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解题方法技巧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宇宙中的地球解题方法技巧 选择题 1、2017 年 5 月 24 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颈类的亲缘关系更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A.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 B.各地层的海陆分布状况 C.地层的排列顺序和生物化石的结构复杂程度 D.各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2)三叶虫属于()A.原始的脊椎动物 B.古老的两栖类 C.古老的爬行动物 D.古老的无脊椎动物 (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
2、植物 2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4)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答案:C D B C【提示】地层与化石 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 解析:略 略 略 略 3 【解答】略 略 略 略 2、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指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 36000km,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布设 3 颗通信卫星(如图 8),即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
3、与赤道上的物体相比,地球同步卫星()A.角速度大 B.线速度小 C.线速度大 D.角速度小(2)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1 恒星日 B.1 恒星年 C.1 太阳日 D.1 个月 答案:C A【提示】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4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3、挪威山谷小镇留坎一年中有近半年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斥资在山坡上架设三面巨镜(下图),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使小镇居民聚在广场上可以享受冬日阳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成分 D.天气状况(2)下列各项能量源于太阳辐射的有()
4、地热和温泉地热发电风力发电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A.B.C.D.答案:A D【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5 解析:略 略【解答】略 略 综合题 4、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表示 波,B 表示 波。(2)判断两个不连续面:M 为 界面,N 为 界面,地震波通过 N 界面时,传播速度变化有何特征?(3)分别写出圈层 C、D、E 的名称。(4)圈层 C 物质状态为 态;圈层 C 厚度不均,大洋部分厚度较 。(5)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在图中画出软流层的位置。答案:(1)横;纵(2)莫霍;古登堡;A(横)波突然消失,B(纵)波传播速度减
5、慢 6 (3)地壳、地幔、地核 (4)固;薄(5)解析:(1)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B 大于 A,A 为横波,B 为纵波。(2)横波纵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界面时速度增加,AB 在 M 处速度增加,M 为莫霍面,经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A 在 N 处消失,B 在 N 处速度突然减小,N 为古登堡面。(3)M 为莫霍面,N 为古登堡面,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地壳地幔地核 C、D、E 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4)纵波能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横波能通过介质:固体,C 层横波纵波都能通过,为固态,地壳平均厚度为 17 千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为 3941 千米,大洋地壳较
6、薄,平均厚度为 510 千米。(5)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画在 D 层上部。所以答案是:(1)横;纵(2)莫霍;古登堡;A(横)波突然消失,B(纵)波传播速度减慢(3)地壳;地幔;地核(4)固;薄(5)7 【小提示】横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界面时速度增加,经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外核可能是液态),纵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界面时速度增加,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
7、量分布。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戒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 10 多家多晶硅企业、60 多家硅片企业、60 多家电池企业、330 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 30%。(1)简析图中 P 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的主要原因。(2)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3)若在甘肃和广东两地选一处建大型太阳能电站,佝选哪一地?说明其理由。答案:(1)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秲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8 (2)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3)甘肃,晴天多,光照强;年
8、均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荒地资源丰富、地价低廉 解析:(1)考查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据图可知,P 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地势较高,空气秲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较多。(2)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无污染且可以再生,有利于环境保护;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利用前景广阔。(3)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选择甘肃;甘肃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较强;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稀少,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多荒地资源、
9、地价低廉,建设的成本较低。【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能源开发。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市场前景广阔。太阳辐射影响因素:纬度、气象、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具体影响如下:纬度因素 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气象 天气晴朗少云,大气削弱作用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地形、地势 地势越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大,大气削弱作用小 人类活动 人工增雨、燃烧秸秆 6、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不足。(2)与鲁尔区相比,该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图中 N 地出现的生态问题9 是 。(3)按自然
10、灾害的成因和发生过程,火山爆发属于 灾害。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主峰白头山的岩石从成因上看属 岩,按物质来源,该岩石主要来自位于上地幔的 层。(4)从地形和气候角度简析图中 M 处沼泽地的成因。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热量不足(2)铁矿、石油资源丰富;土地荒漠化(3)地质;岩浆;软流(4)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是形成湿地的主要原因。解析:(1)由图可知,图示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该地区地处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因此该地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不足。(2
11、)该地区有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与鲁尔区相比,该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铁矿、石油资源丰富;图中 N 地处于大兴安岭以西地区是我国的草原牧区,过度范放牧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3)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发生过程,火山爆发属于地质灾害。该地区的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其主峰白头山的岩石属于岩浆岩,是地下深处上地幔的软流层中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岩浆岩)。(4)由图可知,图中 M 处位于三江平原上,是沼泽湿地,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是形成湿地的主要原因。【小提示】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水源,
12、资源,等方面;社会因素,经济,市场,交通,科技等方面;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环境因素:环境客观上对工业的区位有影响,主要是有污染的工业,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对工业具体布局有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料和能源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减弱;市场因素和交通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增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增强,科技因素影响增强;还出现了一些新因素,如旅游城市对工业布局影响有吸引力。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其类型多样。因而成因也多样。一般来说。是因蒸发量小于降水10 量。且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热带地区还因降水丰富。排水不畅形成湿地。(如印尼)高原地区还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水较丰富、且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于易积水的低洼处易形成湿地。(如青藏高原)高纬度地区还因气温较低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并且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也易形成湿地、(如东北三江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