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提升企业师傅职业能力助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_麻东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1724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3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企业师傅职业能力助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_麻东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升企业师傅职业能力助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_麻东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升企业师傅职业能力助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_麻东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SSN 1008-9446CN13-1265/TE承 德 石 油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Journal of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第 25 卷第 2 期,2023 年 4 月Vol.25,No.2,Apr.2023提升企业师傅职业能力助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麻东升1,2,常京龙1,吝永红3(1.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天津 300400;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 300222;3.建科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408)摘要:现代学徒制旨在深化校企合作、加快产教融合,以技术技能培育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师傅的职业能力是学校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2、也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选取三家企业中的107 名企业师傅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方法,探究提升企业师傅技术技能、质量意识、组织协调、自主创新等四方面能力和素质对现代学徒制的推动作用。通过数据的呈现与分析,提出机械制造业企业师傅的职业能力培养策略,包括提升企业师傅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师傅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企业师傅的学习创新;加强企业师傅的产品质量意识,以期为企业师傅职业能力生成提供借鉴与思考,促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能力;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446(2023)02-0086

3、-05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2021 年度立项课题(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机械制造岗位能力研究):2021-3194;天津市职业学校“十四五”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课题(政园企校一体化下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069收稿日期:2022-03-25第一作者简介:麻东升(1979-),男,河北隆化人,讲师,工学硕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教育与研究工作,E-mail:mdstj 。Cultivating Talents Under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byImproving E

4、nterprise Masters Professional AbilityMA Dong-sheng1,2,CHANG Jing-long1,LIN Yong-hong3(1.Tianjin Polytechnic College,Tianjin 300400,China;2.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3.TJK Machinery Co.,Ltd.,Tianjin 300408,China)Abstract: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a mod

5、ern talent training mode which aims to deepe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ccelerat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technical skills.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enterprise master is not only the focus of collegesand enterprises,but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to

6、 achieve the aim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training.Taking 107 enterprise masters from three compan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study usesquestionnaires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 to probe the effect of masters quality and skillsfrom four aspects,including technical skills,quality a

7、wareness,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in-dependent innovation.Based on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in research,this paper propo-ses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ies for masters 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inclu-ding improving masters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bility,pr

8、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skills,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product quality awareness.The research offers references and ideas forDOI:10.13377/ki.jcpc.2023.02.006麻东升,等:提升企业师傅职业能力助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the cultivation of enterprise masters professional ability,which can promote modern apprenticeshiptalent t

9、raining work to achieve expected goals.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professional ability;training strategy现代学徒制是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的显著特征体现在双主育人与双身份培养。即学校和企业双主导的全过程育人、学生与学徒双身份的全方位培养1。在双主体的育人模式下,企业全方位参与培养人才的过程,企业师傅的职业能力必须与时俱进2,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满足学徒的个性化要求,企业师傅必须不断加强和更新一般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3

10、。企业进步和现代学徒制要求作为企业师傅要具有组织管理能力,以保障学徒的学习效果和安全生产;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技能,掌握前沿的行业发展信息与技术,以确保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地指导;具备终身学习和产业创新能力以及服务意识,通过言传身教和示范带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正常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产品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社会用工及企业岗位需求对岗位能力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机械制造业为例,选取了三家机械制造企业的师傅,采用问卷法对他们的组织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学习创新、产品质量意识等职业能力与现代学徒制关系进行调研。基于这四层面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并揭示与现代学徒制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见表

11、 1),借此针对提升企业师傅的职业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为现代学徒制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表 1职业能力要素的单因素比较与显著性相关分析组织管理能力专业技术技能学习创新能力产品质量意识学历比较与分析中职与高职相比较,在组织管理 的 岗 位 能 力 方 面存在明显不足;高职与高中相比较,在自主学习创新方面 的 岗 位 能 力 存 在明显不足。高中与高职相比较,在学习创新 方 面 的 岗 位 能 力存在明显不足。工龄比较与分析在企业工作 11 年以上的员工与 其 他 工 龄 段 的 员工在专 业 技 术 技 能 方 面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性。层级比较与分析一线操 作 工 与 中 层 管 理者、一

12、线 管 理 者 之 间,在组织管 理 方 面 的 岗 位 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线操作工与中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之间,在产品质量意识方面的岗位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岗位比较与分析钳工装配与数控加工、电气组装 之 间 在 专 业 技 术技能方 面 存 在 着 岗 位 能力明显不足。数控加工与钳工装配,售后服务与钳工装配、电气组装等 方 面 在 学 习 创 新方面都 存 在 着 岗 位 能 力明显不足。数控 加 工 与 钳 工 装配、电气组装与售后服务之间在产品质量意识方面存在着岗位能力明显不足。1企业师傅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1.1问卷设计问卷基于企业师傅所具备岗位能力的 4 个

13、维度,采用五等级量表,按照重要程度以李克特的五点计分方式,编制出研究所需预试问卷量表,先后进入三家机械制造类企业,共发放 60 份问卷,收回有效问78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 年第 25 卷第 2 期卷 51 份,回收率为 85%。借助 SPSS 进行标度可靠性分析来检验效度,通过降维因子以检验问卷效度,并与理论数值进行对比,发现岗位能力维度之间的 4 个要素存在交叉和重复现象。在保持原有岗位能力的 4 维度不变的基础上,对原有问卷进行修改和删除,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共发出问卷 110 份,收集有效问卷 107 份,回收率为 95.4%,有效率为 91.

14、8%。1.2调查结果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梳理发现,学历分布为高中 13.1%,中职 7.5%,高职 71%,本科以上6.5%;工龄情况分布为 1 年 24.3%,2 年 14%,3 5 年 22.4%,6 10 年 16.8%,11 年以上 16.8%;年龄分布情况为 20 25 岁 34.6%,26 30 岁 30.9%,31 35 岁 12.1%,36 45 岁 7.5%,46 50 岁5.6%,51 59 岁 3.7%;企业职位分布为一线操作工 56.1%,一线管理者 26.2%,中层管理者 15%,高层管理者 2.8%;企业岗位分布,数控加工 56.1%,钳工装配 36.4%,电气

15、组装 24.3%,售后服务 11.2%。2提升企业师傅的组织管理能力,为现代学徒制提供师资保障杜威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不应该是仅仅掌握实践技能的劳动者,而应该是既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4。复合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企业师傅要能够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企业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保障现代学徒制有关工作顺利开展。能力本位的教育指将技术训练按照胜任某一工作岗位所需能力的要求进行。基于企业师傅的有 5个工龄段,工作 2 年与工作 11 年以上的员工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16、性。通常在企业工作工作 2 年的员工开始注重岗位之间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发展,而到工作到 11 年以后开始成熟,更为优秀者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促使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达到了长期、成熟、稳定状态。依据研究结论,为了更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建议提升企业师傅的组织管理能力,优先聘请企业工龄在 10 年以上的师傅作为实训指导,开展系列培训讲座,引导企业师傅参与到企业的组织管理中,培育一大批满足现代学徒制要求的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企业指导教师团队。3提高企业师傅的专业技术技能,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基于瑞文斯的行动学习法,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组成学习团队,在外部专家或成员之间的帮助,通过主动学习、不断质疑、分享

17、经验使问题解决。行动学习法可以用简单的公式来表示,L=P+Q5,这种情况下,L 表示学习或者掌握岗位职业能力,P 表示程序化知识,Q 表示质疑能力也是提出问题的能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企业师傅专业技能全面,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力强,企业师傅通过技术技能在工作的实际应用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学会发现和创新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新途径新方法。3.1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搭建师徒交流平台程序化知识(P)是行动学习法的基础,学习者利用充足的时间学习,通过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一般来说 20-25 岁之间属于专业学习阶段和技能巩固阶段,而在 36-45 岁之间正处于专业技术技能发展阶段,这两

18、个阶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建立个人工作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体系的周期较长,需要其他企业20-25 岁和 36-45 岁的优秀代表来进行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交流和指导,普及实践知识,搭建师徒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交流平台。3.2创设企业问题情境,强化师徒协作能力在多数情况下,所提问题的解答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其中的问题(Q)便是行动学习法的关键与核心。基于企业的学历层次分析得知,在企业工作 11 年以上的员工与其他工龄段的员工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具有非常好的优势性,如实践经验更为丰富、技能技巧更加娴熟,对一些实际问题能够非常有效解决。这些专业上知识和技能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库。企业师傅专业

19、技术技能,要结合企业实际问题创设企业问题情境,而解决问题途径或方法优先参考工龄在 11 年以上的师傅,以88麻东升,等:提升企业师傅职业能力助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形成具有工作思维学习和实践过程。在专业技术实践活动中企业师傅发挥主导作用,以学徒为主体,通过生产过程的完成和生产活动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促进学徒更好发展。4培养企业师傅的学习创新能力,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水准面对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的发展,基于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需要,企业师傅创新学习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创造性思维技能的训练、练习和激励能够提高个人运用创造性思维技

20、巧的能力,尝试用不同寻常的方式回应和解决问题。4.1创造学习机会,激发带徒动力基于企业的员工学历层次分析得知,高职学历者在自主学习创新方面明显高中学历者,原因在于高职教育体现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而对于高中学历者主要接受的文化基础性教育。高中学历且在企业工龄 10 年以上者,虽能完成本职工作,但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性培养,尚未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工作中总是通过模仿或试误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当在遇到综合性问题时,常常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校企共同努力为企业师傅创造学习机会,鼓励他们在职阶段提升学历,激发自主学习动力,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4.2加强组内协作,提升带徒质量基于企业的工龄

21、段分析得知,在自主学习创新方面,工龄在 3 5 年、6 8 年的员工明显优于 1 年的新员工。对于新员工,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其应用能力仍非常薄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技巧的掌握还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对于新入职仅有 1 年的新员工提供合作机会,提供组内协作机会,有利于培养新员工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工作创新的思维体系,提高个人的岗位工作能力。通过创新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师傅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满足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更高要求,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水平。5巩固师徒产品质量意识,促进现代学徒制高质量发展产品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到每一个员工对产品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的

22、程度,企业师傅的产品质量意识关乎每一条生产线乃至整个企业的效益。产品质量意识是现代学徒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5.1开展行业质量培训,营造产品技术共享基于企业的岗位内容,主要存在着数控加工、钳工装配、电气组装和售后服务等 4 个岗位。对于数控加工岗来说,零件的加工精度决定着产品质量,同样也代表着个人的工作质量,如果加工的零件没有达到设计者的精度要求,直接影响着钳工装配岗等后续流程,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展开产品质量培训,培养企业师傅的产品质量意识,提高其认知度至关重要。企业师师傅在日常工作中言传身教,引领和带动学徒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促进学徒全面发展。5.2聘请校企专家讲座

23、,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基于企业职位等级,主要设置有一线操作工、一线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共 4 个岗位。在产品质量意识方面,一线操作工与一线管理者之间存在显著性。优秀的企业师傅经过长期实践工作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产品质量意识,对于产品质量控制方面不仅经验丰富,更体现出个人工作质量。在企业现代学徒培养初期,需要聘请专家开展一系列关于岗位中如何建立质量观,提高质量意识的讲座或活动,通过知名产品的了解、对产品的内部结构、对一些工作要领和工作规范或个人习惯等养成,提高学徒对产品质量的认知度和信赖度,对培养学徒高质量的岗位能力需求至关重要。参考文献:1麻东升.职业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

24、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5):20-24.98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 年第 25 卷第 2 期2赵文平.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构建:课程的视角J.职教通讯,2021(9):8-14.3蒋恒蔚,董海华.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3):43-46.4Inglis S.Making the Most of Action LearningM.Brookfield,Vermont:Gower Publishing,1994.5Rose,L.H.&Lin,H.T.A Met

25、a-analysis of Long-term Creativity Training ProgramsJ.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1984,18(1),11-22.(上接第 85 页)相统一。高校要组织体育教师深入挖掘体育教学项目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例如,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展示某项打球技巧,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并不断模仿和反复练习,这既是体育技能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思维和专注力的过程。学生对新事物的思考能力和接受能力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充分体现。教师要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使广大学生保持对体育参与的积极态度,形成积极向上

26、的体育精神。3.4突出课程思政导向,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育课程思政创新建设离不开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的完善,全面衡量育体与育德的成效。首先,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要重点突出课程思政导向,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考查大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也要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转变情况。具体而言,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要符合体育学科的专业特征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一方面,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体育课程能够让广大学生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合作与冲突、放松与紧张等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为其融入体育教学全过程提供了基本条件。完善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目标就在于充

27、分利用体育学科的专业特点,激励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大学生在充满竞争与合作的体育学习情境中练就运动技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第二,在建立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时,高校要充分兼顾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体育项目教学中,项目不同,教学特征不同,故而,设置评价标准需要充分考量某一特定的体育项目教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缩小体育项目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差异,最终将对育体与育德的评价统一纳入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标准中。最后,在选择体育课程思政评价内容时,高校要根据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进展情况来定,实事求是。同时,高校要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资源利用

28、、教学成效和协调统筹等作为重要的考量内容。参考文献: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2陈克正.新时代高校“体育+思政”协同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9):152-154.3赵富学,陈蔚,王杰,等.“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五重维度及实践路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4):80-86.4赵富学,陈慧芳,李攀飞,等.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生成特征、核心构成与培育路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6):27-34.5谢乾.高校体育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8):80-82.6赵富学,黄桂昇,李程示英,等.“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释析及践行诉求J.体育学研究,2020(5):48-54.7徐涛,张世忠.开放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多元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120-122.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