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轴的用途和分类.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5973783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的用途和分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轴的用途和分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轴 §11-1 概述 一. 轴的用途和分类 轴的功用:支承回转零件,并传递运动和动力。 轴的分类: 按受载 按轴线形状 直轴 二. 轴的设计内容 轴的设计包括 三. 轴的材料 主要是碳钢和合金钢。 碳钢:价格低廉,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低,可用热1处理或化学处理提高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最常用45号钢。 合金钢:比碳钢具有更高的机械性能和更好的淬火性能。在传递大动力,并要求减小尺寸与质量,提高轴颈的耐磨性,以及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工作的轴,采用合金钢。 注意:在一般工作温度下(低于200),各种碳钢和合金钢的弹性模量相差不多,所以不能用合金钢提高轴的刚度。在选择钢的种类和热处理方法时,应根据强度和耐磨性,而不是刚度。但在既定条件下,有时也用强度较低的钢材,而用适当增大轴的截面面积的办法来提高轴的刚度。 ZT和QT容易做成复杂的形状,且价廉,有良好的吸振性和耐磨性,对应力集中敏感性低,可制造外形复杂的轴。 §11-2 轴的结构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包括定出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部结构尺寸。 轴的结构主要取决于:轴在机器中的安装位置及形式;轴水零件的类型、尺寸、数量及和轴的联接方法;载荷的性质、大小及分布情况;轴的加工工艺等。轴的结构应满足:轴和轴上零件有准确的工作位置;轴上零件便于装拆和调整;轴有良好的制造工艺等。 一.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二. 轴上零件的定位 1.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定位轴肩的高度:h=(0.7~1.0)d,非定位轴肩的高度,一般取为1~2mm。 2.零件的周向定位 三. 各轴段直径和长度的确定 四. 提高轴的强度的常用措施 1. 合理布置轴上零件以减小轴的载荷 2. 改进轴上零件的结构以减小轴的载荷 3. 改进轴的结构以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 4. 改进轴的表面质量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五.轴的结构工艺性 §11-3 轴的计算 轴的计算通常在初步完成结构设计后进行校核计算。计算准则是满足轴的强度或刚度要求,必要时校核轴的振动稳定性。 一. 轴的强度校核计算 根据轴的受载及应力情况,采取相应的计算方法,并恰当选取许用应力。 对于仅仅(或主要)承受扭矩的轴(传动轴),按扭转强度计算; 对于只承受弯矩的轴(心轴),按弯曲强度计算; 对于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转轴),按弯扭组合强度进行计算,需要时按疲劳强度进行精确校核。 1. 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这种方法只按轴所受的扭矩计算轴的强度;如果还受不大的弯矩,则用降低许用扭转切应力的方法予以考虑。在作轴的结构设计时,通常用这种方法初步估算轴径。对于不太重要的轴,也可作为最后计算结果。轴的扭转强度为 由上式可得轴径 式中:,表15-3。对于空心轴 ,β=0.5~0.6 当轴截面上开有键槽时,应增大轴径以考虑键槽对轴的强度的削弱。对于直径d>100mm的轴,有一个键槽时,轴径增大3%;有两个键槽时,应增大7%。对直径d≤100mm的轴,有一个键槽时,轴径增大5~7%;有两个键槽时,应增大10~15%。然后将轴径圆整为标准直径。这样求出的直径,只能作为承受扭矩作用的轴段的最小直径dmin。 2. 按弯扭组合强度条件计算 通过轴的结构设计,轴的主要结构尺寸、轴上零件的位置、外载荷和支反力的作用位置均已确定,轴上载荷(弯矩和扭矩)可求得,因而可按弯扭组合强度条件对轴进行强度校核计算。 1) 作出轴的计算简图(即力学模型) 轴所受的载荷是从轴上零件传来的。计算时,常将轴上的分布载荷简化为集中力,其作用点取为载荷分布段的中点。作用在轴上的扭矩,一般从传动件轮毂宽度的中点算起。通常把轴当作置于铰链支座上的梁,支反力的作用点与轴承的类型和布置方式有关,按图15-23确定。 在作计算简图时,应先求出轴上受力零件的载荷(若为空间力系,应把空间力分解为圆周力、径向力和轴向力,然后把他们全部转化到轴上),并将其分解为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然后求出各支承处的水平反力RH和垂直反力RV(轴向反力可表示在适当的面上)。 2) 作出弯矩图 根据上述简图,分别按水平面和垂直面计算各力生产的弯矩,并按计算结果分别作出水平面上的弯矩MH图和垂直面上的弯矩MV图;然后按下式计算总弯矩并做出M图: 3) 作出计算扭矩图 将T折算为αT。 4) 作出计算弯矩图 根据已做出的总弯矩图和扭矩图,求出计算弯矩Mca,并做出Mca图。 式中:α---考虑扭矩和弯矩的加载情况及产生应力的循环特性差异的系数。通常弯矩产生的弯曲应力是对称循环变应力,扭矩产生的扭转切应力常常不是对称循环变应力,故在求计算弯矩时,必须计及这种循环特性差异的影响。当扭转切应力为静应力时,取α≈0.3;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时,取α≈0.6;若扭转切应力也为对称循环变应力时,则取α=1。 5)校核轴的强度 已知轴的计算弯矩后,即可针对某些危险截面作强度校核计算。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弯曲应力 心轴工作时,只受弯矩而不承受扭矩,所以上式中,应取T=0。转动心轴的弯矩在轴截面上引起的应力是对称循环变应力;固定心轴,考虑启动、停车等的影响,弯矩在轴截面上产生的应力可视为脉动循环变应力,所以其许用应力为,。 3. 按疲劳强度条件进行精确校核 实质在于确定变应力情况下轴的安全程度。在已知轴的外形、尺寸及载荷的基础上,可通过分析确定一个或几个危险截面(这时不仅考虑计算弯矩的大小,而且要考虑应力集中和绝对尺寸等因素影响的程度),求出计算安全系数Sca并应使其稍大于或至少等于计算安全系数S,即: 仅有法向应力时,应满足 仅有扭转切应力时,应满足 S=1.3~1.5,;用于材料均匀,载荷与应力计算精确时; S=1.5~1.8,用于材料不够均匀,计算精确度较低时; S=1.8~2.5,用于材料和计算精确度很低,或轴的直径d>200mm时。 二. 轴的刚度校核计算 轴在载荷作用下,将产生弯曲或扭转变形。若变形量超过允许的限度,就会影响轴上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丧失机器应有的工作性能。轴的弯曲刚度以挠度或偏转角来度量;扭转刚度以扭转角来度量。轴的刚度校核通常是计算出轴在受载时的变形量,并控制其不大于允许值。 1. 轴的弯曲刚度校核计算 常见的轴大多为简支梁。若是光轴,可直接用材料力学中的公式计算其挠度或偏转角。若是阶梯轴,如果对计算精度要求不高,可用当量直径法作近似计算。即把阶梯轴看成直径为dv的光轴,然后用材料力学的公式计算。当量直径dv为 当载荷作用在两支承之间时,L=l(l为支承跨距);当载荷作用于悬臂端时,L=l+K(K为轴的悬臂长度)。 轴的弯曲刚度为: 挠度 mm 偏转角 2. 轴的扭转刚度校核计算 轴的扭转变形用每米长的扭转角来表示。圆轴扭转角的计算公式为: 光轴 阶梯轴 式中:T—轴所受的扭矩,N.mm; G—轴的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MPa,对于钢材,G=8.1*104MPa; Ip --轴截面的极惯性矩,mm4,对于圆轴,; L—阶梯轴受扭矩作用的长度,; Ti、li、Ipi---分别表示阶梯轴第段上所受的扭矩、长度及极惯性矩; z--阶梯轴受扭矩作用的轴段数。 轴的扭转刚度条件为 式中:--为轴每米长的允许扭转角。对于一般传动轴,;对于精密传动轴,;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轴,可大于1。 例:设计单级斜齿传动齿轮减速器的低速轴。已知:电机功率P=4kW,转速n1=750rpm,n2=130rpm,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300,b2=90,β=120,αn=200。 要求:1.完成轴的全部结构设计; 2. 根据弯扭组合强度条件,验算轴的强度; 3. 精确校核轴的危险截面是否安全。 解:1.求低速轴上的P、T 取η联=0.99, η齿=0.96, η承=0.98 P2=P1.η= P1.η联.η齿.η承 =4*0.99*0.96*0.98=3.73W 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3.初估轴的最小轴径,选择联轴器 安装联轴器处轴径最小,轴的材料选用45钢,由表15-2,A0=118~107 考虑轴上键槽对轴强度的削弱,轴径需增大5~7% 则d≥(38.65~34.398)mm 选联轴器:由T=274012N.mm,查手册,选用TLT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半联轴器长度L≤112mm,L1=84mm,孔径d=40mm,所以取此处轴径d=40mm。 4. 轴的结构设计 (1) 拟定装配方案:轴上齿轮、轴承、轴承端盖、联轴器从右端装入,左端装入轴承、轴承端盖。 (2) 根据轴上零件轴向及周向定位、固定要求,各段轴径及长度确定如下: 滚动轴承处选用30310轴承,尺寸d*D*T*B=50*110*29.2*27 轴环定位高度h=(0.07~0.1)d=3.5~5mm,取h=5mm 轴环处d=2h+55=65mm 宽度l=1.4h=1.4*5=7mm,取l=10mm (3)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齿轮、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固定采用过盈配合+平键。齿轮处:平键尺寸为b*h*l=16*10*70(GB1096-79),为保证齿轮与轴有良好对中性,采用H7/r6配合。半联轴器处:C型平键尺寸为b*h*l=12*8*70(GB1096-79),H7/r6配合。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固定用过盈联接,选H7/m6配合。 (4) 定出轴肩处圆角半径的值,倒角2*450。 5. 选用轴的材料、热处理方法,确定许用应力 材料:45钢调质,毛坯直径d<200mm,σB=650MPa,σs=360MPa,σ-1=300MPa, τ-1=155MPa 许用应力 6. 画轴的计算简图 求RAV、RBV 由∑MA=0 求RAH、RBH αT=0.6*274012=164407.2 N.mm 7.按弯扭组合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由Mca可知,齿轮中点处计算弯矩最大,校核该截面强度 所以,此截面强度足够. 8.精确校核轴危险截面 截面C为危险截面 左剖面W=0.1*553=16637.5mm3, WT =0.2*553=33275 mm3 过盈配合产生的应力集中系数由附表3-8求得 由附图3-2、3-3得 所以,C剖面左侧强度足够。 右剖面W=0.1*503=12500mm3, WT =0.2*503=25000 mm3 剖面上由于轴肩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ασ、ατ 查附表3-2,r/d=3/50=0.06,D/d=55/50=1.1 由附图3-1 qσ=0.82, qτ=0.85 所以,右侧强度足够。 所以,C截面强度足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