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专项训练题人教版高考地理人口专项训练题 选择题 1、下图为某市 2015 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和从业人员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以下关于该市迁入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迁入加快了该市的老龄化进程 B.该市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 C.该市因人口迁入而改变了就业结构 D.迁入人口的性别差异,这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2)人口迁入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加大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B.C.D.答案:D 2 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1)本
2、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解答】(1)读图可知,该市迁入人口以年轻人为主,大量年轻人口迁入,会降低老龄化水平,A 错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B 错误;由于就业结构不同,导致人口迁入的差异,而不是人口迁入改变就业结构,C 错误;迁入人口女性占比大,该市产业结构以服务业和轻工业为主,D 正确。故选 D。(2)人口大量迁入,会增加就业压力,错误;人口大量迁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该市经济发展,错误;人口数量增多,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加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正确;人口大量迁入,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压力,正确。故选 D。2、每年春运期间,全国
3、各大城市都有大量的人口进出,2017 年春运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13 日2 月 21 日,下图为 2017 年春节前后武汉的人口流入和流出数据。读图回答下列小题。3 (1)与流入人口相比,2017 年春运期间武汉市流出人口()A.波动较大 B.比较平稳 C.居高不下 D.数量相对较多(2)2017 年春运即将结束前,武汉市出现流入人口小高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务工 B.经商 C.培训 D.返校 答案:B 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 年春运期间,武汉的流出人口数量比较平稳,
4、数量也相对较少。故选 B。(2)在整个春运期间,春节后流入人口会出现三次高峰,分别是正月初六、正月十六这两个外地务工人员回城的高峰,此外还有一个春运即将结束前出现的大中专院校学生返校高峰。4 故选 D。3、21 世纪以来,随着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青藏高原流动人口呈增加趋势。下图是青藏高原逐日人口流动数量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青藏高原人口流动的特点是()A.国庆流动人口少 B.流入量小于流出量 C.元旦流动人口多 D.季节性周期变化大 (2)青藏高原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A.经商活动 B.务工务农 C.旅游观光 D.科学考察(3)青藏高原人口流动日总量很少突破 200
5、万的原因是()A.经济发展缓慢 B.交通通达度低 C.环境承载力小 D.全球气候异常 答案:D C C【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5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特点。(2)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解答】(1)由图可知,青藏高原人口流动的特点主要是季节性周期变化大,夏季人口流动比较大,冬季人口流动较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国庆期间人口流动较大,元旦期间流动人口较少,流入量大部分时期高于流出量。故选 D。(2)青藏高原流动人口主要是因为夏季气候较为凉爽,适合出行,旅游人口流动频繁;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务农务工人员流动较少,
6、经商活动人员也较少;科学考察人员总量较少,不会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故选 C。(3)根据材料,随着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前往青藏高原旅游观光的交通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所以人口流动日总量很少突破 200 万。故选 C。4、春节空城指数是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指标。如图是根据腾讯地图、腾讯位置服务发布的2019 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得到的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图中 S 市最可能是 6 A.苏州 B.昆明 C.沈阳 D.兰州(2).春节空城指数越高的城市 A.人口外流风险较大 B.春节期间交通越拥堵
7、C.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D.春节期间环境压力较大 答案:A C【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 解析:(1)春节空城指数是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指标。(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解答】(1)根据材料可知,空城指数多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凭借丰富的就业机会、优渥的薪资、便利的公共设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在春节期间,大量人口迁移返乡,从而出现空城。图中 S 城市空城指数高,应为经济发达的城市,苏州在四城市中的经济最发达。故选 A。(2)春节空城指数越高的城市经济发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人口外流风险较小,春节期间大量人口迁移返乡,交通拥堵减弱,环境压力较小。故选 C。5
8、、读“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7 (1)陕西省地区(关中平原)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平坦,开发历史悠久 B.地势较高,土质疏松,便于耕种 C.濒临海洋,海陆交通便利 D.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2)从人口年龄结构图中可以看出,陕西省 19822010 年的近三十年来()A.人口自然增长变快,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迅速提高 C.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劳动力资源不足 D.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 答案:A D【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解析:8 (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
9、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由材料可知,该省区为陕西省,位于关中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故人口稠密。故选 A。(2)读图可知,近三十年来,陕西省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下降较快,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上升较慢,而青壮年人口所占比重上升较快,故该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太明显。故选 D。6、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四面环海,总面积约 37.8 万平方千米,人口约 1.26 亿(2019 年),火山、地震是日本国民每天都很可能面
10、对的灾害,每年都要发生 1500 多次地震,并且大部分都是深源地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因为其位于()A.太平洋板块内部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C.亚欧板块内部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2)日本消费水平高,但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 B.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C.矿产等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D.海陆位置优越,耕地面积广 9 答案:D B【提示】区域的区位分析 板块及板块运动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1)本题考查板块及板块运动。(2)本题考查日本环境人口容量。【解答】(1)日本位于太平
11、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故选 D。(2)日本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但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或国家的资源,提高本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故选 B。7、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表。完成下面小题。(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10 A.社会因素 B.经济因素 C.自然因素 D.历史因素(2)按表格推算,目前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答案:C D【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解析:暂无解
12、析【解答】C D 8、“积分入户”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是迁入地促进外来人口融入的有效方式,东莞市于 2010 年推出“积分入户”政策。下图为 20102015 年东莞市积分入户和外来人口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1 (1)该地 2013 年后外来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产业转型升级 B.环境质量下降 C.交通拥堵加重 D.生活成本上升(2)图示时段内,该地“积分入户”人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外来人口增加 B.经济增速变化 C.入户政策调整 D.居住条件变化(3)“积分入户”政策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A.拓展城市空间范围 B.加速人口老龄化 C
13、.加大人口管理难度 D.提升劳动力素质 答案:A C 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政策及其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读图,2013 年后东莞外来人口数下降,最可能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出,导致外来人口数量下降,A 正确;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以及生活成本上升不会导致东莞市外来人口数量在 2013 年后呈现出明显下降的特点。故选 A。(2)读图,图示时间内,东莞市通过积分入户的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波动变化明显。根据材料“东莞市于12 2010 年推出积分入户政策”,而 2010 年积分入户人口数较大,之后有所降低,说明该政策对外来人才的吸引有限,后随着政策不断地优化调整,于 2013 年通过积分入户政策落户的人数又逐渐上升,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入户政策的调整,C 正确;积分入户是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的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因此其数量的变化主要与政策有关,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ABD 错。故选 C。(3)通过积分入户政策,使得高素质人才落户东莞,能有效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图示数据,相比于外来人口数量,通过积分入户的人口数量少,也可以推断该政策主要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落户东莞),D 正确;对拓展城市空间范围影响不大,A 错;高素质劳动力落户东莞,不会加速其人口老龄化进程,更不会加大人口管理难度,BC 错。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