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消费帮扶模式消减吉林省乡村返贫风险的研究_翟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2178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帮扶模式消减吉林省乡村返贫风险的研究_翟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费帮扶模式消减吉林省乡村返贫风险的研究_翟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费帮扶模式消减吉林省乡村返贫风险的研究_翟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入消费-21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退出贫困行列,832个贫困县成功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1。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解决了绝对贫困这一历史性难题。然而,受自然灾害、经济波动、人口受教育水平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等因素影响,脱贫人口返贫的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冲击,如何防止返贫,守住脱贫攻坚底线,是“后扶贫时代”党和人民面临的重大挑战。

2、2021年3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是这5年内的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致力于建立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不仅关系到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还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3、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目前,学术界针对消费帮扶进行了一些研究,从梳理已有文献来看,研究成果较少,且学者的研究偏重于消费帮扶的路径、策略、机制等,鲜有学者从宏观角度研究消费帮扶的模式。鉴于此,本研究从消费帮扶的模式出发,通过总结吉林省多样化的消费帮扶模式,破解巩固吉林省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难题,消减吉林省乡村返贫的风险。1 吉林省防止返贫的严峻性近年来,吉林省上下齐心协力“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在国家首次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中获得“好”的等次,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13.4%下降为0,现行标准下7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 489个贫困村全

4、部出列,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3 805元、年均增长22.94%3。但返贫问题仍不容忽视,吉林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农村人口老龄化较严重,农村产业发展不足,脱贫户自身稳定脱贫能力较差,给农村永久脱贫造成一定的障碍。1.1 吉林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6 年的12 123元提高到了2020年的16 067元。多年来,吉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3 070.24亿元,同比下降1.9%,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为35 471元,

5、同比下降2.5%,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 134元,比2021年略有增长,但距离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20 133元还有一定的差距 4。低收入人群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易因疾病、突发自然灾害、缺乏资金、资源匮乏、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返贫致贫。消费帮扶模式 消减吉林省乡村返贫风险的研究翟羽(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摘要 中国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但相对贫困依然存在。由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农村人口老龄化较严重、农村产业发展不足等因素,吉林省脱贫人口返贫的风险较大。从消费帮扶的模式出发,通过总结吉林省多样化的消费帮扶模式,发现

6、消费帮扶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吉林省的消费帮扶模式为输血式帮扶、造血式帮扶和活血式帮扶;当前吉林省消费帮扶面临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乡村产业基础薄弱、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低等现实困境。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繁荣乡村产业、建立消费帮扶本土人才队伍,从多角度共同发力才能推进吉林省消费帮扶的良性发展,消减吉林省乡村返贫的风险。关键词 消费帮扶;模式;乡村返贫;风险;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F328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3-03-23 作者简介 翟 羽(1998),女,山东烟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翟羽:消费帮扶模式消减吉林省

7、乡村返贫风险的研究收入消费-220-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1 期(总第 559 期)1.2 吉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较严重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吉林省老年人口比重为6.04%,老龄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以2010年第六次的人口普查为拐点,吉林省老龄化水平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对吉林省全省人口现状统计结果显示,吉林省60岁及以上人口约555.1万人,占总人口的23.0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375.7万人,占总人口的15.61%,吉林省已陷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由于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更加严重,“空心化”现象突出,农村劳动人口主力出现断

8、层,劳动力老龄化。在此现状下,脱贫家庭的劳动力供给不足且老龄化,导致脱贫家庭的经济缺乏韧性、抗风险能力较低,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老返贫、因突发性困难返贫等的概率较大。1.3 吉林省农村产业发展不足产业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要守住“底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必须繁荣乡村产业,助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进而建立脱贫人口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然而吉林省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一方面,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产业数量少且同质化,产业主要集中在蔬菜瓜果种植和肉猪肉牛养殖方面 5,第三产业供给总量明显不足,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另一方面,吉林省的部分农村产业帮扶

9、并没有进行整体规划与部署安排,导致缺乏本地特色产业项目,产品同质化严重,影响产业帮扶的质量,导致帮扶产业持续带动脱贫人口就业的能力不足,大大增加了吉林省脱贫人口返贫致贫的风险。2 吉林省消费帮扶的模式自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等30个部门于2021年5月7日印发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吉林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探究多种消费帮扶模式消减自身返贫风险,在国家首次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中获得“好”的等次,第三方评估群众认可度达95.42%6。2022年吉林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投入衔接资金38.6亿元,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2 000个,实现脱

10、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就业12.43万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7。总结吉林省消费帮扶的模式为输血式帮扶、造血式帮扶和活血式帮扶三种。2.1 输血式帮扶:定向采购+电商助农+“三专”建设输血式帮扶即帮扶主体直接购买或帮助销售帮扶地区的农产品,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救助。2.1.1 定向采购定向采购是各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脱贫地区产品,开展特色农副产品进机关、学校、医院、金融机构等活动。多年来,吉林省中直单位(中央政研室、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农发行、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一汽、国药集团)、其他企事业单位、高校、社会组织、个人消费者等积极采购帮扶地区的农副产品。

11、近些年,吉林大学累计直接购买和帮销农特产品超过3亿元,助力吉林省通榆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定向采购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吉林省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户收入,消减了乡村返贫风险。2.1.2 电商助农电商助农就是电商下沉农村,以直播带货、创建电商平台等形式推介销售优质农副产品。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各类电商企业纷纷涉足农村产业领域,通过农特产品展销会、直播带货、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等方式为吉林省农副产品找到更多、更有效的销售渠道,助力脱贫人口增收致富。2021年,全省开展“农村电商网络直播带货季”活动,共举办430场直播带货活动,销售各种类农特产品7 967.64万元,大大增加了农民

12、收入;同年吉林省还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新电商大会,新增4个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新建成41个县乡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022年,吉林省电子商务较快增长,网络零售额增速连续5个月排全国第二位,全年增长10.2%,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4.3%8。吉林省农村电商已迈入兴农新阶段,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消减乡村返贫风险的新力量。2.1.3“三专”建设“三专”建设即消费帮扶专柜专区专馆建设,消费帮扶专柜是指主营帮扶产品的智能货柜,消费扶贫专馆是指主营帮扶产品的商业业态,消费帮扶专区是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在经营一般商品的同时,设立专门销售帮扶产品的独立区域或单元,分线上电商企业专区和线下商超企业专区两种类型。吉

13、林省积极开展“三专”建设,在长春设立中国消费帮扶馆长春馆,通过线下生活馆+线上平台+对接服务的三位一体模式,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消费者、媒体等共同推动消费帮扶行动良性循环。截至2020年底,吉林省已布放消费帮扶专柜6 000个、建成专馆51个和专区76个,帮扶产品销售额超过1.2亿元 9。“三专”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帮扶产品销路窄、组织化程度低、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消减吉林省乡村返贫风险。2.2 造血式帮扶:资本下乡造血式帮扶即通过将社会资本引入帮扶地区,盘活帮扶地区的资源,畅通脱贫地区参与社会再生产循环的渠道。收入消费-221-在消费帮扶中,资本下乡是将社会资本引入帮扶地区,

14、通过繁荣乡村产业的方式从根本上促进脱贫人口增收致富。吉林省积极推进社会资本下乡,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强农村全产业链建设,推进乡村产业规模化专业化。2021年,吉林省实施产业帮扶项目558个,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11.29万人 10。2022年,吉林省新增产业帮扶项目561个,带动脱贫群众及监测对象18.3万户33.35万人,为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加收入提供助力 11。吉林省工商资本进入农村,能够以其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效缓解脱贫人口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从而消减乡村返贫风险。2.3 活血式帮扶:本土人才培养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

15、重要因素是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教育帮扶至关重要。培养乡村本土人才起动“活血”源泉,增强脱贫群众和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从根本上消减乡村返贫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农业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政策、资源,更需要大批乡村人才。在消费帮扶中,吉林省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本,支持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脱贫人口参加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免费专业技能培训,致力于建设一支强大、高素质的消费帮扶人才队伍。据统计,2021年,吉林省培训农业经理人、专业农机手等乡村振兴领军人才2 800余人;组建54支科技特派员专家队伍和22个产业技术专家组,招募83名农技特聘员,为1 489个脱贫村培

16、育创业致富带头人6 000余人 12。培养乡村本土人才能增强农村的内生“活血”功能,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消减返贫风险,从根本上建立吉林省消费帮扶的长效机制。3 吉林省消费帮扶面临的困境3.1 输血式帮扶: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输血式帮扶即依靠社会力量对脱贫人口进行直接救济。社会力量在资金、人才、科技、文化、信息等方面具有专业化优势,是消费帮扶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所以不论是定向采购还是电商助农和“三专”建设,都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目前,吉林省在实施输血式帮扶时主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此外,由于吉林省参与消费帮扶工作的社会力量有差异,部分社会力量尚存在主体意识缺失、本土化缺失、专业人才缺

17、失等问题,加上社会力量间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导致社会力量难以形成合力发挥作用,产生诸多实践困境。3.2 造血式帮扶:乡村产业基础薄弱造血式帮扶是将城市的工商资本引入帮扶地区,发展繁荣乡村产业。吉林省农村的产业基础十分薄弱,经济效益不高。首先,吉林省农业大而不强,产业层次较低、科技含量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其次,吉林省农产品重生产不重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重较低,产业链条不长,难以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应有的支持 13;最后,虽然吉林省的农产品品质优良,但品牌影响力较弱、产销对接不畅,农产品面临优质不优价的困境。3.3 活血式帮扶: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活血式帮扶即

18、依靠培养本土人才以激发脱贫人口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建立消费帮扶的长效机制。然而,吉林省农村脱贫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致富的能力与勇气,形成了墨守成规、小富即安等心理;此外,长期以来吉林省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帮扶模式,帮扶主体全力以赴,而帮扶对象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参与到社会生产循环中,生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未得到充分激发和调动,形成一种“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帮扶对象的主体积极性以及内生动力不足,从根本上阻碍了吉林省消减乡村返贫风险。4 吉林省消费帮扶的对策建议4.1 输血式帮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吉林省在实施输血式帮扶时,应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首先,政府应鼓励吉林省企事业单位

19、、高校、社会组织、个人消费者等积极采购帮扶地区的农副产品,要求各级预算单位按照相应比例预留年度食堂食材采购份额;同时大力宣传帮扶地区的农副产品,打响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如长白山黑木耳、黑水西瓜、舒兰大米等,吸引省内消费者以及外来游客消费帮扶地区的农副产品。其次,除了用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继续开发本土的电商平台,为消费者购买帮扶地区的农副产品提供更多便利渠道;同时开展各种类型的直播带货,包括第一书记直播带货、网红直播带货、明星直播带货、新农人直播带货等,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农副产品的影响力。最后,在建设消费帮扶专柜专区专馆时,不仅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同时

20、基于资本的逐利性,在引入社会资本时必须加强监管,保证“三专”建设始终指向“带动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4.2 造血式帮扶:发展繁荣乡村产业吉林省在实施造血式帮扶时,应发展繁荣乡村产业。首先,强化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持续加强乡村产业生产过程中乡村科技的应用,让科技成果更高效地应用于乡村产业,提高乡村产业的科技翟羽:消费帮扶模式消减吉林省乡村返贫风险的研究收入消费-222-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1 期(总第 559 期)含量;同时构建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发挥科学技术在乡村产业发展进程中“第一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其次,提升农产品加工转换率,延长乡村产业链,促

21、进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并结合乡土特色,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特”的格局,提高农业价值增值率,同时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乡村产业效益;最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参加和举办特色农产品展会,使吉林省的地域特色走出去、传出去,打造特色“吉字号”招牌,使特色农产品实现价值增值,加速实现吉林省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4.3 活血式帮扶:建立消费帮扶本土人才队伍吉林省在实施活血式帮扶时,应建立消费帮扶的本土人才队伍,提高本土人才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专业能力。首先,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完善农村培训教育体系,横向上建立起以农广校为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研院校、农民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

22、的“一主多元”的教育培训体系,并调动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省内高等院校资源,建设一批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 14。其次,培养乡村物流人才,加强与吉林省高校的合作,对消费帮扶物流工作人员开展适时培训,培养一批兼备经营管理能力、现代技术等素养的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 15。最后,培养本土电商人才,通过开设农村电商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农户在农村创业理论、短视频制作与编辑、网络直播内容策划及运营方面的能力,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供本土人才支撑。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7):5-11.2 周海玲.防止脱贫人口

23、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建设研究J.理论探讨,2022(4):100-104.3 吉林省人民政府.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 吉林日报.2022年吉林省经济民生重点领域多项数据出炉EB/OL.https:/ 余文雅.吉林省预防农村脱贫居民返贫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22.6 吉林省人民政府.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述EB/OL.http:/ 澎湃新闻.新华独家|吉林省外贸再创新高开放能级持续提升EB/OL.https:/ 光明网.吉林省扶贫产品展示展销会暨消费扶贫专柜专区启动EB/OL.https:/ 中国吉林网.吉林省

24、: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EB/OL.https:/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长春大地,乡村振兴热潮奔涌EB/OL.http:/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N.吉林农村报,2022-05-12(2).12 田 峰.吉林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13 郭文慧.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14 孙葆春.吉林省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2,20(3):122-128.(上接第152页)工程,让村民第一时间了解法律动态。再次,通过“一村一法律顾问”的建设工作,组建村级法律服务微信群,当群众遇到法律问题

25、时,可以直接在微信群获取帮助。4 小结乡村治理没有终点,良法善治也没有统一范式,打造“治理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更是推动乡村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为乡村善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因此,坚持并发展“枫桥经验”,依靠群众的力量因地制宜,乡村治理定会再上新的台阶。参考文献1 张文显.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J.法商研究,2020,37(2):3-17.2 宗成峰,朱启臻.“互联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基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5):1-8.3 李丽娜.“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报,2019(1):13-16.4 燕连福,程 诚.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的历程、经验与未来着力点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3):95-103.5 覃鑫渊.“枫桥经验”:思想政治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时代意蕴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1):51-59,126-127.6 王斌通.乡贤调解:创新“枫桥经验”的传统文化资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35-42,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