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声现象测试题(中等难度)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近似地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时,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一个人要想从听觉上把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区分开,人至少要离高墙 m远。
2、如图5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图6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6乙是 的波形。如图7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图2
3、如图1所示,过年放鞭炮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今年临近过年时,小英买了各种爆竹、烟花。她注意到郑州市对燃放有时间的规定,请你说出无节制放炮的危害 。爸爸告诉小英,炮纸里装有硝、硫磺、炭粉,点燃时可引起 振动发出巨大的声音。
4、如图2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__________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
5、很多人喜欢听宋祖英唱的民歌,只要听到广播播放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宋祖英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_______来分辨的。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6、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于光传播的速度 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
C.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一定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 B.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闪电和雷声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
10、下列现象中不是跟回声有关的是( )
A. 船只利用“声呐”测定海底中的暗礁 B. 雷雨天时听到轰隆隆的雷声
C. 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D. 夜深人静时说话特别响亮
11、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A. 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 能够发出声音C. 不能传播声音 D. 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1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
1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附加题)1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按钮(图标)是图4-14中的( )
图4-14
A. B. C. D.
15.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外求救
16.音调高指声音听起来“尖”“细”“脆”等,所以女学生的音调比男学生的高,下列声音音调最高的是 ( )
A.隆隆的雷声 B.老鼠的吱吱叫声 C.声如洪钟的演讲声 D.牛的叫声
图4-15
19.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4-15),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三、简答题(共33分)
14、城市噪声污染早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国外早就出现了"噪音病"一词,世界卫生组织最近进行的全世界噪声污染调查认为,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
在我们这座城市中,噪声可谓无孔不入。近年来城市机动车辆的剧增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来自机动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噪声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而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虽然相对“静止”,但噪声的强度和持续性更加令人难以忍受。因为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
与交通和建筑施工噪声相比,来自于室内的生活噪声往往容易被忽略。家庭中的电视机、风扇、电脑、洗衣机所产生的噪声可达到50至70分贝,电冰箱为34至45分贝。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超过30分贝时,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受到干扰,而持续生活在7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人的听力及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容易受到关注的是对听力的损害,引起耳部不适,如耳鸣、耳痛和听力下降。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
除此之外,噪声还可损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长期在噪声中,特别是夜间噪音中生活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会增加。噪声还可导致女性生理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噪声的心理效应多反映在噪声影响人的休息、睡眠和工作,从而使人感到烦躁、萎靡不振,影响工作效率。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声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请你仔细阅读上面的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从环保意义上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噪声。(2分)
(3)丽丽家有一台电冰箱,当压缩机进行工作时会发出非常大的声音。到了晚上,这个声音会更加的明显。冰箱发出来的这种声音对丽丽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如何能尽可能的减小这种危害,说出你的方法和理由。(6分)
(4)丽丽发现每次下雪后,周围环境会变得非常的安静。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她知道由于刚下的雪非常的松软,声音“钻”进雪里后经过多次反射,就可以将能量消耗,“钻”出雪的声音就会变得非常的小。请你根据丽丽的发现,提出一个有效治理城市噪声的方案。并且利用身边常见的用品来验证这种方案的可行性。(12分)
15、请欣赏下面的一首诗并回答声学问题(9分)
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湿衣叠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
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一事费思量。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
请问在这首诗的哪几句中包含了声学道理,并分别包含了什么声学道理?
四、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6、下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6分)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2分)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又可得出什么结论?(2分)
17、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12分)
( l )实验器材:
( 2 )实验步骤:
( 3 )实验分析与结论:
五、计算题(共5分)
18、某同学乘坐着向高崖行驶的汽车,他对一座高崖大喊一声,汽车以36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s听到回声,求他喊时离高崖多远?
27.(10分)一辆汽车向山崖开去,在离山崖710m时司机按了一下喇叭,经过了4s他听到了回声,求:
(1)当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崖多远?
(2)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8.(12分)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指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米每秒?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0.1s,17
2、物体振动产生音声; 噪声; 禁鸣喇叭。
3、鞭炮声会变成噪声或会引起火灾 空气
4、振动 能量 5、音色
二、选择题6——10 DBBAD 11——13 DBD
三、简答题
14、(1)凡是影响人们生活、学习、休息的声音。
(2)有。如,过大的音响声音,拖动桌椅发出的声响。
(3)影响丽丽的休息和睡眠。将厨房门关上,可减弱噪声危害。
(4)将临街墙面做得粗糙一些。用木板和泡沫塑料做成相同的盒子,将一小收音机分别放入其中,在盒口收听声音的大小。
15、(1)"棒打衣物响四方",是说湿衣物与木棒接触面间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因独自一人洗衣物,所以听起来较响,"响四方"是说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向四周传播.
(2)"小弟岸上踏歌来",是说声速远大于小弟人走的速度,所以先听到歌,后出现来人.
(3)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棒打衣物的声音传到小弟耳朵时,棒已举到空中了.
四、实验,探究题
16、(1)声音是由于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2)由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了塑料小球的振动,便于观察
(3)塑料小球振动的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7、请回答!
五、计算题
18、2s=s车+s声=v车t+v声t=10m/s×5s+340m/s×5s ∴s=875m
7/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