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及建设探讨_张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8709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及建设探讨_张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及建设探讨_张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及建设探讨_张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及建设探讨张贺(肥城白庄煤矿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613)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种资源、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煤炭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占比越来越大。在煤炭的开发与利用中,不仅要追求质量和产量,还要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特别是要确保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矿可以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煤矿安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就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建设中图分类号:F4063;TD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155(2

2、023)02010903根据自然能源的分布情况,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的大国,有效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会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煤炭深埋于地下,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不但危及人身安全,还会引发区域地质灾害,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标准化程序,注重对操作行为的精细化管理,以降低危险指数。工业文明不断发展,我国早期的能源开发模式过于粗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不断提高,必须重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面对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整改。1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11 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要性当前,能源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危及生命安全,导致煤矿的健康发展受到制约。为了减少矿井的采掘风险,必须实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对矿井下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识别和预防,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以保证矿井安全。对已经发生的矿井灾害,要吸取教训,实行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的规范化管理。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产量,从而为煤矿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1。12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特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要突出全员责任意识,把安全理念放在首位,以“保安全、抓质量”为目标,实现煤矿的安全稳定发展。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转,必须对各项工序进行综合分析,采取规范化的操作方

4、式,尽量减少意外。而标准化管理模式则是基于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数据分析,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和标准化作业可靠性,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责任追究制度。13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优势首先,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必须有创新精神,现在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并不能代表今后的发展框架,用标准化的管理系统建立操作和评价体系,并不断地完善和调整,这对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有积极作用。其次,建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模式,通过不断地调整确定最佳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也可以减少生产和加工成本,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最后,必须不断探索煤矿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比如,各产煤地区地质情况、工作环境的差异较大,要摒弃“闭门造车”的

5、观念,重视技术创新,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标准化制度,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发展我国的煤矿生产不断积累经验2。14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方法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发展迅速,但矿井环境具备高度复杂性,难以对其做出正确评价,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定性安全评价法指安全生产人员应结合生产技术、安全专家、安全监督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对矿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与风险设备进行分析和归纳,为安全生产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定性安全性评估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如故障影响分析、因素图分析等,其原理易于理解和掌握,但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证其科学性。定量安全评价法需要搜集

6、大量的生产和事故资料,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对其进行分901DOI:10.13487/ki.imce.023187析,以了解其成因和制订防范对策。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信息熵方法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评价时,应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以增强其科学性和可信度3。2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问题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在国内已有多年实践,总体上尚处于较完善的阶段,对煤矿的发展与改革创新都有重要作用。然而,从现有的煤矿行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来看,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改革,使矿井生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21 安

7、全生产标准化意识不强由于我国近代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许多煤矿在创建之初,尚未形成相应的规范。一些管理者甚至认为,这种标准化管理制度只是走个过场,就算执行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未真正地应用于实际。此外,也有部分煤矿歪曲了国家积极倡导的创新,认为煤炭开采要灵活多样,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而没有遵循正规的开采模式,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规范意识较为薄弱。22 技术人员管理水平不高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逐步增加。但在煤矿人才培养上,却远远没有达到生产所需的专业化水平要求,无形中对煤矿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障碍。此外,我国许多产业缺少相应的专门技术人员,

8、很难产生高精尖人才。此外,煤矿出于成本考量,仍然会选择农民工从事一线工作,但其专业技能不足,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新知识,从而导致综合素质下降。23 缺乏资金投入资金投入力度和政府的关注度是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因素。而在现实条件下,政府在教育领域对人才的投资远远跟不上煤炭工业的发展速度。近年来,我国煤矿进行了结构调整与改革,但仍有一些落后的管理方式和工艺流程对煤炭生产效率造成了一定影响。许多企业尚未设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资金,严重制约了新技术的研发,制约了企业的转型与发展4。3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健全的措施31 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第一,建立制度,明确职责。任何一家企业都要制订合理、适合自己

9、的规章制度,根据自身优势和工作岗位特性,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安全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第二,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煤矿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在生产作业中制订安全方案,厘清职能,明确各个岗位责任,这既可以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又可以增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作用。32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与体系第一,要建设群众性社会安全网。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安全监管的核心并非只是实施人员,而是全体职工。从实际角度来看,建立一个群众性的安全网,既可以让所有员工对煤矿安全进行全面监控,又可以极大提高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第二,提高安检频率和标准。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要求相关人员增加安全检查的频率、提高相应的标准,

10、这样才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使煤矿开采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第三,建立安全举报机制。传统的安全举报机制要求全体职工具有安全意识,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让每一位员工都愿意主动地参加,从而保证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5。33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智能化第一,在生产过程监管智能化建设过程中,提高生产风险的全过程监控水平是当务之急。在煤矿工人监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位置和权限控制技术,实现对一线工人的实时追踪,开展考核、登记和结算等。必须对煤矿井下生产区域实行网格监控,还要对井下工人进行监督,保证煤炭资源开采工作的安全进行。同时,要对一线工人进行位置的实时监管,并对出入地区进行严密监控,实现对生产风

11、险的全程监控。第二,安全风险排查整治。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应加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尽可能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应明确执行安全监督工作的流程,包括检查、记录、纠正、监督、查收等。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程序和标准的重视,保障安全监督工作的充分落实。此外,在开展安全监督工作时,要根据相关法规对风险问题进行分级,制订管理计划,保证安全风险能得到有效的监控和控制,从而使安全风险管理更加有效6。4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分析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能源,关系到工业的发展。然而,煤矿开采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规范化管理,进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2、并持续探索和创新煤矿开采流程。4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制度当前,煤矿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明确工作人员职责,组建安全管理团队,由煤矿负责人和高级经理人两名组成,并确保有足够的人手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形成管理队伍。其次,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国家安全法规为依据,根据煤矿生产的实际情011况,制订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安全保障体系,为开展规范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42 优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核机制在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除了要注重制度建设,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科学的

13、考核机制,以保证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安全生产,从而使安全生产系统性和科学性得到提升。首先,通过开展安全培训,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向生产工人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从被动安全约束向主动安全管理的转变。其次,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对违反安全法规的人员进行严厉惩罚。例如,企业可以举行“红黄旗”比赛,对为安全生产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发放红旗和奖金,对不能实现安全工作的人员发放黄旗,以此为基础推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同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应当让高层管理人员带头,引导基层员工。43 强化信息化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

14、在矿井的运用也日益增多,煤矿必须与时俱进,提高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构建健全的安全工作网络,实时交换安全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一,标准化检查。对有关法规进行深入解读,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形成标准化评分表。第二,风险分级管理。根据标准化评分表进行风险分级,建立危险隐患数据库,制订隐患排除和处理方案。第三,数据管理标准化。将现有的安全经验和处理方法汇集形成文档,并对其进行管理,以消除安全隐患。第四,统计分析。运用电脑分析技术对海量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安全问题,并给出对策。44 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在煤矿中,人员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煤矿员工上岗前,必须对其先

15、进行安全培训,以提高其安全知识和防范意识,防止生产中出现违章行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根本,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尤为重要。煤矿要注重职工团队意识,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同时,重视对员工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培养,充分发掘其潜能,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同时,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的招聘力度,对标准化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45 构建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预防机制体系,由各部门负责人落实责任制度,确保煤矿的生产安全。因此,在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必须明

16、确风险、排查内容,建立健全风险等级制度,对风险进行排查,确保每一个环节的风险都能被识别出来。煤矿要按照风险问题,制订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现实中的安全问题,预防安全事故。5 结语综上所述,20 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危险与挑战,必须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提高安全生产质量。在煤矿实施标准化的安全生产,能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障矿井安全。参考文献:1 韩中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矿业装备,2022(02):126127 2 李兰波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关系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04):5254 3 马浩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J 矿业装备,2021(06):112113 4 王亚林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及管理策略探析 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8):7071 5 王哲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8):9697 6 刘伟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2):137138作者简介:张贺(1988),男,河北衡水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矿。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