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频率与概率教学设计省级.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969777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频率与概率教学设计省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频率与概率教学设计省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  题: §6.1 频率与概率(一) 学 情 分 析 由于概率的有关知识是初二学习的,学生可能有些生疏,加上初三(1)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差,学习习惯懒散,所以在开始上新课以前,必须复习概率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交代试验的注意事项及基本要求:试验数据的真实性与随机性,其次是试验次数越多越好. 考虑到下一节课要引入树状图求理论概率,所以在试验模型的准备上选取两步试验,自然引入求理论概率的两种方法——树状图、列表法。 教 材 分 析 《新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要求是:理解频率。理解计算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初步建立数据观念,理解通过数据进行统计推断的合理性。初步形成通过实例探索数学结论的思维方式。不管是用频率估计概率还是用样本估计总体,他们的实质都是偶然的现象中包含着必然的规律,这是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的核心的思想。 教学重点1、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学会依据问题特点,用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 1、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2、用频率估计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理解当实验次数较大时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并据此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统计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究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 计算器、每小组准备两组扑克牌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点拨 教学说明 时间安排 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 1、什么是频数?什么是频率?什么是概率? 2、 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记作P(必然事件)= ; 3、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记作P(不可能事件)= ; 4、 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于 ~ 之间,即 <P(不确定事件)< 。 即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二)随机投一枚硬币一次,如果出现正面朝上,那么正面朝上的频率是1,但是随机投一枚硬币,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都是0.5。 学生跟着导学案一起复习学过的知识! 频率是一个试验数据,是在变化的,然而概率是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变的。   学生要找到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首先得知道频率与概率的概念、及其两者的本质区别。 3 分 钟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活动一: 准备两组相同的牌,每组两张。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分别是1和2.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称为一次试验. (1)估计一次实验中。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可能有哪些值? (2)每人做30次试验,依次记录每次摸得的牌面数字并求和。并根据试验结果统计2、3、4出现的频数。(表格见导学案) (3)根据(2),制作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见导学案) (4)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估计哪种情况的频率最大? (5)计算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是多少? 全班同学分为七组,每组6人,组内分工合作,每人做30次试验,并做好自己试验数据的统计。 由于探究过程是试验形式,所以试验过程中必须要求 1、试验数据来源要真实、随机。 2、试验次数越多越好 试验题材的设计既注意了问题的新颖性,又注意了试验的可操作性和理论概率计算的简单性,为了引入第二课时的树状图和列表法,该概率模型涉及两步试验。 15 分 钟 三、 小组统计研究 (6)6个同学组成一组,分别汇总其中两人、三人、四人、五人、六人、七人的实验数据,相应得到实验60次、90次、120次、150次、180次、时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之和等于3的频率,填写下表.并绘制相应的折线统计图.(图表见导学案) 组内同学分工合作,把整组同学的试验次数逐渐累计,并作出牌面数字和为3的频率的折线统计图, 整组得到的结果应该一致, 吩咐组内同学观察折线统计图,得出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牌面数字和为3的频率如何变化? 绘制相应的折线统计图,从而动态地研究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以便学生在后面得出频率稳定性的结论。 10分 钟 四、全班合作交流 (1)在上面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继续增加试验次数呢?与其他小组交流所绘制的图表和发现的结论. (2)当试验次数很大时,你估计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在与各组交流图表的过程中发现:在各组的折线统计图中,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的“波动”变 小 了.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试验结果的差异较小。实验的数据即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比较稳定. 怎样能将试验次数更进一步增加呢?越大越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集合全班的试验数据,交流合作,可以使实验次数达到一千多次.下面我们汇总全班的实验次数及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3的频率.并作出折线统计图,并观察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的变化是怎样的? 进一步汇总试验数据,检验上面的估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频率的稳定性。 10 分 钟 五、总结试验结果——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试验次数很大时,一个事件发生频率也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多 次 试 验 ,用一个事件发生的 频率 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 概率 。 全班学生一起来总结最终的结果。 在上面的摸牌试验中,当试验次数很大时,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等于3的频率也应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 注意:这个结论并不意味着试验次数越大,就越为靠近,应该作为一个整体的趋势,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增加了几次试验,试验数据与理论概率的差距反而扩大了。 3 分 钟 六、巩固练习 1、有一箱规格相同的红、黄两种颜色的小塑料球共1000个,为了估计这两种颜色的球各多少个,小明将箱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箱子中,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约为0.6,据此可以估计红球的个数约为 。 2、某足球评论员预测:“6月13日进行的世界杯小组赛意大利队对加纳队的比赛,意大利队有80%的机会获胜。”与“有80%的机会获胜”意思最接近的是( ) A、意大利队肯定会赢这场比赛 B、意大利队肯定会输这场比赛 C、假如这两支球队进行10场比赛,意大利队会赢8场左右 D、假如这两支球队进行10场比赛,意大利队恰好会赢8场 2 分 钟 七、学习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2、预习中遇到困惑解决了吗? 2 分 钟 八、布置作业: 习题6.1 活动二:活动课题:利用学生原有的实验数据统计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2的频率,进—步体会当实验次数很大时,频率的稳定性及其与概率之间的关系. 活动与探究(选做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这就是说:在两次重复实验中,必有一次发生 B.一个袋子里有100个球,小明摸了8次,每次都只摸到黑球,没摸到白球,结论:袋子里只有黑色的球 C.两枚一元的硬币同时抛下,可能出现的情形有:①两枚均为正;②两枚均为反;③一正一反,所以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 D.全年级有400名同学,一定会有2人同一天过生日 Ⅵ.活动与探究(选做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这就是说:在两次重复实验中,必有一次发生 B.一个袋子里有100个球,小明摸了8次,每次都只摸到黑球,没摸到白球,结论:袋子里只有黑色的球 C.两枚一元的硬币同时抛下,可能出现的情形有:①两枚均为正;②两枚均为反;③一正一反,所以出现一正一反的概率是 D.全年级有400名同学,一定会有2人同一天过生日 板书设计 §6.1 频率与概率 一、各组数据统计 二、全班累计数据的折线统计图 三、课时小节 四、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