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物新教材“问题探讨”栏目应用策略张树虎 (江苏省宿豫中学 223800)电话:052784491996(校办) 手机:13515291027 Email:zg8061 摘 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应用“问题探讨”教学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审视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转换、拓展、调整”等策略对“问题探讨”进行合理开发,以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在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运用“问题探讨”,目的是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促进知识的生成。关键词:问题探讨 生物教学 素材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人教社2007版)每一节的开篇都精心编排了“问题探讨”栏目,该栏目素材除出自科学史外,尽可能从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
2、中提炼,力避深奥、学术化。其目的是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更高水平上“改变学习方式”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因此,依据“问题探讨”栏目开展教学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当该栏目与学生实际接受水平有偏差时,教师应依据学情对该栏目进行适当的开发,以达到灵活“用教材教”的目的。1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应用“问题探讨”教材是政策性比较强的课程资源,是经过国家权威机构审查并通过的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材“问题探讨”中的素材(范例)以及每个字都是本领域权威专家慢慢“磨”出来的,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不可轻易否定。因此,在教学中对“问题探讨”栏目的编写意图要深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恰当
3、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问题探讨”: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通过图片、文字设置问题情景,搭建自主学习、探究讨论的平台: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学生观察图后即可回答,关键是引导学生根据此图提出能联想到的问题。(如:配子细胞是如何形成的?);教师通过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等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由此引出“减数分裂”概念,接着教师介绍减数分裂发现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这样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探讨”驱动学生问题意识
4、,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2 在审视教材的基础上开发“问题探讨”新课改要求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在理解教材“问题探讨”的基础上应该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去看它,在理解、审视的基础上应该有超越教材的勇气。超越教材就是研究、挖掘“问题探讨”中的素材,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基础,结合自己的理解,开发出新的“问题探讨”文本资源来组织教学。2.1 转换 教材中“问题探讨”提供的素材大多数无可非议,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对素材的熟知程度肯定有差异。因此,对于不适合本校学生的的素材应采取修改、更换等
5、措施。2.1.1 因势利导,重新设计讨论题 教材中有的“问题探讨”中的“讨论题”作为“任务驱动”有一定的难度,无法“驱动”学生的问题意识,无法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对于这类“讨论题”,首先要研究学生,寻找思维接口;其次是研读教材,设计有效问题。可以将原来“讨论题”中的题目顺序调整或者依据学生接受能力按照由易到难重新设计,这样就能达到更理想的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兴趣之功效。例如,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中“问题探讨”素材是:血涂片和草履虫的图片。问题重新设置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什么?这个系统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图中的细胞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如果把血细胞放在草履虫生活的环境
6、中,它们还能保持活性吗?这样的设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复习必修一知识,并分析细胞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引出物质交换这个新问题,为学习外环境和内环境这两个概念、内环境的作用作铺垫。必修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问题探讨”中的曲线图是本节重点,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可以重新设计讨论题,要求学生写出由此图可以解读出哪些信息。如对根、芽、茎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大约是多少?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引起的生理效应怎样?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效应又是如何?等等。根据这些信息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书中的讨论题。当然,讨论题的设计还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鼓励有不同看法的
7、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大胆质疑,让学生在兴奋中提出更具探究意义的问题,易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2.1.2 删除、更换新的“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经验太遥远,教师若全部照搬教材内容,其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因此要予以删除并更换新的“问题探讨”。例如,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问题探讨”的情景材料是美国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绝大多数学生都没看过。如果换成必修二P62图67并提供以下材料:转基因抗虫棉是将一种来源于细菌、可专门破坏棉铃虫消化道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
8、而对人畜无害的一种抗虫棉花。讨论题:转基因抗虫棉花为什么可以抵抗害虫?是基因直接杀死了害虫吗?这样的情景和问题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必修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的“问题探讨”:制作细胞模型。讨论:根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用哪些材料做细胞膜,更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对于没有“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学生来说,回答讨论题很困难。因此,这个“问题探讨”中的内容就不适合教学,可以更换新的内容:癌症,死亡率很高。(投影相关图片)怎样才能攻克呢?专家认为,癌变与细胞膜的变异密切相关,要攻克癌症,降伏癌魔,必须致力于对细胞膜的深入研究
9、。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感知细胞膜与癌变之间的关系,领略本课学习的意义,从而产生较为强烈的学习动机1。2.2 调整 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对“问题探讨”中的情景材料、讨论题按照学生接受能力改变呈现的时间,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2.1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使用 如果“问题探讨”中的讨论题,既有容易的,又有一定难度的,适合采取混合形式展开讨论。即容易的讨论题先讨论,有难度的讨论题由于学生没有基础,则放在教学过程中来完成。例如,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中的“问题探讨”,其中第1题学生比较容易回答,但是对于第2、3题在学习“氨基酸与生活的联系”和“蛋白质的功能”后展开讨论比较适
10、宜。2.2.2 作为练习、课堂小结等使用 教学进行到相应阶段,学完相关知识以后,可以将“问题探讨”作为一个课堂、课后阶段性的小测验、课堂小结等使用,利于巩固课堂知识。例如,必修二“染色体变异”一节,教师可采取其他过渡方法导入新课内容,待学习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二倍体和多倍体后,结合本节课后练习中的拓展题,针对本节“问题探讨”,可提出下列问题进行检测:与二倍体普通西瓜相比,无子西瓜的特点有哪些?无子西瓜是几倍体?是怎样培育出来的?培育无子西瓜依据的原理是什么?无子西瓜为什么没有种子 2 ?必修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节中“问题探讨”:过山车向下俯冲。讨论:既然知道过山
11、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加速?在这个例子中,人的哪些反应与神经调节有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你能说出两者间的关系吗?这两个讨论题课堂伊始学生不容易回答清楚,因为学生“最近发展区”相关知识匮乏,但是作为问题驱动比较恰当,可以给学生制造“矛盾和困惑“,很容易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因而在课堂小结时解答比较适宜,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3 根据教学实际,重新组合教学内容 针对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将“问题探讨”与相关章节进行重新组合,以解决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例如,必修一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问题探讨”就可以放在“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2、一节“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后完成讨论: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用哪种材料做细胞膜,适于体现细胞膜的功能? 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这样整合在一起既节省时间,又便于学生解答“问题探讨”中的讨论:采用弹力布更能体现细胞膜的柔软性和一定的通透性。有的学生还能想象利用动物的膀胱或鸡蛋气室的膜作为细胞膜的材料。通过以上的处理利于细胞膜新知识的学习。再比如,必修二“DNA分子的结构”中的“问题探讨”要求学生上网查询与交流,也适宜做相应的处理。2.3 拓展 “问题探讨”中有的素材限于篇幅的限制,文字少,不利于“驱动学生问题意识”,因而有必要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2.3.1 拓展时事热
13、点、最新科技进展和科研成果 教材的编写无法预知时事的变化、科研成果的诞生,教学时要及时发掘、补充生活中的素材。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便于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必修一“细胞的癌变”中“问题探讨”可以拓展“2011年3月11号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核泄漏一般情况下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 核辐射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必修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关于DNA鉴定技术的“问题探讨”,涉及高新科技问题,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以拓展“DNA指纹技术”或者指导学生上网搜集资料。2.3.2 拓展生物科学史、生物学家的故事 “问题探讨”中涉
14、及生物学史、生物学家的故事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必修二“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中“问题探讨”可以增加“耐盐、耐旱玉米杂交种的培育过程”材料。提醒学生边看边思考“问题探讨”的讨论题。类似的例子如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问题探讨”可以增加“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然后学习“问题探讨”。目的是以史导史,认同科学是一个过程,像科学家那样亲身经历类似的探究过程(体现科学研究方法、思路)。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拓展的素材不能多,不能延长讨论的时间,要从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考虑,不能偏
15、离教学的主题,否则教学目标难以达成。3 在教学手段上创新运用“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不仅是教学内容更是教学手段,它为推动教师使用“问题驱动模式”组织教学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所谓创新运用是指改变“问题探讨”的呈现方式,将教材提供的情景通过媒体、活动等途径再现在学生眼前,以达到更好“问题驱动”作用,这是教师在课堂设计中经常思考的问题。3.1 将静态的文字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 巧妙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展示“问题探讨”中的情景,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因为直观生动的形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例如,必修一“细胞呼吸”中的“问题探讨”。教学时通过播放视频葡萄糖的燃烧实验(展示葡萄糖在通入氧气情况下加热
16、燃烧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观看视频后,接着引导学生写出葡萄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解答“问题探讨”中的讨论第1、2题,而第3题: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吗?可在学完有氧呼吸后作为学习无氧呼吸的过渡语使用。由此导入新课,可以激活课堂,达到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的“问题探讨”在上课时可以先播放多媒体动画“果蝇受精作用的过程”,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的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播放模拟精卵结合过程的动画3。然后呈现“问题探讨”中的讨论题。这样的处理比较自然,符合学生认知特点。3.2 将文本素材设计成探究性活动 实践证明:将“问
17、题探讨”中的文本素材让学生通过自行设计条件、选取材料进行探究,容易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很有价值。例如,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节“问题探讨”,教师利用教材提供漏斗式渗透装置进行演示实验。在长颈漏斗内的液体是10%的蔗糖溶液,学生看到颈漏斗内的液面缓慢上升。此时,教师让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学生经小组讨论后提出了系列问题:如果用另一套同样的装置,漏斗内的液体是30%的蔗糖溶液,那么液面的情况又如何呢?如果漏斗内的液体是10%的蔗糖,烧杯中是30%的蔗糖,那么实验结果又将如何?如果为每小组提供1个鸡蛋,如何设计渗透实验?那么实验结果又将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操作,在边
18、做边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容易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 “问题探讨” 要不断探索、灵活处理,才能正确把握理解、审视、超越的关系,才能对教材“问题探讨”的应用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1 沈学华等.“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与案例J.生物学教学,2010(6):222 华朝阳,刘盛林.活用“问题探讨”优化课堂结构J.中学生物学,2008(10):19203 蒋忠民.高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新课的导入设计J. 生物学教学,2011(2):64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课题高中生物新教材文本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批准号:D/2009/02/176)的部分研究成果。本文发表在生物学通报201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