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名师选题名师选题)全国卷高中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全国卷高中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 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低眉信手续续弹 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 D终岁不闻丝竹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低眉信手续续弹”,运用借代手法,借“眉”代头,“低眉”实为“低头”的意思。B“樯橹灰飞烟灭”,使用借代和夸张手法。“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灰飞烟灭”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曹操一方的惨败状况。C“卷起千堆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雪”比喻浪花。D“终岁不闻丝竹声”,运用借代手法,用“丝竹”借代音乐。综上,A、B、D 三项用的是借代手法,只有
2、C 项用的是比喻手法。故选 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浙江省高度重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和研发,不断畅通信息路径,共享数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B中国人民银行自 2021 年 5 月 9 日起,发行 2021 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 7 枚,其中2 两枚心形“琴瑟和鸣”纪念币已在 5 月 20 日发行。C大量小孩子受到近视困扰,表现为戴上近视眼镜,有专家指出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造成的,而这也会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D随着持续不断的教育,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特别是一系列电信诈
3、骗内容的曝光,不少人的识骗防骗能力显著提升。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应用、创新和研发”语序不当,应改为“研发、应用和创新”。C.句式杂糅。“最主要原因是”和“是造成的”两个句式糅合在一起,二者任意保留其一即可。D.中途易辙,前一句说的是“一系列电信诈骗内容的曝光”,最后一句变为“不少人的识骗防骗能力显著提升”。可改为“使不少人的识骗防骗能力显著提升”。故选 B。3、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太子丹采用荆轲刺秦王的策略,这才加速了祸患的到来。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即使又被风吹日晒干枯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用
4、火烤使它弯曲的办法让它变成这样的。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精神专一,形体解脱,似乎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3 A“加速了”错误。“速”是招致的意思。应该为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句意: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故选 A。4、“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的主语是()A薄壁 B太阳 C石砾 D“我”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原文是“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5、”,“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做“太阳”的定语,因此“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的主语应是“太阳”。故选 B。5、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氾南(fn)鲰生(zu)饥馑(jn)孝悌(t)B缒(zhu)舞雩(y)忖度(cn du)参乘(chng)C佚之狐(y)觳觫(h s)杯杓(bi zho)喟(ku)然 D瑕(xi)戮力(l)褊小(bin)导大窾(kun)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氾南”的“氾”应读作“fn”;B.“参乘”的“乘”应读作“shng”;4 C.“杯杓”的“杓”应读作“sho”。故选 D。6、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6、)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把两个“?”改成“,”“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做整个句子的主语,没有疑问的意思。故选 D。小提示: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工信部发出通知,移动终端经营商要本着“谁拥有谁管理”的原则,对微视频、微记录、微电影等视听节目推
7、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B近年来,各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C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D有关部门要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者,但是也要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搭配不当,“推进制度”搭配不当,应把“推进”改为“推行”。C.语序不当,不合逻辑。“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应当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D.不合逻辑,关联词使用错误
8、,句子中没有转折关系,应把“但是”改为“同时”。故选 B。8、下列各项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其为“亚圣”。B曾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C中国文学史上历来“风”“骚”并称,“风”是指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误,应该是“纪传体”。史记,是西
9、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故选 D。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这次大扫除中,班长首当其冲,第一个拿起铁锹开始铲草。B这场文艺演出十分精彩,台下观众都拍手称快。6 C孔乙己穷困不得志,却又“好喝懒做”,最终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D在迷人的天山牧场游目骋怀,我看到落日的余晖与碧绿的草原互相辉映,宛若一幅灿烂的油画。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蒙受灾难。语境表达的是班长积极踊跃,冲在前面,与语境不符,可以用“
10、一马当先”。B.“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语境表达的是对精彩的文艺演出,观众满意,与语境不符,可以用“拍手叫好”。C.“马革裹尸”:形容英勇作战,战死疆场。是褒义词。语境表达的是孔乙己因为“好喝懒做”落得个凄惨的下场,不是战死沙场。与语境不符。D.“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的意思。语境表达的是在迷人的天山牧场纵目四望看到的景象。与语境相符。故选 D。10、下列文化常识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在省城举行的乡试的考试者,称为进士。B文庙,纪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先圣先贤的庙宇,又称孔庙,夫子庙等。C吏部,官署名称,掌管文官的任免
11、、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致仕的制度,源于周代,形成于汉朝。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7 A“通过在省城举行的乡试的考试者”错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故选 A。11、下列句式变换错误的一组是()A原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是很困难的。变换句:要把文字工具熟练地掌握起来,不是很容易的。B原句:这是非常感人的故事。变换句: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C原句: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变换句: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吗?D原句:这个秘
12、密终于被我发现了。变换句: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C.“难道能否认”双重否定等于肯定,“不是”又是一重否定,因此变换句的意思是:红楼梦不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因此该句与原句意思不同,应改为“难道能否认红楼梦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吗?”。故选 C。12、下列语句所对应的节气时间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芣苢)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插秧歌)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8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 雪)ABC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古诗文的能力。“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13、描写春季采摘野菜的情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句诗描述江南插秧的情景,一般 4 月上旬后期开始插秧。“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描绘七夕情景,节气是秋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冬天冰雪覆盖的情境。据此可以排出:。故选 A。1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 PM25 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促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A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 10%
14、以上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 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 10%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9 根据上下文,这段话强调的是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的好处,以及要推广成品油质量升级的原因,A 选项强调的不仅仅是油的质量,还有车的改造,所以重点不突出,D 选项想说改不改造汽车都行,所以也不对,文章想强调的是即使不改造也能体现新标准油的好处,所以先排除 A、D;B 选项“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说法不对,不符合常识 故选 C。14、阅
15、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车前的山景_,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难得一睹她的真容。登到顶上时,天公做美,投来十几秒钟的阳光,我们_起来。放眼望去,远处浮在云雾里的三座山峰,似乎如骏马在天际奔跑。而近处山崖上,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溪水更充沛了,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为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_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沿溪两岸,一丛丛野生茶树,正冒出新芽。我忍不住摘下几片,放嘴里咀嚼,开始,有一股苦涩味,而嚼着嚼着,
16、竟有丝丝的甜味出来了。清冽的山溪水,就在脚下撒娇似的流动。我躬下身去,用手捧上山泉水,和着嚼碎的野茶,吞下肚去,味道特别极了。沿傍着小溪的古道踏步而下,_,一块巨石突现眼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若隐若现 兴高采烈 千方百计 柳暗花明 B隐约可见 兴高采烈 处心积虑 柳暗花明 C若隐若现 欢呼雀跃 千方百计 峰回路转 D隐约可见 欢呼雀跃 处心积虑 峰回路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10 隐约可见:模模糊糊地看见一点点。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此处根据后文“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难得一睹她的真容”可知,并
17、非“只能看见一点点”,而是朦胧隐约,故选“若隐若现”。欢呼雀跃: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根据语境,“天公作美,投来十几秒钟的阳光”,可见,我们是为此难得景象而欢呼跳跃,故选“欢呼雀跃”。千方百计: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此处写溪水绕道而行,并非“蓄谋”,而是根据不同情势变化方法,故选“千方百计”。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困难中遇到转机。根据此处语境“沿傍着小溪的古道踏步而下”,可见,并非使用比喻义,而是形容山峰道路曲折,故选“峰回路转”。故
18、选 C。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A在中国古代,名与号是有区别的:名字由父辈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B古代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进士根据成绩分为一甲、二甲、三甲,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C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五千言,相传是老子及其弟子对“道”这一思想进行阐释的语录体散文集。D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现存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后被南宋朱熹11 列为“四书”之一。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这一思想进行阐释的语录体散文集”理解有误。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
19、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 章在前,第 38 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 81 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不是“语录体”。故选 C。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迢迢(tio)鼓瑟(s)绕树三匝(zh)B慷慨(ki)吹笙(shng)煤屑(xi)C皎洁(jio)譬如(b)脉脉含情(m)D陆蠡(l)吐哺(f)何时可掇(du)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字音的能力。A.“绕树三匝”中的“匝”应读作“z”。C.“譬如”中的“譬”应读作“p”。D.“吐哺”中的“哺”应读作“b”。故选 B。17、下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A和(hu)稀泥 浑身解(ji)数 变换莫测
20、 变本加利 12 B彳亍(ch ch)软着(zho)陆 兵慌马乱 扭怩不安 C游说(shu)凌侮(r)星辉斑斓 挥斥方遒 D骨髓(su)叱(ch)骂 别出心裁 不胫而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和稀泥”的“和”应读 hu,“浑身解数”的“解”应读 xi,“变换莫测”的“换”应为“幻”,“变本加利”的“利”应为“厉”。B.“软着陆”的“着”应读 zhu,“兵慌马乱”的“慌”应为“荒”,“扭怩不安”的“扭”应为“忸”。C.“游说”的“说”应读 shu,“凌侮”的“侮”应读 w。故选 D。18、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表明,科学上任何
21、重大的突破都不可能是轻而易举的。B南极的冰天雪地,让他们感到一种毛骨悚然的单调。C扎西老师上课风趣幽默,讲起知识点来惟妙惟肖,让人捧腹。D同学们自出心裁地装扮了教室,使教室非常漂亮,充满了节日氛围。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此处强调科学突破不可能容易,使用正确。毛骨悚然: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景象时的恐惧感觉。此处形容南极景象,强调阴森单调,使用正确。13 惟妙惟肖: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此处形容老师讲解生动,使用错误。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此处指设计装扮教室有新意,使用正确。故
22、选 C。19、填入下面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 者、宣传者和组织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 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 。A倡导 指导 向导 B指导 引导 向导 C倡导 向导 引导 D指导 引导 倡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处,“倡导”:带头提倡。“指导”:指引;教导。语境指中国共产党带头提倡拿起武器,应用“倡导”。第二处,“指导”:指引;教导。“向导”:带路或带路的人。“引导”:带领,启发诱导。语境指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指引着结论的得出,应用“指导”。
23、第三处,“向导”:带路或带路的人。“倡导”:带头提倡。“引导”:带领,启发诱导。语境指成为我们行动的带路人,应用“向导”。故选 A。20、下列对课文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反对党八股重点批判了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全文大量使用比喻、排比等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14 B拿来主义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而写,破立结合,层层深入。使用比喻手法和朴素自然的语言,说理生动,态度鲜明。C短歌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诗歌语言质朴刚健,多用比兴、引用等手法表达心志。D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描写迷离恍惚的梦境,表明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使用夸张、想象等手法,表
24、现出豪放飘逸的审美风格。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朴素自然”错,拿来主义的语言风格是犀利幽默,嬉笑怒骂、妙趣横生,而且大量使用比喻,所以不能说是“朴素自然”。故选 B。填空题 21、在下列材料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1995 年,27 岁的孙炯去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导游考试_遇到一道考题_英国小说家 J_希尔顿的小说_消失的地平线_里写到的_香格里拉_源自哪种语言_法语、英语_还是喜马拉雅山麓的一种方言_答案是最后一个。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1995 年,27 岁的孙炯去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导游考试”中主语为“孙
25、炯”,“去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导游考试”为连动短语作谓语,独立成句,“遇到一道考题”中承前省略主语“孙炯”,独立成句,但两句间关系密切,所以第一处应用逗号。15 “一道考题总领下文,即“英国小说家 J源自哪种语言”是对“一道考题的解说,所以第二空用冒号。“英国小说家 J”“希尔顿”之间用间隔号隔开,表示名+姓。两处“消失的地平线”是书的名字,用书名号。两处“香格里拉”是引用,用双引号。处照应“一道考题”是试卷中的一个问题,用问号。两处连接的是选择问,句间用逗号,末尾用问号。22、解释词语。高瞻远瞩:_ 坚如磐石:_ 审时度势:_ 屹立不倒:_ 披荆斩棘:_ 谆谆告诫:_ 沉疴积弊:_ 休戚相关:_
26、 答案: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形容不能动摇。研究时机,估量形势。指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比喻意志坚定,不可动摇。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恳切耐心地劝告。拖延长久的重病;难治的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成语意思的能力。略 23、易错字音 16 鲨()鱼 灰鲭()鲨 脊鳍()嘎吱()吞噬()海鳐()胳()肢窝 嗜()杀 黏()液 蹂躏()截()进 攥()住 榫()头 桅()杆 残骸()()臭名昭著 ()乳臭未干()扛枪 ()扛鼎之作()晃荡 ()晃眼()脊椎 ()锥心泣血 答案:sh qng q g zh sh yo g sh n
27、in ru l n chu zun sn wi hi chu xi kng gng hung hung zhu chu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注意生僻字的读音:鲭 qng,攥 zun,榫 sn,鳍 q等。注意多音字的读音:chu 臭名昭著,乳臭 xi 未干;kng 扛枪,gng 扛鼎之作;hung 晃荡,hung 晃眼。形近字的读音:脊椎 zhu,锥 chu心泣血。24、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这几十年来,他总是这样无冬无夏地忙碌着,从没有_过一句,也没有要求过什么。(埋怨/抱怨)自从那年他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就_了,就像那断了线的风筝,不知飘到了何方。(杳无音信/石沉大海)答案:抱怨
28、 杳无音信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司语意义及用法。埋怨: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造成结果的事物表示不满。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根据语境“从没有17 _过一句”,填入“抱怨”。杳无音信:指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石沉大海:把石头扔到海里会沉下去,再也找不到。比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消息,或者比喻投入的东西得不到回报。根据语境“自从那年他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就_了”,填入“杳无音信”。小提示: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辨析词语时
29、,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25、猜谜是我国群众喜爱的一项活动,请同学们猜猜下列谜语。伸开双臂防摔倒。(打一古代历史人物)谜底:_ 游游游游游游。(打一宋代诗人)谜底:_ 答案:张衡 陆游 解析:考查考生的识记和思维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内容来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本题中,“伸开双臂防摔倒”理解为张开双臂,保持平衡,首字尾字相连即答案;第二个谜语是六个“游”,“六”就是“陆”,人物是陆游。故答案为张衡、陆游。26、熟语积累。(1)交头接耳:(2)天理昭然:(3)逆来顺受:(4)逼上梁山:(5)素不相能:18
30、答案:(1)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2)天理昭然: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3)逆来顺受: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4)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5)素不相能:一向不和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1)“交头接耳”,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挨着耳朵。形容人与人靠得很近低声交谈。(2)“天理昭然”,天理:天道。昭然:明显的样子。上天的道理很明显。(3)“逆来顺受”,逆:不顺。对外来的压迫或不公正的待遇采取顺从忍受的态度。(4)由水浒传中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故事而来。后常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事。(5
31、)“素不相能”,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27、钝响()监生()臂膊()镯子()五更天()瓦楞()朱拓()陈抟()间或()悚然()清燉()俨然()尘芥堆()扎着()模样()醉醺醺()捺上()荸荠()门槛()祭祀()桌帏()讪讪()咀嚼()唾弃()蹙缩()诡秘()炮烙()歆享()牲醴()蹒跚()答案:dn jin b zhu gng lng t tun jin sng dn yn ji z m xn n b q kn s wi shn ju tu c gu po lu xn l pn shn 19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字音的能力。此题注意“模(m)样”,容易读错,“一模(m)一样”。28、“
32、涕”本义是哭泣,哭泣则流泪,故又指眼泪。异体为“淚”,后用“泪”,“涕”则 专指鼻涕。书面语中“涕”多为眼泪意。在“感激涕零、涕泗滂沱、涕泪俱下、破涕为笑、涕零如雨”中,“涕”是鼻涕意思的词语是()。答案:涕泪俱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感激涕零”指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其中“涕”,眼泪。“涕泗滂沱”是雨下得很大的样子,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其中“涕”,眼泪。“涕泪俱下”指鼻涕、眼泪一起流下,形容非常伤心。其中“涕”,鼻涕。“破涕为笑”指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其中“涕”,眼泪。“涕零如雨”指眼泪象雨水一样往
33、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其中“涕”,眼泪。故应填“涕泪俱下”。29、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坳堂()北冥()舂粮()晦朔()蓬蒿()泠然()答案:o m ng chng hu shu ho l n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结合字形和字义来辨析读音,尤其要关注汉字的字形结构,因为有百分之八十的汉字属于形声字,字体包括字形和字义,考生可以根据字形部分来推测读音,20 如“坳”“蒿”“泠”等。30、根据提示写出带有数字的俗语。例如: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不管三七二十一(1)做事麻利(2)接近实际情况(3)某人打小算盘(4)信心十足 答案:(1)做事麻利三下五除二;(
34、2)接近实际情况八九不离十;(3)某人打小算盘打起了小九九;(4)信心十足十拿九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使用俗语的能力。“三下五除二”原为珠算口诀之一。现多形容做事干脆利索;也是新兴的网络讽刺暗语,多形做事不靠谱,异于常人。“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出自老舍的柳屯的:“可是比较的,我还算是他的熟人,自幼儿的同学。我不敢说是明白他,不过讲猜测的话,我或者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打起了小九九”指的是心里暗自盘算,打小主意的意思。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比喻为自己的打算。犹言小算盘。亦用以泛喻谋算。“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出自明代阮大铖的燕子笺 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