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下第二单元升和毫升备课.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983253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第二单元升和毫升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下第二单元升和毫升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匡中心小学“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书本第10页~第12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第1~4题。 施教日期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四年级 共几课时 5 第几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感受测量容量大小时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能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升”这个容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能用“升”这个单位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感受“升”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观察、比较、估计、猜测等能力,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难点:联系实际建立容量的概念,比较准确地感受1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 教 学 资 源 由于容量单位“升”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学生已经比较多地接触过“升”,对“容量”也有所耳闻,所以学生具有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两组茶杯或若干只,两只大小不等的冷水壶,收集大矿泉水桶、超市买的大装油桶等容器。 预 习 设 计 1.回家寻找一个容器的容量是1升的容器,并在里面装入水,试着再倒出来看看1升水大约有多少?(初步建立对1升大小的理解。) 2.另外再寻找2个不是1升的容器,如1.5升、3升、5升等,明天带来。 3.按照书本第12页的想想做做1、2,自己在家动手操作,感受“升”。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预设3分钟) 1、观察茶杯的水的容积的多少。 分组讨论 汇报解决的办法。 小组内交流 2、明确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预设15分钟) 1.进一步探究容量的含义。 学习导学单: (1)观察并猜测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可以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 (2)小组交流思考方法。 2.感受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学习导学单: (1)观察实现准备好的冷水壶,思考可以怎样说明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 (2)完成后说一说方法(体会计量容量的多少,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3.根据学习菜单,进行自主探究。完成后组内交流。 学习菜单: (1)观察量杯,思考每一个刻度所表示的意义。 (2)在棱长10厘米的纸杯里盛满水,倒入量杯看一看,量杯上的刻度显示为多少? (3)说说1升给你的感受。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预设12分钟)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自己想办法,然后看看书上是怎样比较的,照着做一做。 3、“想想做做”第3题 4、“想想做做”第4题 自己估计,然后全班交流。 [板块一] 1、出示两个茶杯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茶杯里盛水多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容量。 [板块二] 1、出示两只形状不同的冷水壶 提问:你知道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你可以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 2、出示装满水的一壶水 提问:你知道这壶水的容量是多少吗?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哪些单位来度量容器容量的大小呢? 3、探究感知“升” 出示矿泉水、食用油瓶等 让学生观察并说明这些容器里如果有相应物体的话,应该各有多少,用的是什么单位? [板块三] 1、让学生先比较三只杯子容量的大小,再作出判断并要求学生说明思考的过程。 2、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然后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结论。 3、提问:这一题还有没有必要像刚才一样比较大小?为什么? 4、先让学生自己估计,然后交流,并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己的理由。 作业设计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1.课堂作业: 必做题:学生完成《补充习题》第10页第1~3题 选做题:在下面的算式中,A、B、C各表示什么数字?4AB×B=1C79 A表示()B表示()C表示()。 2.家庭作业: 六匡中心小学“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第13页~第14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施教日期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四年级 共几课时 5 第几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多种操作活动,感知“升”,以建立清晰的“升”的表象。 2.能用“升”的概念,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能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感知“1升”有多少。 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意识。 教 学 资 源 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容量单位有了初步的感受,学生也乐于做实验,这些为建立1升的清晰表象提供了有利的知识经验支撑。 教师和学生均准备几个容量为1升的容器,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如纸杯,碗。 预 习 设 计 1.在昨天预习作业的基础上,保留一个容量是1升的容器,然后另外找一个容器,导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装有1升的容器。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能装入液体1升的容器。 3.注意制作的容器一定要是上下粗细均匀的,从而利用标签纸找出1/2 升、1/4升、3/4升。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预设12分钟) 1、明确学习内容。 2.认定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操作活动,感知“升”,以建立清晰的“升”的表象。 2.能用“升”的概念,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预设12分钟)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1升的量器 学习菜单: (1)根据制作要求及材料,讨论制作方法。 (2)小组内交流制作方法(分步骤说清楚) (3)按要求小组合作 2.交流操作结果 3.根据实验结果估计并交流估计结果 4.比较1碗水与1升水。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预设12分钟) 1、“想想做做”第1题 交流讨论结果 操作验证 2、“想想做做”第2题 读书中的题目,交流各自的名称。 3、“想想做做”第3题 分组讨论称法并操作。 [板块一]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认识升。 2.出示学习目标。 [板块二] 1、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1升的量器 2、出示制作要求。 指导选择可行的方案 加强巡视,个别指导 3、出示要求P13(1) 组织汇报实验结果 你一天喝的水够1升吗? 4、出示要求P13(2) 大家估计的准不准呢? [板块三] 1、教师提出要求 边巡视边指导观察方法(可参与某一组的讨论) 检查实验情况= 2、指名说答案,检查判断情况。 3、我们知道了1升水有多少,想知道1升水有多重吗?怎样称出1升水的重量呢? [板块四]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后投影出示,引导评价交流。 2、展示题目,学生练习后,指明回答。 作业 设计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1.课堂练习: 必做题: 学生完成《补充习题》第11页第1~4题 选做题: 用0、1、2、3、4这五个数字组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组成的是哪两个数? 2.家庭作业: 六匡中心小学“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书P15~17例题 以及“想想做做”1~5 施教日期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四年级 共几课时 5 第几课时 3 教 学 目 标 1.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含义;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练习中,感受小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学会容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教 学 资 源 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等。 预 习 设 计 1.自己收集一些标有以毫升为单位的容器,知道毫升也是容量单位。 2.利用滴管和量筒盛出1毫升的水,观察1毫升水的多少。 3.把1升的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中,看看倒了几杯,初步感知1升和1毫升之间的关系。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 (预设5分钟) 1、明确学习内容。 2.认定学习目标。 3.根据导学单交流预习作业。 (1)拿出自己带来的不同容器,看看他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2)这些容器的容量与我们前面接触的容器的容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17分钟) 学习单: (1)分组实验。 (2)观察 交流对1毫升的认识。 (3)讨论 交流认识。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预设5 分钟) 1.猜测 交流猜测情况 2.用1升的自制量器分组实验 交流实验方法和结论 3.读题,交流每种饮料的容量 独立计算 交流结果。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5分钟) 想想做做”第1题 想想做做”第2题 想想做做”第4题 五、课堂检测,评价反思 (预设10分钟) 必做题: 《补充习题》P12 第1、2、4、5题 选做题: 把1升果汁倒入2个大杯和6个小杯,1个大杯的容量相当于2个小杯。你能算出1个大杯和1个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吗? 【板块一】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认识升。 2.出示学习目标。 3.交流预习作业,并且提出注意点。 【板块二】 (1)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出示25毫升的量筒。 滴管演示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板块三】 出示500毫升的量杯 指名根据要求指出刻度 那么1升水有多少毫升呢? 你们能不能自己动手找到答案 你们是怎样实验的?得到什么结论? 根据汇报,板书1升=1000毫升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每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 【板块四】 各组拿出碗、茶杯和小盆 分组实验 观察水面并交流 估计 交流猜测结果 独立完成 交流完成情况 检查订正 【板块五】 学生独立完成 互批,交流完成情况 检查订正。 作业 设计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1. 课堂作业: 必做题:《补充习题》P12 第1、2、3、4、5题 选做题:把1升果汁倒入2个大杯和6个小杯,1个大杯的容量相当于2个小杯。你能算出1个大杯和1个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吗? 2.家庭作业: 六匡中心小学“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练习二》书P18~19页中的1~7题 施教日期 课 型 练习 主备人 四年级 共几课时 5 第几课时 4 教 学 目 标 1、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对两者的实际大小有更为清晰的把握,能熟练运用升和毫升的知识解决问题。 2、在“做一做”“量一量”的操作活动过程中,切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活动经验。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积累升和毫升的表象,加深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难点:对学生估计容量策略的指导。 教 学 资 源 投影、挂图、上下一样粗的瓶子、量杯等 预 习 设 计 1、做一个计量液体的器具。(贴上纸条,标出10~100毫升的刻度。) 2、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升。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 (预设3分钟) 1、明确学习内容。 2.认定学习目标。 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对两者的实际大小有更为清晰的把握,能熟练运用升和毫升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22分钟)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 2.完成练习二第3题 思考:为什么3升大于2500毫升 3.完成练习二第4题 说一说它们各有多少毫升的水? 4.、估计不同容器的容量,完成练习二第5题。 5.交流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有什么收获。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5分钟) 1完成.练习六第6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交流估计结果与操作结果的差异 四、课堂检测,评价反思 (预设10分钟) 必做题: 《补充习题》P13 第2、3、4题 选做题: 到附近的商店进行调查,记录几种容量用毫升作单位的商品。 【板块一】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认识升。 2.出示学习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对两者的实际大小有更为清晰的把握,能熟练运用升和毫升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块二】 1、指导完成练习二第1题 指名读题。 2、指导完成练习二第3题、第4题 巡视 适当提问 3、估计不同容器的容量 练习二第5题 指导看书中的容器 如果要盛2升的水,选哪种容器比较合适?(指导运用排除法) 引导比较剩余两个容器的大小 4.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有什么收获? 【板块三】 1.练习六第6题 (1)提出制作要求 巡视制作过程 (2)出示第2小题 指名估计 汇报估计情况 提出制作要求 巡视制作过程 全班交流收获与体会。 交流估计结果与操作结果的差异 【板块四】 猜测 交流猜测情况 填写估计结果 交流估计情况 作业 设计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1.课堂作业: 必做题:《补充习题》P114 第2、3、4题 选做题:到附近的商店进行调查,记录几种容量用毫升作单位的商品。 2.家庭作业: 六匡中心小学“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练习二》教科书P18~19页中的1~7题。 施教日期 课 型 活动课 主备人 四年级 共几课时 5 第几课时 5 教 学 目 标 1.在制作“杯琴”的过程中加深对容量知识的体验。 2.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活动中体验愉悦,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制作“杯琴。 难点:利用制作的“杯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教 学 资 源 量杯、筷子、不同质料的杯子若干、相同的玻璃杯7个 预 习 设 计 预习书上第21页上的你知道吗?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激趣引题,认定目标 (预设3分钟) 1.明确学习内容。 2.认定学习目标: 在制作“杯琴”的过程中加深对容量知识的体验;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增强合作意识。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22分钟) 1.探索奥秘制作“杯琴” 导学单: (1)讨论 交流(杯子一样吗?各要多少水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 (2)听了老师的弹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3)利用准备好的“杯琴”演奏乐曲 2.分组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 3.同样的杯子,不同量多的水,敲出的声音不相同,水越多,音越高) 根据“杯琴”的制作原理,完成“杯琴”的制作。 4.全班交流收获与体会。 集体交流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5分钟) 分组制作 评选优胜组 为优胜组祝贺 填写估计结果 交流估计情况 四、课堂检测,评价反思 (预设10分钟) 必做题:集体交流你知道吗? 选做题: 先称出1千克的水,再将水倒入一只空的塑料瓶中,并在1升、1/2升、1/4升、3/4升处标上记号。 【板块一】 1、揭示课题:今天进行数学活动。(出示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在制作“杯琴”的过程中加深对容量知识的体验。 2.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增强合作意识。 【板块二】 探索奥秘制作“杯琴” 利用准备好的“杯琴”演奏乐曲 听了老师的弹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请每个组拿出几个不同材质的容器,量出同样多的水,边敲边听,声音一样吗? 请拿出同样的7个玻璃杯,倒入同样多的水,敲一敲有什么发现? 如果倒入不同量的水,声音还会相同吗? 巡视学生实验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集体交流 现在请大家根据“杯琴”的制作原理,完成“杯琴”的制作 巡视 组织全班交流收获与体会。 【板块三】 才艺比拼 规则:小组自编简单乐曲,哪个组节目受欢迎,哪个组胜 集体表演 评选 【板块四】 教师帮扶学困生的作业情况。 集体校对,同桌互批。 错因分析。 点拨挑战题。 作业 设计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1.课堂作业:必做题:集体交流你知道吗? 选做题:先称出1千克的水,再将水倒入一只空的塑料瓶中,并在1升、1/2升、1/4升、3/4升处标上记号。 2.家庭作业: 六匡中心小学“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测评 施教日期 课 型 评价 主备人 四年级 共几课时 1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升与毫升及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 2.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深化升与毫升的认识,并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教学资源 教学准备:课课练第8~9页单元练习。 预习设计 回顾与整理本单元内容。复看补充习题及课课练练习中的错题集,有疑问的部分打上符号明天课上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预设2分钟) 简单回顾与整理本单元知识点。 二、自主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23分钟) 练习题见课课练第8~9页单元练习。(第四部分只做1、3、5题)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预设12分钟) 1.独立查看自己的练习卷,能独立订正的自己订正好,不能订正的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对有困难的题目进行争论 3.小组合议,达成共识。 4.集体交流,解答疑难 四、当堂练习,促进内化。 (预设3分钟) 1.独立订正错题。 2.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块一】 说说:在《升和毫升》这一单元里,你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交流后教师及时小结。 今天来检验一下本单元的学习成果。出示课题及练习内容。 【板块二】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板块三】 1.让学生独立查看自己的练习题,能独立订正的自己订正好,不能订正的做上符号。 2.让学生到小组里去交流,对有困难的题目进行争论 3.小组合议,达成共识。 4.集体校对时选出错例,让其余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能改正。 【板块四】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第三、四环节中的题目。 家作:课课练第9页的第四部分的第2、4、6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