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进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1042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进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进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进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6 卷 第 2 期Vol.36-No.2百色学院学报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2023 年 4 月Apr.2023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进路赵太平,陆书建(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00)摘要:乡村文化是推进乡村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乡村文化振兴满足了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发展了乡村优秀文化、有效凝聚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当前,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城镇化率显著提升,乡村文化面临振兴主体力量流失、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文化空间日益萎缩以及文化产业转化活力不充分等现实性困境。为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各地要发展乡村经济,吸引流失的农民回归;加强人才

2、培育力度,提升乡村文化创新能力;重塑文化载体,巩固乡村文化空间;平衡发展效益,激发乡村文化产业转化活力。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振兴;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实现进路中图分类号:G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33(2023)02-0099-08一、问题的提出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乡村文化是乡村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学界已从“关系论”“困境论”“实践论”等视角对乡村文化振兴开展了研究。第一,“关系论”视角。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实践的产物,其“关系论”体现在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目的与方略1111-1

3、18;体现在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文化投入与以民为本等多方面的关系246-51;体现在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关系348-53。第二,“困境论”视角。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存困境是有效落实振兴策略的理论前提,只有弄清楚乡村文化缺什么,才能推理出合乎实际的方法论。现有研究集中体现在主体、客体以及载体等方面,如农民群体缺乏文化自信、乡村文化竞争力不足以及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滞后473-79;乡村文化逐步同质化,乡村传统文化发展日渐式微5135-144;乡村文化设施不完善、制度不健全614-21;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还存在价值认同、传播受阻的危机723-31。第三,“实践论”视角。

4、学界关于此部分的研究可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宏观层面,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提出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措施81-7;在全球化双循环格局下,提出构建“全球地方”互动的文化振兴路径972-8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提出重构收稿日期:2022-08-10基金项目:安徽工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提升研究”(QS202207);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历史语境及其新时代实现路径研究”(AHSKY2020D64)。作者简介:赵太平(1994),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陆书建(1980

5、),男,江苏建湖人,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99百色学院学报 2023 年第 2 期乡村民俗文化、道德伦理的现实路径10123-125。中观层面是以地域性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从理论推至具体,如“三边民俗文化园”1132-39“鄂西北武村”1219-28与“浙江诸暨市”13205-214等具体地域文化案例;微观层面是从乡村文化传播发展的相关载体入手探讨,如图书馆1421-27、高校1596-105以及农家书屋1627-33等,有关成果极具特色性与时代性,丰富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方略。综上所述,学界在乡村文化价值、乡村文化困境和乡村文化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贡献

6、了高水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撑。然而,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五大振兴”之一,如何振兴乡村文化是现阶段乡村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性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从农民主体、文化空间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分析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提出文化振兴的实现进路。二、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乡村文化寄托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丰厚情感,展现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浓厚的发展底蕴。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创新发展乡村优秀文化和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满足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

7、所在。美好生活是人们依据当下生存状态所产生的主观积极评价,实现美好生活就是满足人民在物质财富与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17179-184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存在,导致了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格外向往。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乡村地区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民实现了物质脱贫。然而,相较于物质层面,精神文化领域具有发展的潜在性、不显著性特征。精神贫困又不同于物质贫困,不因外在经济条件的好坏而产生显著或者不显著的脱贫表现。在现阶段的乡村社会中,即便物质需求极大丰富,文化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部分乡民在意识层面依然处于精神贫困状态。因此,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能够在推动乡村经济深层次发展的

8、同时,以充足文化资源消除乡民的精神贫困。一方面,依托乡村文化资源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是乡村产业的关键部分,能够繁荣乡村经济,奠定消除精神贫困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施立足乡村本土、坚持农民主体的文化振兴,既可以满足农民持续性增长的精神需求,也可以扩充农民获取精神文化力量的渠道。因此,只有繁荣乡村文化,培育农民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创新发展乡村优秀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农村社会在维系传统经济关系与家族血缘关系中构筑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带有地域性乡土性的物质文明和

9、精神文明的总称,体现了传统乡村在文化环境下人、地、物三者间的互动关系。1897-108其中,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家族文化、宗祠文化,体现人与地、人与自然的乡村风貌、乡村古建筑,体现人与物的民俗工艺、传统器物等,是乡村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化历经沧桑岁月却经久不衰的关键载体。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有助于创新发展乡村优秀文化。首先,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优秀基因,有助于充分展现乡村文化的发展魅力,吸纳更多外来先进文化,赋予乡村文化鲜明的时代性,推动乡村传统家族文化和宗祠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其次,振兴、繁荣乡村文化有助于激发100赵太平,陆书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进路农民的文化自觉

10、,巩固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增强实现文化创新发展的主体力量。最后,振兴乡村文化能够重新恢复乡村文化风貌,实现传统民间工艺与文物古迹的传承与创新,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文创产业,拓宽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三)有效凝聚乡村振兴的人才力量2017 年 12 月 29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以及组织的振兴为抓手,协同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是整体性、全局性的发展思维,符合当下农村建设现状。“五大振兴”任务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其中,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对“

11、五大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1986-96发展乡村文化,培育农民文化自信,能有效凝聚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力量。人才是发展之源,有效落实文化振兴战略,培养出更多的乡村文化人才,有助于提高乡村人民的文化涵养和道德素养,解决和实现其余“四大振兴”任务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对于产业振兴,文化素养较高的农民群体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操作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完成由传统生产主体向新型经营主体的身份转变,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拓宽产业发展空间,落实“产业振兴”总要求。对于人才振兴,应借助文化振兴的有效成果加速乡风文化培育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激发农民文化自觉,提升文化素养,落实“乡风文明”总要求。对于生态振兴

1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治理乡村环境是农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以通过培养新型乡村文化人才,有效激发乡民生态保护意识,落实“生态宜居”总要求。对于组织振兴,复合型乡村文化人才的加入,不仅能够优化基层组织结构,也可以夯实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落实“治理有效”总要求。三、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各类文化惠民政策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持续提升,乡村文化展现出新的发展面貌。然而,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存在传统乡村社会与现代城市社会之间的矛盾,乡村文化振兴不可避免地遭遇发展困境。(一)

13、文化振兴主体力量流失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依赖特定的主体。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始终是创造文化、革新文化的主体。当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内生需求和充足动力,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但是,这种新型城镇化,吸纳了更多的农村人口和资源,一定程度上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阻碍了乡村文化的发展与振兴。一方面,由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单向性”流动,削弱了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力量。在日常性的乡村生活中,借助农民的群体力量,挖掘乡村文化的优秀基因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所在。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推进20,农村人口的不断迁徙,尤其是以青年农民群体为主的人口流动,打破了传统乡村

14、人口的分布结构,造成文化振兴中坚力量的大规模流失。另一方面,城乡发展失衡,造成了农村人口的“空心化”。保持城乡融合式发展的平衡性,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助推器”。脱贫攻坚为乡村提供了充足的发展资源,激发了乡村的发展潜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乡发展结构继续失衡的趋势。但伴随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持续性优化城镇发展布局,赋予了城镇强大的吸引力,表现为:一是经济收入吸引力。截至 2021101百色学院学报 2023 年第 2 期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47 412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8 931 元。21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较大差距以及城镇相对优渥的经济条件,是其展示自身发展魅力的鲜活体现,吸

15、引了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入。二是现有资源吸引力。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给予了现代化城镇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这也是乡村人口流向城镇的重要原因。当前期的“乡村流动者”享受到城市的优势资源后,这部分群体多会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向乡村留守者展示城市资源带来的崭新变化。长此以往,多数留守者会加入迁徙大军,抛弃世代栖息的乡村热土,造成农村人口“空心化”格局。(二)乡村文化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指在实践中能够不断提供新理论、新方法的能力,文化的创新能力则强调文化具备激发自身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根本能力。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根”与“魂”,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源泉。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乡村文化,理

16、应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然而,由于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流失以及外来文化人才匮乏,致使乡村文化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乡村本土文化人才流失致使乡村文化主体的创新能力不足。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2135文化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土壤”。在社会历史深入发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能够汲取社会实践的力量,将深奥乏味的文化理念转变为通俗易懂、世人皆知的文化语言,且这种文化语言能够适应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可以说,“人民实践”这种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是文化实现多形态创新发展的规律所在,乡村文化的发展依然符合上述互动关系。然而,我国乡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务

17、工,影响了优秀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活者多为留守的“老弱病残幼”群体,他们难以直接参与乡村生产,无法借助劳动获得实践力量,无法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主体力量支撑,自然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人才匮乏,无法持续性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当前,乡村文化发展所需的主体力量,不单是乡村村民,还包括外来的高层次文化人才。经历脱贫攻坚战的“洗礼”,外来文化人才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以机关、企事业干部、学校教师为主体的文化人才,多生活于城市地区,在情感和生活上与乡村还存在隔阂。同时,相较于城市地区,乡村地区较为艰苦的生活环境、不完善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18、以及不稳定的职业保障,成为阻碍外来文化人才流入的最大障碍。(三)文化空间日益萎缩乡村文化空间是指能够承载乡村文化,对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世界产生影响的文化活动载体。2359-61文化空间具有范围性和场域性,包括了实体性空间载体和非实体性空间载体两种基本形态。当前,乡村文化空间呈现日益萎缩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以乡村传统习俗文化、民间手工艺为主要代表的非实体性空间载体遭遇“主动性遗忘”危机。相较于乡村文化,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经济的产物,带有强烈的开放性与兼容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同化”其他类型的文化,且逐步占据主导位置。受快速发展的网络化和城镇化影响,乡村人民逐步适应了快节奏的城市文化,思想观念日渐

19、更新,乡村原有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逐步淡化,甚至一些优秀传统习俗遭遇“主动性遗忘”,并慢慢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24118-123另一方面,以乡村传统古建筑为主的实体性空间载体存在“被迫缩小”与“人为破坏”危机。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古建筑群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根基和发展载体,102赵太平,陆书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进路其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文化空间的大小。伴随城镇化率的提升,许多分布着历史文物古迹与建筑遗址的乡村部落“被迫性”融入城镇,致使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载体缩小了生存空间,即便一些地区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文化遗迹,也无法扭转实体性文化载体日益减少的趋势。长此以往,

20、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将大大缩小,创新空间不复存在,进而导致文化空间日益萎缩。(四)文化产业转化活力不充分文化转化力属于文化力量,既体现了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本质属性,又突出了文化的转化作用。文化的转化力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精神到物质,将精神文化力量转变为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力量;二是由精神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将现有的文化理念进行能动性改造,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价值观念。基于此,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转化力也兼具上述两种表现。脱贫攻坚战实施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的文化扶贫策略,迅速激发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然而,逐步市场化的乡村文化产业缺乏充足的转化活力。究其原因,

21、主要在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存在失衡发展的趋势。经济效益侧重于物质层面,是指文化产业的经济提升效益;社会效益侧重于价值观层面,强调文化产业的服务效益。一种成熟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态一定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并且社会效益逐步占据发展的话语权。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群体的理性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有时会被文化产业带来的短暂性利益蒙蔽了双眼,未能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服务效益。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驱动力发展起来的乡村文化产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多为迎合市场化发展趋势的商品,产品功能较为单一,无法为乡村地区提供多样化的文化资源,导致产业的转化活力不够。经济与社会效益失衡的另一种表现是承载不同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

22、,有着相同的发展模式,脱离了各地区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多数地区选择了经济折现率最高的产业,如遍地开发的“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如果不合理规划,乡村文化产业就有可能陷入发展停滞不前的境地。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化路径振兴乡村文化不仅要培育、重塑文化发展的主客体形态,更要全面剖析影响文化发展的内在要素,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要求,持续性发展乡村经济,增强乡村文化创新能力,巩固乡村文化空间以及激发乡村文化产业的转化活力,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探索新着力点。(一)发展乡村经济,吸引流失的农民回归乡村文化振兴虽然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发展现象,但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持续、充裕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来保障251

23、41-150,需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性作用2611-16。长期以来,依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起来的乡村经济难以维系乡民的物质所需,乡村经济缺乏充足发展动力,加快了农村人口的流失。因此,只有发展乡村经济,才能吸引走出的农民回归,才能夯实文化振兴主体力量的现实基础。27236-242文化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脱离了经济,文化便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发展好乡村经济,乡村人民才会将目光重新聚焦在文化建设上,才会在追求精神满足感的过程中实现文化振兴。因此,一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数字型农业,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集中优势资源合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现代化科技元素融入农业,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24、103百色学院学报 2023 年第 2 期发展速度,让农民成为生产经营主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二是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以保护环境与合理利用资源为生产导向,综合治理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浪费问题,实现农业清洁生产。三是要发展特色化、规模化的文化产业。依托乡村地区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突出农耕文化的乡村产业,以规模化的文化产业群扩大乡村经济发展纵深,以文化产业市场化增强乡村经济发展活力,以生产既贴近农民生活又追求高品质的文化工艺产品,整体上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二)加强人才培育力度,提升乡村文化创新能力乡村文化发端于农业活动,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焕发

25、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千百年的社会实践赋予了乡村文化浓郁的创新能力。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提升农民的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在人才教育、引进与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发力。人才是振兴文化、建设文化的关键。在乡村地区,文化人才包括乡村本土人才与外来文化人才。农民文化主体要培育,乡村文化要振兴,必须完善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引进等机制。一是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文化青年人才。教育有助于解决乡村转型过程中的难题,通过塑造思想观念等方式,达到育人的目的。28159-169乡村学校应将优秀乡土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将优秀文化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并开设相应文化课程,

26、在学生思想深处厚植爱乡村、爱乡村文化的乡土情结,培育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后备力量。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文化创新主力军。以能工巧匠、民间艺人为主的乡土文化人才是现阶段振兴乡村文化的主力军,基层政府应当继续完善技能教育机制,深入乡村人民生活实际,结合乡村现存的传统工艺技能,制定合乎乡村文化特点的技能培训政策。三是优化引才机制,发挥各类主体文化创新能力。发挥新乡贤作用,鼓励以机关干部、企事业文化人才、学校教师为主体的文化人才共同参与文化建设,畅通外来文化人才的发展空间,满足外来文化人才的日常生活保障,以构建“地区人才+外来人才”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提升农民的文化创新能力。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对经济

27、与政治具有较强的反推动力。蕴含一定自信力的文化形态,能够为社会实践的发展提供充沛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振兴乡村文化,需要加强价值观教育,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一是在文化理念层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引领功能。将“文明”“和谐”等理念融入乡村思想教育培育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乡村社会公德的形成;将“敬业”“诚信”与“友善”等理念融入乡村思想教育实践体系,实现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的发展;加强爱乡村、爱乡村文化的思想教育,引导乡民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让农民感悟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自身的文化自信。二是在文化实践层面,要调动乡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挖掘人民力量、

28、依靠人民力量,不断优化乡村人民参与文化活动的互动路径,从人民实际生产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开展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娱活动,深入挖掘农耕文明中蕴含的优秀思想文化,唤醒农民的主体创新意识;定期举行文化学习活动,活跃乡村文化氛围,增强人们的集体感、荣誉感,让农民看到乡村文化的发展成就,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三)重塑文化载体,巩固乡村文化空间乡村文化载体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千年依旧充满魅力的关键所在,传承与保护文化载体,有利于营造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良好空间环境。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载体呈现“传统与现代”共存的状态,包括乡村原有实体性、非实体性的传统载体和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104赵太平,陆书建/新

29、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进路的新型载体两种样态。对于传统载体而言,传承保护与合理开发是有效手段。一方面,传承保护。各级政府应当响应政策号召,对辖区内现存的珍稀古建筑、民间传统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富含历史气息的文化载体开展专项保护工作,深入推进“拯救老屋”与“振兴乡村传统工艺”等项目,鼓励基层地区探索新的传承保护机制,如“村保办+理事会”机制等。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各地区应当依托现存的历史遗迹与文化资源,建立传统文化博物馆和传统文化研学基地等;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还原文化遗址的原始形态,重塑独具地域特色的村落布局,将“无形”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形”的文化载体,不断丰富传统文化载体的类型,

30、巩固乡村文化空间。对于新型载体而言,实现特色化与现代化发展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文化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地,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新发展阶段,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继续完善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契合地方特色,汲取地方充足的文化资源,建设乡村村史图书馆、地方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扩大乡村特色文化载体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衔接现代化,加大网络资源的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提供优质文化资源,搭建辐射能力强且持续发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平衡发展效益,激发乡村文化产业转化活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综合性问题、全局性问题,不仅要重视农民群体的主体能力

31、建设,还要将目光聚焦在乡村文化产业上。2022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进一步奠定文化产业的现实地位。产业赋能,关键在于激发文化产业的充足转化活力。然而,当前乡村文化产业依然存在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回归到产业本身。文化产品是特殊商品,其中蕴含的潜在经济价值使得乡村文化产业一旦产生,便具备较强的经济拉动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不及时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那么文化产业可能会偏离原先设定的发展目标。因此,应当规避文化产业陷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困境。一方面,立足乡村人民生活与乡村发展实际,充分融合各地区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等优秀文化基因,

32、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乡村文化工作者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深入人民群众实际生活获取创作素材,在密切与群众沟通过程中汲取人民智慧,让人民成为文化创作的主导者、文化产品的生产者,确保乡村文化产业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平衡发展效益,还要发挥制度作用,以制度创新保持乡村文化良性持续发展。2923制度保障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势资源。地方政府应当通过灵活有效的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监督与管理,杜绝偏离主流意识形态、脱离乡村特色的产品进入市场,让文化产品主动迎合人民需求,服务于人民生活;建

33、立合理的产品宣传反馈机制,帮助农民建设文化产品网络宣传、推广平台,及时有效地跟踪人们的使用情况,拓宽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以便乡村文化产业能够紧跟市场变化,激发其转化活力。参考文献:1 曹立,石以涛.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及其价值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2 门献敏.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关系研究J.理论探讨,2020(2).105百色学院学报 2023 年第 2 期3 罗嗣亮.乡村文化振兴要处理好五对关系:基于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的分析J.党的文献,2021(6).4 夏小华,雷志佳.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与实践超越J.中州学刊,2021(2).5 孙喜红,贾乐

34、耀,陆卫明.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6 戚迪明,刘玉侠,任丹丹.转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反思J.江淮论坛,2019(6).7 杨华,范岳,杜天欣.乡村文化的优势内核、发展困境与振兴策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 张建荣,毛娅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6).9 齐骥,特里N.克拉克,亓冉.双循环格局下“全球地方”互动的乡村文化振兴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0 舒坤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J.人民论坛,2022

35、(3).11 景婧,韩鹏杰.乡村文化振兴与地方民俗发展:基于“三边民俗文化园”的考察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2 张新文,张龙.乡土文化认同、共同体行动与乡村文化振兴:基于鄂西北武村修复宗族文化事件的个案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3 卢云峰,陈红宇.乡村文化振兴与共同体重建:基于浙江省诸暨市的案例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4 邓银花.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图书馆发展路径研究J.图书馆,2021(3).15 冯庆.高校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

36、6 陈诺,傅文奇.文化治理视域下农家书屋转型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11).17 王鹏晓,刘友田.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8 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2).19 范建华,秦会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J.思想战线,2019(4).20 宁吉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N.中国信息报,2021-05-12(1).21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信息报,2022-03-01(1).2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

37、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傅瑶.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空间建设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1(4).24 苏亦飞.乡村振兴语境下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价值、困境与进路J.理论导刊,2020(5).25 周柏春.中国特色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内在机理与推进策略J.学术交流,2021(7).26 张静,田锦忻.乡村文化振兴中农民主体性作用提升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2(4).27 赵霞,杨筱柏.“人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价值重建研究J.农业考古,2016(3).28 袁利平,姜嘉伟.关于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29 龚晨.重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态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贺州学院学报,2022(1).【责任编辑:张建春】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