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经典知识题库届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经典知识题库 选择题 1、关于城市出现的“热岛效应”的描述,其实早在宋朝,诗人陆游就已在诗文“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中体现了这种现象,这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真知。下图是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能够证明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密切的依据有()A.阴天热岛强度日变化较小 B.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C.城市人口密度低于农村 D.晴天热岛强度大于阴天(2)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减轻热岛效应的有()A.增加城市建筑面积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缩
2、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D.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 答案:2 B B【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解析:(1)本题考查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2)本题考查减轻热岛效应的措施。【解答】(1)阴天热岛强度日变化较小,但不能判断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密切,A 错误;图中热岛强度峰值时刻为 8:00,正值上班的高峰期,故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B 正确;城市人口集中,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且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排放的废热多,形成热岛效应,C 错误;晴天热岛强度大于阴天,但不能判断出热鸟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密切,D 错误。故选 B。(2)热鸟效应是指城市因
3、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建筑物多为比热容小的钢筋水泥材质,增加建筑面积会加剧热岛效应,A 错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减少私家车使用量,减少热的排放,B 正确;缩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不利于热量的疏散、流通,C 错误;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可以下渗雨水,但不能降低路面温度,D 错误。故选 B。2、大气受热的过程的本质就是能量在太阳、地面、大气之间热传递的过程,直接影响着地面和近地面大气的热状况。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3 (1)下列关于该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B.C.为短波辐射
4、D.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2)大气受热原理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可以解释很多自然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月球昼夜温差大于地球 B.晴天昼夜温差大于阴雨天 C.相同天气状况下,沿海昼夜温差大于内陆 D.同一日,相同天气状况下,拉萨昼夜温差通常大于成都 答案:D D【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4 略 3、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A.上冷下热 B.水汽、杂质含量多 C.对流旺盛 D.二氧化碳含量多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A.对流
5、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B.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答案:D C【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解答】5 (1)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包括上冷下热,易发生对流现象;水汽、杂质含量多,凝结核多;对流旺盛,水汽上升过程中易凝结成雨。与二氧化碳含量多无关。故选 D。(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故选 C。4、下图示意我国某地 10 月某日气象塔不同高度气温统
6、计。据此完成(1)(2)题。(1)图示高度范围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 B.随着海拔的升高日温差增大 C.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升高 D.随着海拔的升高日温差减小(2)影响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答案:D C【提示】6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 C 5、读某地风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摩擦力,与实际风向在同一直线上 B.表示地转偏向力,与实际风向垂直 C.表示风向,与地转偏向力垂直 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低压指
7、向高压(39)此图表示的是()A.南半球的近地面实际风向情况 7 B.南半球的高空实际风向情况 C.北半球的近地面实际风向情况 D.北半球的高空实际风向情况(40)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甲地风向为()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答案:B A C【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气压系统与天气 解析:暂无解析 8 【解答】B A C 综合题 6、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风。(2)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 ,原因是 。(3)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 。答案:(1)西北(2)大;甲地区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
8、度力比乙地大(3)丙;丁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区域在北半球,甲地的西侧为低压中心,东侧为高压中心,其水皮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的自西向东的,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甲地的风向为西北风。(2)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由图可知,图中甲地附近的等压线较乙地附近密集,因此甲地的风力较乙地大。(3)由图可知,图中显示丁地为高压中心,丙地为低压中心,若丙地与丁地间形成热力环流,则根据热力环9 流原理可知,丙地气温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丁地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下沉高压,因此 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丙地,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
9、的是丁地。【小提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掌握热力环流要抓住“一个过程、两种运动、两个关系”。一个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造成))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两种运动: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水平运动从高压指向低压。两个关系:温压关系: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常见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湖陆风、热岛效应、湿岛效应等。另外注意在综合题中出现的热力环流的叠加现象。7、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中字母 A、B 表示的季风风向及成因的差
10、异。(2)说出该季节 C 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3)字母 D 表示 (方向)风,它是由 气压带吹向 气压带。答案:(1)A 为东南季风,B 为西南季风。A 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B 主要是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2)亚洲(印度)低压。(3)东南季(信风);副热带高;赤道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季风环流的形成与成因,以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10 读图,根据图中的风向,亚洲东部盛行东南风,南部盛行西南风,所以北半球是夏季。字母 A 是亚洲东部的东南季风,因为位于亚洲和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字母 B 是亚洲南部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主要是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后
11、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所形成的。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 C 处形成大陆的高温中心,空气上升,从而形成低压中心。字母 D 是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即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左偏形成。所以答案是:(1)A 为东南季风,B 为西南季风。A 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B 主要是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2)亚洲(印度)低压。(3)东南季(信风)副热带高 赤道低【小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在东亚、南亚风向的差异及原因。属于对基础知识的的运用能力的考查。8、下图为“亚洲东部中纬度某滨海地区海陆
12、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补画箭头,完成之间夜晚的热力环流示意图。(2)白天,图中地气压 (填“高于”或“低于”)地。(3)形成图示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4)在地的旗帜,夏季白天常向_飘扬。A东 B南 C东南 D西北 答案:(1)按照热力环流原理绘出即可 11 (2)低于(3)海洋、陆地受热不均(地表冷热不均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D 解析:(1)夜晚时:陆地冷却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补充热力环流图如下图所示:(2)白天时,(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气流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低于地气压。(3)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
13、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图中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是海陆风形成的根本原因。(4)结合上面分析,在白天吹海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结合图示地理位置(亚洲东部中纬度某滨海地区),夏季时盛行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综合以上分析,故地夏季白天的风向为东南风,旗帜飘向西北,故 D 正确。所以答案是:(1)(2)低于;(3)海洋、陆地受热不均(地表冷热不均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D 【小提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12 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