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执教者潘番工作单位广西百色田东县思林镇广养村小学学科年级一年级上册学科版本人教版2012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是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认识图形(一)”所认识的是四种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特别喜欢动手操作,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物体特征的理解。但是,个性差异、知识及经验的为同,学生对物
2、体特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物体的特征,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物体,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但是要他们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就有困难了。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来辨认物体,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难点:正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教学课
3、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图片导入,揭题。1、课件出示几种实物图片。(1)问:你们都认得它们吗?有谁能说说你认识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2、揭示课题。 自由回答。让学生感知实物图片的过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学习本节课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主要特征;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齐读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能围绕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三、揭示概念,初步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
4、)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学生收集的实物)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2、摸一摸,感知特点。1、分组活动,小组汇报。2、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3、汇报交流。让学生去分、去摆,充分经历感知这些形状的实物的过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进行下一环节教学。四、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2、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
5、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自由回答。通过图形与实物对比,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印象。五、合作探究,体验特征1、课件出示内容与要求。2、小组汇报,全班纠错。1、分组活动。2、小组汇报。让学生感受物体的特征,巩固图形的空间概念。六、达标测评1.课件出示学习内容和要求: 2.个别汇报.全班纠错巩固。1.独立完成测评.2.展示成果。3.全班纠错巩固。1、通过辩认物体图形练习,培养学生认识图形能力。2、通过填空,检查学生对这些形体名称的认识情况。七、总结这节课什么收获或疑问?自由回答。训练学生对一节课的总结及表达能力。八、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长的平面 ) (方正的平面) (圆的平面) (没有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