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路径_杨丽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740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6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路径_杨丽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路径_杨丽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路径_杨丽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2 第 25 卷第 1 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2 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2 周年之际,党中央批准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被纳入其中。80 多年前的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积淀的伟大长征精神,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征精神在新的时代仍焕发光芒,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何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其精神要义及价值意蕴内嵌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收稿日期:2021-12-15基金项目:黑龙江

2、省教育科学规划党史专项课题“龙江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JB1421027);东北林业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究项目“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党史教育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GYZ2021-17);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情感认同的高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专题课教实效性研究”(SJGSZD201700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SJGSY2020027)作者简介:杨丽艳,女,黑龙江伊春人,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新媒体集团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鲍雅丹,女,黑龙江依兰

3、人,东北林业大学 2021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路径杨丽艳,鲍雅丹(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摘要: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蕴含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民族利益重于一切的爱国情怀、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英雄气概,善于团结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把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将伟大长征精神有效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有助于在高校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4、,赓续精神血脉。关键词:长征精神;高校大学生;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K2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583(2023)-0012-05Three Ways of Integrating the Long March Spirit into the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CollegeandUniversityStudentsYANG Li-yan,BAO Ya-dan(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The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is a

5、 fine tradition and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formed by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Army led by the CommunistParty ofChina in the arduous revolutionary struggle.It is an important part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Chin-ese Communists.The long March spirit contains the firm belief that the rev

6、olutionary ideal is above all else,the patriotic feeling that na-tional interests are above all else,the heroic spirit of bravely climbing the peak despite hardships,and the collectivism spirit of unity andselfless dedication,which are valuable resourc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

7、llege students.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theLong March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way to integratethe spirit of the great Long March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will c

8、ontribute to thepromo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ong March spirit;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practice way第 25 卷第 1 期2023 年 2 月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Zunyi Normal UniversityVol.25,No.1Feb.2023 13 一、长征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和极具影响力的一

9、次伟大远征,在这一过程中,磨砺和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意志铸就的历史丰碑,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闪亮坐标,蕴含着丰富的内容。1.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信念坚如钢,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中国革命陷于低潮,红军身陷险境的情况下,仍能转危为安,克敌制胜,创造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究其根源,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革命信念的内在支撑。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最为壮烈的一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唯一能支撑红军渡过湘江的是红军内心对革命坚定而忠诚的信念。此战后,红军经历数百场生死攸关的战斗,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走过渺无人烟的沼泽,在漫漫征途

10、中长驱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程度,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但中国工农红军从未放弃过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他们有着为信仰而不畏艰难困苦的决心和勇气,不是因为看见而相信,而是因为相信而看见。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民族利益重于一切的爱国情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民族责任重于泰山”的爱国情怀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基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中国人民誓死抵抗,民族矛盾日渐加深。与此同时,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生

11、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该何去何从?面对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与红军战士北上抗日的抉择给予民族以新的希望。生死关头,红军战士们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们心系国家和人民,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面对敌人的围剿,他们挺身而出,甘愿牺牲;面对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他们艰难跋涉,屹立不倒。他们始终在为民族解放而战斗,因而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可靠的群众基础。3.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英雄气概“不为艰难而低头,不为困苦所屈服”的艰苦奋斗精神是红军砥砺前行、一往无前的精神支撑。“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

12、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漫漫长征途中,烈日、冰雹、雨雪、风霜等都是红军需要努力克服的恶劣气候条件。尤其在冬季,一身单衣的红军战士只能用顽强的意志抵御刺骨的寒风,在一次又一次突破生理极限的情况下与死神抗争。“雪山草地”是长征中最为艰难困苦的自然环境,但红军战士藐视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在陷入绝境时,依靠着信念而绝地重生。行军途中,在缺少粮食供给和弹药耗尽无法供应的情况下,红军战士只能吃草根、啃树皮,面对敌人的层层围剿,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与敌抗争,血战到底,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4.善于团结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长征途中“人和”

13、具体体现为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团结。“红军将士志同道合,思想上同心同德,生活上互帮互助,把战友当作亲人,把部队当作自己的家,凝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革命集体。”官兵之间不分上下,亲如一家,党员干部与红军士兵在日常生活中,同甘共苦,相互扶持。危险来临之际,红军战士置生死于度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红军各部队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一切以大局为重。“军民团结的为民情怀是长征精神的基石,它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意识,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红军进行万里长征,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开辟崭新的道路,时刻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征的胜利,

14、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百姓在红军最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为红军引路并提供物质帮助,使红军脱离险境。二、弘扬长征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是实现新时代 两步走 战略的中坚力量,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将由当代大学生接力,并由他们完成。”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长征精神的引领作用,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强化爱国担当意识,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增强团结互助意识等方面意义重大。1.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崇高的理想信念是

15、一个人最杨丽艳等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路径 14 第 25 卷第 1 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2 月可贵的精神品质,离开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就会扭曲,就会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人生就失去了意义。”理想信念作为前行路上的引路标和不断前行的动力源,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长于网络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大的解放,有着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但由于自身知识面和生活阅历的不足,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在网络盛行的时代,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部分大学生为逃避现实而选择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失去了对理想目标的追求

16、。可见,补足精神之“钙”,已迫在眉睫。回顾红军长征的历史,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之所以能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获得重生,靠的就是对革命终会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懈追求。用长征精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价值,既能指引大学生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抵制住新时代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历史正确之路上砥砺前行。2.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道:“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深

17、深植根于中华儿女心中最朴素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精神基因。对新时代大学生而言,爱国就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对抗疫中“90 后”“00 后”的爱国责任与担当表示高度的赞扬和认可。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缺乏理性的爱国认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坚持正确历史观等方面存有疑惑,很难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导致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三者的不统一。真正具有爱国情怀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无论面临多么艰苦的战争环境,都未曾放弃过自己的

18、革命理想,始终在为争取民族解放而奋斗。这些诞生在革命年代的英雄,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面对部分大学生爱国担当意识薄弱的问题,需用长征精神加以鼓舞,加以示范,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经历长征精神的洗礼,才能真正将其融入心灵,让爱国情怀流淌在每一位中国青年的心中,才能将爱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在点滴小事中诠释爱国的定义,践行长征精神,争做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3.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虽然现在的生

19、活环境变好了,但艰苦奋斗精神一点也不能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大学生要想成为新时代真正的奋斗者,就要做艰苦奋斗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心灵,磨炼意志,坚定信念。而今,部分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做到持之以恒,缺乏耐力和意志力。面对部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的问题,需用长征精神引导他们远离“舒适”的怪圈,不在艰苦奋斗的阶段选择安逸。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教会我们先苦后甜的道理,无论当下或未来我们处在何种领域,都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做事。只有领悟并践行长征精神,大学生才能在艰难险阻面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才能在挫折与失败面前,乐观面对,理性解决。4.增强大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习

20、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在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时代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个人能力,也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既能保证每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对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向往自由。在团队合作中,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不懂得换位思考,导致他们难以处理与室友或同学的关系,经常产生各种矛盾,不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集体生活。面对部分大学生团结互助意识不强的问题,可用长征精神进行引导,帮助

21、他们树立团结互助意识,改变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标签。利用红军战士在风雨兼程中同甘共苦、相互帮扶的事例,教会他们懂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重要性,以及“不能独善其身、无法置身事外、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的道理。同时,发扬革命先烈的榜样力量,对大学生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教会大学生正确看待个人与团体的辩证关系。一个人的力量即使再强大也毕竟是渺小的,15 只有融入集体生活才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才能在自己所奋斗的领域大放异彩。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是大学生应有的态度。三、弘扬长征精神的实践路径为增强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路径传递长征精神,做

22、到寓教于行、寓教于乐,实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提供多种路径支撑。(一)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课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阵地的主渠道作用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向大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活动重要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优势,将长征史实作为素材融入其中,不仅能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真实案例,用以增强教学的整体效果,也能使大学生明晰长征的历史,领悟长征精神,用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为使大学生形成对红军长征历史的正确认知及构建红军长征完整严密的知识体

23、系,思政课教师要以教学方式为主,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讲授长征史实。引进多媒体技术,利用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展示课堂内容。同时采用观看电影或纪录片等直观方式,赋予大学生关于红军长征史实的感性认识。2.注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加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应化被动学习为自我教育。在此过程中,注重思政课教师的引导,运用启发法式教学和大学生交流探讨坚定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当代价值等重要问题,使他们意识到长征精神与自己息息相关,增强大学生学习、领悟和践行长征精神的积极主动性,实现教学过程中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3.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思政课教师注重与

24、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深入探索每一门思政课与红军长征的契合之处,挖掘新时代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同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当前大学生主要以“00 后”为主,单调枯燥的讲授方式已不再能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把涉及到长征内容的相关课程制作成微课,或在慕课平台选取讲授红军长征的公开课供大学生观看,体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并利用此平台发布相关问题,开展线上讨论,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思政课教师既要把握教材理论的准确性、抽象性,又要拓展教材理论的深刻性、思想性,还要做到理论表达的鲜活性、大众性。”这对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体系提出

25、了更高要求,思政课教师不能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讲授,而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教学话语,以他们更容易接受的话语体系传授长征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生活化,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二)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实践,充分发挥实践体验的教化带动作用认识来源于实践,领悟长征精神的真谛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实践为载体,利用“活教材”培养大学生的长征精神,能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社会实践能使大学生切实体验红军长征历程的艰辛,受到长征精神的教育,进而把伟大的长征精神化于心、践于行。1.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服务为真实了解红军长征的故事及众多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组织大学生对一些革命前

26、辈的家属进行走访调查,或通过寻访红军部队了解实际情况,从革命先辈们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为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可组织他们对一些偏远落后、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进行调查。为培养大学生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组织大学生开展慰问老红军及家属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感恩之心缅怀革命先烈。同时,组织大学生开展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譬如,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可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在践行革命老红军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实现自身价值。2.开展红色文化参观活动,组织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了解红军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是如何凭借顽强的意志,才完成长征的胜利,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带领大学生走进长征纪念

27、馆及红军长征革命遗址等红色文化景区,感受革命历史的气息,主动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红军长征走过的路虽已不同往日,但为探寻他们留下的足迹,可组织大学生重走长征路,再吃红军饭,再唱革命歌曲,用心体验长征之路的艰辛,感受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能促进大学生把对长征精神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知,真正领悟长征杨丽艳等长征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路径 16 第 25 卷第 1 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2 月精神的本质,增强大学生践行和传承长征精神的自觉性,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三)将长征精神融入

28、大学生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濡染作用校园文化已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其良好的育人功能对大学生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这种影响可以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塑造其健全人格,需把长征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濡染作用,使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汲取长征精神的营养,把长征精神的力量内化为自身坚定的信念支撑,指引前行之路。1.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红军长征已过去 80 多年,为回顾历史、历久弥新,可以把长征过程中的英雄人物及其故事以海报的形式张贴在校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长征精神

29、。同时,在大学生经常停留的食堂、教室或图书馆等地张贴宣传标语,弘扬革命先辈勤俭节约的美德及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大学生忆苦思甜,对身处和平年代心存感恩。2.多形式开展以长征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组织以“唱革命经典歌曲、演长征舞台剧、讲红色经典故事、朗诵红色诗歌”等形式的晚会,将长征精神融入各项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文体艺术活动或欣赏高雅艺术的过程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同时,让长征精神走进大学社团,设立长征精神读书会、座谈会或研讨会,通过撰写学习心得,感悟长征精神。通过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第二课堂的各项活动,比如演讲、辩论、演唱革命歌曲等,传承红色基因。3.依托校园网络和新媒体

30、平台发挥网络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长征文化教育氛围依托校园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发挥网络育人功能,一方面,利用校园网络宣传长征精神。在校园网主页刊登涉及长征精神的文章,播放关于红军长征的微电影,供大学生阅读或观看,感受长征精神的魅力。通过建立校园红色专题网站,开辟继承长征精神的学习专栏,把红军长征史实作为教育素材,以图文并茂或微视频等方式呈现长征的历史、故事及英雄人物,组织大学生进行“云游”实践,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的学习活动,与历史对话,向未来前行。通过开展有关红军长征的知识竞赛活动,调动大学生网上学习长征精神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彰显爱国担当。另一方面,利用

31、新媒体弘扬长征精神。随着新媒体影响的日益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需借助新平台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大学生在休闲娱乐中感受长征精神,实现寓教于乐。微信、微博等是新媒体的主力军,应充分利用社交平台,在微信中建立红色文化公众号,推送关于红军长征及长征精神的文章或感言,使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浏览学习,或在微博发布相关问题,交流探讨长征精神的意义,通过点赞并转发,达到传播、弘扬长征精神的目的。抖音、B 站等平台是大学生在闲暇时间消遣娱乐的主场,通过发布关于长征的视频,帮助大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用红军长征的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进而达到以思促行,以行践思的目的。展望未来,长征就像一座丰碑,将在中华民族

32、伟大复兴的史册中,熠熠生辉,成为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担当,面对时代使命,新时代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争做长征人,传承长征魂。面对新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一份纯粹的初心,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3王凤贤,张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21-25.4吴静.红六军团在湖南的斗争历

33、程与长征精神的形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3):10-14.5江德强.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陕西教育(高教),2020(5):8-9.6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勉励广大党员 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N.人民日报,2020-07-01(1).7王晓波.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价值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1):5-9.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9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2).10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11屠大华.现代教育理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2赵曜,施晖.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55-56.(责任编辑:娄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