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创新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1033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创新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创新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创新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15五 育 融 合【摘要】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最崇高的思想品德。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取向形成的初级阶段,在小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对培养学生爱国守法、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开展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开展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不仅要平时多挖掘教育资源,还要将之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更要坚持创新教育模式。【关键词】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500300

2、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是动员和鼓舞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一面旗帜,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途径1。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与形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教师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在开展基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把握时代脉搏,梳理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归纳总结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路径。一、新时代开展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一)有助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3、一体化研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科学习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国家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更好地促进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他们从小就形成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信念感与使命感,意识到个人的奋斗、前途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二)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爱国情怀的理性思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家天下”的民族文化理念中,爱国与爱家是同等重要的。先秦时期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到了当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体现了家国情怀这一维系中国民族千年血脉的民族精神2。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家国情怀,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让爱国主义的种子深

4、深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最终内化为强烈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创新路径 李海平酒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0302023/15五 育 融 合的家国情怀。特别是当下,全球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涌入我国,对本土文化和价值理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其中,不乏一些文化糟粕,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是非观,帮助他们分辨并抵制不良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有助于推动学生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个体的行为会受到思想的支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活动,可以将爱国情怀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之内化成一种深刻的情感,外化成积极向上的行为表现。

5、通过在学科教学与专项活动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学生的价值准则与道德规范,进一步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促使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用道德标准管理和约束自我。二、目前开展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归因(一)理论多于实践体验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大多教师仍旧倾向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像学科教学一样在班级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在开展班会或者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教师只是给学生讲历史传统、革命事迹,没有遵循小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一味“填鸭式”地灌输爱国主义精神,导致学生不能从根本上理解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理论学习与亲身实践在本质上的割裂使得学生无法真正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影响

6、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的达成。(二)较少联系生活实际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也发生着变化,教师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并从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目前,在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脱轨的问题。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模式,学生难以将自己接触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利于学生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无法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三)资源挖掘不够充分目前,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主题范围比较狭窄,基本是按照校本教材或者校本课程的要求走,没有融入更加丰富的内容。一方面是由

7、于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缺乏挖掘资源的经验和能力。资源挖掘不够深入,使得教育内容呈现过于简单,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家国情怀的深层含义,也没有真正让学生将自己的家国情怀运用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具体行动中,最终影响到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效性。三、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创新路径(一)融入丰富内容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小学生的学科学习息息相关。实践证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为学生将接触到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也让学生能够灵活地把握爱国主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呈现。因此,在进行学科教学时,

8、教师可以将丰富的内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3。例如,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拓展一些红色教育资源,将其中的一些细节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结合,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新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刻苦训练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个人体质,对于民族和国家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优秀品质;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让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在当下和平年代里的重要意义,对维护祖国和平与繁荣形成深刻认知。2.结合实际生活体验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0312023/15五 育 融 合容。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学

9、生提供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景,增加真实感的同时,更好地带动学生对当下生活中如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思考,为进一步将精神品质转化为实际行动创造外部环境与条件。例如,在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时,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请参加过革命战争的红军爷爷来学校开展讲座,或带领学生走进革命纪念馆,感受革命战士当年生活战斗的点滴,并思考如何在和平时代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即使在和平年代,人们依旧需要发扬革命精神,培养艰苦朴素的品质,发扬吃苦耐劳的风格,不攀比,不浪费,珍惜和平生活。(二)创新教育模式1.游戏结合生活体验的模式。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直观思维向逻辑思维和

10、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4,在此阶段中,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符合教育内容、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他们将新时代与爱国精神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将爱国主义教育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目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教师要从实际生活中与政治相关的标志物和事件入手,让学生体验祖国强大带来的民族自豪感。比如,通过开展不同民族特色歌舞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同时让学生了解其他民族有趣的风俗,以增进学生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大家庭”成员的热爱之情。再比如,让学生融入实际生活就很容易感受到的国家的建设成就,如高铁、高速公路、5G网络、网上

11、购物等,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体会什么是“中国梦”,思考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2.利用互联网便利条件创新活动。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以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活动5。例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各地的民间习俗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直观生动的视频介绍,让学生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产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形成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三)挖掘多元资源1.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

12、组成内容,而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围绕校内活动,把握生成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在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中对爱国主义内涵形成深刻认知。比如,学生在班级内自由讨论,进行思想碰撞,让“爱国”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教师充分借助学校每周升国旗仪式前的“国旗下的讲话”活动,让学生积极准备与教育主题相关的谈话内容,在升旗仪式后的班会活动中,生成班本活动,让学生围绕讲话的主题和内容,开展更充分的讨论,针对自己熟悉的或者了解的话题,展开交流。学校组织的讲话活动主要是围绕大的方向,向学生提

13、出要求,鼓励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用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为自己设定与规划好人生目标,向着远大的目标方向不断努力前行。在班会活动中,要将这些主题活动细化,并结合自身的实际问题,讨论如何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从细节出发,关注自己在生活中的点滴行为,结合自己的思考,想想要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增强懂礼貌、守规则的意识,做到从自身做起,努力提升道德水平与优秀品质。0322023/15五 育 融 合2.纳入校外优良资源。将校外的优良资源纳入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接触爱国主义教育元素的机会。教师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专题访谈、研学旅行、营地活动、各种职业体验等,丰富教学内

14、容和形式,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有获得感、成就感,并多角度、多维度、多途径去探究,力求凭借相关情境的创设,提升综合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实效性,同时促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基因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情感。例如,带领学生参观部队,体验部队生活,感受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部队和解放军战士担负的光荣使命,让学生产生共鸣。回到学校后,在教师组织带领下进行拓展活动,学唱军队歌曲,练习军人站姿、坐姿,在班级打造军队式纪律并做到自觉遵守。教师还可以与家长良好沟通协作,引入家长资源,对班级学生进行军事教育,如了解武器、现代化的军事状况、军人的日常等等,让学生喜爱解

15、放军,了解解放军,激发学生长大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保家卫国真光荣等积极情感体验。通过引入丰富的校外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我是中国人,我为自己的国家自豪”的信念,让学生体验一种归属感。总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一个积极且富有文化素养的校园环境,构建常态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定期的一体化活动中,形成家国情怀。当然,家国情怀不是一成不变的,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一体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要注重教师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让教师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能够使新时代背景下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与时俱进,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参考文献1向晶,占玉婷.新时代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22(11):67-71.2房婷婷,李慎华.爱国主义情感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论坛,2022(19):106-107.3刘晶晶,李戬.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新生代,2022(02):36-41.4杨圣.五育融合视角下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新校园,2022(02):55-56.5高桂芬,徐长春.新时期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浅谈J.黑河教育,2021(12):36-37.编辑:谢颖丽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