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_王晓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4985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_王晓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_王晓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_王晓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王晓云 摘要 运用熵值法测算 2011 2020 年中国 30 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基于 Tobit 回归探析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 30 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呈上升趋势;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抑制作用,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均存在滞后效应;技术创新水平有助于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面影响;东部地区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技术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向促进作用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据此,应优化顶层设计,双轮驱动经济高

2、质量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 F4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12X(2023)020158(09)作者 王晓云,教授,博士研究生,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大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25一、引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性与关键性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扎实落地的科技政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

3、发展格局下,如何在经济转型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实务界与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话题。2021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指出,要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要素市场制度完善路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驱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程度快速提升,但生产要素配置水平明显落后于市场化程度。1 尤其是在政府干预下,生产要素价格严重扭曲,在短期内虽有利于经济发展,但长期来看会加剧地区“低端锁定”,难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适当介入能够助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政府介入可能造成生产要素价格扭曲,阻碍资源有效

4、配置,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2 已有关于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发展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生产效率方面。Hsieh Klenow(2009)借助“扭曲税”探究要素价格扭曲引发资源错配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发现在要素价格扭曲下要素错配可激发产业生产动力进而提升生产效率。3 陈永伟和胡伟民(2011)发现,要素价格扭曲对生产效率提升具有负向影响。4(2)资源配置方面。辛超等(2015)认为,要素价格扭曲会降低资源重置效率,851*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科技振兴辽宁,论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以纳斯达克科技公司为例”(LJK0722);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区块链技术

5、在辽宁省集团企业智能财务共享平台搭建中的应用研究”(LJK0719)。放缓经济增长速度。5 对于转型期中国而言,已有资源并未进行有效分配与利用,要素配置效率较低,阻碍创新效率提升。6 曹亚军(2019)发现,要素价格扭曲会提升企业加成率分布泰尔指数,进而出现资源错配现象。7 尹恒和张子尧(2021)发现,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资源配置失衡。8(3)创新效率方面。方芳等(2022)研究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负影响,其中劳动力价格扭曲影响更为严重。9 王文波和周京奎(2021)认为,资本要素价格扭曲会通过研发水平作用于企业创新产出。10 张建平等(2019)指出,要素价格扭曲对创新效率具

6、有负面影响。11 综上,已有文献中关于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难以为全要素生产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为此,本文以中国 30 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探析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一是已有研究主要从创新行为、资源配置方面研究要素价格扭曲的不利影响,鲜有文献研究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作用。尤其考虑到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技术创新纳入我国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影响机制中,可丰富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联研究。二是已有研究主要是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替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文利

7、用熵值法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旨在从不同维度了解各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而准确判别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三是结合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特点,展开区域异质性检验,进一步拓展研究范畴。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当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加深时,短期内会驱动经济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要素价格扭曲不仅会抑制总需求,也难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12 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通过劳动力与资本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1)资本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现阶段我国 GDP“锦标赛”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为获得较高短期利益,会干预资本要素配置,扶持经济效益见效快的项目,排斥见效周期长的项目,造成资本要素

8、价格严重扭曲。而高新技术这一类投资大、收益周期长的项目极易受到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影响,降低创新产出,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政府干预下,地方政府投融资机构与金融机构会将资金投向少数企业,进一步加大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影响生产效率。13(2)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方面。相较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经济高质量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更加旺盛。然而,户籍制度、购房政策存在使得高素质人才难以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合理流动,形成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现象,14 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企业难以提供与高收入劳动群体产出水平相匹配的工资报酬,造成人才挤出现象,致使区域内高素质人才严重流失,15 难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

9、才支撑。由此,笔者提出假说 1:假说 1: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负向作用。地区内具备较高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发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16 同时,部分地区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时,会在要素价格扭曲环境中形成要素价格倒逼机制,迫使企业由低性能成本竞争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有效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影响。17 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要素价格扭曲使得区域内要素配置失衡,导致得企业发展面临约束增多。而技术创新水平核心需求是优化区域内资本及劳动等要素配置,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抑制作用。18 二是技术创新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0、源泉,能够挖掘区域经济发展潜力,迫使要素价格向机会成本靠拢,缓解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19 由此,笔者提出假说 2:9512023 年第 2 期经济体制改革假说 2:技术创新水平可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作用。三、研究设计1 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1)指标体系构建考虑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为从多维度全方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本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参考杨耀武(2021)、周建军(2022)研究成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20,21 指标涉及数据来自于2011 2020 年各省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

11、鉴及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 1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维度分项指标具体指标测度指标权重创新维度研发投入科技创新D 人员投入强度D 从业人员与劳动力就业人数比值0.107D 经费投入强度D 经费支出与生产总值比值0.104每万人专利申请受理数量专利申请受理数量与 D 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0.114技术成交额占 GDP 的比重技术市场成交额占 GDP 的比重0.091协调维度城乡协调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0.057城乡消费差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值0.069产业结构调整指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生产值的比重0.071绿色维度绿色建设环境治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与

12、城市人口数量的比值0.042工业污染治理能力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生产总值0.024固体废弃物排放程度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生产总值的比例0.011开放维度贸易开放贸易开放度货物进出口贸易/生产总值0.032资本开放对外直接投资占生产总值比重外商直接投资额/生产总值0.054共享维度福利水平收入分配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比重地方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0.044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与人口数量的比重0.093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占 GDP 比重0.087(2)测度方法熵值法可通过计算不确定因素在系统中的贡献来构造最优权重,完整合理地反映信息熵效用价值,有效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干扰。

13、由此,利用熵值法评价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首先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步骤如下:第一步:标准化处理:正向指标:xijk=xijk/xmax。负向指标:xijk=xmin/xijk。上述公式中,xijk表示第 i 年 j 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 k 个测度指标,其中 xmax和 xmin表示最大值与最小值。第二步:确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指标权重:yijk=xijk/ijxijk。第三步:计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指标熵值:ek=p iiyijkln(yijk),其中 p=1/ln(tm)。第四步:计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信息效应值:gk=1 ek。第五步:计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权重:k=gk

14、/ni=1gk。根据上述方式测算并获取各测度指标权重,计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公式如下:HQEDij=nk=1kxijk式中,HQED 值越大,代表该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好。061EFOM OF ECONOMIC SYSTEMNO22023(3)测度结果借助上述方法测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发现我国 30 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增长幅度较大,原因在于,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稳定性,区域内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出较好发展趋势。湖北、江西、安徽等中部地区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低于北京、上海等省份,可能的原因是,我国中部

15、地区的省份在研究期内创新效率与绿色发展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研究期内新疆、云南等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2 回归模型设定本文研究目的是考察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对要素价格扭曲的调节效应,考虑到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因此设定如下模型:HQED=0+1DISTi,t+2INi,t 1+3DISTi,t INi,t 1+4Controli,t+i,t式中,解释变量是要素价格扭曲,用省域层面要素价格扭曲替代。经济高质量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Controli,t为控制变量集合。3 变量说明被解释变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HQED),利用上述测度结

16、果表征。解释变量。要素价格扭曲(DIST)。梳理文献发现,已有的要素价格扭曲测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生产函数。ader(1976)借助生产函数测算要素价格扭曲。二是市场化进程指数法。22 张杰等(2011)借用要素市场化指数差和产品市场化指数二者比值倒数表征要素价格扭曲。23 三是随机前沿分析法。SKoorka(2000)运用参数化随机前沿分析法测度要素扭曲水平。24 与其他方法相比,参数化随机前沿分析法能够对相关经济理论进行解释,在已有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利用参数化随机前沿分析法进行研究,公式如下:lnYiN=1+Nn=1anlnPiNPN+12Nj=1Nk=1jklnPijiN

17、+Mm=1amlnvim+12Mj=1Mk=1ajklnik+12Nn=1Mm=1anmlnPinPiNlnvim+uit式中,价格向量利用 PN表示,N 表示对应产品价格,M 表示要素投入水平。lnYiN值越大,说明 i区域要素价格扭曲越严重。技术创新(IN)。发明专利数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表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于鹏(2020)的研究,用专利申请数量衡量技术创新水平。25 表 2主要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变量类型变量名定义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被解释变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HQED)上文测算获得1.0330.2680.3664.225核心解释变量要素价格扭曲(DIST)上文测算获得

18、0.5110.2550.0470.987技术创新(IN)专利申请数量1.1330.4770.1364.366控制变量城镇化水平(UBAN)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1170.5170.2777.000经济发展水平(GDP)地区人均 GDP5.8440.8771.5777.884产业结构(IND)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0.4770.1040.1540.877市场化程度(INDEX)中国市场化指数0.0170.0240.0410.134人力资本(HUMAN)劳动力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0.0270.0170.0050.229外资规模(TADE)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地区 GDP 比重0.0240.07

19、20.0470.749控制变量。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控制一系列可能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以期精准获得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26 28 城镇化水平(UBAN)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征;经济发展水平(GDP)利用省份人均 GDP 衡量;产业结构(IND)采用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衡量;市场化程度(INDEX)利用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表征;政府支持(GOV)利用政1612023 年第 2 期经济体制改革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比值衡量;人力资本(HUMAN)用劳动力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外资规模(TADE)用实际外资利用额占地区 GDP 比重表征。表

20、 2 为关键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在实证数据选择上,遵循可得性原则,选取 2011 2020 年中国 30 个省份(因部分数据缺失,西藏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未列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中,指标涉及原始数据主要来自各省份历年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四、实证分析1 结果分析获得经济高质量综合指数存在左断尾分布的情况,因此使用受限因变量模型 Tobit 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3。从整体回归结果来看,要素价格扭曲回归系数为 1.699,但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分区域来看,与全国估计结果具有相同变化趋势的为中部地区,而西部与东部地区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回归系数为负,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表 3 列

21、(1)中,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创新交叉项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技术创新可通过缓解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表 3Tobit 模型回归结果变量(1)全国(2)东部(3)中部(4)西部CONS0.599(0.447)1.889(0.574)0.026(1.547)0.779(0.687)DIST1.699(1.255)8.544 (2.674)4.558(1.547)4.155(1.987)L.IN2.599 (3.366)2.669 (3.477)4.557 (3.017)1.014*(1.577)DIST L.IN2.669(2.678)4.774 (2.854)5.997(1.774

22、)5.774(2.647)UBAN1.664 (2.866)1.241 (2.699)0.987 (2.741)1.025 (2.591)GDP1.441 (2.754)1.201 (2.787)1.114 (3.211)0.894 (3.247)IND1.221 (3.001)1.022 (2.654)0.931(2.054)0.998 (2.620)INDEX0.024 (2.721)0.055 (2.754)0.022 (3.201)0.011 (2.744)HUMAN0.055 (2.622)0.026 (2.524)0.077 (2.659)0.044 (2.724)TADE0.04

23、4(3.201)0.014 (2.654)0.010 (2.721)0.019 (2.641)注:、*表示 1%、5%和 10%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 Z 统计量。下表同。表 3 中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回归系数并非都通过显著性检验,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因此将上述回归模型进行重新设定,得到修正后的模型:HQED=0+1DISTi,t 1+2INi,t 1+3DISTi,t 1 INi,t 1+4Controli,t+i,t(4)修正后模型回归结果见表 4。其中,列(1)是基于全国样本回归结果,列(2)列(4)为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分样本检

24、验结果。表 4修正后的模型回归结果变量(1)全国(2)东部(3)中部(4)西部CONS0.599(0.447)1.889(0.574)0.026(1.547)0.779(0.687)DIST1.699(1.255)8.544 (2.674)4.558(1.547)4.155(1.987)L.IN2.599 (3.366)2.669 (3.477)4.557 (3.017)1.014*(1.577)DIST L.IN2.669(2.678)4.774 (2.854)5.997(1.774)5.774(2.647)UBAN1.664 (2.866)1.241 (2.699)0.987 (2.741

25、)1.025 (2.591)GDP1.441 (2.754)1.201 (2.787)1.114 (3.211)0.894 (3.247)IND1.221 (3.001)1.022 (2.654)0.931(2.054)0.998 (2.620)INDEX0.024 (2.721)0.055 (2.754)0.022 (3.201)0.011 (2.744)HUMAN0.055 (2.622)0.026 (2.524)0.077 (2.659)0.044 (2.724)TADE0.044(3.201)0.014 (2.654)0.010 (2.721)0.019 (2.641)261EFOM

26、OF ECONOMIC SYSTEMNO22023表 4 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滞后 1 期对应的回归系数为负,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滞后 1 期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负向影响。这一负向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严重。技术创新回归系数为2.447,且通过 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分区域来看,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向影响程度呈现中部最强、东部次之、西部最弱的分布特征。全国范围与分区域样本检验结果均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创新交互项回归为正,并通过 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技术创新可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带来的负向影响,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一缓解作用在中

27、部地区更大。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城镇化水平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城镇化水平升级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也可为经济高质量注入活力,能够凸显出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市场化程度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不完善市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抑制作用。人力资本的回归系数为负,这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和比重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阻滞。外资规模回归系数为负,表明在外资引进过程中如果并未加选择,极有可能造成不合理的能源消耗结构,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2 稳健性检验(1)分位数检验利用自适应 MCMC 算法面板分位数回归

28、进行稳健性检验。在分析过程中,借助李凯风等(2021)研究成果,将分位数设定为 0.3、0.5、0.7 以及 0.9,29 结果见表 5。该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修正模型获得与前面论述一致的结果,继而证明本文回归结果是稳健的。表 5稳健性检验(1)0.3 分位点(2)0.5 分位点(3)0.7 分位点(4)0.9 分位点L.DIST3.988 (2.647)8.997 (2.755)4.559 (2.877)4.259 (2.709)L.IN1.236 (2.763)2.077 (3.179)0.588 (3.051)0.029 (2.905)L.DIST IN4.774 (3.368)9.244

29、 (2.977)5.144 (3.177)4.774 (2.944)ControlYesYesYesYesTime DummyYesYesYesYes(2)更换解释变量基于超越对数形式生产函数再次测度要素价格扭曲,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6)。结果能够较好反映表 4 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证明本文结果具备较高稳健性。表 6更换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变量(1)全国(2)东部(3)中部(4)西部CONS1.254(0.587)2.697(0.574)1.247(1.698)1.241(1.264)DIST11.699*(1.847)6.571 (3.241)4.211*(1.874)4.214(2

30、.698)L.IN2.314 (2.698)2.551 (3.021)2.654 (2.698)2.147*(1.259)DIST1 L.IN3.244(2.698)2.698 (3.214)5.224(1.702)6.521(2.556)ControlYesYesYesYes(3)改变样本研究区间2017 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因此,进一步将研究周期限定在 2017 2020 年进行稳健性检验。获得回归估计结果与基准回归的差异较小,再次证明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3 内生性处理上述研究在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包含创新维度,极有可能与技术创新产生内生性问题,导致3612023

31、年第 2 期经济体制改革估计结果有偏误。为此,对基准回归结果进行内生性检验,并选取政府创新补贴(INV)作为技术创新工具变量。首先,政府创新补贴受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反向因果作用较弱,满足不相关的假定。其次,政府创新补贴越高,说明政府对创新的重视度越大,越容易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满足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假设。由表 6 报告的工具变量回归估计结果可知,模型的 LM 统计量均偏大,表明拒绝不可识别的假定;F 检验值也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故选取工具变量有效。从结果来看,政府创新补贴及其与要素价格扭曲交互项的估计系数均为正,说明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技术创新及其与要素价格扭曲交互项依然对

32、经济高质量具有正向影响,说明基准回归结果可靠。表 6内生性估计结果变量(1)全国(2)东部(3)中部(4)西部CONS0.587(0.749)1.479(0.529)0.0298(1.687)0.587(0.874)DIST2.574(1.698)6.871 (3.241)3.254(3.297)2.697(2.985)INV3.021 (0.366)2.598 (0.477)3.655 (2.687)0.254*(1.654)INV D3.244(2.641)3.654 (3.021)2.554(1.297)6.654(2.691)ControlYesYesYesYesWald Fstati

33、stic3459 150 150 3270 LM statistic4489 4487 600 4239 五、结论与建议1 研究结论本文以 2011 2020 年我国 30 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熵值法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 Tobit 回归模型探析要素价格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并考察技术创新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我国 30 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要素价格扭曲显著负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种效应具有明显滞后性,当期要素价格扭曲负向影响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滞后 1 期要素价格扭曲回归系数较为显著。(3)技术创新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同样具有滞后

34、效应。技术创新可倒逼企业重塑生产模式,提升生产效率,进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4)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创新交叉项系数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技术创新提升能够降低要素价格扭曲的负面影响。(5)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负向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最大,且中部地区技术创新对要素价格扭曲的缓解作用最大。2 对策建议第一,优化顶层设计,双轮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创新驱动与改革开放为双轮,全面提高经济竞争力,助力经济高效健康发展。一方面,可通过加快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不断优化与健全考核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

35、发展;另一方面,在进一步扩大技术与产业领域外资市场准入门槛时,需要更加重视现代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在更多领域取消外资占比的限制,为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不但可直接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还可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面影响。应重视技术创新对经济的驱动作用。积极鼓励企业成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水平,为创新要素集聚提供支持。同时,深化学校、企业、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建设产学研用基地,促成科研成果就地转换,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第三,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要素价格扭曲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

36、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应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要素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减少政府干预,给予市场较461EFOM OF ECONOMIC SYSTEMNO22023大的权利,使其具有自主定价权。同时,积极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促进要素公平交易与自由流动,最终形成要素自主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的市场价格环境,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 12 李言 中国城市群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比较分析 J 经济问题探索,2021,(10):152 164 2 魏庆文,杨蕙馨,王军 创新驱动对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演进的作用机理 基于生产函数的视角 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8,(07):103 11

37、3 3 Hsieh C T,Klenow P J 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 J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2009,124(04):1403 1448 4 陈永伟,胡伟民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和效率损失:理论和应用 J 经济学(季刊),2011,(04):1401 1422 5 辛超,张平,袁富华 资本与劳动力配置结构效应 中国案例与国际比较 J 中国工业经济,2015,(02):5 17 6 estuccia D,ogerson The Causes and Costs of

38、Misallocation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7,31(03):151 174 7 曹亚军要素市场扭曲如何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企业加成率分布的视角 J 南开经济研究,2019,(06):18 36,222 8 尹恒,张子尧 产品市场扭曲与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企业加成率视角 J 经济研究,2021,(11):119 137 9 14 31 方芳,赵军,李琛,等 要素价格扭曲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02):31 34 10 王文波,周京奎 资本要素价格扭曲与创新产出 基于微观数据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J

39、软科学,2021,(01):25 31 11 张建平,姜妍,葛扬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04):10 23 13 张贵,王岩 要素扭曲、技术研发与效率损失 中国高技术产业实证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01):59 66 15 李平,刘雪燕 要素价格扭曲对技术进步影响因素的非线性研究 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2015,(02):61 77 16 曹洪军,张绍辉 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与地区异质性分析 J 山东社会科学,2022,(03):26 33 17 谢江林,胡辉勇,涂国平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舍本逐末”模式及化解对策

40、J 江西社会科学,2017,(04):60 65 18 孙婷,卞学字,张明志 要素匹配质量视角下要素价格扭曲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J 经济问题探索,2021,(09):44 54 19 宋大强,皮建才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效应:一个文献综述 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03):171 181 20 杨耀武,张平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测度与治理 J 经济研究,2021,(01):26 42 21 周建军,龙平 金融资源错配、房价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22,(02):99 1055612023 年第 2 期经济体制改革 22 Tolbert B

41、M,Harkrader J,Johnson D O,et al C 6 Oxidation of Ascorbic Acid:A Major MetabolicProcess in Animals J Biochemical Biophysical esearch Communications,1976,71(04):1004 1009 23 张杰,李克,刘志彪 市场化转型与企业生产效率 中国的经验研究 J 经济学(季刊),2011,(02):571 602 24 Skoorka,Bru Ce MMeasuring Market Distortion:International Compari

42、sons,Policy and Competitiveness J Applied Economics,2000,32(03):253 264 25 于鹏,李鑫,张剑,等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管理评论,2020,(05):87 95 26 薛秋童,封思贤 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J 现代经济探讨,2022,(07):26 40 27 张英浩,汪明峰,刘婷婷 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与影响路径 J 地理研究,2022,(07):1826 1844 28 李佳馨,郭辰,周婷婷 数字经济、消费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

43、展 基于 2011 2020 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06):94 98 29 李凯风,夏勃勃,郭兆旋 金融错配、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J 统计与决策,2021,(18):145 148Factor Price Distor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WANG Xiao-yun1,2(1.School of Accounting,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116025,C

44、hina;2.School of Accounting,Dal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116622,China)Abstract:Th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30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20,and the impact of factor price distor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their i

45、nteraction terms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based on Tobit regression The resultsshow that: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is on the rise;the distortion offactor prices has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echnolo

46、gical innovation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here is a lag effect;the level of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help allevi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factor price distortions on high-qualityeconomic development;sub-region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nhibitory effect

47、 of factor price distortions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as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butthe positive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on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development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

48、n tha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ccordingly,it is proposed tooptimize top-level design,to two-wheel drive for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strengthen the main roleof enterprises in innovation to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optimize the market-orientedallocation of factor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Key Words:factor price distor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entropy method责任编辑:陈明661EFOM OF ECONOMIC SYSTEMNO2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