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体育俱乐部模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路径探究_陈玉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1707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俱乐部模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路径探究_陈玉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育俱乐部模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路径探究_陈玉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育俱乐部模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路径探究_陈玉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2023年(第13卷)第10期学校体育学体育俱乐部模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路径探究陈玉容(海南医学院体育部 海南海口 571199)摘 要:当前,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趋迫切。在此影响下,体育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要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就必须重视体育教育改革。由于高校体育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积极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而言,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体育教学改革是重点之一。而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要想促进

2、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必须积极拓展体育教学的模式,除了要进行课内体育教学,还要积极推动俱乐部模式,以切实调动师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该文即从高校体育教学运用俱乐部模式的重要性入手,对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详细探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有效路径。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俱乐部模式 路径探究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3)10-0066-04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Sports Club Model into College Physic

3、al Education TeachingCHEN Yurong(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Kou,Hainan Province,571199 China)Abstract:At present,peoples demand for health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urgent.Under this influence,sports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

4、opment of Chinas sports cause and let more people benefit from it,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As college 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cause,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coll

5、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trend of educational reform.At present,in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the reform of P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key points.When carrying out the reform of PE teaching,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orality,intelli

6、gence,physique,beauty and labor,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ctively expand the model of PE teaching,in addition to carrying out PE teaching in class,they must actively promote the club model to effective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E teaching.This articl

7、e starts with the importance of applying the club model in college PE teaching,and explores in detail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lub model in college PE teaching,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effective path to integrate the sports club model into college PE teaching.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

8、ie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Club mode;Path explorationDOI:10.16655/ki.2095-2813.2211-1579-4780基金项目:海南医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项目名称:基于俱乐部制的热带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HYZD2020005)。作者简介:陈玉容(1984),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文献计量学。66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学校体育学2023年(第13卷)第10期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一些有益的成果。其中,一项有益

9、的成果便是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不断出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取向。通过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便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所谓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就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俱乐部模式,引导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自发组成具有俱乐部特征的体育学习团体体育教学模式。该体育教学模式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高度重视,很多高校都对这一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1 体育俱乐部模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以往制度化、标准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说,更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实现预期的目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1.1 有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体

10、育俱乐部是一种将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真正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地位,重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此外,高校体育俱乐部拓展了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俱乐部,以有效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总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俱乐部模式,可以促进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贯彻1。1.2 促进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与贯彻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为了完善、补充自身的体育活动形式而推行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体育工作树立终身体育观念。这是因为高校体育俱乐部可以不受体育课程课时的限制

11、,也不会拘泥于体育教学计划或大纲等,而是可以将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过程延伸到整个大学教育阶段。此外,高校体育俱乐部有着多元化的形式和多样化的内容,能够充分培养、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促使学生不断提高体育意识。如此一来,就能够将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进行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1.3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健康第一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注重以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基础,开展多样化的,能够增进学生健康的运动项目,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运动中增强自己的体质。此外,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允许学生自主选

12、择适合自己的任课教师,这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允许学生不受系别、班级以及年级的限制,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运动项目,而学生由于兴趣爱好相同,相互之间容易进行沟通,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积极作用。总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俱乐部模式,对于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很有帮助的。1.4 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不断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的效果,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体育教学改革是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仅要重视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

13、步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俱乐部模式,对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这是因为高校体育俱乐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帮助学生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可以为持续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高校体育俱乐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人数多但体育师资力量、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这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有积极作用。1.5 实现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高校在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时,因上课时间的固定性和集中性,会导致某一时间某一运动项目有太多的人参加,继而造成该类运动项目的场馆、器材等过于紧张,而其他运动项目的场馆、器材则闲置的现象2。也就是说,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会导致

14、体育资源的浪费。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俱乐部模式,可以使上课时间更为灵活,学生选择项目时也有很大的灵活性。如此一来,就能够最大限度应用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等。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俱乐部模式可以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2 体育俱乐部模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当前,伴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于是积极对这一体育教学模式予以了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体育俱乐部模式的优势显现,表明了高校采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与此同时,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影响了其教学效果,也制约了我

15、国体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未引起大学生的高度重视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有一部分大学生忽视了高校67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2023年(第13卷)第10期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的要求,自然对致力于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增强大学生体育技能等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未予以足够重视。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大学生由于需要应对较多的学习任务,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因而无法匀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参加高校体育俱乐部。二是大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相对薄弱,也未认识到

16、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而对有助于自身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未予以足够重视。三是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与大学生的体育爱好、体育兴趣等相迎合,也增加了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自由度,但由于未合理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因而导致大学生无法有序进行体育锻炼,也无法在体育锻炼的数量和强度等方面得到良好的保证。这不仅影响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4。总之,当前大学生对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否则将严重制约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效果,也会打击大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对此,在进一步实践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17、的过程中要予以重视。2.2 缺少实施经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以一定的经费为支撑。这是因为,在实践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时,需要在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等方面有所投入,以提高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但是,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经费来源是较为单一的,以学校的活动经费和学生缴纳的入团费为主。但是,这些费用远远不能满足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在此影响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教学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想办法增加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经费,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2.3 未建立完善的教学考评体系要衡量某一教学模式的教学

18、效果,就需要对该教学模式进行考评。因此,要掌握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也需要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考评体系。对于这一点,很多高校都已注意到,但在具体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考评体系时又暴露出明显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考评方法以结构性考评和终结性考评为主。其中,结构性考评的考评内容以学生的体育态度、态度知识和体育技能掌握情况为主,并以此为依据来判断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很明显,结构性考评的实施者主要是体育教师,而且体育教师的评价基本就是最终的评价结果。不可否认,这样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体系是有失客观性的,自然会制约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3 体育俱乐部模式

19、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体育俱乐部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因此,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融入体育俱乐部模式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确保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呢?下面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供参考。3.1 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只有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下去,才能确保自身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继而使高校体育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可从两个方面着

20、手。一方面,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体育才能,并以此为依据来不断完善传统的教育内容,增加新的教育内容,以确保所有学生的健康情况都有所发展;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的主体选择,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体育俱乐部的同时,不断完善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以及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5。3.2 明确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目标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与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否建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当前来说,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多层次的体育组织形式为基础,有效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自身的体育兴趣

21、出发来发展自己的体育能力。二是通过完善体育教学内容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其终身都能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三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68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学校体育学2023年(第13卷)第10期3.3 拓展实施经费的来源渠道经费是影响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当前,高校依据自身的经费以及政府的拨款,无法满足体育俱乐部开展的经费需要,所以拓展体育

22、俱乐部的实施经费来源也是确保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有效举措。具体而言,高校既要争取社会赞助,也要争取体育发展基金,以充实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实施所需要的经费。3.4 充分发挥高校的体育优势不同高校在所具有的体育优势方面是有所差异的,因而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俱乐部模式时,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以保证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一是高校要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体育资源以及自身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明确适合开展体育俱乐部的形式。二是高校可以从本地区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中选取一些合适的内容纳入体育俱乐部之中,这不仅能丰富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形式,还有助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

23、扬。三是高校要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对自身所拥有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等进行完善,以满足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践需要。四是高校必须以自身的课程安排为依据,尽可能给予学生充足的锻炼时间,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俱乐部,这对于保证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总之,高校必须以自身的优势为依据来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以实现自身体育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保证体育教学效果。3.5 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高校体育的师资队伍会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实施效果产生直接性影响,因而要保证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顺利实施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提升体育俱乐部教师队伍的整体水

24、平。就当前来说,提升高校体育俱乐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举措有以下几个。一是完善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不断充实体育教师的体育知识和教育理论,提升体育教师的体育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确保其能够高质高效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二是大胆引进专业人才,在可行的情况下外聘优秀的体育运动员、教练员加入体育俱乐部的师资队伍,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俱乐部师资队伍的结构具有积极意义。三是完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类型多样的体育座谈会或体育讲座,让体育教师在聆听他人体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体育教学经验,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重要的基础6。3.6 做好组织管理工作要保证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

25、模式运行效果的最大化,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也是很有必要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既要做好单项体育俱乐部的运行,也要为高校整体体育俱乐部的有效运行提供支撑。与此同时,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组织管理机构要健全组织管理机构的体系,建立 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管理条例,明确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不仅要将工作明确到人,也要对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允许学生参与管理,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等等。总之,高校体育俱乐部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于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保证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等都有积极意义。4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

26、引入体育俱乐部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其不仅有助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与落实,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等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在今后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时,需要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思路,并要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来保障其有效实施。参考文献1 沈军.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探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121-128.2 秦纪强.高校体育课程“选项+俱乐部”模式构建与实施J.体育文化导刊,2019(11):112-118.3 张建宇.学分制下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1):101-108.4 盛怡,杨洪,缪律.美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启示:以布莱恩特大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6):53-58.5 刘春梅,李文川,陈保磊.大数据背景下传统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数字化融合与创新J浙江体育科学,2022,44(6):61-66.6 宋彦李青,张天峰.体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体系构建与路径保障.J体育文化导刊,2022(3):98-103.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