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总结例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总结例题 单选题 1、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能起到鉴别作用的有()F1野生型(雌)F1突变型(雄)F1野生型(雄)F1突变型(雌)F1突变型(雌)F1突变型(雄)F1野生型(雌)F1野生型(雄)A和B和C和D和 答案:B 解析:雌鼠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均为同型的同源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突变导致
2、性状改变,可判断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即突变型为显性性状。设突变性状由 A 基因控制,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亲本雌鼠基因型为XAXa,野生型雄鼠基因型为 XaY,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子一代雌性野生型基因型 XaXa,突变型基因型 XAXa;雄性野生型基因型 XaY,突变型基因型 XAY。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雌鼠基因型为 Aa,野生型雄鼠基因型为 aa,则子一代雌雄突变型鼠均为 Aa,雌雄野生型鼠均为 aa。根据分析,该突变是显性突变;如果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则为 aa 突变为 Aa,F1中雌雄鼠野生型基因型是 aa,突变型雌鼠基因型是 Aa;如果是伴 X 显性遗传,则为
3、 XaXa突变为 XAXa;F1中雌性野生型基因型XaXa,突变型基因型 XAXa,雄性野生型基因型 XaY,突变型基因型 XAY;因此,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选择杂交的 F1个体野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若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则F1野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基因型分别为 XaXa、XAY,杂交子代雌性全为 XAXa,表现为突变型,雄性全为 XaY,表现为野生型;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F1野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基因型分别为 aa、Aa,杂交子代雌雄中2 都有野生型和突变型,可据此判断基因位置,正确;若选择 F1野生型(雄)F1突变型(雌),则基因位于
4、 X 染色体上时,F1野生型(雄 XaY)F1突变型(雌XAXa),后代无论雌雄都是突变型野生型=11,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F1野生型(雄 aa)F1突变型(雌 Aa),后代无论雌雄也都是突变型野生型=11,故该杂交组合不能区分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错误;选择子一代雌性突变型和雄性突变型杂交,若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则 F1突变雌鼠与突变型雄鼠基因型分别为 XAXa、XAY,杂交子代雌性全为突变型(XAX-),雄性既有野生型(XaY)又有突变型(XAY);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F1雌性突变型和雄性突变型基因型均为 Aa,杂交后代雌性和雄性中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例都是31,所以
5、可据此判断基因的位置,正确;F1野生型(雌)F1野生型(雄),由于野生型为隐性性状,无论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 X 染色体上,子代都是野生型,所以不能判断基因的位置,错误。综上分析,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2、下图 1 和图 2 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 3 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 1、图 2 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B若图 2 细胞来自图 1 细胞,则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 C图 3 中 BC 的原因是 DNA 复制,EF 的原因是膜向内凹陷缢裂 D图 l、图 2 分别处于图 3
6、 中的 DE 段和 FG 段 答案:B 3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 1 所示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图 2 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图 3 中,BC 段表示分裂间期 DNA 复制,DNA 数量增加,染色体数量不变,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比下降;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染色体数暂时加倍,DNA 数量不变,染色体与核 DNA数目比上升。A、图 1 中有 4 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图 2 中有 2 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图 1、2 所示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组数目也不同,A 错误;B、已知图 1 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7、若图 2 来自图 1 细胞,可知图 2 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到的细胞质较多,则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B 正确;C、图 3 中,BC 的原因是 DNA 复制,EF 的原因是着丝粒断裂,C 错误;D、图 1、2 均位于图 3 的 CE 段,D 错误;故选 B。3、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 1%。图中3为纯合子,1、6和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家系中此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1/10 C8与该地区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男孩中患该病的概率是 1/22 D10与3、5的线粒体 DNA 序列相同的概率分别是 1
8、、1/2 4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3为纯合子,但其所生后代正常,说明该病不是显性遗传病,又因为1患病,而6正常,故该病不是伴 X 隐性遗传病,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 A、a。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即 aa%为 1%,则 a%=0.1,A%=0.9,则人群中 AA%=0.90.9=0.81,Aa%=20.90.1=0.18。正常人群中 Aa%=(0.18)/(0.81+0.18)2/11。A、根据伴 X 遗传病的特点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可知,该病不可能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错误;B、根据“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 1%”可知,该地区中此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9、 1/10,而不是在该家系中致病基因的频率,B 错误;C、8的母亲患病可知,8的基因型为 Aa,与该地区正常男性(基因型为 Aa 的概率为 2/11)结婚,所生男孩中患该病即 aa 的概率是 2/111/4=1/22,C 正确;D、由于线粒体基因来自于母亲,故10与3、5的线粒体 DNA 序列相同的概率分别是 1、0,D 错误。故选 C。4、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 4 个成熟生殖细胞 B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中分别有染色单体 0.46 条 C玉米体细胞中有 10 对染色体,则其卵细胞中有 5 对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
10、裂 答案:D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5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A、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生殖细胞,A 错误;B、人体细胞有 46 条染色体,神经细胞不分裂,所以没有染色单体,初级精母细胞
11、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单体,所以有 92 条单体,B 错误;C、玉米体细胞有 10 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卵细胞中有 10条染色体,但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不能说 5 对染色体,C 错误;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正确。故选 D。小提示:5、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受精卵中细胞核有两个,一个来自精子,另一个来自卵细胞 受精完成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要先相互识别,再进行融合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合在一起,共 4n 条染色体 受精卵中的遗传
12、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BCD 答案:B 解析:6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受精卵中细胞核有一个,是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细胞核融合形成的,错误;受精完成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正确;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要先相互识别,再进行融合,正确;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合在一起,共 2n 条染色体,错误;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错误。故选 B。6、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叙述,不正
13、确的是()A最早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摩尔根 B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 C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材料是果蝇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A 解析:1)、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萨顿最早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 错误;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观察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 正确;C、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
14、正确;D、摩尔根及其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绘出了果蝇多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7 位置图,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 正确。故选 A。7、人体的精细胞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成为精子,精细胞的变形对受精作用意义重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精子形成的场所是睾丸的曲细精管 B精细胞核变成精子头部的主要部分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所有的细胞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变形后精子尾长能摆动,具备游向卵细胞进行受精的能力 答案:C 解析:1).动物排出的卵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
15、能力;2).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的过程:(1)细胞核精子头的主要部分;(2)高尔基体头部的顶体;(3)中心体精子的尾;(4)线粒体线粒体鞘(尾的基部);(5)细胞内其他物质原生质滴(最后脱落)。A、人体精子是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中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A 正确;B、精细胞核变成精子头部的主要部分,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完成受精作用,B 错误;C、原核生物属于细胞生物,但没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所有的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 错误;D、变形后的精子具有长长的尾部能摆动,具备游向卵细胞进行受精的能力,D 正确。故选 C。8、人的 X 染色
16、体和 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I、)(如图所8 示)。下列正确的是()AI 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常表现交叉遗传 B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后代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CI 片段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常表现代代相传 D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答案:B 解析: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直接的关系。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A、分析图示可知,片段为 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其上的某隐性基因,因在 Y 染色体上不存在其等位基因,所以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A 错误;B、片段为 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B 正确;C、片段为 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常表现为隔代相传,C 错误;D、片段为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其上的某基因,因在 X 染色体上不存在其等位基因,所以患者全为男性,D错误。故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