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校企镇”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_蒋鹏.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453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校企镇”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_蒋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校企镇”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_蒋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校企镇”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_蒋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售后保养和维修数量将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售后市场维修人员的需求,需要职业院校不断为企业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人才。结合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岗位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校企镇”学校、企业与乡镇三方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究,以期培养守标准、锤匠技、勇担当、热服务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为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校企镇;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 4 0 7.4 7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4-9 5 7 X(2 0 2 3)0 9-0 1 2 4

2、-0 3E x p l o r a t i o no f“S c h o o lE n t e r p r i s eT o w n”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f o rN e wE n e r g yV e h i c l eM a i n t e n a n c eM a j o rJ i a n gP e n g(H u n a nH u a i h u aI n d u s t r i a lS e c o n d a r yP r o f e s s i o n a lS c h o o l,H u a i h

3、 u a4 1 8 0 0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W i t ht h ec o n t i n u o u sp o p u l a r i t yo fn e we n e r g yv e h i c l e sa n dt h er a p i dg r o w t ho f t h en e we n e r g yv e-h i c l em a r k e t,t h en u m b e ro f a f t e r-s a l e sm a i n t e n a n c ea n dr e p a i ro fn e we n e r g

4、yv e h i c l e sw i l l c o n t i n u e t o i n c r e a s e.I no r d e r t om e e t t h en e e d so fm a i n t e n a n c ep e r s o n n e l i nt h ea f t e r-s a l e sm a r k e t,i t i sn e c e s s a r y f o r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g e s t oc o n t i n u o u s l yc u l t i v a t en e we n e r

5、 g yv e h i c l em a i n t e n a n c es k i l l sf o re n t e r p r i s e s.C o m b i n e dw i t ht h er e q u i r e-m e n t so f n e we n e r g yv e h i c l em a i n t e n a n c e j o b s,t h e S c h o o lE n t e r p r i s eT o w n o fn e we n e r g yv e h i c l em a i n t e n a n c ep r o f e s s

6、i o n a l i sc a r r i e do u tt oe x p l o r et h e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e d u c a t i o na n dt r a i n i n gm o d eo fs c h o o l s,e n t e r p r i s e sa n dt o w n s,i no r d e rt ot r a i nn e we n e r g yv e h i c l em a i n t e n a n c ew o r k e r sw h oa r es t a n d a r da d h e r i n

7、g,h a mm e rs k i l l s,b r a v e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a n dh o t s e r v i c e,s oa st op r o v i d er e f e r e n c ea n dr e f e r e n c ef o rt h et e a c h i n gr e f o r ma n dt a l e n tt r a i n i n go fn e we n e r g yv e h i c l em a i n t e n a n c em a j o r i nv o c a t i o n a l c

8、 o l l e g e s.K e yw o r d s:N e we n e r g yv e h i c l em a i n t e n a n c em a j o r;S c h o o lE n t e r p r i s eT o w n;I n t e g r a t i o no fp r o d u c t i o na n de d u c a t i o n;T a l e n t t r a i n i n gm o d e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中职优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新能源汽车构造与检修”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蒋鹏(1 9 8 9),男,汉族,湖南

9、怀化人,工程师、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驱动技术。1 引言2 0 2 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 0 5.8万辆和6 8 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 6.7%和9 3.4%,新能源汽车连续八 年 位 居 全 球 产 销 量 之 首1,从2 0 1 3年 年 销 量1.7 6万辆,到2 0 2 2年年销量6 8 8.7万辆,十年时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直线上升,我国近十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如图1所示。面对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国家教育部等三部门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曾预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总量在2 0 2 5年缺口将达到1 2 0万人2。随着“新能源

10、汽车热”升温,很多职业学校纷纷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维修相关专业,但都处于探索阶段3,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高素质技能型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承担起推动产业进步的使命,是当前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在我国除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之外,低速四轮电动汽车市场保有量也很大。截至2 0 2 0年,我国低速四轮电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 0 0 0万辆以上,预计到2 0 3 0年,市场保有量将突破3 0 0 0万辆4。低速四轮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一样,都是采用电力驱动,也具有绿色图1 中国2 0 1 3年2 0 2 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图环保的优点。它还具有价格便宜、出行便利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村中老年人的喜欢

11、5。但是,低速四轮电动汽车存在无需驾驶证行驶导致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车辆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车辆未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部分车辆电池、刹车、灯光等安全维护不能得到保障。尤其是在偏远的乡镇农村,车主缺少安全用车意识,距离车辆定点维修站路程较远,车辆长期处于非安全状态行驶。目前,职业院校先后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学校可以联合企业一起参与乡镇低速四轮电动汽车义诊服务,定期组织学生为低速四轮电动汽车开展检测与维护421DOI:10.19475/ki.issn1674-957x.2023.09.005内燃机与配件 w w w.n r j p j.c n工作,为车主安全用车保驾护航,又能

12、在义诊实操过程提升专业技能,获得职业荣誉感与认同感,厚植技能服务于社会。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校企镇”协同育人培养模式。2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2.1 课程体系构建不科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起步时间较晚,国内对新能源产业的研究重心在技术更新迭代,对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维修人才培养研究较少。第一,各职业院校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求不统一,课程开发不规范,课程开设没有统一标准6-7,存在完全脱离传统燃油汽车维修专业而开设课程的现象,例如:部分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没有开设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混合动力新能源

13、汽车,而发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售后维修与保养过程中不可能避开发动机的检测与维修。其次,课程设置与学生在校需要考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相符,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考取汽车维修工证之外,还需要考低压电工操作证,而在课程开设中很少有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因此,课程构建体系不科学,导致学校培养的本专业学生质量不高,学生所学专业技能与企业的需求相差甚远。2.2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师资源紧缺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操经验。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步较晚,开设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学校较少,从高校毕业的新能

14、源汽车相关专业学生人数较少,导致从高校毕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教师更少。目前,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教师大多是从传统燃油汽车或其他机械专业抽调过来的,由于缺乏系统性学习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更缺乏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应岗位的工作经验,对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汽车维修等相关岗位的认知不够。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需要自学后再将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存在将书本知识生搬硬套过来,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重难点把握不准。2.3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资源紧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内快速发展的时间仅二十余年时间,产品更新换代快,以国内比亚迪混动动力新能源汽车为例,2 0

15、0 8年推出第一代混合动力技术;2 0 1 3年推出第二代混合动力技术;2 0 1 9年推出第三代混合动力技术;2 0 2 1年推出第四代超级混动技术8。新能源汽车产品更新迭代快,而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实训设备则更新速度较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例如:现在市面上畅销的比亚迪纯电动系列汽车已经采用高度集成的八合一(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驱动电机、减速器、D C/D C直流变换器、高压配电箱、电池管理器)电动力总成了,而学校教学设备还在推广使用电驱动三合一(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总成,模块化集成程度越高对售后维修专业技能水平要求也越高。除此之外,因动力电池的成

16、本较高,导致新能源汽车比传统燃油汽车售价更贵,学校购买专业实训设备需要投入资金更多,存在学校先开设专业再购买实训设备的现象,导致学生以理论学习为主,缺少实训机会,学生在校学习专业技能水平难以得到提升。2.4 学生职业认同度不高,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欠佳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足,大部分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认知源于入学时专业教师简单的专业介绍,专业学习兴趣处在模糊状态,学习缺乏积极性。其次,部分学生认为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环境脏、乱,工作强度大,工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且工资少、社会地位低,对职业认同感不高9-1 0。由于本专业学生存在这些负面心理,导致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主

17、动性不高,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欠佳。3“校企镇”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基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现存的教学现状与问题,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校企镇”协同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考核等各个环节均符合汽车产业发展和行业技术革新对专业人才规格的需求。通过学校、企业、乡镇三者合作,建立产教融合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乡镇社会服务点。基于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校和企业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周期内都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过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合作,培养守标准、锤匠

18、技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工。通过与学校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乡镇合作,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到服务点开展电动汽车的安全检测与维护义诊服务,实现了技能的高阶提升,厚植了技能服务社会、技能服务于人民的情怀,培养勇担当、热服务的新时代新能源汽车维修匠人。图2为我校开展新能源汽车义诊服务。图2 新能源汽车义诊服务4“校企镇”协同育人的具体措施4.1 构建深度融合“校企镇”协同育人的长效合作机制“校企镇”三方协作育人是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5212 0 2 3年第9期上,学校与企业一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整个培养过程紧跟新形势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需求为导向

19、的办学模式,企业是自负盈亏的一方,其校企合作的目的之一是追求潜在的经济利益,因此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因素,为了保证长期合作,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保障体制。乡镇是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参与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定点单位,通过技能服务社会,获取职业认同感,乡镇的新能源汽车除了高速电动汽车之外还有大量的微型电动汽车、低速电动车等,这些车辆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未定期进行检查与保养、或者是生产厂家倒闭没有定点的售后维修厂对车辆进行检修,所以针对乡镇义诊服务车辆种类多、车况复杂的情况,需要学校、企业与服务乡镇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做到为每一辆义诊服务点的车辆建立检修服务档案卡。(1)组织保障:建立多方组

20、织管理机构,从顶层设计“校企镇”协同育人的培养新模式。由学校、企业和乡镇共同组建的专业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训指导委员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和技能服务社会等工作。(2)利益保障:为了保障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互利共赢”,将从人才培养、企业实习、技术服务等几个方面来挖掘企业合作育人的驱动力,如为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为企业优化产品质量、为企业培养优质的技能能手等,建立校企合作长期而稳定的关系。(3)制度保障:通过学校、企业与乡镇制定科学合理的协同育人规章制度,对“校企镇”协同育人机制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明确学校、企业与义诊服务乡镇之间的责任,同时通过制定的制度保障

21、合作方之间的利益、责任与义务,为“校企镇”三方协同育人提供制度保障。4.2 结合企业真实岗位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可以结合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将课程教学项目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相匹配,将学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结合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参考本专业办学成效突出的职业院校教学标准,再结合学校与企业实际情况,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学生创设典型的学习任务。同时,学校需要邀请企业专家前往学校指导本专业教学与管理工作,为本专业发展建言献策;企业也需要安排技能能手定期前

22、往学校,给学生上专业实操课,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4.3 加强“校企镇”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企业、乡镇三方合作,学校教师除了开展常规教学之外,还可以参与企业新能源汽车维修、乡镇新能源汽车义诊服务,在维修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助推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其次,学校的骨干教师可以与企业技术员工定期召开技术研讨会,总结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对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或义诊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分析其故障原因,对产品质量问题或设计缺陷,学校骨干教师可以与企业技师一同讨论提出相应的设计优化方案,并将优化方案反馈至汽车制造厂家,对提高整车质量、降低售后投诉意义深远。

23、通过加强“校企镇”三方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4.4“校企镇”协同育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职业认同度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各项的实训项目需求,增加动手实操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前往企业参观实习,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可以接触到行业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工具,可以感受真实企业现场管理制度,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定期前往学校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乡镇社会服务点开展新能源汽车义诊服务,用所学的专业技能反哺社会,服务社会,获得职业认同感,提升了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5 结语“校企镇”耦合、企业入校、技术帮

24、扶乡镇,实现了学生从学习者到从业者角色转变。学生参与学校产教融合基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故障车检修,乡镇振兴服务点新能源汽车义诊服务,服务乡镇传递学习技能强国,通过技术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学生运用所学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弘扬奉献精神、雷锋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职业获得感,有效提升了本专业学生学习效果。参考文献:1 黄振.中国石化新闻网J/O L.h t t p:/w w w.s i n o p e c-n e w s.c o m.c n/x n e w s/c o n t e n t/2 0 2 3-0 1/1 6/c o n t e n t_7 0 5 6 9 3 7.h t m l.2

25、 0 2 3-0 1-1 6.2 雷治亮.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 0 1 8.3 陈玉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新能源汽车人才 以无锡交通分院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J.内燃机与配件,2 0 2 0(0 1):2 6 6-2 6 8.4 白羽卉.人民资讯网J/O L.h t t p s:/b a i j i a h a o.b a i d u.c o m/s?i d=1 7 2 6 6 3 1 7 1 8 0 4 9 2 4 6 5 1 0&w f r=s p i d e r&f o r=p c.2 0 2 2-0 3-0 7.5 曾艳.中研网.J

26、/O L.h t t p s:/w w w.c h i n a i r n.c o m/h y z x/2 0 2 1 0 9 2 5/1 8 0 4 4 8 3 5 4.s h t m l.2 0 2 1-0 9-2 5.6 曾晓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融合机理研究J.汽车教育,2 0 1 9(2 2):2 1 5-2 1 7.7 张炳力,徐国胜,窦聪.新能源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 导刊,2 0 1 3,1 2(1):6 2-6 3.8 章敬泰,甄文媛.比亚迪DM-i:超级网红的“流量密码”J.车企观察,2 0 2 2(0 1):9 3-9 6.9 王志兵.影响我校汽修学生技能学习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 0 2 0(3 1):9 8-9 9.1 0 魏会超,秦兴顺.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对高职院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调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 0 1 4(1 0):2 2-2 5.6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