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连除的性质教学设计
角奎镇熊乐小学 管晏波
学习目标:
1、我能用自己喜欢的字母(符号)表示连除的性质,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我能在当堂检测中正确完成至少6题。
独学
学校花了1250元购买了一批树苗,分给25个小组去种,每个小组分到5棵树苗。每棵树苗多少钱?(注意:认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
已知条件:
总价——1250元
小组数——25个
每个小组分到的棵数——5棵
问题——每棵树苗多少钱?(单价)
对学
1、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综合算式,并说出你的列式是先算什么?(只列式不计算)
方法一:1250÷25÷5
方法二:1250÷(25×5)
2、计算这两个不同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250÷25÷5 1250÷(25×5)
1、以组为单位,观察这个式子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提示:式子中的数、符号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1250÷25÷5 1250÷(25×5)
........
2、试着再写出两个同样形式的式子。
3、以组为单位,结合上面所学,用自己的话表达连除的性质(提示: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它。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这就叫连除的性质。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当堂检测
1、请在下面运用了连除的性质的等式后画√。(注意读题哦!)
A、100÷4÷5=100÷(4×5) ( )
B、A÷B÷D=A÷(B÷D) ( )
C、Δ÷Σ÷ξ=Δ÷(Σ×ξ) ( )
D、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 ( )
2、不计算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A、100÷4÷25=100÷(___×____)
B、106÷6÷21=____÷(___×____)
C、25×4÷25÷4=(25×4) ÷(___×____)
D、150÷(15×2)=150÷___÷____
目标回顾,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得了多少分呢?
(按总分100分算: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连除的性质40分,能用字母(符号)表示20分,当堂检测对一题5分)。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对知识进行了分解,采用了自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学生求知的欲望一开始就很强,知识的连贯性不错,学生始终都在有效的去参与解决任务,整堂课学生都在有事做等。但也出现了很多失误和不足,如:对该班学生的情况在课前了解不足,有时估计过高,有时估计过低;在时间把握上不足,导致在后面的内容有点赶;在组学时学生几乎没有进行讨论,我虽然有提示和要求,但提示和要求不够;在课堂中学生一直把“乘”说成了“乘以”我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在当堂检测的最后一小题时对连除的性质可以反过来用,讲解和强调不足;在学生问到“Σ”和“ξ”是什么时,解释不够;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课件的制作时对符号的运用不要有生僻的符号;学法指导还要细化;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应该再加大力度;指令应该更加清晰准确;借班上课时对学生的了解应该多做一些工作,对学情的估计应该多一些预设;自己还需大力加强自身知识面的扩展;平时加大自身的学习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