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立体农场”景观设计思路——以兰州市居住区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2422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立体农场”景观设计思路——以兰州市居住区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立体农场”景观设计思路——以兰州市居住区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立体农场”景观设计思路——以兰州市居住区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72023.11/The Construction and Renewal of Urban-Rural Landscape 城乡景观营造与更新system and planting facility structure of“three-dimensional farm”,and constructed the“three-dimensional farm”landscape design methodology,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residential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Finally,the“three-dimensio

2、nal farm”landscape design idea is formed to meet the material and mental pursues of the residents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farm;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of northwest residential area;construction methods;maintenance mode;farming fee

3、lings;landscape interaction1 引言中国西北部土地的盐碱化和荒漠化严重,干旱、少雨、风沙等气候条件限制着绿化环境的进一步发展,20022018 年,西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与东部地区有着较大差距1。但近几年,随着气候变暖和生态治理工程的推进,当地气候有变湿趋势,为“立体农场”提供了有利因素。纵观“立体农场”相关进展,早在 1999 年,DicksonDespommier 教 授 便 提 出 了“垂 直 农 场”(verticalfarming)概念2,此后国内外专家从技术、形式、功能等方面对这种农业方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在理论方面,JamesPetts、KatrinB

4、ohn、SpechtK.、张 玉 坤、翟 翼桥3-7把都市绿地和农业生产相结合,提出利用滴灌、水培、无土栽培技术,在建筑屋顶、墙面、窗台、宅旁空地等空间开展农业种植,形成了“立体农场”概念。在实践方面,DicksonDespommier、VincentCallebaut、MVRDV 与ADEPT 事务所、孙艺冰、郑建平等设计师和机构都提出摘要“立体农场”景观能够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并满足我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的使用需求,具有占地面积更小、灵活性更强的优势,在居住区绿化覆盖、应急用菜、休闲耕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并能满足居民的“农耕情怀”。为了更好地适应西北部城市复杂的景观条件,研究以兰州市居住区为例,

5、基于景观的布局、形态、植物以及维护方式,设计了大型“立体农场”景观、阳台农业景观和模块化微型景观三种景观,提出了“立体农场”景观维护系统和种植设施构造,得到了适用于西北部居住区的“立体农场”景观设计方法论。最终形成满足居民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立体农场”景观设计思路,推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立体农场;西北部居住区景观改造;构建方法;维护模式;农耕情怀;景观互动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892/ki.csjz.2023.11.06Abstract The“three-dimensional farm”landscape can efficiently utilize

6、 natural resources and meet the needs of urban residential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er land area and stronger flexibility,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green coverage,emergency vegetables and leisure farming in residential areas.In addition,it can also meet the“farming f

7、eelings”of the residents.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complex landscape conditions of northwest cities,this paper took the residential areas of Lanzhou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 layout,form,plants and maintenance of landscape,designed three landscape forms,namely large“three-dimensional farm”lan

8、dscape,balcony agricultural landscape and modular miniature landscape,put forward the landscape maintenance 作者简介:王鹏鸣(1963-),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与地方区域经济文化战略。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中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立体农场”景观设计思路以兰州市居住区为例TheLandscapeDesignIdeaof“Three-DimensionalFarm”inUrbanResidentialAreainNorthwestChina:ACaseofL

9、anzhouResidentialArea王鹏鸣 何一鸣 王 朝Wang Pengming,He Yiming,Wang Zhao28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23.11了设计方案,如“蜻蜓立体农场”“空中村庄”“绿美人”“SkyGreens 垂直农场”等8-12。中国西北部的“立体农场”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分析阶段,如赵潇分析了兰州新区发展垂直农业的推力与阻力13,设计实践更注重设施营造、农业生产(如“一分田家庭农场”、兰州新区中渭生态农场等),在生态防护、环境优化和丰富休闲生活等功能方面有进一步发掘的价值。“立体农场”的种植技术可以控制农作物生长环境,消

10、弭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其多样化的景观形式能有效应对西北部复杂的城市居住区条件,提高绿化覆盖率,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2 中国西北部居住区景观现状分析2.1 中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景观存在的不足在中国西北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居住区景观建设趋于模式化,地区的自然资源与文化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利用。2.1.1 生态维护功能缺失在城市居住区中模仿湿润地区的景观形式、植物配置,违背了自然规律,建设和维护成本较大,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资源消耗。中国西北部城市虽然在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较为欠缺,却蕴含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以科技手段和创新性的设计实现居住区生态环境的优

11、化。2.1.2 景观互动性不足过于追求景观的观赏性,营造强烈的视觉效果,却忽视了景观的互动性。居住区景观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应注重邻里交往空间的营造,提高景观的趣味性,丰富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2.1.3 忽视地域特色中国西北部城市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但在居住区的景观建设中,本土植物、居民生活方式、区域文化传承等地域特色被忽视,失去了文化特征的居住区景观显得千篇一律。2.2 兰州市居住区景观现状分析兰州作为中国西北部的代表性城市,在生态、人文等方面有着浓厚的西北特点。对当地的景观现状进行调研和剖析,有助于“立体农场”景观针对性地解决居住区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由于建设时期、住户需求、维护情况的不同

12、,兰州市居住区景观现状较为复杂。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城建资料的整理,按人居环境情况将兰州市居住区景观划分为老旧居住区景观、单位居住区景观、新兴居住区景观。不同类型的景观在布局、形态和功能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本研究将兰州市各类居住区的景观现状进行总结,作为后续“立体农场”景观建设的研究基础。2.2.1 布局方式老旧居住区景观多为“见缝插针”的分散式布局,整体绿化面积严重不足。主要是居民自发地利用楼宇间、楼道处、屋顶上的零散闲置空间开展绿化种植。缺乏统一规划与维护的绿植不仅没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存在遮挡阳光、侵占道路等问题(见表 1)。单位居住区景观能基本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主要以社区广场为中心,

13、沿着“十字”轴线规则分布,绿地形态多为块状。在各居民楼周围,零星散落着小型的绿化区域,有些是社区规划与管理的区域,有些由居民自发种植管理。新兴居住区景观的分布范围广、形式多,不仅在小区内部建设居民中心广场、道路绿化和小规模的过渡性绿化带,还在居住区附近建设“百亩凤园”这样的大型绿地公园。小区内部的绿化景观主要有美化居住环境、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的功能,让居民在自家楼下就能体验自然、放松心情。大型绿地公园内的绿化面积巨大,由草地、灌木丛、树林、水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圈,更为居民提供了多种娱乐项目,如野餐、种植、采摘等,在改善生态、丰富居民休闲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2.2 景观形态老旧居住

14、区景观缺乏整体的视觉设计,没有形成完整的景观体系。居住区内的基础设施不足,植被杂乱无章,绿化建设和维护的随意性很大,大多是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植被生长过密情况十分普遍,另外许多地块甚至出现了土壤板结现象(见表 2)。单位居住区景观形态相对统一,居住区内各空间的相似度很高。景观造型缺乏差异性变化,具有一定的观赏和休息功能,但景观的趣味性不足。各公共设施相互独立,没有能共同参与到居民的休闲活动中,景观的互动性较差。居住区内植被在定期的养护下人工痕迹严重,未能起到让居民接触自然的作用。新兴居住区景观形态更为成熟多样,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在保证居住区内视觉效果和谐的前提下,赋予了居民拥抱自然的

15、享受。将景观雕塑、公共设施和植物相结合,利用植被、游廊、凉亭的合围、遮挡来营造居民的小尺度交流、互动空间,提升景观观赏效果的同时,让景观参与到居民的活动中。此外,这类居住区还为居民提供了大量自主改造的空间,丰富了区域内的景观形态,提高了景观参与性,培养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2.2.3 植物分析老旧居住区内的苗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类是社区栽种和维护的公共绿植,具有好养、易活的特点,方便后期维护,但植物品种大同小异,随意的种植方式缺乏视觉上的美感;另一类是居民在楼顶、楼间过道等区域种植的292023.11/The Construction and Renewal of Urban-Rural La

16、ndscape 城乡景观营造与更新私人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维护情况不一,多出现枯死、败落的现象。单位居住区内苗木以规则式为主,多处可见规律的、连续的植物带。普遍选用长青的冬青、松树等植物配置方案,能够保证四季有绿,但应季植物和本土植物的应用不足,视觉观赏的体验缺乏变化,没有体现出兰州市的地域风貌和植被特点。新兴居住区内的苗木以自然形态为主,通过在主要景观节点运用孤植、丛植、群植等方式,将乔、灌、草各类植物综合运用,形成具有层次性的视觉欣赏体验。在局部地区,如居民楼附近和小区主干道两侧使用规则的对植、列植等植物配置方式,保证了局部景观形态的平衡感。在植物选用方面各居住区的绿化同质化严重,未能体

17、现植物景观的地域特色。2.2.4 景观维护老旧居住区景观疏于养护管理,植物整体呈现疯长、乱长的状态。缺乏统一规划与维护的绿植不仅没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存在遮挡阳光、侵占道路等问题。在楼宇间、楼道处等位置有着较多的零散闲置空间,私搭乱建情况比较严重,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让这些空间为大众服务。单位居住区内景观主要由小区物业负责维护,居民参与度不高,部分绿化及景观节点的维护不到位。居住区内一楼户型带有小型的院子,各家住户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对小院进行设计,优化了小区的整体形象。二楼及以上住户,大多在室内阳台以盆栽等形式种植植物,绿化生活环境。新兴居住区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居民和社区物业合作维护的理想

18、状态。社区物业主要负责公共道路、广场区域的景观维护工作,居民则拥有了更多的私人空间可以自主改造。无论是高层居住区还是别墅区,都将建筑旁的部分区域划分给了居民,业主可以自主开发。居民根据自身的喜好,种植花草蔬果、建造凉亭、摆放雕塑,在别墅区,除去院墙内部的空间外,建筑周边的部分范围也被划分给了住户,给予居民很大的环境改造自主性。3 中国西北部城市居住区“立体农场”景观建设思路秉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区“立体农场”的景观建设应当以环境的修补替代传统的大规模改造,在维持居住区现状建设基本格局的前提下,通过局部拆建、景观节点的更新、保留修缮等“微改造”的方式完成,最终实现对居住区环境的

19、优化。为确保景观的可实践性和可持续性,应综合考虑西北部地区的自然与社会要素。以兰州市现有居住区为研究样本,针对兰州市不同的居住区条件提出相应的“立体农场”景观布局方式,设计出不同形式、尺度的“立体农场”景观形态,并总结出相应的植物配置理念、设施营造结构、景观维护模式等内容。最终形成一套相对科学可行的“立体农场”景观改造思路,为西北地区情况相似的城市居住区景观改造提供依据。4“立体农场”景观建设具体方式以兰州市为例4.1 布局方式为了让“立体农场”景观更好地融入兰州市各类居住区,需要因地制宜地规划相应的景观布局方式(见表 3)。集中式布局:在具有大片公共空地的高档居住区,可以在区域内集中建设“立

20、体农场”景观综合体。在空间上将“立体农场”景观聚集分布,利用多样化的景观形式实现功能的互补,最终形成集观赏、采摘、售卖、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此类大型的农业生态景观,如同在居住区内种下了一株巨大的绿植,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更能满足居民的农业体验需求,打造具有参与性的社区休闲空间。依托建筑布局:在建筑条件允许的中、高档居住区内,可以利用现有的建筑和设施,建设“阳台农场”“屋顶农表 1城市居住区景观布局现状景观类型老旧居住区景观单位居住区景观新兴居住区景观案例原型兰州市榆中街 90 号周边老旧居住区兰州市新港城居住区兰州市碧桂园居住区案例图片景观类型老旧

21、居住区景观单位居住区景观新兴居住区景观案例原型兰州市榆中街 90 号周边老旧居住区兰州市新港城居住区兰州市碧桂园居住区案例图片表 2城市居住区景观形态现状30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23.11场”“空中农场”等农业景观。以立体化思维,将居民的私人居住空间向外延伸,让“立体农场”景观进入每家每户。在阳台外、屋顶上、楼宇间搭建框架并布置景观,构建一个个私人的农场花园,不仅能打造绿色的居家休闲生活方式,更能在疫情等突发状况下为各家庭缓解“卖菜难”的压力。散点式布局:在兰州市老旧居住区内,楼与楼的间距较小,可利用的绿化空间十分紧缺。这就要求景观能够精准地嵌入合

22、适的点位,在各个零星分布的空地投放微型的农业景观。充分利用居住区内的畸零空间、低效空间对此类空间进行再设计,从而激活整个居住区域。混合式布局:在兰州市的城市边缘区域有着较多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可以将以上布局方式综合应用,在城乡过渡区域建设景观组团。成熟的“立体农场”景观组团集种植、展示、科普、销售等功能于一体,能够在视觉上起到连接城市与周边乡村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还能为乡村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4.2 景观形态居住区的“立体农场”景观主要有大型“立体农场”景观、阳台农业景观和模块化微型景观三种类型(见表4)。根据场地条件灵活运用,能有效弥补兰州市居住区内绿化覆盖率的不足,展

23、现多样化的景观形态,加强居民与景观的互动。4.2.1 大型“立体农场”景观大型“立体农场”景观由六边形的基础单体组成,单体边长 4.5m,层高 3m,由钢结构框架和表皮模块构建。这些单体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需求,形成相应的组合方式。如图 1 所示,六边形的造型有利于整体组合的延伸,结构的稳定性也较高,是更为适宜的景观形态居住区的“立体农场”。针对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以多变的景观形态打造相应的种植环境。例如:镂空的框架式景观结构给予了攀缘作物生长的空间;横向透空的百叶有助于景观形成热压通风效应;大面积通透的玻璃有助于光照环境营造;完全封闭的木质表皮能够为种植要求严苛的植物提供密封空间。如图2所示,

24、利用不同的单体组合形式,可以用“立体农场”景观打造出一个集种植、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居民休闲空间。4.2.2 阳台农业景观阳台农业景观指的是利用钢结构,在居住区阳台外搭建立体景观“盒子”。这些“盒子”作为形式统一的基础构件,是阳台农业景观的基础。其中,要在地面铺设能够满足多种植物生长要求的种植设施,统一的灌溉与排水系统有利于社区为各户的景观提供辅助维护服务,也能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每一个外延阳台采用隔层交错的方式,不仅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能让每一处的植物都吸收到充足的阳光。如图 3 所示,各家住户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设计私人的阳台花园,真正实现了参与性景观的构建。4.2.3 模

25、块化微型景观在零散空间中“针灸式”植入微型景观,是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缓解景观用地压力的好方法,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居住区建设理念。一方面,选取居住区内利用率不高的机会空间,以微型景观活化此类区域,让人表 3居住区“立体农场”景观布局方式表布局方式集中式布局依托建筑布局散点式布局混合式布局图示表 4“立体农场”景观类型表景观类型大型“立体农场”景观阳台农业景观模块化微型景观布局方式集中式布局依托建筑布局散点式布局应用场景具有充足土地的大中型居住区满足改造条件的居民楼空间较为紧张的居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景观功能集立体式种植、休闲娱乐、运营销售、科教观光等功能于一体农事体验、观赏休憩、环境美化功

26、能为居民短暂的休憩、聚集提供便利,改善社区局部微环境312023.11/The Construction and Renewal of Urban-Rural Landscape 城乡景观营造与更新们愿意来这里驻足;另一方面,在已经形成的休闲聚集区开展设计,利用“立体农场”景观丰富区域内的配套设施,在居住区各处提供参与性更强的休闲娱乐方式。微型“立体农场”景观是以模块化的土壤种植箱或基质培养技术为基础,通过各模块组合形成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将种植模块和座椅、凉亭等设施相结合,从而变换出不同的造型。这样不仅能丰富居住区内的景观形式,还实现了将休憩、观赏、娱乐融为一体的景观需求(见图 4)

27、。4.3 植物配置在“立体农场”的作物选用方面,应当立足于兰州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选用适应性强并具有观赏性的农作物,如兰州小韭、水萝卜、花缨萝卜、兰州苴莲、灯笼辣椒等。为了获得更好的景观视觉体验,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形态和习性,结合各类景观形式的造型特征,合理安排作物分区。从不同的景观形式出发,可以将其划分为“框架式农作物景观”“模块式农作物景观”“传统农作物景观”“常绿植物景观”。4.3.1 框架式农作物景观框架式农作物景观主要种植攀缘类作物,如豇豆、丝瓜、葫芦等。此类景观依靠攀缘作物本身独有的吸附生长特性,以人为的支架、围栏为依托,形成绿色的覆盖面。攀缘式农作物大多生长速度快,蔓延能力强,具

28、有枝繁叶茂、果实明显的造型特点。所以,在景观设计的时候要使果实透过架杆,自然下垂,突出果实的造型。4.3.2 模块式农作物景观模块式农作物景观主要选择有一定景观价值的作物,如胡萝卜、空心菜、甘蓝、朝天椒等。此类景观是将栽培容器、栽培基质、灌溉装置和植物材料集合到一起,设置成可以拼装的单元,再把一个个固定的模块灵活组装成不同的立体化景观。在充分利用农作物造型、色彩的情况下,可以使景观造型更加多变。各个模块还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养料、光照等种植条件,保证各类作物的健康生长。4.3.3 传统农作物景观传统农作物景观主要是利用原有土地进行平面化的土图 2大型“立体农场”景观群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9、图 1景观单体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3阳台农场景观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 4模块化微型景观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2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23.11壤种植,在区域内由居民自主选择茄子、番茄、生菜等作物类型。为了营造“下地种田”的实践场景,满足居民的“土地情怀”,可以将种植区域做下沉处理。居民既可以走入田间地头进行种植体验,又能够在周围的回廊上感受庭院式的农业景观。4.3.4 常绿植物景观常绿植物景观主要以四季常绿不落叶的丛生植物为主,如沙冬青、沙地柏等。在“立体农场”的景观设计中,常绿植物景观如同一道屏障,不仅能阻碍害虫和植物

30、病原菌对作物的伤害,更能在兰州秋冬季寒冷干燥的情况下维持整体性视觉效果,保持景观活力,打造居民的冬季绿洲。4.4景观维护系统4.4.1 居民和社区共同维护的模式居住区“立体农场”景观的维护主要由居民和社区共同完成,居民可以长期租用一块种植区域自主耕种,由社区或专业的公司辅助维护。一方面,对于缺少农业种植经验的居民来说,智能、便捷的“立体农场”能满足他们种植、收获的愿望;另一方面,“立体农场”的维护提供了更多的相关就业岗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压力。为此,先进的物质循环理念、专业性的维护设施在“立体农场”景观中必不可少。4.4.2 智能化自动灌溉设施兰州夏季气候炎热,蒸发量大,需

31、要将智能化自动喷灌技术和滴灌技术相结合,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给作物补浇所需的水分。首先要利用计算机和感知设备,对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监控。随后,当植物需要灌溉时,只要依据设定好的灌溉时间、灌溉量完成植物浇灌工作。自动喷灌系统能够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和人工成本,可以使灌溉用水得到高效率的利用,省时省力。滴灌可以通过塑料水管将水直接送至种植植物的根部,使水分能够充分和植物根部接触,降低蒸发损耗。另外,滴灌还可以和施肥相结合,将肥料溶解后注入灌溉系统,使水肥结合,直接将肥料送入植物根部,使植物最大限度地吸收肥料养分,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4.4.3 生态优

32、先的物质循环系统在景观的物质循环系统建设中,要合理地利用建筑原本的能源、用水设施,如蓄水箱、电路线等,既能降低建设成本,又能保证这些配套设施的及时维护与更新。此外,秉持着生态优先的原则,可以在建设与维护的过程中应用雨水收集技术、有机垃圾处理技术等,甚至可以指导居民利用生活垃圾自主配制肥料,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物质循环意识和习惯。4.5种植设施层次构造为了满足农业种植的基础需求,无论依托于建筑的“立体农场”景观,还是独立的“立体农场”景观设施,都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种植层次构造。农场的园路铺装应选用轻便、防滑的材料,顺应区域的排水、灌溉路线,不能破坏防水系统。在种植区域内,自下而上设置防水层、隔根层

33、、排(蓄)水层、过滤层、基质层、植被层这 6 个分层(见图 5)。防水层主要采用耐腐蚀的防水材料,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灌溉用水、雨水的渗透;隔根层选用防穿刺的材料,能够防止作物的根系向下延伸后穿破防水层;排(蓄)水层可以使用轻便型排蓄水板,兰州地区降水较少,此类设施可以蓄存一定水分,为作物生长提供一些补给;过滤层应当选用轻便耐用的过滤材料,能够防止基质层中的细小颗粒物质随水分流失,避免养分流失、排水系统堵塞;基质层就是植物生长的直接物质基础,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一般由土壤、有机养料等物质组成,在兰州地区,需要特别考虑基质的保水效果;植被层是景观的主体,宜选用适合兰州地区种植的乡土作物品种,具

34、体由居民自行选择、搭配。5 结论“立体农场”景观能够充分利用西北部城市现有的自然与社会资源,为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居民生活提供帮助。本文结合兰州市的气候特点和实地调研情况,对居住区的景观布局、景观形态、植物配置、景观维护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从以上角度提出了“立体农场”景观的建设思路。通过设计方法的总结和意向性设计案例的提出,进一步增强了设计的场地适应性,巩固了居住区景观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和休闲价值。此外,如何在城市、乡村、城乡结合区域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丰富娱乐方式、打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环境,将是“立体农场”景观重要的研究方向。植被层基质层过滤层防水层排(蓄)水层隔根层图

35、 5种植设施的层次构造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下转第 46 页)46城市建筑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2023.11动在这里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提供疗愈(见图 10)。孩子们被鼓励在花园和泥泞的户外玩耍,当他们感到安全、舒适并且通常更愿意敞开心扉时,他们会进一步与动物互动,并彼此分享。动物疗法则是依托当地社会文化而衍生出的极其有效的疗愈手段。那些因战争、酷刑、暴力或流离失所而遭受创伤的人具有强烈的脆弱感。他们通常会下意识地被动物吸引,亲近动物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通过抚摸、散步和照顾动物等行为,人们心理得到治愈,提升自尊,焦虑、悲伤和孤立感也随之减少。3 结论

36、如今,疗愈景观与一般绿色公共景观的区分越发明显,其需求与标准也随着社会需求与社会价值观而逐渐发生演变。自然绿色的公共空间通常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具有短暂的积极作用,而疗愈景观应当在此基础上,融合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对人们的身心、社会需求进行响应,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来达到更深层、更持续的疗愈效果。本文通过对三个地域文化结合和疗愈景观的实践案例进行解读,探索了三种地域文化的融入形式:园林空间与植物的搭配、叙事空间与本土材料的结合、自然文化环境与疗愈互动。不同的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很大程度地发挥了其对景观疗愈效果的促进增益作用。因此,地域文化之于疗愈景观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37、参考文献1BELLSL,FOLEYR,HOUGHTONF,etal.FromTherapeuticLandscapestoHealthySpaces,PlacesandPractices:AScopingReviewJ.SocialScience&Medicine,2018,196:123-130.2KAPLAN R,KAPLAN S.The Experience of Nature:APsychologicalPerspectiveM.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3FUA,LMA,CMB,etal.EffectsoftheCOVID-19Pand

38、emicontheUseandPerceptionsofUrbanGreenSpace:AnInternationalExploratoryStudyJ.UrbanForestry&UrbanGreening,2020,56.4THOMPSONCW.LinkingLandscapeandHealth:TheRecurringThemeJ.Landscape&UrbanPlanning,2011,99(3-4):187-195.5STIGSDOTTERUA,GRAHNP.ExperiencingaGarden:AHealingGardenforPeopleSufferingfromBurnout

39、DiseasesJ.JournalofTherapeuticHorticulture,2003,14(05):38-48.6GESLERWM.TherapeuticLandscapes:MedicalIssuesinLightoftheNewCulturalGeographyJ.SocialScience&Medicine,1992,34(07):735-746.7BINGLEYA.Health,PeopleandForestsJ.MakingSenseofPlace.HeritageMatters,2012:107-116.8FOLEYR,KISTEMANNT.BlueSpaceGeogra

40、phies:EnablingHealthinPlaceJ.Health&Place,2015,35:157-165.9BROWNT,ANDREWSGJ,CUMMINSS,etal.LandscapesofWellbeingM.JohnWiley&Sons,ltd,2017:59-74.10 YOUNGG,VOSLOOP.Isivivane,FreedomPark:ACritical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Commemoration,MeaningandLandscapeDesigninPost-ApartheidSouthAfricaJ.ActaStru

41、ctilia,2021,27(01):85-118.11 ERGENM,ERGENY.LandscapeArchitectureFramedfromanEnvironmentalandEcologicalPerspectiveM.IntechOpen,2022.参考文献1崔佳奇,刘宏涛,陈媛媛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生态环境学报,2021,30(02):331-3392王敬华,贾敬敦芝加哥都市垂直农场模式及其启示 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05):75-793JAMESPETTS.EdibleBuildings-Benefits,ChallengesandL

42、imitationsZ/OL.SustaintheAllianceforBetterFoodandFarming.http:/www.sustainweb.org/pdf/edible_buildngs.4ANDRVILJOENKATRINBOHN.ContinuousProductiveUrbanLandscapes:DesigningUrbanAgricultureforSustainableCitiesM.Oxford:ArchitecturalPress,2005.5SPECHTK,SIEBERTR,HARTMANNI,etal.UrbanAgricultureoftheFuture:

43、AnOverviewofSustainabilityAspectsofFoodProductioninandonBuildingsJ.AgricultureandHumanValues,2014,31(01):33-51.6张玉坤,孙艺冰国外的“都市农业”与中国城市生态节地策略 J建筑学报,2010(04):95-987翟翼桥 城市立体农场建筑空间设计分析D 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88DDESPOMMIER.TheRiseofVerticalFarmsJ.ScientificAmerican,2009,301(05):80-87.9李鹏,张玺玲,张建国,等垂直农场的概念形成与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J世界农业,2016(05):48-5210 微农业:都市田园新时尚 J北京农业,2015(22):18-1911 孙艺冰都市农业与中国城市生态节地策略 D天津:天津大学,201312 刘霞垂直农场:小荷才露尖尖角 N科技日报,2014-02-11(002)13 赵潇兰州新区发展垂直农业的可行性研究 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2):5,12(上接第 3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