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长征精神的标识性人物形象建构——以动画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的人物塑造为中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0662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精神的标识性人物形象建构——以动画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的人物塑造为中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征精神的标识性人物形象建构——以动画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的人物塑造为中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征精神的标识性人物形象建构——以动画电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的人物塑造为中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3 期 文化视域 长征精神的标识性人物形象建构以动画电影 湘江1934 向死而生 的人物塑造为中心张淑云摘要 湘江1934 向死而生 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湘江战役的悲壮场面和红军将士视死如归的精神,这是动画电影对红色题材创作的一次新探索。影片塑造了红军战士及长征途中各族人民群众的英雄群像,表现了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伟大的长征精神。它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诠释了长征精神,所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闪耀着理想信念之光和崇高之美。关键词 湘江1934 向死而生;长征精神;人物形象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宏大画卷中,最鲜艳的几笔总是涂在特定时代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身上。因为他们的出现,推

2、动了时代车轮的前进,为这个时代铸就了某种特别的标识。1934年10月开始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先后进行的战略大转移,谱写了一首革命英雄主义史诗。湘江战役是长征过程中最险恶也最惨烈的一战,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极为悲壮的一页。目前,以湘江战役为题材的电影作品有 血战湘江,而以动画电影的形式讲述湘江战役的作品似不多见,湘江1934 向死而生 则是对这一题材创作的突破,它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湘江战役的悲壮场面和红军将士视死如归的精神,这是动画电影对红色题材创作的一次新探索。一、长征精神: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红军长征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是一部充满革命

3、英雄主义的史诗,也是革命事业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征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从瑞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到达吴起镇。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硝烟和自然环境下进行的,经历作者简介:张淑云,博士,南宁师范大学研究员。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女性形象建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研究”(项目编号:20AZW022)阶段性研究成果。112长征精神的标识性人物形象建构以动画电影 湘江1934 向死而生 的人物塑造为中心和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红军将士没有被

4、这种困难所吓倒,他们发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冲破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走出了我们党独立探索中国革命的新路。正是在长征这一伟大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慷慨悲壮的革命颂歌,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奋进的巨大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他们每一个个体汇聚在一起构成民族最闪亮的精神标识。英雄形象无疑是长征精神最具典型意味的形象符号之一。“影视媒介英雄作为现实英雄的艺术升华,是民族和国家前行中的开拓者,是民族和国家形

5、象的重要表征。”在新时代背景下,文艺作品中塑造长征精神的标识性人物形象,书写英雄,描绘革命群众形象,探讨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是文艺创作者肩负的使命,“让广大观众从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中,追思先辈的不易,汲取信仰的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红色动画影视作品频出,如 少年毛泽东 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性格丰富而令人可信的少年毛泽东的形象,他志存高远、勇敢机智的品格深深吸引着广大观众。对于主旋律动画片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成功,让观众离伟人更近。此外,还有 王二小 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 西柏坡 智取威虎山 等一批主旋律动画片,非常受青少年欢迎,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

6、美情趣等得到了熏陶和教育。湘江 1934 向死而生 为主旋律动画电影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它展现了少年英雄以及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向死而生的勇气。湘江 1934 向死而生 作为一部红色动画电影,是国产动画主旋律题材创作的一个惊喜,它以朴实无华的气质彰显了国产动画的一种使命担当意识。这部电影既塑造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红军战士的形象,也塑造了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各族人民群众倾力支持红军的光辉群像。独特的形象设计是一部优秀动画电影的灵魂,创造富有感染力和审美性的角色也是一部动画电影的成功因素之一。在 湘江1934 向死而生 中,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深受观众喜爱,为影片的成功

7、奠定了基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在塑造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方面,并未采用教条式的塑造方法,而是通过小故吕乐平:影视跨文化传播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6,第104页。闫雪梅:革命历史题材戏剧作品的精神传承与表达创新壮剧 百色起义 观后,歌海 2022年第4期。1132023 年第 3 期 文化视域 事、小情节的串联,把美好的精神品质融进去,塑造更具立体感的人物形象。动画电影 湘江 1934 向死而生 讲述了从湘江战役打响到遵义会议的召开期间红军将士和各族人民群众的伟大壮举。影片开始,在新圩阻击战战场上,塑造了红六师十八团团长指挥镇定、冲锋在前的指挥者和领导者形象。影片

8、中并没有详细交待团长的姓名,人物对话中仅以“团长”来称呼他,“团长”成了整个十八团将士群像的缩影。十八团全体将士壮烈牺牲,演绎出一曲悲壮的英雄史诗。影片结尾,又塑造了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的英勇形象。1934年12月,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领部队担负全军后卫,掩护主力红军同敌人追兵频繁作战,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不幸被俘,在押送途中慷慨就义。红军将领英雄形象的群体塑造,彰显了革命信仰和理想信念,这种慷慨就义的精神在风云激荡的战争岁月里升腾。湘江战役中,全体红军指战员,为伟大理想和信念,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用血肉撕开了敌人的封锁线。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

9、壮烈的一战,也是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牺牲了的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碧绿的湘江。红三十四师是光辉的典范,面对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环境,凭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信念,铸就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二、少年英雄: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湘江 1934 向死而生 的人物形象塑造借助动画这一表现手段,被赋予了更为鲜活生动的个性色彩。影片塑造了黄玉长生、韦二牛两位男主人公形象,他们机智聪敏,面对危险不畏惧,能够当机立断,在影片中他们是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革命小英雄。除此之外,影片还塑造了被杀害的红军小战士们的少年英雄形象,这些形象虽然以群体的形式呈现,但却流淌着激昂的革命英雄主义旋律。影片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

10、形象塑造和情节紧张的剧情设置,将革命历史叙事的崇高感进行视觉化表现,而这一表现的重心就在于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影片中所塑造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讯员黄玉长生的形象是红军小战士群像的代表,他在战火的洗礼中成长,早早地褪去少年的稚嫩,多了一份刚毅与勇猛,他机智勇敢,带着伤痛坚持送信,最后又为战士们报仇而英勇牺牲。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韦二牛是一个给地主覃家干活的放牛娃,受尽欺负,他的父亲是被以覃大虎和刘旺财为首的民团害死的。在没有遇到红军战士黄玉长生之前,他只是个嫉恶如仇却又无能为力的15岁少年。韦二牛由一个壮家少年成长为红军小战士,有着一个严密的逻辑过114长征精神的标识性

11、人物形象建构以动画电影 湘江1934 向死而生 的人物塑造为中心程,观众对其形象的逐渐丰满和不断变化并不感到突兀。起初韦二牛听到刘旺财的“赤匪 来了,进山逃生”的错误论调,还没能产生出清晰的判断。直到他在赶牛上山的途中,看到红军战士即使饿得没有力气走路也不去挖老百姓家的红薯,心灵才受到震动。韦二牛看到红军小战士及黄玉长生在酒海井牺牲的壮举,思想再次受到震撼。韦二牛再也不惧怕任何敌人,他给牺牲了的战士们和自己的亲人报了仇。这一刻,一位少年英雄的形象逐渐丰满和成熟起来,韦二牛在黑夜的大地上策马奔驰的画面,寓意着他从懵懂的农家少年到坚毅的革命者的蜕变。这也昭示着,革命队伍不断壮大,革命理想召唤着少年

12、英雄的成长。“对于电影,讲好一个故事始终是从业者需要面对的大问题,而观众也需要能讲好一个故事的好电影。”就影片的叙事而言,是在宏大叙事背景下展开的英雄少年成长故事。一方面,影片展现了湘江战役的过程,另一方面讲述了壮族少年韦二牛成长为革命者的故事。影片通过韦二牛与覃大虎、“白狗子”等的矛盾冲突,一步步铺垫,使韦二牛坚定地走上革命之路。在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形象符号所呈现出的复杂面向提醒我们:宏大叙事以一种更加多元生动的方式发挥效应,英雄人物形象的建构、重塑也需符合大众视觉经验。湘江1934 向死而生 的少年英雄形象符号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与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诉求形成无缝对接的状态。韦二牛、

13、黄玉长生以及那些无名的小战士们的形象,深深感动着广大青少年,对于青少年革命历史教育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动画电影既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湘江1934 向死而生 是一部符合时代主旋律的动画电影,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湘江 1934 向死而生 注重挖掘湘江战役革命传统精神,将中华民族刚强勇敢的传统文化精髓与数字媒体的形式结合,在创作主题方面,尽力地挖掘中国优秀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建构。影片以15岁的通讯员黄玉长生为代表的红军小战士们的壮烈牺牲,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和不怕牺牲、敢于胜

14、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影片通过少年的视角,以动画的形式来讲述这场关乎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湘江战役,体现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新探索。”“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最坚硬的脊梁和最闪亮的精神坐标。每一位献出生命的英雄烈士,每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功臣徐金龙、许秋伊:传统文化动画化的一次突破谈国产动画电影 小门神 ,歌海 2018年第4期。敬鹏林:湘江1934 向死而生:开创广西动画电影历史的佳作,当代广西 2021年第4-5期。1152023 年第 3 期 文化视域 和时代楷模,在他们身上都凝结和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影视媒介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作为现实英雄人物的艺术升华,是民族和国家形象的重

15、要表征。影片 湘江 1934 向死而生 塑造的少年英雄人物形象凝结着民族和国家的智慧与力量,体现着民族和国家在人格完善上的理想和目标。三、各族乡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军民鱼水情湘江 1934 向死而生 的可贵之处在于形象符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处理,除了塑造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崇高形象之外,还建构了长征途中壮、瑶等少数民族群众坚守正义的光辉形象。影片双男主的设定也是别有意味的,汉族红军通讯员黄玉长生与壮族放牛娃韦二牛,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表达,在他们身上既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更象征了民族兄弟情。以黄玉长生为代表的红军战士和以韦二牛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群众,这些形象传达出各族人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16、。影片中韦二牛的母亲,是一位受尽苦难的普通壮家妇女,就像革命时期千千万万个受剥削和压迫的少数民族女性一样,勤劳勇敢又善良隐忍,具有少数民族传统美德。二牛的母亲身上始终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冒着被民团抓去的危险,悉心照顾黄玉长生,从内心深处更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当民团向她追问韦二牛和黄玉长生的去向时,她始终未透露半句,直到被覃大虎关进房中用火烧死。影片塑造了这位伟大母亲的动人形象,她既是英雄母亲的代表,也是长征途中守护正义的各民族妇女的代表。与韦二牛母亲同时遇难的还有瑶医杨大爷,这位年迈的瑶族医者为黄玉长生包扎伤口,最终也被覃大虎抓走。影片在设计壮族母亲和瑶族医者的形象时,把他们

17、看作最普通的少数民族群众的代表,他们拥有最纯朴的心灵,既受本民族传统文化又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本着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坚决不与民团反动派同流合污。红军经过大瑶寨时,瑶王派奉老栓和侄子奉五更专门为红军带路,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民团对抗,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和配合红军长征。红军长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唤醒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促进了民族团结,使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上,少数民族群众是红军长征胜利不可忽视的力量。湘江1934 向死而生 通过壮族少年韦二牛的视角,表现出了湘江两岸少数民族群众在湘江战役中所显示出来的力量。综合历史来看,在红军长征的艰难历

18、程中,如果没有长征途中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容本镇:红色题材创作是新时代培根铸魂的现实性要求,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16长征精神的标识性人物形象建构以动画电影 湘江1934 向死而生 的人物塑造为中心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这也是 湘江 1934 向死而生 在人物形象建构中所遵循的历史逻辑。除此之外,影片对少数民族革命群众的形象塑造,也有来自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在进行动漫创作时,应该充分挖掘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动漫中展现别样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满足其他地域和民族的民众对该地域文化的想象。”湘江1934 向死而生 将历史、文

19、学、民俗文化融为一体,将民族地区的秀美风光、民俗风情融入其中。画面呈现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和绿色生态景观,充分彰显人物造型和服饰的民族化特征。在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场景中,瑶医杨大爷、韦二牛的母亲坚守舍生取义的道德信仰,他们面对覃大虎和刘旺财的威逼利诱,毫不妥协、坚贞不屈,始终不肯泄露一个字,最终被敌人放火烧死。他们给予红军热情支援,表现了革命群众大无畏的精神。“从个体英雄到群体刻画的人物表达转换,是电影艺术发展的结果,是时代变化下受众观念改变的影响。”动画电影湘江1934 向死而生 不仅塑造了少年英雄英勇无畏的形象,更在革命群众的群体身上体现出坚守节操、不怕牺牲的精神。湘江1934 向死而生

20、是一部表现民族团结,彰显中华一体家国情怀的作品,体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中华儿女五千年的思想结晶,凝结着伟大的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共同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底蕴在影片中的呈现,有利于青少年对中国精神的认识和感悟。长征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与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边疆的民族工作,边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反侵略、反分裂,巩固民族团结,加强国防教育,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结语长征是无数英雄在用脚板测量革命的长度和宽度,在草地的淤泥、雪山的坚冰中踩出了中国革命的脚印,这其中的艰辛与悲壮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精神支柱。长征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勤劳勇敢、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长征精神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动画电影 湘江 1934 向死而生 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诠释了长征精神,所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印在了观众的心灵深处。徐金龙、罗京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传承发展以动画电影 阿凡提之奇缘历险 为个案,歌海 2021年第6期。牛鑫鑫、杨学明:同一题材影片的跨世纪表达对比分析 八百壮士 与 八佰 ,歌海 2022年第2期。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