并将河北音乐文化中人们良好的精神风貌融入教学内容,推进其跨学科链接与融通,激发学生对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教学内容内涵化及多样化音乐展现中,提升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元化素质。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就业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家庭及个人期望脱离实际,自我定位不准确,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由此带来的郁闷、焦虑、无助等心理现象较为普遍。对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继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教师延用传统器乐音乐、戏曲音乐、民族、舞蹈音乐的节奏

12、和韵律,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教育功能,给学生以传统音乐文化滋养,使其产生愉悦感,进而在其奋发向上、乐观豪迈的音乐格调以及质朴、淳厚的情感熏陶中,净化心灵,调节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自觉调整就业心态,纾解心理压力,提升幸福指数。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河北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选择对社会及个人发展有益的音乐,抵御西方不良音乐文化的影响,深入体验传统音乐文化的音韵美、意境美、音色美,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动。二、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的困境(一)教学模式待改进 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既是设计及开展音乐教学的一种理论,也是链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

13、,遵循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教学理论指导、学科内容与结构、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等原则,具有鲜明的操作性、简约性、针对性等特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路径、教学方法改革,着力提升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尤其在教学模式方面,以创新为内核,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启迪创作灵感,然而,在推进实施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教学方式上,一些教师偏重使用西方教学手段,“填鸭式”教学方法较为常见,学生重艺轻理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对和声、对位、复调以及音乐理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对传统音乐教育不够重视,与河北传统音乐文化联系不够紧密,未将相关理论知识及乐器乐曲等内

14、容融入其中,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降低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加之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增加了学术研究的难度,影响着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二是在教学载体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领域的广度拓展,为高校改革创新音乐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学路径,灵活了教学方法。客观上讲,一些高校在音乐教学新媒体基础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不大,教师使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的技能需要提升,对新媒体认识较浅,偏面认为展示课件、播放视频就是使用了新媒体,还停留于表面,仍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利用率不高,新媒体与音乐教学缺乏

15、深度融合。(二)传承资源难拓展 从理论的维度分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需要加强与河北各级政府、89 科研机构、音乐文化产业,以及民间民歌、器乐曲、地方戏等团体的联系,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继承与创新的共建实体机制,丰富产学研理论元素。从实践的维度分析,高校要提升音乐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河北省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其基本路径就是基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厚土壤,挖掘资源,赋能开发与利用。当前,河北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资源难拓展的问题尤为突出。一是经济的制约。由于民歌、地方戏、曲艺、评剧、丝弦等河北音乐传统文化发源地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加之当地政府及社会团体投入的

16、人、财、物不足,影响着传统音乐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传播方式相对单一。比如涞水县高洛“音乐会”、霸州的胜芳镇南音乐会,音乐会由民间自愿发起,义务演出,支持经费主要来源于民众集资及企事业单位捐赠,道具多为自制,乐器老化,河北传统音乐生存与发展受到制约。二是生存空间缩小。河北传统音乐文化根植于乡村、起源于乡村,高校音乐教学继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点也在乡村。河北省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大多来源于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音乐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年青人主观上不喜欢传统音乐,对传播了几十年、几百年的“老古董”不感兴趣,加之外出务工没时间学习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与传播

17、空间,逐步被替代或挤占。以河北武安的傩戏为例,该戏已有 3000 年的悠久历史,至今很少见于民间。另外河北当地的祭祀、礼仪活动也基本消失。(三)创新困局待突破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继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需要结合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以辩证的观点,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通过教学理念、教学路径、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创新,推进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日常高校音乐教育研究,以及在教学中继承与创新河北省传统音乐文化的实践,基于对实地调研情况的梳理与分析,制约河北省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创新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学主体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内容西化现象普遍存在。一是教学主体薄弱的

18、制约。客观上讲,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凝结着河北民众特有的思维与智慧,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文化财富,在音乐教学中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学生鉴赏力、审美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一线教师和学生,更需要搭建传承链,将传承人、传统音乐艺人、参与制作及表演者纳入创新主体。然而,由于河北省一些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体系不够健全,并且大多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缺乏系统性记录和规范性整理,比如,藁城战鼓自古就无鼓谱图示;一些民间乐师对传统音乐技艺不愿外传,仅限于自家人或接班人,加之学习演奏技艺费时费工,年青人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尤其是没有与高校音乐专业形成共研共建共教学机制,高校引领创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着传

19、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二是教学内容西化的影响。从音乐课程设置看,传统音乐文化课程亟待丰富,一些高校仍使用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从教学内容看,一些高校音乐教学西化内容较多,仍以外国歌曲、歌剧为主,具有原生性、民俗性、稳定性的河北民歌、戏曲较少,尤其在声乐教学中,过于追求西化元素,教学价值观错位,没有妥善处理借鉴西方音乐与传承河北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仍然延用西方音乐思维模式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向西方趋同,传统音乐面临断根,从而影响着河北省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三、国内外经验启示(一)国外经验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继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主阵地在高校,实施载体为音乐教学,旨在加强对河北传统音乐

20、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加大宣传力度,挖掘教育价值,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教学模式。笔者以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两个维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印 90 度等两个国家进行分析。1.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教育功能的日本 日本传统音乐文化,主要以雅乐、民谣、传统乐器为代表。在继承与创新工作中,日本既注重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协调功能,更重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一是开展实践教学。高校音乐教师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为拓宽教学路径,定期开展调研活动,使学生深度了解民间音乐文化的内涵,增强传统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日本高校音乐教学,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提倡自主

21、学习法,整合、精化教学内容,尤其规定学生必须掌握一门传统器乐的演奏,通过制度约束的形式,促使学生加强对传统音乐的学习与研究。三是突出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日本制定高等学校学习指导概念解说,将传统音乐教育放在第一位,合理安排本国与国外音乐教育内容,强化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热爱。2.形成独具特色音乐文化的印度 印度作为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宗教文化氛围较为深厚,其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俗音乐、大众音乐,以及弦鸣、膜鸣、体鸣、气鸣乐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一是强调、展示本国的民族音乐。印度以学校音乐教育为阵地,注重传统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强化传统音乐文化继承与创新意识,加

22、强传统音乐与民众生活的关联性,引导学生以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自豪,增强民族音乐文化自信。二是注重审美教育。印度高校坚持“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绵延不断、余音缭绕的旋律,传承不同的风俗文化,展现传统音乐文化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而触动、唤醒内心情感,使学生切身感悟美好的音乐艺术。三是政府大力支持。国家层面将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文化意志和政治诉求,制定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传承环境,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挖掘教学资源,推进传承与创新工作规范化实施。(二)国内经验 在推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进程中,继承与创新传统音乐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高校及科研机构着眼构建完整的艺术体系,增强

23、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水平,深入挖掘传统音乐文化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积累了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国内,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所高校。1.新疆艺术学院开展专业教学 新疆艺术学院专门成立中国传统音乐系,设置二胡、古筝、琵琶、笙、唢呐、等 19 个专业,逐步加大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课程开发力度,尤其为了传承新疆木卡姆表演形式,于 1996年开创性设置木姆音乐艺术表演方向,并招收专业学生。2010 年 7 月 28 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正式颁发,以地方法规形式明确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立档、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木卡姆文学

24、、音乐、舞蹈艺术以及传统表演技艺被列入新疆高校专业建设。同时,新疆艺术学院系统整理木卡姆艺术原始资料,加大相关场所和设施建设,成立民族音乐研究所,开展系统性理论研究,积极收集木卡姆音乐和民族文化遗产,梳理开展与发展进程,发掘文化价值,同时积极融入教学实践,继承、弘扬木卡姆音乐文化。另外,在新疆艺术学院成立民族音乐研究的同时,中央音乐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台湾师范大学也分别成立了民族音乐研究所,推进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2.创建本土音乐理论体系 本土音乐发源于当地,诞生于人民对本土音乐元素的挖掘、生产与创造,与历史地理及音乐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与当地生活方式、语言及民族习惯紧密相联,其民俗、民风

25、、音调的地方性、地域性特点较为突出。近年来,一些高校着眼于服务当地社会发展,弥补课程建设不足,挖掘本土音 91 乐价值和文化内涵,加强具有本土音乐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比如,扬州一些大学在传承本土代表性清曲过程中,结合新时代对音乐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递进性及延续性原则,结合实际制定本土音乐课程目标;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因地制定,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地方取向课程建设,选择课程要素,优化课程结构,编写扬州清曲教材;将扬州清曲音乐思维融入教学实践,挖掘清曲传统资源,边教、边思、边研,并聘请当地民间艺人、音乐艺术家实地授课,着力构建本土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综合分析,国

26、内外一些高校在音乐教学中继承与创新传统音乐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反哺实践,助力音乐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体至河北传统音乐文化范畴,要将其融入音乐教学体系,客观上需要将继承与创新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综合融入、逻辑构建、系统推进,进而形成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的高校音乐教学传承与创新体系。四、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的路径与方法(一)融新媒体思维于教学模式的改进 新媒体思维,通常是指以新媒体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界限的特有的精神活动,主要包括人人都是媒体、产品媒体化、媒体产品化等三层涵义。针对当前一些高校在音乐教学中继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所存在的“填鸭式”教

27、学、偏重使用西方教学手段,教学载体不够丰富等问题,融新媒体思维于教学模式改进,应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改进教学方式。高校层面,在加强音乐教学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将新媒体思维融入音乐专业及音乐课程体系建设,纳入教学改革规划。教师层面,以新媒体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三种形式,促进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比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燕子古乐、常山战鼓乐谱,运用在线技术展示昌黎地秧歌、民歌和吹歌,通过视频播放皮影、评剧,使学生在新媒体教学环境下,多平台、多路径、多感官感知河北传统音乐文化,有效解决你讲我听、机械练习的教学困境。二是建立高校传承链接。借鉴日本政府制定传承传统音

28、乐文化政策、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研等经验做法,以建立高校传承链为切入点,建议开展关于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河北高校音乐教学中继承与创新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结合当前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 12 所高校建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的实际,建立音乐教学校际互访以及继承创新传统音乐文化互联互通机制。教师自觉提升新媒体素养,在音乐教学中,营造新媒体教学环境,引进新媒体技术,拓宽教学路径,灵活教学载体。比如,将新媒体与涞水县高洛“音乐会”音乐鉴赏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二)融新媒体传播于教学资源的拓展 新媒体传播,满足了人们碎片化时间的诉求,以及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人们使用新媒体

29、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针对当前由于受经济及生存空间缩小的影响,制约高校拓展音乐继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问题,一是构建新媒体教学平台。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音乐文化产业、社会团体加大对河北传统音乐文化人、财、物投入力度。338在此基础上,以高校音乐教学为维度,加强与地方民间音乐演出团体、音乐会的联系,加强新媒体环境建设,打造新媒体沟通平台。4116比如,在继承与创新古燕赵的特色民歌过程中,合理安排专业课、选修课比例,尤其借鉴扬州高校在传承清曲传统音乐文化方面所开设本土音乐课程的经验做法,设置河北传统音乐文化课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十五国风中的邶风静女鄘风桑中卫风氓等歌曲信息资料,

30、修补断裂的传承链条,邀请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人,携手打造在线音乐课堂,展示涞水县高洛“音乐会”、霸州的胜芳镇南音乐会中的特色民歌曲。二是拓展继承与创新空间。当地政府可通过举办特色音乐文化节,将传统音乐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处理好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开发与重点扶植之间的 92 关系,进一步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以文旅融合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河北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通过新媒体丰富音乐教学资源。比如,在教学河北元曲过程中,以往的教学经常按照次序将各字调的歌曲形式逐个找出,再将曲谱写出来,最后由学生进行记忆。将新媒体传播运用于河北元曲在音乐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空间,可播放

31、提前录制的正定庙会元曲表演、在正定县城由马家大院改进的元曲博物馆以及代表剧作墙头马上,集文字、声音、视频于一体,辅之于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元曲的艺术特色及人文精神,明白元曲的格式和韵律,弄清曲调、词调、宫调、曲牌之间的区别,尤其适应时代发展,将元曲直抒胸臆、曲折性等特点运用于杂剧的创新,展示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三)融新媒体技术于教学路径的创新 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媒介手段,通常包括现代化数字、流媒体、蓝光、声音信息处理等技术。针对由于受教学主体薄弱的制约、教学内容西化的影响,致使河北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继承与创新困局难以突破的问题,一是建强传承力量。比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加强教育

32、,引导学生树立保护、传承与开发传统音乐文化意识,成立传统音乐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强化责任担当,加强与民间音乐艺师的合作,开展理论研究及民间实地采风工作,引导、扶持、助力传统音乐文化建设,使传承与创新后继有人。5108借鉴日本充分发挥高校音乐教育主体功能的做法,高校音乐教师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民间传承人、传统音乐艺人、参与制作以及表演者之间的协调,将其纳入教学主体范畴,建强教学力量。借鉴新疆艺术学院专门成立中国传统音乐系的做法,在河北艺术院校中设置河北传统音乐文化专业,成立研究所,完善教学、科研、表演体系,对高校音乐教学中如何继承与创新河北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持续反哺应用于保护

33、、开发与创新工作。二是增加传统音乐教学内容。比如,借鉴印度强调和展示本国民族音乐,以及我国扬州高校关于开设清曲教学课程的做法,高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中西文化融合、运用新媒体视听技术的原则,结合高校音乐教学的学情与教情,可增设传统音乐人文课程、传统音乐语法课程、传统音乐实践课程,尤其在教学内容上,系统梳理河北传统音乐发展历程,加强民间音乐素材的整合,切实将河北历史发展各个节点的音乐融入教学。同时,通过录音、录像以及新媒体公众平台推送,以新媒体技术打破传统的家族、师徒教学传承瓶颈,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融入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组织具有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的音乐会、演奏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增强舞台表演经验,缩短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提升鉴赏能力,消解外来文化的影响,助力河北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参考文献:1吴迪.河北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7).2韩宏宇,刘杨.新文化发展背景下河北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的传承探索J.黄河之声,2022(11).3毛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4杨帆.基于新媒体的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现状与路径J.山西青年,2022(2).5胡枫.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现状与探索J.文化产业,2021(19).(责任编辑:朱艳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