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考点总结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考点总结 选择题 1、浙江省某市某中学开展乡土地理社会调查活动,分别选取了该市旅游、商业、工业、农业四个面积大致相当的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下图为学生绘制的该市四个功能区 2019 年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功能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 1.7 万、5 万、8 万、2 万,圆心位置表示该功能区坐标值,扇形图表示其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分别所示()A.农业区、工业区、旅游区、商业区 B.农业区、旅游区、工业区、商业区 C.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 D.工业区、农业区、旅
2、游区、商业区(2)甲功能区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A.城市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 B.环境优美吸引老人至此养老 C.经济因素使人口出生率下降 2 D.医疗水平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答案:B A【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读图可知,甲 GDP 总量最小,建设用地比重最小,最可能为农业区;丁 GDP 总量最大,建设用地比重接近 100%(尚未到 100%),建设用地比重大,应为商业区;乙和丙 GDP 总量相当,但丙建设用地比重更
3、高,所以乙应为旅游区,丙应为工业区,B 正确。故选 B。(2)结合分析可知,甲为农业区,其 GDP 总量最小。由于城市化,吸引大量年龄劳动力进城务工,劳动力向外转移,当地老年人口比重大,A 正确;农业区交通、医疗等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对老人至此养老的吸引力不大,B 错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不会因为经济水平低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C 错误;医疗水平使人口死亡率下降,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可能上升,但该原因对区域整体的影响效果差异不大,所以不是主要原因,D 错误。故选 A。2、下图为某时期东北地区人口迁移方向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 (1)图中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主要发生在()A.春秋战国时期 B
4、.新中国成立之前 C.新中国成立之初 D.改革开放之后 (2)影响该时期东北地区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有()冬季寒冷漫长经济发展缓慢土地较贫瘠交通相对闭塞 A.B.C.D.答案:D A【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解答】(1)图中东北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人口主要是迁往我国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4 速发展,就业机会多,引发大规模的移民潮。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2)东北地区人口大量南迁,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原因。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经济发展缓慢,正确;东北地区土壤
5、肥沃,交通较为便利,错误。故选 A。3、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 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是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2)有关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
6、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答案:B C【提示】5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成为环境承载力小
7、的关键因素。故选 B。(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影响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故选 C。4、“人户分离”指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2021 年 5 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数量达 4.9 亿人,与 2010 年相比增长 88.52。据此完成下列小
8、题。(1)“人户分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是()A.加快农业现代化 B.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 C.为迁入地提供二三产业劳动力 D.加剧农村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2)为了减轻“人户分离”产生的负面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速农村户籍管理,减少人口外流 B.壮大农村经济,吸引城归人口 6 C.提高城市等级,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D.完善交通,便于城乡之间联系 答案:D B【提示】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在农村“人户分离”大多为进城务工经商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迁,不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区域城市化进程,却加剧了人口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选项 D 正确。(2)在目前的背景下
9、,加速农村户籍管理,减少人口外流是行不通的;通过升级产业结构是需要条件的;完善交通,便于城乡联系,解决不了“人户分离”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和收人,可以吸引城归人员回乡参加生产建设的措施可行。选项 B 正确。5、人口健康系统由于受到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存在较高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其脆弱性与人口承载力呈负相关关系。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健康系统低度脆弱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健康系统高度脆弱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健康系统低度脆弱区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丰富 B.人口数量较少 C.经济水平较高 D.自然环境优越(2)新疆维吾尔
10、自治区人口健康系统脆弱性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环境 B.消费 C.资源 D.科技 7 答案:C A【提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解答】(1)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较高,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条件较好,成为我国人口健康系统低度脆弱区。故选 C。(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受自然环境因素中的水源影响较大,A 正确;消费和科技不是新疆健康系统脆弱性高的主要影响因素,B、D 错误;新疆资源丰富,对人口健康有利,C 错误。故选 A。6、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某山村坐落在
11、海拔 1500m 的高原上,过去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由于人地矛盾突出,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了移民海外的高潮。海外移民不定期向家乡汇款,加上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善,该山村农业由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转变为以种植咖啡为主。下图示意 1900 年以来该山村常住人口数(单位:人)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8 (1)1970 年以后,该山村常住人口数量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A.年轻人口流失殆尽 B.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C.对外联系逐渐减弱 D.环境人口容量饱和 (2)侨汇促进了该山村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主要取决于()咖啡的购买力增强咖啡消费量增大咖啡的收益较高粮食购买力增强 A.B.C.D.答案:B
12、 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9 (1)略。(2)略。7、日本东京都市圈包括东京都和近邻 3 县(埼玉、千叶、神奈川县),从 1960 年到 2015 年,人口数量由1786.4 万增至 3613.1 万。在 1995 以前东京都市圈经历了近 30 年的人口郊区化历程,呈现明显“空心化”态势。1995 年以后,东京都人口开始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近邻 3 县人口流入开始放缓,“都心回归”态势突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东京都市圈人口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环境优美 B.教育发达 C.经济中心地位稳定 D.基础设施完善 (2)东京都市
13、圈呈现明显的“空心化”态势,主要是由于郊区()A.农业结构调整 B.信息产业发展 C.高精尖产业规模扩大 D.制造业企业大量迁入 (3)东京都市圈人口“都心回归”主要得益于东京都()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B.人口素质提升 C.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 D.高效的通勤与配套设施 答案:C D D【提示】10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其影响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解析:(1)本题以日本东京都市圈为情景,考查人口迁移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2)本题以日本东京都市圈为情景,考查产业布局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
14、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3)本题以日本东京都市圈为情景,考查城市化进程,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解答】(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东京都市圈地处首都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好,就业机会多,人口增长快;日本环境保护较好,东京都市圈以外的其他地区环境同样优美,故环境不是东京都市圈人口增长快的主要优势条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发达的教育可以吸引人才,但对人口数量增长作用有限;东京都市圈的基础设施较完善,但对持续的人口增长影响有限。故选 C。(2)制造业企业能够吸引大量人口聚集,大量制造业企业迁入郊区,可
15、能导致内城人口大量外迁,使东京都市圈经历明显的“空心化”;日本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农业人口少;信息产业和高精尖产业对人口素质的要求高,对人口数量要求低,因此对“空心化”影响小。故选 D。(3)依据城市化的发展规律,“都心回归”即再城市化,回归东京都的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等第三产业,而非第一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东京都人口素质高,提升人口素质对人口增长影响不大;高效的通勤与配套设施可大大改善东京都居民的居住、通勤和工作条件,利于“都心回归”。故选 D。11 8、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面积 24.16km,总人口 5853 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 0.34 亩,是贵州省 20 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2016 年年底,三宝彝族乡贫困发生率高达 57。2020 年 11月 23 日,三宝彝族乡实现脱贫摘帽。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制约三宝彝族乡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A.水土资源 B.气候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2)推测三宝彝族乡能短期实现快速脱贫采取的方式是()A.金融扶贫 B.产业扶贫 C.教育扶贫 D.异地搬迁 答案:A D【提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