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 读数、写数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主 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课 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 计 者:郝红娟/中牟县青年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标准相关要求: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2)能说出各位数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100以内数的组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组成,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这一单元把数的组成由20以内扩展到了100以内,数目增多、增大了,内涵也更丰富啦,抽象程度也提高了。为了使学生掌握数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
3、学情分析:100以内数的组成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主要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数与以前学过的20以内数的不同。
教学目标叙写: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读写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通过计数器的教学让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并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评价任务二:通过摆小棒和拨珠子的学习让学生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动态修改
环节一
学前准备
学生会数到100,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100.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学生会数、会说。
环节二
探究新知,及时检测。
观察计数器,知道个位和十位的位置。
认识计数器。
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学生会说出。
学会整十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例3。
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
会读写整十数。
学会100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例4。
学习100的读法和写法。
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能说出100的读写方法,并能独立正确完成当堂检测题。
学会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会说出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
环节三
实践运用
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电话
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