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怎样出生的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活动,和自己的妈妈作一次深入的谈话,都完成这个任务了吗?你以前认为我们是怎样出生的?2.提问:通过昨天的谈话,你又了解了哪些?3.引入课题“我是怎样出生的”?交流以前了解的情况。小组同学汇报。让学生在和父母的亲情沟通中了解有关人类繁衍的浅显知识,了解一些同伴的经历(因为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无法取得同伴之间的信息),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二)集体交流,答疑解惑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出生情况,并把交流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在小组交流收集到的情况。如1)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多
2、少时间?2)刚出生时我是什么样的?3)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哪些反应?4)我出生时他(她)的情形是怎样的?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发现问题的方法。同学们在交流时既对“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一问题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又达到分享成果的乐趣。(三)观看录像,加深认识1.播放录像,了解胎儿在妈妈子宫里时的生长、发育情况。2.引导学生给五幅图片按照从小到大的发育时期排序。1.观看录像。2.谈谈看录像的体会。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排序,并说出理由。利用形象的录像和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情境,融入到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通过观察、自己总结知识,学会求知的方法,使原来的模糊认识更加
3、明晰化。(四)模拟体验,感恩父母提问:谁知道妈妈在生我们以前,胎儿、胎盘、羊水的总重量约重多少?1.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负担,让学生体验负重感受。2.谈一谈你有什么感受?你怎样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3.请你给妈妈写一段话,回家后读给妈妈听。通过亲身的一些感受,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妈妈孕育子女的艰辛,使学生感受到母亲怀孕时的负担和行动的不便,体会到母亲生育儿女和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从而珍爱生命,感恩父母。(五)总结知识,拓展延伸1.本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1.学生思考回答。2.拓展:回家为父母倒一杯水,唱一首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知道珍爱生命,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