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名师选题全国通用版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名师选题 单选题 1、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答案:C 解析: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B、稀有气体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为 8,氦为 2 个,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不一
2、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故选项推理错误。C、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故选项推理正确。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2、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2 C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答案:C 解析: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3、B、稀有气体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为 8,氦为 2 个,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故选项推理错误。C、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故选项推理正确。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3、2019 年是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 150 周年。为纪念门捷列夫,将在 1955 年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钔”,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有关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 Md C原子序数是 101 D相对原子质量是 258g 答案:D 解析:A、除汞外,金属元
4、素的名称都带“钅”旁,钔元素是金属元素,故 A 正确;3 B、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是元素符号,钔元素元素符号是 Md,故 B 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钔原子的原子序数是 101,故 C 正确;D、钔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 258,单位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 D 错误。故选 D。小提示: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4、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答案:B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在原子中,能决定
5、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 B。5、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 x=17,则该粒子符号为 Cl-B若 x=18,则该粒子是原子 C若 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 D若 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 答案:D 4 解析:A、若 x=17,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 1 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Cl-,故 A 正确;B、若 x=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 B 正确;C、若 x=19,质子数=19,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 C 正确;D、若 x=20,质子数=20,核外电子数=18
6、,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而形成的,故 D 错误。故选 D。实验题 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1)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图 1 中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2)如果用排水集气法,除了更换合适的导管外,还必须增加的仪器是_。(3)待氧气收集满后,向集气瓶中放入氧气传感器(如图 2),测得数据如图 3;根据分子的性质解释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_。随着实验进行,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约为_%时,数值几乎不再变化。答案:带火星小木条放在瓶口,复燃则满 排水法需要用到水槽 分子在不断运动,氧气挽散 21%232MnO2KClO2KCl+3O5 解析:(1)氯酸钾
7、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图 1 中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带火星小木条放在瓶口,复燃则满;(2)如果用排水集气法,除了更换合适的导管外,还必须增加的仪器是水槽;(3)根据分子的性质解释氧气体积分数下降的原因分子在不断运动,氧气散逸出集气瓶;(4)随着实验进行,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约为 21%时,数值几乎不再变化。7、某校学生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她将带火星的某种材质小木条插入盛满氧气氧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取出吹灭后,再次将将带火星木条插入,发现小木条又能复燃,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后发现,木条最后不再复燃。于是她与小李等其他同学决定探究能使带火星
8、的该种材质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少的体积分数。(假设此时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79%、21%)实验步骤如下:取 5 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为 1、2、3、4、5,并分别使集气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 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 5 个集气瓶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 5 个集气瓶内的水排尽,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见下表)编号 1 2 3 4 5 现象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1)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 5 的集气瓶,其现象为:_。(2
9、)本实验能够顺利完成,说明氧气具有_、_、_的性质。(3)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指某气体的体积与总混合气体的体积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 4 的集气瓶前,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提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4)小李认为实验到此还没有得出结论,他决定继续进行研究。为使实验更具针对性,你认为他应该使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_(填“大于”或“小于”)4 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试用微粒观点解释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这一现象:_。232MnO2KClO2KCl+3O6 答案:木条复燃 不易溶于水 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52.6%小于 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的微粒与氧气分子接触的几率越
10、大 解析:(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根据题意,编号 4 的集气瓶内氧气的浓度比编号 5 中氧气的浓度低,木条能够复燃,所以编号 5 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2)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有助燃性;取出正立放好,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3)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21%=40%+(1-40%)21%=52.6%;(4)小李想探究能使带火星的该种材质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少的体积分数。4 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为使实验更具针对性,应验证所含氧气的更少的体积分数的气体能否使木条复燃,故他应该使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4 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的微粒与氧气分子接触的几率越大,反应越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