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有形与无形之间——西南民族大学标志性校门设计.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1600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形与无形之间——西南民族大学标志性校门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形与无形之间——西南民族大学标志性校门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形与无形之间——西南民族大学标志性校门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46摘要:校门作为校园景观建筑中的核心构造物,承载了这所学校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换言之,其作为一种学校的符号化表征,起到了标志性的象征作用。于近年建造完成的西南民族大学标志性景观校门设计项目,笔者通过对方案前期的资料搜集至草图设计再到最后的设计定稿与施工营建,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现实经验与实践逻辑。据此,文章以该案为讨论对象,基于形式与意义的视角,在设计方法论的基础上探讨景观校门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以期为现代高校景观建筑物的创作与设计提供启发与讨论。Abstract:As the core structure in the campus landscape architecture,the

2、gate carries the history,culture and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school.In other words,as 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school,it plays a symbolic role.The landmark landscape gate design project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hich has been completed in recent years,has accumulated some p

3、ractic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logic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data from the early stage of the scheme to the sketch design and the fin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Based on this,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as the discussion object,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ideas and methods of landscape school gates f

4、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m and meaning on the basis of design methodology,in order to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discussion for the creation and design of landscape buildings in mode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关键词:高校;标志性;景观建筑;校门;设计实践Keywords:university;iconic;landscape architecture;school gate;design

5、 practice文耿新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讲 师(通讯作者)陈飞虎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李刚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讲 师DOI:10.19875/ki.jzywh.2023.08.081引言标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表明特征的记号”,而标志景观则是由标志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的环境要素作为意义特征的载体共同组成的1。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他的著作 城市意象及其要素中提到:“标志景观建筑物是从整体形态中的单个元素中甄选出来的,因此,其物质属性具有单一性、唯一性、独特性,并在整个环境中起到可识别性的作用。”2他所论述的“标志物”更注重其功能性

6、,即指明性。文章以为,在现代设计中标志景观建筑物的设计不应只具有一种表象的物化形式,还应该具备更多其需要承载的人文精神与历史文化。同时,也应具有与之紧密结合的抽象意义,即符号性,并与现代设计的语境相契合。校门作为现代高校景观建筑之一,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还起到承担“特殊”形象的功能3。鉴于此,文章基于第一人称视角,通过对现实案例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比较,并以西南民族大学标志性校门的设计过程与实践为例,结合有形的视觉元素与无形的精神意义,分析与梳理标志景观建筑物的设计方法与思路,期望为现代高校环境的微更新与局部设计提供有益参考。1 现代高校标志性景观校门的设计现状校门承载着学校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

7、发展内涵等意蕴,某种意义上可谓一所院校的“名片”。比对国内较富盛名之高校,大多以牌坊式建筑作校门。较典型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等。牌坊,溯源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4。其较多采用中式建筑形态,偶见西式建筑表达。如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的校门就以西方古典建筑的式样所呈现。值得注意的是,牌坊本是中国对特定建筑物象的语言称谓与意义表达,更是中国传统建筑门类中的一种。为何会有西式的形式呢?此种现象,要从我国建筑发展的历史来审视,原因主要源于西方建筑的外化传播以及其文化思想在我国的流变。而校园建筑风格的历史遗留延续到校门的表现上,就演变成校门这个景观建筑物对

8、学校历史建筑文脉的一种继替行为的再现。四川大学校门以中国三段式传统建筑的形式,完整地诠释了其前身成都工学院的建筑风貌;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为唐山交通大学,其校园建筑风格为西方古典建筑形式,在校门建造上也再现了校园历史的建筑面貌。我国 90 年代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扩招政策引致的高校扩建已经式微,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却方兴未艾,但在具体的空间营建中更加追求一种适度与合宜。同时,大学校园景观的建设也摒弃了从前的盲目、无序和跟风般的场地营建方式,开始以一种厘清条理的途径,依循自身的风格与定位逐步进行局部更新与“微”改造。作为校园景观建筑中的核心构筑物校门,这座学校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赋予的

9、标志性载体,也不同程度地因各校需要进行着修缮、改建或新建。Between the Tangible and the Intangible:The Design of the Gate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有形与无形之间西南民族大学标志性校门设计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1ZD54)艺术设计ART DESIGN247233|2023|08艺术设计园莘莘学子的精神归属;校园深刻印记的标志符号。提到清华大学,使人联想到白色的古罗马壁桩;提到四川大学,使人理解与解释为红色的三段式牌坊。可以表明,色彩作为一个辨识度极强的设计要素在设

10、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3 纹传神纹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凝练出的一种吉祥符号的表征。较常以点、线、面的构成形式对设计对象进行装饰,以求得到形式的升华,其大量运用于艺术设计作品中。如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不同民族通过自己的生活风俗、审美情趣、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凝结出代表本民族特色的纹样符号,其民族性、多样性和文化性蕴含了较高的艺术魅力严古朴的中式牌坊(图 1b),有 50 年代修建的三段式传统建筑明德楼与之相协调;武汉大学与西南交通大学等校门都遵循其校园建筑风貌进行修建。这些延续校园历史建筑痕迹的设计手法是一种从形式上传递学校历史文脉的视觉展现,起到借其形、

11、寓其意、传其神的作用。2.2 色蕴情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著作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造物之美的首要条件是色彩对事物的识别作用,色彩所具有的第一位的视觉传达作用,来自于人们对颜色的主观联想,相比其他元素,色彩的效果更加具有直接性和自发性。”5校门因其标志性的属性定义,构成校内最富有代表性的景观建筑,即校园环境中的视觉焦点;校高校在新建校门的时候,大多以一种遵循历史原貌的方式而进行。即在建造的时候仅把原有的校门在现有历时空间的环境基础上,依据传统形态进行现代材质语言的翻新。这样简洁明了的设计方式更能延续学校的历史文脉,同时也起到对学校历史文化精神的物化表征与文化延续。如上述所言,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的新

12、建校门就是对原有历史校门的形态复原,在保持原有神韵的同时,续承外在造型,利用现代材质语汇,重构校门形态。这样的营造方式又见武汉大学新立校门。2 西南民族大学标志景观校门设计依据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自 2003 年扩建以来,一直由一条主交通干道分割成南、北两个校区,形成同校两区的空间格局。此空间状态非常不利于学校一体化的管理与运行,与此同时,师生往返两个校区需穿行马路,也造成了极大的人身安全隐患。在学校与有关市政部门的多次协商后,南北校区合并工程终于启动,原有的交通干线改由一条下穿隧道供机动车通行,隧道上方交由学校打造校园景观广场,如此上下交叠的空间形式,实现了南北校区的空间区域一体化。至此,

13、“同校两区”变成了“同校同区”,这样的空间营造方式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例。依托广场的设计与营建,校方考虑在其空间内以新立校门作为标志物,以示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发展新征途。由此,带来了标志性校门的现实设计。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度富足,大众的审美意识日益提高。形态与色彩的认知、寓意与立意的感知,成为公众所认可的现代设计审美基础。形态与色彩的表达和寓意与立意传递设计方法灵活多样,但是无论方法如何千差万别,其呈现的目的与目标是唯一且共有的,即:“追求形色为外在表达面,立意为内在意蕴的设计展现。”也即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提出的“能指”与“所指”的理论关系。其犹如硬币的正反两面,形、色为“能指”作为一种视觉

14、存在,指的是通过设计使对象更符合现代美学的规律与法则,如:比例、尺度、色相、明度等;精神意义为“所指”,则指的是在现代设计形式下传递出无形的意义、意蕴或意趣5。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以下 4 点是最典型的艺术表现手段,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将有效助推设计工作的进行。这些方法应用在景观建筑物中该如何表达?鉴于此,下文将结合高校景观建筑中的校门做设计方法论的阐述。2.1 形寓意形态是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视觉元素,通过形可以传递出设计对象的整体轮廓与结构,将学校的历史文化精神借助形的倾向性构造表达出来,使学校的这种“无形”文化得到“有形”符号显现。比较国内高校校门,清华园门桩壁柱、风格俊雅的西式造型(图 1

15、a),校园内有清华学堂作为和谐的建筑风格与之相呼应;四川大学庄图 1a校门与校内建筑对比(图片来源:清华大学校内官网)图 2民大开学典礼(图片来源:西南民族大学校史馆)图 1b校门与校内建筑对比(图片来源:四川大学校内官网)248参考文献: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2赵俊义,申青.苏州科技学院北校门J.建筑学报,2004(12):52-53.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1.4易梦春.校门:大学的精神符号J.大学(学术版),2013(03):47-50.5吕中意,杨波.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5,36(20):20-21.6周梅

16、婷,董雅.区域民族文化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06):28-31.7文涛,邱必震.大学校门可读性的符号学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2(02):110-111.8苏勇.从门的本体含义谈大门的设计J.设计研究,2004(12):33-35.9张宜忠,邱丽,张海,等.中州大学校门恢复设计J.河南大学学报,2002(03):119-122.10安心,刘亚芳.石头的史书:大学校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04):62-67.与文化价值,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物化传递,更是借助纹样表征所隐含的精神寓意来传递民族神韵的有形展现。合理适度地使用纹样可以对设计

17、对象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2.4 象表意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作品的立意表达。所谓借景抒情,以物言志,都是以一种客观的“象”来传递主观“意”的修辞手法。意象一词即为“意”与“象”的完美结合。象,有物象、表象之分,即现实中的客观对象;意,有情意、意念之别,即存在于个人脑海中的主观感受。艺术设计创作中,把握好“象”与“意”的关系,以“象”来烘托背后的“意”的设计手法可以升华艺术作品。校门设计中,对学校历史文化物象进行设计考虑,借由物象传递意趣,可增强作品的视觉感受和受众的文化认同感。3 西南民族大学标志景观校门设计实践设计实践是依据设计方案的探讨来指导设计概念、设计流程、设计认知活动

18、的分析和模型构建6。下文将以西南民族大学景观校门设计实践为例,结合方法论中形态、色彩、纹样、意象设计语言融于校门的功能、历史、精神、文化中,并以校门方案的可看、可感、可悟为设计目标做实践设计研究7。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修建于 2003 年,校区整体面貌以美式小镇风格进行打造。彼时正是中国设计界受全球化冲击影响较为严重的一个阶段,即一味地追求国际风格而对于传承与发扬本土文脉是一段较为迷茫的时期。这使得该校区并未反映出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特质与学校文化积淀的历史韵味。故此,新的景观建筑物标志校门要遵循一条主旨,即,能够反映学校的独有性、文化性、民族性与纪念性8。经过前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设计考虑方

19、案以学校 1951 年建校时的礼堂建筑(图 3)作为形态设计的基础(此建筑已伴随原校区的拓建而拆除),现在提取其原形反而更具纪念意义。因其形态简单,没有特色,不符合现代设计的审美体验,需要对它进行元素的提炼并使之融入现代设计的美学规律,呈现出从内在意义到外在形态的紧密关联。3.1 形态设计在借鉴学校原有礼堂建筑形态设计中,柱子跟柱头形态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汉阙相类似,为了突出特点并赓续传统建筑文化,借助“门”的概念在新标志校门的主要构筑形式上选以汉阙的形态做设计延展。礼堂两边的柱子仿形于中国古典建筑的华表,在基本形态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取华表神韵。值得说明的是,华表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有门的寓意。

20、将柱头递增层数使之更富有节奏与秩序,在视觉上营造一种轻盈且层层递进的感觉,由此寓意步步升高。如此便选择此新建标志校门的风格将以中式传统建筑作为设计基础。3.2 色彩设计在方案的色彩选取上,以中国红作为主要色彩。红色作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吉祥色彩之一,深受各民族喜爱,在一所 56 个民族都包含的学校中,标志性校门用红色作为主色调,在视觉上带来热烈的冲击力的同时,又能体现其民族性。选用红色还因为校区内建筑的主要颜色也是以橙红色为主色调,红色的景观校门与红橙色的建筑群落相互呼应,一脉相承。3.3 纹样设计在校门的纹样装饰上,主要选用了回形纹样以阴刻的手法在柱础、柱身与柱头上,体现出一种含蓄优雅之美。回

21、纹是指以横竖折绕组成如同“回”字形的一种传统几何装饰纹样,因其构成形式回环反复,延绵不断,在民间有“富贵不断头”的说法。根据其纹样的特性,人们赋予了回纹连绵不断、吉利永长的吉祥寓意,达到形有尽而意无穷的设计效果。方案设计中,选用回纹也是以借它美好寓意来隐喻学校的办学精神,以造物之形寓学校大义,盼它在兼容并蓄的发展中永续长存,延绵不断,以此实现精神意义的有形寄托。3.4 意象设计在校门的门头设计中,该形态在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结构体系中通常是斗拱与额枋的位置,设计考虑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语系,即以简化、解构、象形、重组的手法得到其设计形态。此形态也起到调和现有形式,均衡虚实空间,稳固整体结构的设计

22、效果9。另外,将学校原校区门头的牌匾移用此处,寓意学校历史文脉的空间延续,也透射出“温故知新,与时俱进”的校门新立寓意。学校自 1951 年成立至今,从一个民族学院发展成为今天全国唯一包含 56 个民族师生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其物象性牌匾的延用不仅向观者客体展现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历史,而且起到激励在校师生的作用。此刻,传统物象的延续性是基于对“意”与“象”的设计思考而表达的。对学校历史文化物象的延用,通过物象传递内涵,以增强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与身份认同。红色柱身与蓝色牌匾呈现出鲜明的对比,视觉上达到更为强烈的艺术效果。另外,依据中式传统建筑三段式的结构语言为其增加坡面屋顶,并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来

23、演绎。屋瓦的交错用线的流畅去表达,屋脊的蜿蜒以形的简洁来诠释,使之在赓续传统建筑文化魅力中又体现时代感10。结语对一所高校的标志性景观建筑物而言,设计思考所涵盖的不仅只是形式与艺术性的问题,还应更多包含学校的文化内涵、办学历史、发展定位、精神象征等。与此同时,它应是这所院校形神兼备的共建与共筑的统一表达。文章对西南民族大学景观建筑物校门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剖析梳理,设计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设计方法,深度挖掘与提炼学校历史文化元素。利用简洁鲜明的色彩、和谐统一的形态、凝练积淀的纹样、形意合一的符号意象,设计出与学校历史和人文精神相契合,与现代美学观念相符合,既富有时代性又体现文化性的景观标志校门。此方案有利于提升在校师生精神与心灵上的自豪感与归属感。该方案最终建成。因能力有限,创新手段与实践方式或许阙如,依然期望能为当代高校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一点有益经验以供参考。图 3校门设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