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科团队中研究生人际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8168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团队中研究生人际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科团队中研究生人际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科团队中研究生人际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团队中研究生人际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 研究生隐性知识共享是高校成功实现知识传播与知识创造的关键环节,人际信任倾向能降低知识转移的成本和难度,提高知识转移的深度和广度。为研究人际信任倾向对研究生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PA-LV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人际信任影响因素和不同类型的人际信任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履行诺言是影响谋算型信任的主要因素;可接受性是影响认知型信任的主要因素;关系和交往程度是影响关系型信任的主要因素;2)谋算型信任与研究生隐性知识共享呈正相关;认知型信任对研究生隐性知识共享影响较显

2、著;关系型信任对研究生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比认知型信任更显著。关键词 人际信任;研究生;结构方程模型;隐性知识共享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20(2023)03-0104-08DOI10.13874/ki.62-1171/g4.2023.03.015Influence of Postgraduate Interpersonal Trust on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in Discipline TeamsInfluence of Postgraduate Interpersonal Trust on Tacit Knowledge Sharin

3、g in Discipline TeamsMo Qi-jiang(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AbstractAbstract:Postgraduate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is a key link for universities to successfully achieve knowledgedissemination and knowledge creation.Interpersonal trust can reduce the

4、cost and difficulty of knowledge transfer,and improv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knowledge transfer.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trust tendency on graduate students tacit knowledge sharing,this study used the PA-LV model to stud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different types of interpers

5、onal trus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through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research.Research has shown that:1)fulfilling promises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computational trust;acceptability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cognitive trus

6、t;relationship and level of interac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relational trust;2)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alculated trust andgraduate tacit knowledge sharing;cognitive trus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ostgraduate tacit knowledge sharing;theinfluence of relational trust on

7、graduate students tacit knowledge sharing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cognitive trust.Key wordsKey words:Interpersonal trust;Graduate student;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Tacit Knowledge Sharing莫琪江收稿日期:2023-03-29作者简介:莫琪江,男,甘肃定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第39卷第3期(2023)河西学院学报Vol.39 No.3(2023)104一、引言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已经

8、成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其中,隐性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众多学者认识到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就是对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不足1。学科团队中对研究生个体隐性知识共享是高校成功实现知识传播与知识创造的关键环节。然而,在现实情况下,由于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而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2,因而,隐性知识的特质使得它难以被模仿,隐性知识共享并不能够轻易的实现。对研究生来说,当共享出其独特的且专属的隐性知识后,将有可能会丧失自己在团体中的利益和竞争力,因此,在学科团队日

9、常的学习和科研中,研究生并不愿意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而人际信任倾向能够加深知识提供者与知识接受者的相互认同和积极归因,降低知识转移的成本和难度,提高知识转移的深度和广度3,因此,许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在信任上,探讨不同的信任类型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4-7。初浩楠提出了谋算型信任、认知型信任和关系型信任三种信任类型,这种划分较符合中国人的信任特征分类,有利于得出符合实际的研究结论8。Levin和Cross综合国内外关于组织内知识转移和分享的文献,认为在企业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需要解决三个重要的问题:社会网络、信任和知识9。其中社会网络主要用来刻画社会资本中的结构维度,而信任则主

10、要反映了双方在知识共享时的社会关系状态。Hinds和Pfeffer指出信任的缺失将会阻碍知识共享,尤其是对具有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的共享10。Powell等人也认为信任的缺乏将阻碍组织内部的有效合作11。翟东升等将隐性知识共享的动机作为干扰变量,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多元回归法分析了企业中员工人际信任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际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显著的影响,情感型信任比认知型信任更能有效地影响员工共享隐性知识的意愿,隐性知识共享动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12。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人际信任倾向对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企业员工视角出发的,而基于研究生视角的研究比较少,且大多数研究

11、都是从理论层面对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实证方法探讨的较少。因此,本文在控制人口统计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PA-LV模型研究了各要素对研究生谋算型信任、认知型信任和关系型信任的影响程度,探讨不同的信任类型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明确不同信任类型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程度。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研究设计本文根据初浩楠2010年开发的量表8,将人际信任分为谋算型信任、了解型信任、关系型信任三个维度进行测量,共设10个题项,其中四个题项测算谋算型信任,主要从公平、能力、态度、履行诺言等信任要素来测算,如:“这类人能够公平地对待我”“这类人答应

12、我的事情一般情况下都会做到”。四个题项测算认知型信任,主要从谨慎、正直、可接受性、忠诚等信任要素来测算,如:“如果我犯了错误这类人不会利用它针对我”“这类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能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两个题项测算关系型信任,主要从情感、关系等信任要素来测算,如:“工作后这类人经常与我交往”“这类人愿意使用个人关系网络帮助我”。并采用李克特量表5级评分法,从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别给予5、4、3、2、1分。本文对隐性知识共享量表的设计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编制的成熟量表基础上,参考Subramaniam Youndt和Molina等编制的隐性知识共享活动量表13。主要从共享程度

13、、共享强度、共享意愿这三个维度来进行测量。采莫琪江:学科团队中研究生人际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105用李克特5级量表,共三个题项,如“我会经常与团队成员主动共享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等工作技巧”“我愿意与团队成员分享我的新思想”。(二)数据来源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全体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获得研究数据,问卷通过员工访谈和专家访谈编制而成。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其中电子问卷发放了120份,回收80份,回收率为66.7%;纸质问卷发放180份,回收125份,回收率为69.4%。有效问卷为205份。其中男性85人(41.5%),女性120人(58.5%)。

14、(三)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是当代行为与社会领域量化研究的重要统计方法,它融合了传统多变量统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与“线性模型之回归分析”的统计技术,对于各种因果模型可以进行模型辨识、估计与验证。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PA-LV(pathanalysis with latent variables)模型,即进行潜在变量的路径分析,探究人际信任倾向对研究生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路径。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的矩阵方程式如下:式(1)和(2)代表测量模型,和为可观测变量X和Y的载荷系数,和为可观测变量X和Y的测量误差,和分别为外生潜在

15、变量和内生潜在变量。式(3)代表结构模型,为内生潜在变量的路径系数,为外生潜在变量的路径系数,为残差向量。三、结果与分析(一)样本数据的检验与分析采用结构方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要求数据呈正态分布。黄芳铭认为:偏度的绝对值小于3,峰度的绝对值小于10表明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14。从表1中可以看出所有样本均呈正态分布。(1)(2)(3)表1样本描述性及相关性分析数据(N=205)公平态度能力履行诺言谨慎忠诚正直可接受性关系情感交往程度共享强度共享程度共享意愿N统计量205205205205205205205205205205205205205205均值统计量3.352.773.712.873.393

16、.002.972.904.034.103.583.353.553.48标准差统计量0.951.090.941.090.620.730.840.790.610.750.720.800.960.72偏度统计量-0.210.150.12-0.06-0.46-1.10-0.67-0.69-0.01-1.19-0.300.090.100.06标准误0.420.420.420.420.420.420.420.420.420.420.420.420.420.42峰度统计量-1.11-0.32-1.08-0.32-0.562.400.300.680.012.640.06-0.28-0.88-0.08标准误0.

17、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0.82河西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06在对量表的信度分析中,由于本研究的信度检验主要针对的是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因此采用Cronbachs系数来进行检验。通过表2可知,各量表的Cronbachs值都在0.7以上,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15,表示量表的可信度较高,所以本研究涉及的变量测量项目可以接受。表2样本数据的信度检验结果变量谋算型信任认知型信任关系型信任隐性知识共享观测变量个数4433Cronbachs0.7100.8590.7550.848为了检验样本的结构效度,主要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

18、A)来检验,在SPSS17.0统计分析下对各变量进行KMO值与Barlett球形检验样本的结构效度,结果如表3所示:14个变量的KMO值均为0.7以上,Bartlett球形检验值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各变量sig值均为0(0.005),表明每个变量的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表3样本数据的效度检验结果变量谋算型信任认知型信任关系型信任隐性知识共享KMO值0.7210.8340.7620.710Bartlett值25.171123.72667.30975.511df2121610sig0000(二)模型结果分析以下各表为PA-LV各潜在变量之间路径系数的估计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修正因果模型的自由度等

19、于67,整体适配度的卡方值162.12,CMIN/DF的值为2.420.05。表示假设模型导出的协方差矩阵与样本数据估计的协方差矩阵契合,即理论模型与观察数据可以适配。此外,模型整体适配度的RMSEA值为0.0340.900,AGFI值为0.9420.900,表示假设因果模型与观察数据可以契合。表4模型拟合汇总ModelDefault modelNPAR38CMIN162.12DF67P0.07CMIN/DF2.42RMSEA0.034GFI0.98AGFI0.942标准化回归加权值及标准化回归系数值(系数),即潜在变量间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及潜在变量的直接效果值或潜在变量间的路径系数;潜在变量对

20、观察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因素负荷量。从表5看出,观察变量公平、态度、能力、履行诺言对潜在变量谋算型信任的因素负荷量分别为0.60、0.55、0.01和0.97,表明谋算型信任关系中,履行诺言是影响谋算型信任的主要因素。观察变量谨慎、忠诚、正直、可接受性对潜在变量认知型信任的因素负荷量分别为0.17、0.14、0.43和0.64,表明认知型信任关系中,可接受型是影响认知型信任的主要因素;观察变量关系、情感、交往程度对潜在变量关系型信任的因素负荷量分别为0.52、0.34和0.55;表明关系型信任关系中,交往程度和关系较情感对关系型信任的影响显著。莫琪江:学科团队中研究生人际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

21、影响107研究表明:不同的信任类型与隐性知识共享正相关;认知型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影响较谋算型信任显著;关系型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影响比认知型信任影响更显著。谋算型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直接效果值为0.11,谋算型信任是指以理性的行为作为指导,觉得对方的行为对自己有利时而形成的一种信任,交往双方在乎的往往是产生和维持这种关系的成本。处于谋算型信任关系的这类研究生,大多属于学科团队中的新成员,他们在完成团队科研任务时,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共享隐性知识后,如果他得到了公平的奖励与回报,知识共享行为就会继续进行。反之,知识共享行为就会终止。认知型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直接效果值为0.43,认知型信任是双方经

22、过较长时间的认知和了解,而形成的一方对于另一方的可靠性程度和可信程度的预期,这种信任一般属于人际信任的中级阶段。随着人际交往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会进一步加深,因此人品、道德就显得愈发重要。处于认知型信任关系的研究生,由于双方交往的时间较长,彼此了解较深,在完成科研任务时,每个人都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且也看到了别人的优点。所以,在共享隐性知识后,如果知识拥有者能预测到知识接受者愿意接受他的知识,并且知识拥有者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将会愿意共享自己的知识。表5标准化的路经系数路径关系谋算型信任公平谋算型信任态度谋算型信任能力谋算型信任履行诺言认知型信任谨慎认知型信任忠诚认知型信任正直

23、认知型信任可接受性关系型信任关系Estimate0.600.550.010.970.170.140.430.640.52路径关系关系型信任情感关系型信任交往程度影响知识共享共享强度影响知识共享共享程度影响知识共享共享意愿隐性知识共享谋算型信任隐性知识共享认知型信任隐性知识共享关系型信任Estimate0.340.550.410.510.620.110.430.72图1潜在变量的路径系数河西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08关系型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直接效果值为0.72,关系型信任是在谋算型信任和了解型信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关系型信任属于信任的高级阶段,是指个体通过可延伸得到的社会网络来获得他人提

24、供情感、信息和帮助而满足个体需要和期望时对他人所产生的态度和倾向3。“关系”的特点在于突出个人中心即个人在圈子中的关键地位,血缘、亲缘、地缘、学缘、业缘、报答和回报等等,是维持、强化“关系”的重要因素16-18,在学科团队中,当研究生关系型信任建立起来后,表明信任双方都已是“熟人”“自己人”和“圈内人”,双方共享的信息和知识的程度与强度成为了现任双方关系的指示物,双方越接近,关系型信任的水平也就越高,共享的知识和信息的隐性程度越高。四、结论与启示本研究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不同人际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了不同的人际信任倾向对研究生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履行诺言

25、是影响谋算型信任的主要因素;可接受性是影响认知型信任的主要因素;关系和交往程度是影响关系型信任的主要因素;在人际交往的初级阶段即谋算型信任阶段,当信任双方没有高频率的接触、需要快速沟通时,展示个人集聚影响力的能力和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人际信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科团队成员的信任建立阶段,为了使研究生能与周围不同性格、不同环境的群体建立广泛联系,并且培养其接受、吸收、转化外界信息的能力,应当鼓励研究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或素质拓展等活动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使自己有更好的交往心理品质和自身魅力。(2)谋算型信任与隐性知识共享呈正相关;认知型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影响较显著;关系型信任对隐

26、性知识共享影响比认知型信任影响更显著。因此,为了使高校学科团队中的隐形知识传播效果更好,团队负责人应该推动研究生之间人际信任发展,为隐性知识共享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平台。同时还应采取各种措施建立研究生彼此的感情,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建立较好的团队成员奖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为建立互信提供更多的机会,使研究生人际信任不断地从初级的谋算型信任向关系型信任转化,使小团体融入到大集体中去,使集体内所有成员都是“自己人”或“圈内人”,从而实现组织内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降低隐性知识共享的成本,促进隐性知识更充分、更有效的共享。参考文献:1朱思文.隐性知识吸收视角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提升路径J.求索,201

27、3(04):51-53.2赵士英,洪晓楠.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证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0):20-23+333沈勇,何斌.知识型企业人际信任倾向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42-48.4李志杰.值得信任与信任D.吉林大学,2020.5 Ellis,K.&Shockley-Zanabak,P.Trust in top management and immediate supervisor:The relationship to satisfaction,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

28、s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J.Communication Qutarterly,2001,49(4):471-488.6 Lewicki,R.J.,Bunker,B.B.Trust in relationships:A model of development and declineJ.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5.7董紫桐.微信平台医疗众筹的信任生成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1.8初浩楠.人际信任、正式控制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1):44-45+47.9 Hinds,P.J.and Pfeffer,J

29、.Why organizations don t“Know What They Know”: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 affectingthe transfer of expertiseC.2001.Stanford,CA:Stanford Uni.莫琪江:学科团队中研究生人际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10910Powell,W.W.,Koput,K.W.and Smith-Doerr,L.Intero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Networksof learning i

30、n 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1(01),116-146.11Levin D Z,Cross 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you can trust: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in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11):1477-1490.12翟东升,朱雪东,周健明.人际信任对员工隐性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03):25-29.13Subram

31、aniam M,Youndt M.A.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the Types of Innovative CapabilitiesJ.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2005,48(03):450-463.14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15耿松涛.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创新能力模型及其管理策略J.管理现代化,2012(01):21-23.16田泽宇.影响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工作者人际信任的因素D.西南大学,2021.17龚晓京.人情、契约与信任J.北京社会科学,1999(04):124-127.18宝贡敏.论适合我国管理文化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5-14.责任编辑:殷月琴河西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