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的对外投资
现在,国际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合作的两大形式是贸易和投资。在投资方面,我国过去比较重视引进外资,希望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经济发展和我国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需要加快对外投资,“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对外投资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稳定资源供应。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长期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对能源、矿产等多种资源的需求急剧扩大。但我国许多战略性资源,如石油、铁矿等国内蕴藏量明显不足,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如果仅仅依靠国际贸易来弥补,经济受外界的影响会很大,不利于稳定发展。我国钢铁企业受到铁矿石价格飙升的影响,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可见,单纯依赖国际贸易风险很大。相反,日本钢铁企业由于投资海外铁矿石生产较早,基本不受铁矿石涨价影响。我国近十几年来,通过对境外能源、矿产等资源类项目的大量投资,已经使我国实现了相对稳定的资源获取渠道。
二是扩大国内产业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部分产业过剩严重,如钢铁、水泥、风能设备、光伏设备等,国内市场相对饱和。通过积极对外投资,国内技术和设备方面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有效开拓了国际市场。这种投资还有一大好处,就是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近年来,我国出口规模越来越大,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一些国家不断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严重影响了国内企业出口。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我国有关企业成功避开了各种贸易壁垒,争取了企业的生存空间。
三是获得品牌和核心技术。目前,我国企业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从事利润最低的加工环节,这是因为,我国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经营方式也较落后,最后,只能打“价格战”,依靠低价来竞争。而低价一方面自身获利少,另一方面极容易引起对方的反倾销报复。现在,很多中国企业通过开办境外研发中心、兼并收购等直接投资的方式,迅速得到技术、产品、品牌和经营方式等无形资产,提高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现在,中国对外投资已经遍布全球178个国家,投资了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投资额跃居全球第五位。当然,我国对外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不到全球的2%,与欧美、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