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_文珍珠.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3661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_文珍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_文珍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_文珍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文章旨在探讨新时代大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构建方案,进一步探索该资助体系的特征及实现路径。从“大一到大四”的全过程,可以构建出多方位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包括经济帮扶、心理辅导、学业指导、生涯引导和思想教导等方面,以期有效解决“资助”和“育人”难题。关键词:发展型资助;教育公平;创新举措学生资助事关民生,也关系到民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

2、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进入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体系需要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1。我们要坚持将“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着力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努力成长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高校资助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高校学生资助是一项事关公平、效益和激励的民生政策。国内专家学者从不同历史时期对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划分2。孙涛(2021 年)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发展历程自建党100年以来划分为公费教育、人民助学金、人民助学金与奖学金并存、以奖学金为主、政府主导的多元混合资助体系五个阶段。余秀兰

3、(2010 年)将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免费加人民助学金制度、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中后期的奖学金为主、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今的以政府为主的多元混合资助体系等三个阶段。韩丽丽、李廷洲(2018 年)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分为改革开放至 1983年的人民助学金、1983 年 1986 年人民助学金和人民奖学金并存、1986 年 1994 年奖学金与助学贷款并存、1994年 2007 年初步建立“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2007 年至今多种助困方式并存的资助体系等五个阶段。另一方面,部分研究基于我国高校资助政策

4、的发展历程,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提出了未来发展展望。冯涛(2018 年)认为,未来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度设计应秉持扩大化、精准化、育人化、社会化、科技化的“五化”指导方针。马浚锋、罗志敏(2020 年)认为,高校学生资助事业向前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是促使高校学生资助财政系统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及扩大学生资助的功能,凸显学生资助人文关怀。杜坤林(2012年)指出,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社会转型、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和学生群体的不断变化,高校学生资助要积极推行“发展型资助”。唐志文(2021 年)认为,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从夯实资助基础、优化资助方式、落实育人目标、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资助

5、育人新格局等方面探索新发展路径。以上研究基于学生资助政策历史回顾,把握了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并立足现实提出了工作展望,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现实价值。二、新时代大学生发展型资助工作新挑战近年来,我国的普通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四级资助机制,包括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及学生自助3。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实施了多项资助政策,如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高校学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师范生免费与补助、勤工助学以及其他资助(如绿色通道、特殊困难补助、路费补贴、伙食补贴)等。这些资助政策的实施使资助金额稳步上升,而且“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育人

6、目标也在不断夯实。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现行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基金项目:1.2022 年度湖南省学生资助研究会课题“四阶梯进式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XSZZ2022016);2.2021 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的新工科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HNJG-2021-0725)的部分成果。行业思考80就业与保障2023.6(一)资助理念需要改变当前,绝大多数资助模式仍然聚焦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帮扶,通过“资金、实物”等效果立竿见影、操作性强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资助。然而,对于家庭经济

7、困难的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这些学生需要长期的支持来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包括沟通技巧、语言表达、心理安全、形象提升和素质增强等方面。为了保障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实现学生自立自强和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先进而精准、个性化的资助理念和有效的发展支撑。(二)资助内涵需要延申“资助”和“育人”之间的脱节,未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效融合。然而,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兼具持续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特点的育人工程。高校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仅限于物质帮扶,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学习、就业和思想道德等多重引导。在实现横向资助覆盖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同时,要努力实现纵向帮扶,覆盖每个家庭

8、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的全阶段、全过程,并往纵深向覆盖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个性化需求,才能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三、新时代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基本特征(一)重视学生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新时代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中,应重视发挥学生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首先,高校应树立全新的资助工作理念,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对资助政策和工作的认同和重视。其次,高校相关部门和管理者应提供条件、创造机会、打造平台,让学生在辅导员或其他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成立团队或小组,通过项目运营和工程实施等途径,让学生主动思考、认真规划大学各阶段的目标,

9、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二)坚持外延式资助与内涵式育人相结合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的学杂费和生活支出无忧之后,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多方面帮扶,包括心理健康、学业能力、就业本领和理想信念等。要做好贫困学子的励志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责任使命教育等,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实效。同时,要针对毕业生做好挫折教育,加强学生正确处理社会关系、遭受挫折考验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三)多方联动抓好资助工作过程性育人不断完善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高校资助工作部门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学生应多方联动,

10、各环节统筹协调,一起参与资助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例如: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将诚信感恩教育与思政课相融合,将责任使命教育与专业课、实验课相贯通,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相互通。此外,高校还应广开渠道,统筹好社会资源,鼓励社会主体参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通过设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在奖助贫困学子的同时,为该群体提供实习、社会实践平台,培育其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四、新时代大学生发展型资助模式实现路径(一)大一入学适应和探索期:以经济帮扶、生涯引导和思想教导为主新生刚进入大学时,面临着较大的变化、压力与竞争。在环境方面,同学间的家庭背景差距和消费观念差异会加重贫困学子的自卑

11、感。在个人能力方面,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多年来“举全家之力”才能顺利考上大学,几乎没有条件去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对现在的大学学习、生活、就业等情况了解甚少。在学习方面,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自主学习为主,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良学习习惯、找不准合适的学习方式、缺乏学习目标。在思想方面,新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容易受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和社会不良信息的诱导,有可能产生为满足虚荣心而过度消费的不当行为。针对以上情况,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要着重从以下几个个方面来开展。第一,加强资助政策宣传。通过开学现场开设“绿色通道”、新生入学教育等,对国家资助政策进行全方位地宣传和解读,让贫困学子一进大学就感受到党和国家

12、的关爱,树立自信,纾解经济压力和心理障碍。第二,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表的主观描述和谈心谈话、走访宿舍等侧面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精准认定学生困难等级,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通过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等为贫困原因各异、贫困程度不同的学生提供精准个性化资助。第三,引导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主题班会、团体辅导、个体访谈等方式,帮助贫困生发掘自身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性格特征和对大学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尽快确定学习目标,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第四,强化思想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励志感恩和自立自强的观念。要帮助家

13、庭经济困难学生认识到“受助解困”权利和“成才回馈”义务是对等统一、不可分割的资助关系,在接受资助的同时要努力学习、积极实践、服务同学。此外,鼓励他们积极申请勤工助学岗、参加企业实习等实现“自助”,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二)大二自我能力拓展期:以经济帮扶、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为主经过新生适应期后,随着对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熟悉,家庭困境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进入了自我挖掘和自我发展的成长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意识到人际沟通、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然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家庭困境学生产生了敏感自卑的心理压力和人际交往障碍,同时,面对“上大学是唯一出路”的学业压力和

14、未来迷茫,逐渐出现了自我怀疑、难以融入集体、学习动力缺乏、前途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资助育人工作除了经济帮扶以外,81就业与保障 2023.6更要重视加强贫困学子的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在大二时期,随着班级群体的熟悉,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更为清楚、客观。因此,这个阶段的经济帮扶应该以推进勤工助学培养家庭困境学生的能力为主。通过发扬吃苦耐劳的品质,利用自己的劳动获取合理报酬,既可以有效缓解家庭困境学生的经济负担,又锻炼了他们与人打交道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构建家庭困境学生心理防御机制。通过个体谈心、团体心理健康状况辅导等方式与他们交流,加强人文关怀,疏导心理障碍,减轻思想包袱,

15、帮助他们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心态。最后,对从小输在教育起跑线、对大学学习迷茫的家庭困境学生而言,加强学业指导至关重要。具体来说,高校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需求,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找到学习的规律、激发学习的动力、树立学习的信心。(三)大三专业技能提升期:以经济帮扶、学业指导和生涯引导为主进入大三,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更加趋于稳定和成熟。他们对自我有了更为明确的定位,并在专业技能和个人综合能力两个方面有强烈的需求。这一时期是学生个人能力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专业知识和个人技能是贫困学子阻

16、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最大资本和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大学生涯已过半,为了在下一年的毕业季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家庭困难学生需要重点提升主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这个阶段的经济帮扶应该与学业指导相结合,以此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高校可以通过配备“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家庭困难学生”为一体的师生学业帮扶力量、开展“一对一”朋辈学业帮扶计划、成立困难学科学习小组、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等措施,有效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通过拓宽社会资助渠道,设立社会资助项目,为家庭困难学生的创新创业、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提供资助。大三时期

17、是学生提高职业适配度和岗位胜任力最关键的一年,这一阶段应该让家庭困难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目标。为此,高校要指导贫困学子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发与专业相对口的勤工助学岗和企业实习岗位,并有针对性地向家庭困难学生倾斜,为他们提供完善的岗前培训及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四)大四求职毕业转换期:以生涯引导、心理辅导和思想教导为主大四是青年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本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面临就业和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然而,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在毕业求职时面临着诸多就业心理问题,如就业能力不足、社会资源较少等,使他们成

18、为创业就业的弱势群体。因此,这一阶段的资助育人工作应主要围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和思想教导等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要激发和唤醒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内在的求职动力,引导他们积极了解和探索外部就业形势。为此,可以开展就业培训、设立“简历诊断”岗位,准备求职清单、模拟面试等活动,以此加强职业定位,提高求职信心。同时,还需加强就业相关政策宣传,尤其是对基层就业创业补贴和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政策解读;要整合校友和社会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优先提供就业资金支持、校友企业岗位,并规定其将来有能力时要回馈企业和社会。其次,要强化挫折教育,增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和遭受挫折的能力。毕业阶段难免

19、出现学习紧张、求职不顺、考研失败、实习疲惫等多重压力叠加,导致失眠、焦虑、难过甚至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高校应开设针对就业时的心理课程,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与辅导,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最后,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因势而新”的就业观。高校应引导学生主动“反哺”家乡,将自我成才和回报社会相连接、将自我发展和国家发展相结合,在祖国偏远落后的地区和基层实现就业创业。同时,应鼓励学生适应“云招聘、云面试”等线上招聘形式,接纳和关注互联网衍生的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五、结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速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起点上,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更应注重提高质量、创新体系,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重点解决贫困学子在校期间面临的多方面问题,有效提升资助育人成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材料与先进制造学院)参考文献肖慧.基于协同思维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研究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73-75.唐志文.论新发展阶段推进高校资助育人的高质量发展 J.思想理论教育,2021(11):105-111.李义波.新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68-70.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