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80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的高,体会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对应性;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3、体验到三角形的美;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4、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正向迁移,并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三角形高和底的对应性,并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1、概括三角形的概念
2、作三角形的高
教具:
课件,操作练习纸,三角板
学具:三角尺,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数学课,大家有数学问题要问我吗?
(如果有,要表扬他发言勇敢,并有较多的数学问题意识,颁发优卡;并鼓励其要同学要像他一样,每天带着数学问题进教室。如果没有,也不批评。对颁发各种形状的优卡,要适时的问孩子们,“你的优卡形状是什么?你对这个图形有哪些了解?”特别是平行四边形时,要复习到有两组高和底,并各有无数条,复习到易变形的特点。为学习三角形的高做铺垫,复习到等腰梯形时要强调是两腰相等,为等腰三角形做铺垫。最后归结到这些图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都是四边形,为三角形的定义作铺垫。总之要让课前谈话,真正起到为数学学习服务的作用。)
我有一些数学问题,是关于三角形特性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
问题:
1、三角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的高是指什么?如何画三角形的高
那么像我手中的三角板,从前面来看,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图形?“三角形”,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的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图形,也是小学阶段里学习的最后一个由直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他也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研究,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来学习,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让学生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建立三角形概念
1、忆三角形
大家对三角形有哪些了解?
如果学生说到了本节课或以后课上要讲的知识,要鼓励学生,看来个别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关于三角形,你还有什么问题,要研究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2、找三角形
请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上见到过三角形?
学生先说说,老师再用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有三角形的物体?让学生找一找,并想想这些三角形的物件起什么作用?
(对于说对的同学,鼓励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画三角形
看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用途,还真不少!那么大家会画三角形吗?先想一想,如果画三角形,必须要用到什么?为什么?
(要求自已在做之前,要先想,三思而后行,想好了,再动手去做,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操作要求: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出五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并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上。
同桌交流:画好的同学,请同桌两人互相看看,你觉得同桌画的是三角形吗?并互相说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角。
全班反馈:
(1)有没有哪位同学觉得你的同桌画的不是三角形的?有的话,一定要说明为什么你觉得不是?
(2)看黑板上的五个图形,大家认为他们是三角形吗?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如果是,那你大家想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并分别指出来,老师随机板书。
(本来想让学生找找不同点,以便为后面的学习用思考,比如说边的长度不同啊,就可以提示学生三边关系,比如说角的大小不同,就可以提示学生可以按角的大小来分类。但想到时间关系,不知可以否)
板书: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4、辨三角形
师:老师也画了几个图形,请大家来看,他们是三角形吗?不是,为什么?如果改,就是了。
第一个,三条线段没有两两相接,所以没有形成三个角。可见三条边,三条个角,少一不可。
第二个,从一个顶点处出发的三条线段,有三条线段,有三个角,但是没有三个顶点,也就是说没有两两相接。
第三个,由三条曲线段连成的,不是直线段,所以三边是指三条直直的线段,
第四个,是直角三角形,
第五个,是钝角三角形
补充说明:每两条线段都有着一个共同端点的线段,所以叫做两两相接,或者说三条线段就像小朋友做游戏时,手拉手的围起来一样。
5、定义三角形
师:通过分辨,同学们来说说,什么样子的图形,就叫做三角形。
说完之后,跟课本的定义对比一下,发现书上的更强调了哪些?一个围字,突出了一个整体,一个圈,也就是相邻的两线段两两相接,才是三角形。
切记:一定要拓展,由五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就是五边形,由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六边形,由若干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多边形。
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1、唱一唱
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唱首歌,祝贺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吧!
唱一支英方歌曲吧!I CAN SAY MY ABC !
(感觉学科之间的联系,并适时调整课堂气氛。不知能不能要。)
2、想一想
英字字母和我们的数学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一般用大写字母来来表示数学上的点,,比如三个顶点,就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A、B、C来表示,边就可以用这两个字母来表示,比如边AB。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三角形就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但是我们必须写出:△ABC,因为角也是可以用三个字母来表示的,但是也必须写清是∠ABC,但这时角的顶点一定是点B。
3、标一标,
你会用连续的三个英文字母来命名你画的三角形吗?试试看,请说给同桌听,都是什么顶点,什么边?
4、看一看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我们来看每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条边?比如:
顶点A的对边是哪条边?
顶点B的对边又是哪条边?
顶点C的对边又是哪条边?
你能说三角形EDF中,哪个顶点和哪条边相对吗?特别是要出现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
5、学一学
如果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那么这个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就叫做三角形的底。
(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曾经学过什么图形的高和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和高。要不要?我想及时回顾相关知识,以便激起学生的旧知,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用课件演示,作垂线的过程。顶点A向对边BC做垂线的过程,并表示出高和底。(侧重于利用直角三角板做垂线,先让一条直角边对照底边,让另一条直角边找顶点,然后找一个点, 再连线,关键标直角符号。而不是直接给出一条与底边垂直的线段,我想突出画高的方法就是画垂线的方法,而不是仅仅把高进行呈现。)
6、议一议
师:同学们来看这是一组底和高。那么如果从另一个顶点向对边引垂线段呢?是不是得到了另一组底和高?同桌讨论一下:一个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为什么?
(感觉这样呈现高,还不够具体,形象,没有生活基础了。原想着,出现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感知一下,三角形的高可以是三角形任意一边做底时,顶点到底边的距离,所以就会有三组底和高,但又不知是否恰当,好像教材上也是直接给出的数学定义,并没有现实意义。)
7、练一练
先练习认高,出示一个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向对边引出了三条线段,其中有一条是垂直的,让学生来说说,哪一条线段是底边上的高。
再练习底和高的对应,出示一个三角形,标有三条边的长度,,在三角形内画了三条高,并标有长度,让学生来说说三组对应的底和高分别是什么?
最后练习画高,让学生尝试在三角形内画出一条高。并请同学互机检查,请同学上黑板上画。检查的方法是什么?用三角尺,检查是不是直角。
(是不是有点头重脚轻,重点难点后移的感觉)
四、小结并检测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数学问题?
检测题:
1、填空,如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
2、判断,哪条线段是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要出现直角三角形)
底边AB上的高是()厘米,底边BC上的高是()厘米
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一条高。(两个三角形)
4、在下面图形中画一画,你会把它分割成三角形吗?
长方形,梯形,六边形。
5、一条长5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ABC,如图所示,,AB边是BC边的2倍,如果AC边长20厘米,那么BC边长多少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