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校地联动校社协同共研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与科普工作--2023年扬州市高校科协论坛暨全国大学科普研讨会顺利召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420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地联动校社协同共研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与科普工作--2023年扬州市高校科协论坛暨全国大学科普研讨会顺利召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地联动校社协同共研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与科普工作--2023年扬州市高校科协论坛暨全国大学科普研讨会顺利召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地联动校社协同共研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与科普工作--2023年扬州市高校科协论坛暨全国大学科普研讨会顺利召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科普高校科协University Association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772023 年第 2 期2023 年 4 月 11 日下午,由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大学科普杂志编辑部主办,扬州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扬州市高校科协论坛暨全国大学科普研讨会在扬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聚焦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瞄准高校科协开展大学科普工作的典型案例开展学习交流,并通过遴选大学科普杂志和大学科普丛书的科学热点选题、编辑和出版等工作进行业务交流。论坛由南京大学科协副秘书长龚俊主持,扬州市科协副主席钱靖平致欢迎辞,中国科协组织人事

2、部组织处李彪处长作了题为 关于高校科协工作的一点思考 的报告,江苏省高校科协副理事长沈家聪作了题为新时代新征程下的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报告。全国近 30 所高校科协代表围绕高校科协党建引领、组织建设、工作机制、特色活动以及高校科普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交流研讨。扬州市科协副主席钱靖平在致辞中说,高校是科技工作者最为密集的地方,承担着培养未来科技工作者的历史重任,推动高校科协工作有利于调动高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发挥高校与科协两方面的学术组织优势,有利于激发高校师生的创新活力,推动高校的学术繁荣与创新,有利于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科技成果传播转化,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普及,提升全

3、民科学素养,更有利于落实党的各项人才政策,举荐和培养高校优秀科技人才,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培育良好的科学文化和学术氛围。他还认为高校科协开展科普工作有专家、有内容、有阵地,对不断拓宽科普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具有重要意义。他说,近年来,扬州市科协高度重视高校科协工作,在地级市中率先实现了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扬州高校科协覆盖面广、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有效地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激发高校科协组织活力,通过设立高校科协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全面提升高校科协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高校科协在精品学术交流活动、校地科协联动服务地方、共建乡镇发展智库、专家工作站建设、组织软科学课题

4、成果凝练、高校特色科普活动亮点纷呈、广受关注。他也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召开,扬州市高校科协要深度借鉴国内高校科协好的组织机制与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校地联动 校社协同 共研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与科普工作 2023 年扬州市高校科协论坛暨全国大学科普研讨会顺利召开Jointly Researching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ork of AST in Universities中国 江苏 扬州 扬州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杨巧林图 1 扬州市科协副主席钱靖平致辞核地质分析(nu

5、clear geoanalysis):为满足涉核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的需求,对岩石、矿物、土壤、沉积物、水、生物和气体等样品进行元素含量或其形态含量、同位素组成、核素比活度、微区形态形貌、有机化合物组成或结构等参数进行分析测试的技术总称。【科学名词 核科学技术名词】大学科普高校科协University Association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782023 年第 2 期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组织处处长李彪的报告从新时代新征程科协组织的使命担当、高校科协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大有可为和 2023 年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若干举措三个方面对高校科协历史发展、肩负使命、组织建

6、设与时代担当进行了阐述。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强调:科协组织要继续着眼于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更好地加强自身建设。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着力提高科协组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总书记在中国科协九大、十大上强调指出: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

7、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总书记还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加强高等学校群团组织建设,更好地联系、引导、服务青年学生和教师。李彪处长还解读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方案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国科协“十四五”期间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中国科协党组 2022 年度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对推动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完善高校科协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高校科协创新与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2023 年中国科协将会研究修订高校科协组织通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协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在省

8、级高校科协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广高校科协联盟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促进各成员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进一步加强各成员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区域性、行业性高校科协组织网络。他认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要牢牢扭住组织覆盖和赋能组织两个关键,紧紧聚焦桥梁纽带职责,全面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江苏省高校科协副理事长沈家聪从高校科协组织的发展历史、建设现状和重点、创新发展以及高校科协工作体会与思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认为:近些年来高校科协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现有三个层面的高校科协组织,即高校自身建立的基层高校科协组织、以省(直辖市)为组织单位的区域性高校科协组

9、织和全国高校科协联盟(筹备中),其中区域性高校科协组织强化了地方科协对高校科协的支持与指导。同时他认为要做好高校科协的组织建设工作,必须建立健全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对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领导,以制度建设加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考核监督。他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下,高校科协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贯彻落实中国科协、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推进高校科协的创新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政治引领,不断夯实党的领导;第二,强化组织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第三,服务学术繁荣,营造和谐学术生态;第四,统筹规划协调,促进科普资源共享;第五,凝聚专家智慧,

10、发挥科技智库作用;第六,优化学术诚信,树立良好学风道德;第七,服务转型升级,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第八,建设科协之家,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第九,统筹社团工作,实现组织合作共赢。他还认为在学校建设国家“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科协已经成为学校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图 2 江苏省高校科协副理事长沈家聪作报告核燃料(nuclear fuel):含有易裂变核素或聚变核素,在反应堆里能够持续发生核反应、释放核能的材料。包括裂变核燃料和聚变核燃料。(2)通常是指裂变核燃料。【科学名词 核科学技术名词】大学科普高校科协University Associations for Science

11、 and Technology792023 年第 2 期图 3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组织处处长李彪作报告学校对外宣传、扩大学术影响的重要窗口,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校科协建设要努力实现两个重要转变,即从“封闭式创新”转变成为“开放式创新”,从“个体创新”转变成为大团队“协同创新”,这样才能发挥科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促进学术繁荣、科技创新与人才成长。大学科普执行主编靳萍在会议交流中指出,大学科普杂志自创刊以来,就以“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理念”为宗旨,坚守“五科”理念,以高端科普、跨学科科普和大众科普为特色,坚持做“有思想”“有温度”的科普,由此形成了一批品牌栏目,在高等教育系统产生了广泛影响

12、。各参会高校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各学校科协工作特色亮点、经验做法进行了分享与交流,也对目前高校科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和建言。会上,大学科普 编辑部向扬州市科协赠送了 大学科普丛书(第一辑)(12 个分册)一套和大学科普杂志 200 册。本次会议首次以校地联动、校社协同的办会方式进行,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强化四个服务,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服务基层”的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为进一步更好地推动高校科协科技人才资源创新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形成高校科协结合地方发展需求进行理论交流、工作探讨新机制进行了初步尝试。图 4 研讨会会场钍基燃料(thorium-base fuel):以钍-232 为基体,或混合有铀-235、钚-239,在反应堆中以转换成易裂变核素铀-233 为目的,具有增殖和裂变反应同时进行的核燃料。【科学名词 核科学技术名词】责任编辑:王晓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