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作业(5)无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8题
苏子愀然,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⑤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⑦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矛。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
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哀吾生之须臾
3、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4、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 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5、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6、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7、填出下列各句的作者:
甲: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_____。
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孙泰,山阳人,少师(拜……为师)皇甫颖,操守(品德)颇有古贤(古代贤人)之风。泰妻即姨妹(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大的)损一目,汝可取(同“娶”)女弟。”姨卒,泰取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嫁)。”众皆服泰之义。尝于都市(国都的市场)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文言知识] 子。古代女性也可称“子”。上文“以二子为托”中的“二子”,即两个女儿。又,“女弟”即妹妹,“汝可取女弟”,意为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又,“卫人嫁子”,意为卫国有人出嫁女儿。 [启发与借鉴]善良诚实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品德。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颇 ;②先是 ;③卒 ;④市 ;⑤亟
2.翻译:或诘之
文征明(明朝著名书法家)临(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日以十本为率(标准),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马虎),或答人简札(书信),少(稍微)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启发与借鉴]功到自然成。
[思考与练习]
1.文徵明年轻时每天要写多少个字? 。
2.翻译:平生于书,未尝苟且。
吾弟爱鸟,日思得一雏。今春,有燕自南来,竟日(整天)衔泥,筑室于檐下,劳甚。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原来是)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母闻之,曰:”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冬,尔安得久饲之?”趣(催促)弟遽(马上)释之。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雏飞于巢,与其家人熙熙而乐也。
[思考与练习]
1.翻译:尔安得久饲之?
2.解释:①后来居上中的“居”,是指 ;②百折不挠中的“挠”,是指 ;
③白头偕老中的“偕”,是指 ;④顾此失彼中的“彼”, 是指 。
作文:修改“一路上有你”:①注意选择“你”,结构上应体现“一路上”;②事件应典型、新颖;③有了各种详细的描写,文章就生动了;④如果还能以情动人,那就更好了。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