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重点知识归纳届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重点知识归纳 选择题 1、2021 年 11 月 6 日,一则点赞风雨无阻的气象人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气象员无论风霜雨雪,都要保证探空气球每天早上和晚上的 7:15 准时携带无线电探空仪升起,上升到大约 30km 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仪犹如一个听诊器,从地面逐层扫描至高空,从而获得各层的气压、温度、温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正是这每天看似重复简单,却又复杂的工作,让我们预知阴晴冷暖,启动灾害预警,让气象为生活服务,将损失降到最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探空气球需要测量空气湿度,是因为空气中
2、的水汽意义重大。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人体舒适度甚至健康密切相关直接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放出长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 A.B.C.D.(2)探空气球在大约 30km 高空爆裂的原因是()A.探测结束后,自爆防止数据泄密 B.高空气温低,气球球皮受冷破裂 C.高空气压低,气球急剧膨胀炸裂 D.距太阳较近,氢气受热易燃易爆 答案:C C【提示】2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2、图示是某地某日不同时刻(左图是 14 时,右图是 20 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图中 M 点的数
3、值,可能是()A.1003 或 1007B.1005 或 1009C.1007 或 1009D.1009 或 1011(2)从 14 时至 20 时,图中 R 地气压变化与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气压升高,晴朗天气 B.气压升高,阴雨天气 C.气压降低,晴朗天气 D.气压降低,阴雨天气 (3)从 14 时至 20 时,有关 a、b、c、d 四地风向和风速变化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A.a 地偏北风,风力变小 B.b 地偏南风,风力变大 C.c 地偏北风,风力变小 D.d 地偏南风,风力变小 3 答案:B A D【提示】气压系统与天气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压系统与天气
4、。(2)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压系统与天气。(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观察左图,图中气压差为 2,根据等压线分布,M 外围等压线数值为 1008 或 1006,若 M 位于低压中心,则 M 数值在 10041006;若 M 为高压中心,则 M 数值在 10081010。故选 B。(2)从 14 时到 20 时,图中 R 地气压值升高,受高压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蒸发,天气晴朗。故选 A。(3)读图结合风的形成原理可知,由左图到右图,d 地风向变化不大,为偏南风,但是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变小。故选 D。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
5、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4 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 3。读图,回答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保温作用 B.气温的日变化 C.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D.大气的热力运动 答案:C【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该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代表不同的下垫面,主要目的是测试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C 对。玻璃箱没有封顶,不是测大气的保温作用,A 错。一次测量,不能表示气温的日变化,B错。不能体现大气的热力运动,
6、D 错。故选 C。4、下图为“大气热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题。5 霜冻多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A.白天强,夜晚弱 B.白天强,夜晚强 C.白天强,夜晚强 D.白天强,夜晚弱 答案:D【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 5、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气候干旱,有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研究人员对灌区及其周边气候做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有的灌区周边地区增加的降水量明显比灌区增加的多,而灌区增加的降水明显集中在某些时段。据此完成下题。(1)对于灌区,灌溉会使()A.太阳辐射增强 B.夜晚大气辐射增强 C.昼夜温差增大 D.白天地面辐射变大 (2)与部分灌区周边地
7、区降水量增加相关的有()灌区水汽蒸发多 灌区灌溉水下渗多 灌区大气对流强 灌区周边大气对流强 6 A.B.C.D.(3)灌区降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为白天夜晚白天夜晚()A.B.C.D.答案:B D B【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B 解析:对于灌区,灌溉使土地含水量增加,地面比热容变大,白天升温慢,地面辐射变小;夜晚降温慢,大气温度较高,大气辐射增强;昼夜温差变小。7 (2)D 解析:灌区周边地区降水增多,水汽主要来自灌区的灌溉水蒸发;灌区由于比热容变大,温度变化趋缓大气对流弱,而周边为沙地气温变化剧烈对流强。(3)B 解析:灌区比热容比沙地大,白天温
8、度比周边沙地低,形成灌区下沉、周边沙地上升的热力环流,灌区不易形成降水;夜晚灌区温度下降慢,比周边沙地温度高,形成灌区上升,沙地下沉的热力环流,从而形成降水。形成灌区上升,沙地下沉的热力环流,从而形成降水。综合题 6、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 A 表示 ,B 表示 ,C 表示 ,D 表示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2
9、)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3)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甲 解析:(1)图中 A 箭头表示从地面和大气射向宇宙空间,故代表大气和地面的反射。B 箭头表示从宇宙空间射向地面,被地面吸收,所以 B 表示太阳辐射。乙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而 C 从乙指向宇宙空间,表示地面长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D 来自大气辐射而指向宇宙空间,代表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2)霜冻出现在晴朗8 的夜晚,说明晴朗的夜晚气温低,从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来分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而图中丙代表大气逆辐射作用。(3)多云的白天气温低,主要是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10、作用强。所以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图中甲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小提示】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和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形式有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气逆辐射作用是大气辐射射向地面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7、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至,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2)A、B 两地较冷的是 ,空气 ;易形成降水的是 ,原因 ;(3)用“”画出图中热力环流。(4)若图中 A 处为海洋,B 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5)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 A、B 两地中代表城区的是 ,说明判断的依据
11、 。答案:(1);(2)A;下沉;B;空气受热上升,易(遇冷)凝结形成降水(3)9 (4)白天(5)B 地;(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空气上升),B 地空气上升,为市区 解析:(1)根据气压变化的原理,在同一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读图,五个点中,、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与在同一竖直方向上,的海拔低,气压高于。与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海拔低,气压高于。所以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PP=P=PP。最高的为,最低的为。(2)由图可知,位于同一海拔高度上,由上题可知,气压高于,故的近地表 B 处大气应该是受热膨胀上升,易形成降水,在处形成高压,在 B 处形成低压,处气压较低,处的
12、近地表 A 处大气应该遇冷收缩下沉,在 A 处形成高压,故 A 处较冷,B 处较热。(3)由上题可知,A 气压高于 B,气压高于,故近地面由 A 流向 B,高空由 B 地的高空流向 A 地的高空;垂直方向是 A 地下沉,B 地上升。(4)若 A 为海洋,B 为陆地,而 B 地为上升气流,说明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所以该热力环流出现在白天。(5)在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低压区,是上升气流,郊区是下沉气流。所以 B 代表城区。因为 B 处空气是上升气流。所以答案是:(1);。(2)A;下沉;B;空气受热上升,易(遇冷)凝结
13、形成降水。(3)(4)白天。(5)B 地;(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空气上升),B 地空气上升,为市区。【小提示】1、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之海陆风 海陆风所包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所形成的海风,另一种则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所形成的陆风。白天时候,陆地的升温速度很快,气温比较高,就形成了低压,而此时的海洋升温速度相比较陆地来说很慢,气温也较低,因而形成了高压,气流从高压向低压移动形成风,故而此时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在夜晚时候,相反的是陆地由于降温快,于是气温低,形成了低压,而海洋则降温比较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故而此时的风就从陆地吹向了海洋,于是就形成了陆风。10 2、热力环流的常见
14、形式之山谷风 这种形式与海陆风相似的是也包含了两种情况:山风和谷风。同样在白天的时候,由于山坡的升温速度比较快,空气膨胀上升,因此山谷就会补充性的形成谷风;而在夜晚时候,山坡的降温速度也很快,空气就冷却下沉,因此就形成了山风。3、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之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热岛效应其实就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现象。城市市区由于受到人为热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温普遍比较高,因此气流就会膨胀上升,形成了低压,而周边的郊区与城市相比较,气温就很低了,因此气压高,于是气流就从郊区流向城市,故而就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8、读下图,回答问题。(1)世界太空旅行项目始于 2001 年,2018 年 12 月 1
15、3 日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载客 6 人,飞到了海拔92 千米的高度,旅行者可以在那里俯瞰地球。太空船随后下降,落回地面。据图 20 分析,太空船在下降过程中经历的气温变化过程依次是 。(2)层的名称为 ,该层气温随海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2018 年 5 月 14 日川航 3U8633 航班飞往拉萨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最终飞机安全备降成都机场。图示各层中适合民航飞机飞行的是 层。(4)1840 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迅速。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答案:(1)递减递增递减递增(2)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 11 (3)或平
16、流(4)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导致气温上升 解析:(1)据图可知,太空船在下降过程中经历的路程依次为,气温变化依次是递减递增递减递增。(2)层气温随高度增减而上升,下冷上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为平流层。该层气温随海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吸收紫外线。(3)层(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减而上升,下冷上热,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4)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主体部分短波和可见光吸收很弱,但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吸收强烈,因此当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时,大气的温室效应就会加剧,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部的温度升高,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因此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导致气温上升。【小提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产生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2)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损耗的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