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P1-3教学目标:1、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提高测量水平。4、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掌握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线段的方法,读出以毫米作单位的精确刻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你都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知识?(字母表示:1米=100厘米、比划长短)小结:看来同学们对米和厘米的知识学得不错。二、认识毫米1、引出毫米课件出示: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2、感知毫米课件出示放大的直尺。你能指出从哪到哪是1毫米吗?对,从刻度0到这条刻度线的长度就是1毫米。谁还能从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多指几名学生上来指)小结:对,尺子上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你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学生比划)感觉怎么样?(太小了!)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请同学们找出1角硬币,估计一下1角硬币有多厚,然后测量。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3、厘米与毫米的关系从哪到哪是2毫米呢?5毫米呢?这条刻度线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从这到这是多长?(6毫米、8毫米、10毫米)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1厘米=10毫米)2厘米可以说成?5厘米?30毫米?90毫米?小结:刚才我们量的这张纸条的长度是6厘米3毫米,也就是多少毫米?(63毫米)4、小练习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长度是多少毫米(指甲的宽、硬币、数学书的厚度等)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现在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长度单位,其实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从书中或网上查查看。五、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cm=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