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国学经典助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_黄思乔.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6186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国学经典助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_黄思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国学经典助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_黄思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国学经典助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_黄思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4第 12 期(总第 810 期)科学咨询44人才培养一、国学经典与人文素质培养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至今,与国家、民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文献,包括 论语 孟子 诗经 尚书 礼记 等一系列文化典籍。这些经典蕴含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哲学、伦理、艺术等方面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经典的研究和传承,是维护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重要途径,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宏大的思想体系、深邃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增强人们国家认同感、文化自信心,并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学经典不仅仅是一些古老的文化遗

2、产,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淀的思想精华。对这些经典的传承不单单是为了让它们在我们手中得以保留和传递,更重要的是传承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传统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源泉,其核心价值观包括礼仪、忠诚、孝道、仁爱、诚信、谦虚、感恩、慈悲等等。这些价值观涵盖了人的基本生活、行为、思考、处世、交往等方面,不仅具有普遍的价值,也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认知、情感升华都有深刻的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将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经典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内涵1,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和特点,如儒家思想的仁爱、孝道,道家思想的和谐、自然,佛家思想的慈悲

3、、智慧等等。这些经典所散发的文化气息和精神气质,不仅来源于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是人类智慧和价值的真正体现。同时,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教师可激发高职学生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生活实践,进一步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高职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让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传扬和应用,让传统文化精神的和谐、善良、宽容、包容、自强、进取等品格,成为学生生活和工作中的基本准则,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从而助推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二、高职院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及价值(一)构建和谐人文校园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

4、未来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塑造学生品格、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职业志向、发展创新能力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学校通过设置国学经典课程,使学生深入学习并诵读国学经典,让高职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人文校园,打造出契合当地特色、保持良好风格的院校精神2。这种精神不仅仅是指学术气息或者成果,更多的是一种校园文化的综合体现,包括了语言风格、为人处世、审美品位等方方面面的表现。比如,学习 论语 时,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做事要讲“君子之道”,在行动中秉持“中庸之道”,严格遵循礼仪规矩,让校园充满着谦和、稳重的氛围。学习 礼记 时,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5、笃行之”,以时刻强调求真、求实、求精等思想,在校园中塑造精益求精的工作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品德,弘扬人文精神,传承人类智慧,构建和谐的人文校园,把国学经典的精神内涵融入校园文化,营造和谐诗意的人文校园,让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更加优越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国学经典助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黄思乔(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摘 要:本文论述了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深刻的人文智慧和实践意义,对于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分析并总结了国学经典对于构建人文校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塑造正确价值观、提升民族认同感等方面的积极

6、作用,并从教学方法、读本编选、教育方向、课程设置方面对高职院校开展国学经典教学的方法与路径进行了探索与建议,以期国学经典在高职院校人文培养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关键词:国学经典;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作者简介:黄思乔(1992),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及教育。45第 12 期(总第 810 期)科学咨询45人才培养(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习国学经典不仅仅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经典文本中的深远思想和人生哲理,拓宽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在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锻炼思考、分析、推理、判断等许多思维技能,培养理性思考能力。同时,国学

7、经典中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教育,如 论语中讲求“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教师要引导学生遵循正义和良好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让学生具备优秀品行。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精髓,涉及到儒、道、释三家的哲学、文化、艺术、历史等多个方面内容,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灵成长和品行修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课程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教师要促使高职学生不断参照古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举止,成为拥有高尚人格、作风端正、品行优良的社会主义新人。(三)塑造正确人生价值观国学经典集中了众多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思考,概括了具有普遍价值

8、的中华美德,如孔子的“仁爱之道”、老子的“道法自然”、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等。这些智慧、启示、力量可以影响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化,让他们明确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帮助他们感受到人类世界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各种事物的生命跨度,让高职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人生,更加全面、深入、正面地看待人生和生命,激发其对中华文化内涵和价值的理解以及认识,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细腻感受国学经典所传达的儒家思想的仁爱、孝道、礼仪、诚信以及佛家思想的慈悲、智慧等,修身立德,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四)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指个人在文化层面

9、上认同自己所属民族的身份和文化特质,并为此感到自豪和满足的情感状态。具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人通常可以对自我身份和文化特质有较为清晰明确的认识,从而也更容易建立起自信和自我肯定的心态,这种自信心和自我肯定对个人职业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展现了 一个民族的特有气质和价值观念。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珍藏。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感受人文情感,了解家国情怀,不断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国学经典将带领高职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变化,体验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气息,提高文化自信心,促进民族自豪感,

10、激发并提升高职学生的魄力和气度,从而为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献出新时代的力量。(五)传承工匠精神高职学生由于其所学专业的特殊性质,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严谨、细致、专业化的精神素质。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工匠精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养、拓展思维、培养专业技能,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职业人才3。国学经典中不乏具有工匠精神的文化遗产,如 天工开物 梦溪笔谈 营造法式等著作,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这些著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阅读和学习它们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高职院校开展国学经典教学路径探索(一)拓宽教学路径,丰

11、富教学载体高职院校应通过灵活丰富的教学载体选择,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机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学校可以以学生社团为活动载体开展国学经典教学工作,在校内组织成立国学社,邀请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举行一系列国学经典学习活动,例如学习周易、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并举行相关比赛和展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或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国学经典学习的讲座,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参与并寻求相关问题的答案。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学习国学经典并在其中获得思考启示。同时,学校可以举行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例如中国书法、诗词朗诵、国乐演奏等,社团成员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更加

12、深入地了解国学经典并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仍然是学习国学经典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得优质观念和方法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传统课堂教学为课程载体,开设国学经典主题课程,如“国学经典阅读”和“传统儒家文化”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国学经典,教师则需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和构建教育模式,在注重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价值的传递和启蒙,让学生在课堂中全面提升国学素养和文化修养。(二)科学编选读本,立足学科实际传授经典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筛选、抽取、优化46第 12 期(总第 810 期)科学咨询46人才培养等手段,尽可能挖掘经典中精华部分并加以关注,弃掉那些与时代渐行渐远的篇目,重拾上

13、佳篇章。经典著作中有一些具有文学价值、人类智慧在其中得到体现的优秀篇章,教师应通过筛选,选择这些篇章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典著作的丰富内涵,理解和研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学读本的选择应立足实际,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合适的读本,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加有兴趣和效果4。例如,针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教师可根据他们的知识需求、职业发展和学科特色等来筛选,可选择 天工开物、周礼 考工记 和 营造法示 等,这些经典著作涉及到生产制造、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内容,都是工科学生学习的重点,对于工科专业学生具有重要价值,选取这些读本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三)聚焦

14、职业道德培养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校电力学院学生进行了 一次关于“职业道德”的调研,共计发放问卷248份,回收有效问卷共213份。问卷结果显示,76%的学生对于未来职业规划模糊,63%的学生表示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不足,职业道德信念感薄弱。在问及“你认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哪个更重要?”时,68%的学生认为职业技能比职业道德更重要,在问及“以下我国历史上具有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鲁班、蔡伦、李春、张衡、黄道婆),你认识几个”时,47%的学生选择只认识2个,32%的学生选择认识3个,仅有19%的学生选择认识4个,而有2%的学生表示一个也不认识。国学经典的学习和体验能够让学生逐渐领会孟子所说的“君子之

15、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承担着利益的代表,同时也具有更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让学生珍视这样的职业道德,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国学经典的教育中,我们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要让学生理解到职业发展应该与社会责任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5。例如,在学习 大学 中庸 等经典著作时,教师要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发展,真正实现人才和社会的双赢。(四)重视人文课程设置高职院校教育有着明显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培养的是一批与社会直接接触的实践型人才,而人文课程不仅仅意味着对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传统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是

16、可以为高职学生提供一系列的社会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人际交往能力、道德理念等,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高职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探究问题,了解社会、文化背景,增强综合素质,提升职业竞争力。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人文课程的设置、加强人文学科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6。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学校可以细化课程设置,设计更加具体化、实用化的国学经典教学课程,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国学精髓,加深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知和了解。例如,在管理类专业中,学校可以开设“论语与领导力”“道德经与企业管理”等课程,同时可以将国学经典教学融入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活化教学内容。比如,学校可以

17、组织学生赴名人故居、古迹、博物馆实地探访,体验历史传统文化氛围,加深学生对国学经典书籍的理解和悟道。四、结束语国学经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具有深刻的人文智慧和实践意义,对于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塑造良好的人文工匠精神,进一步领悟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核心价值观,并将这些理念与实践紧密结合,推进“以人为本”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高职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而人文素质是衡量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通过深入学习、理解和诵读国学经典,高职学生可以在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

18、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参考文献:1 黎春晓.经典诵读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广西教育,2019,1099(19):139-140.2 罗惜春.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617(7):16-17.3 刘玲.以中华经典诵读推进工科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实践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1):1-5.4 蒋丽云.文化传承语境下高职院校经典诵读实施策略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72-75.5 刘萍.职业院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可行性策略J.新课程(下),2015,348(8):37.6 冶静芳.经典诵读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知识文库,2017,408(9):213-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