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武陵新风土十问——基于传统聚落活化的新旧共生设计.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3096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陵新风土十问——基于传统聚落活化的新旧共生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陵新风土十问——基于传统聚落活化的新旧共生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陵新风土十问——基于传统聚落活化的新旧共生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482023/1?Ten Questions on the New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Wuling Region:A Symbiotic Design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Based on the Revitalisation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Li Baofeng?Zhang Xiaochun?李保峰?张晓春近年来,李保峰老师及其设计团队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的彭家寨地区完成了一批建筑实践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建筑群(图 1),

2、包括:主、次游客中心,墨客廊桥,地仙廊桥,中意国际建筑研学营,摩霄楼等。2022 年 8 月 9 11 日,“亚洲干栏木构建筑遗产与再生”学术研讨会在彭家寨举行,同时,专题展览“武陵干栏:亚洲木构建筑的文化结晶与样本遗存”也在中意国际建筑研学营开幕。武陵土家族传统建筑聚落和土家泛博物馆的新建筑聚落,干栏木构建筑的研讨和干栏木构建筑样本遗存的展示,分别形成了两组有趣的对话,也推动了基于传统聚落活化的新旧共生问题的多元思考。?在土家泛博物馆项目中,建筑师选择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使用精心设计的结构和构造方式完成建造。这些建筑功能不同,造型独特,由于项目处于土家族聚集的山区,又临近彭家寨这一国家重

3、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极具遗产价值,使得这些在遗产语境中的实践具有了特殊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具有某种实验性。能否先请李老师介绍一下这一系列项目的由来??彭家寨是武陵山区中一个典型的土家山寨,它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宣恩县,20 多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张良皋教授1-2在鄂西调研时发现了此山寨,之后的多年里张先生奔走呼唤,多方宣传,使得人们逐渐了解了这个特色鲜明、却一直不为人知的土家聚落。彭家寨所在的两河口村于 2010 年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彭家寨于 2013 年获评为第7 批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图 2)虽然守着这样优质的文化资源,但彭图

4、 1图 2家寨以及附近的村民生活并不富裕,这一方面是受制于交通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是缺乏关于发展的深思熟虑的顶层设计。2017年,当地领导约我们共同研讨彭家寨的发展问题。我意识到这并非一个纯粹按照任务书为委托方提供规划设计服务的所谓专业工作,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有许多事情需要厘清。于是我们成立了由政府领导、项目策划专家、农业规划专家、景区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艺术家等不同身份成员组成的团队。我们的工作大致分为两?49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2023/1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务虚,在这个阶段我本人更像是一个协调者(coordinator),频繁地与当地政府、策划团队以及农

5、业规划团队一起调研、一起研讨,目的是找到在保证原住民利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不违反国家文保政策三者之间实现平衡的发展模式。形成基本共识后工作才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我以建筑师的身份带领建筑、景观及艺术家团队进行物质层面的设计,这个阶段的工作纳入了文保部门严格的监管之下。因我们不愿采用传统的“清空原住民”的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个项目具有一定的实验性。目前一期约 3 万 m2的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它们包含:承接恩施方向游客的主游客中心,承接湖南方向游客的次游客中心,可举办各类研学活动的中意研学营(宿舍、教室、报告厅、展览厅、食堂等),可登高望远的摩霄楼,跨越酉水河的两座桥(墨客桥和地

6、仙桥),以及民俗商业街。(图 3)?项目所在的彭家寨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山水环绕,植被丰富。村寨散布于山脚河畔,其布局体现了村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和理解。您在这组建筑的设计中,尤其是具体的选址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做了哪些考虑?是否会根据单体建筑的功能、体量来挑选更具针对性、更适合的场地来展开场地设计?可参见城市环境设计2022 年第 2 期“UED 主题:李保峰建筑师专栏”中的系列文章。?建设单位:湖北宣恩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方案设计:李保峰,朱薛景,羊青元,万顺,袁涵,王鑫琪,杨治宇,朱发文,曹野,王子令,魏迪,庞子锐,杨鹏鹏等施工图:何炼,申发亮,张效房,杨鹏,陈挺,卢雪莱,申安

7、付,金玲等木结构专项:黄晶、蒋涛,高歌,秦丝思,李洪生,汪优,汪玉雅农业景观:姚崇怀基础设施:徐昌顺建筑景观:于志光,王通室内设计:尹传垠,张贲设计时间:2017建成时间:2021摄影:赵奕龙图 1图 2图 3Fig.1Fig.2Fig.3土家泛博物馆建筑群彭家寨3a.学术报告厅3b.摩霄楼3c.主游客中心3d.地仙桥3e.墨客桥Tujia Pan-Museum ComplexPengjiazhai Village3a.Lecture Hall3b.Moxiao Building3c.Main Vsitor Centre3d.Dixian Bridge3e.Moke Bridge图 3a图 3

8、b图 3c图 3d图 3e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502023/1?在山区难觅平地,从纯工程思维角度看,我们的选择余地不大,但滨水、傍山的长条用地正好有利于创造研学营的街巷型交往空间和滨水型休闲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新建筑与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彭家寨的陆路及水路衔接;在研学营街巷与彭家寨视线交界处,我们设置了一座塔摩霄楼(图4),高达 79.85 m,既形成空间识别的地标(landmark),也为游客提供从空中观察彭家寨的新视点在塔顶可以清晰地看见土家山寨总体布局呈现的类极坐标(而非笛卡尔坐标)形态。主游客中心因要承载会议、演出、展示等诸多功能,故体量较大,我们在平面和竖向

9、上均顺应地形,这样做,不仅减少了土方量,而且因室内也顺地形变化,从而减弱了长条形建筑纵向的进深感,用建筑而非装修的手法,创造了更丰富的室内空间(图 5,图 6)。设置次游客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迎接湖南方向的来客,该地段靠近隧道口,用地狭窄,我们顺应地形,将建筑做成“扁长”的形态,以山墙面对湖南游客的来向,出檐深远的山墙屋顶形成清晰的昭示性,游客由前门进入,由后门换乘,前后门之间设置了一系列服务功能(图 7)。?在村民的耕作经营下,当地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景观,体现村民的生活生产方式,这样的地景具有深厚的人文特征。从这组新建筑的功能来看,有游客服务中心、廊桥、研学营等,都不严格属于博物馆这种建筑类

10、型,但项目的名称非常有意思“泛博物馆”,这一命名的核心意味着什么?“泛博物馆”与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是什么关系??在我们介入此项目之前,当地农民早已放弃了水稻种植,而代之以种植白柚,这可能是经济效益使然。设计前期,我便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的姚崇怀教授对彭家寨的农业历史和地形、地貌、土壤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姚教授认为:白柚树的尺度太大,严重遮挡视线,且四季无变化,形态及色彩均显单调;而水稻不高,水稻田呈现更好的空间连续性,且具有鲜明的季相性,是更适合彭家寨的农业景观,至于经济效益,取决于农业科技的贡献和事件的设计。他建议恢复水稻并和油菜套栽。这样做后,不仅山谷里的视野开阔了,在不同季节还出现了不同的

11、色彩和味道,增加了游客视觉之外的身体性体验。有了水稻种植,便有了后来的插秧节、收割节、油菜季等活动,彭家稻米也成为了特色地方农产品,大大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在某种意义上,乡村更新的首要内容图 4图 5图 6图 4图 5图 6图 7图 8国际研学营总图构思主游客中心室内地面随地形变化主游客中心直接暴露真实的结构7a.次游客中心室外7b.次游客中心室内铝镁锰板屋面Fig.4Fig.5Fig.6Fig.7Fig.8Conception of the study campThe ground levels of the Main Visitor Centre follows the terrainTh

12、e structure is exposed in the Main Visitor Centre7a.Exterior of the Subordinate Visitor Centre7b.Interior of the Subordinate Visitor CentreThe roof made of magnesiumaluminiummanganese alloy panels?51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2023/1上做了哪些特别对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处理吗?在具体的建造施工中,运输、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最难的部分是什么?如何协调和评估数字技术的参与和应用?

13、?孤立地看,胶合木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当代建筑材料,并不存在对某些特殊地区的适应性问题。但若从装配体系视角看,就会发现特殊的问题:装配式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建造,从而节省资源,但在地形地貌如此复杂的武陵山区,标准化的方盒子显然不合适。这让我们意识到了标准化和定制化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若要做高效率的装配式建筑,则必须选择标准化构件,若要针对地形地貌进行“嵌入式”设计,则无法采用标准化构件。在制造业,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与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无缝连接早已成为可能,这为建筑界提供了借鉴。在当代,数字技术为建筑业提供了新的维度,我们是否可以既创造出因地而异的产品,又能解决因产品种类繁多而导致

14、的生产效率低下问题?还能控制建造成本?对此我们和施工企业以及机器人公司一起做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尝试。施工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运输。所有构件均在武汉的工厂由机器人加工,但恩施山区弯曲的道路对运输有很大的制约,有些较长的建筑构件加工本不是问题,但运输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运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规划、设计,而应是对包括产业在内的综合性思考。若没有合适的产业,规划设计只能是图纸和谈资。我们提出“泛博物馆”的概念是源于文化人类学视角,我们认为:当地土家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仅是给游客展示的内容,更是原住民生活状态的正常呈现;同时,游客自身也能深度融入当地的所见所闻之中。我们并不希望去建造一个被称为

15、博物馆的封闭式独立建筑,仅供游人在建筑之内了解当地文化。泛博物馆保留了彭家寨等村寨的原住民和他们的生活,博物馆建成后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很多以前离家进城务工的本村年轻人返乡。?可以说,建筑师也参与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或调整农业景观的工作,局部地增加了当地的产业方式。关于材料,这组建筑群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使用了现代胶合木结构,您也曾提到,使用现代胶合木有利于循环利用小尺度的木材、符合低碳的生态诉求327,但木结构还是会碰到很多挑战。如:大的空间跨度(主游客中心、廊桥),木材和其他材料之间的关系(主游客中心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柱等),木结构与建筑造型(?如主游客中心的屋顶),等。您在设计

16、时如何具体处理??我们采用木结构的原因有二:一是木材的低碳特点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这是作为对环境负责任的建筑师在道德层面的思考;二是以同类材料对土家传统建筑的致意。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先民祖祖辈辈使用木材建造吊脚楼,但作为大人流量的旅游配套建筑,传统木建筑的尺度完全不能满足新功能对空间的要求,而由小块木料粘合而成的胶合木结合金属连接件可以大大提高木结构的强度,从而实现理想的室内跨度和室外巨大的悬挑,故现代胶合木结构成为本项目必然的选择。为了所谓“设计的纯粹”而使用纯粹的材料意味着巨大的造价,这并不符合中国当下的国情。我不是“木原教旨”主义者,我认为理性的建筑师应该根据不同的需求、针对

17、不同的问题、选择现实且有效率的解决方案。本项目大跨度屋面结构使用富有视觉表现力的钢-木复合张悬梁和多向木檩条体系,彻底杜绝了室内油腻的装修吊顶(图 6);屋面外层使用自重轻、防水佳的铝镁锰板,彰显了建筑的当代性(图 8);垂直受力部分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立柱,有利于减少多雨地区地面潮湿的不利影响,而且简化了构造。?能否具体谈谈这种当代装配式木构体系在彭家寨地区的在地性尝试,在这组建筑群中,胶合木材料的使用在结构和构造图 7b图 8图 7a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522023/1土家传统建筑的大飘檐彭家寨的“类极坐标”布局11a.钥匙头;11b.撮箕口吊脚楼诚实的结构及构

18、造表达主游客中心随地形而变化的自由平面形态穿越时空的吊脚楼16a.大鼓亭;16b.建筑师草图Far-reaching eaves of the traditional Tujia dwellings The layout of Pengjiazhai Village largely conforms to the rules of a polar coordinate system11a.Yaoshitou(L-shaped)dwellings 11b.Cuojikou(C-shaped)dwellings Stilt houseThe exposed structure and constr

19、uctional detailsThe irregular plan of the Main Visitor Centre that follows the terrainThe stilt house indicating the historical moment and place16a.The Drum Pavilion;16b.The architects drafts图 9图 10图 11图 12图 13图 14图 15图 16Fig.9Fig.10Fig.11Fig.12Fig.13Fig.14Fig.15Fig.16施工方不得不将过长的完整木梁切割成两段,运到现场后再以钢片将其

20、连接成整体。?彭家寨当地土家族的风土聚落历史久远,聚落中干栏木构建筑的营造特色鲜明,在土家“泛博物馆”项目中,新建筑在形态设计和材料选择上都与当地已有的历史建成空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和差异,但又体现出一种关联。如果可以从地方风土特征中提炼一些符号,融入设计语汇,以对地方风土特征做出回应,从提取到转化的依据和过程是怎样的?当地的风土特征(聚落与自然、空间与生活、院落与单体、结构与构造装饰等)提供了怎样的参考??土家族淳朴、诚实、较少装饰,其聚落及建筑的诸多特色有其实用的理由:因木质墙面需要防水,故土家族建筑往往在正面和山墙面均采用较大的飘檐,形成出檐深远的形象,尤其是四坡屋面的转角处,通过多层梁架

21、的互相承托形成了稳定而飘逸的转角(图 9)。因山区难觅平地,故土家传统建筑往往因因地制宜而呈现多样化的外观,如总体布局的“类极坐标”(而非笛卡尔坐标)逻辑(图 10),单体建筑的钥匙头、撮箕口类型(图 11),竖向的吊脚楼(图 12)类型。因普遍的经济窘迫,土家传统建筑基本上没有装修,屋檐下的结构、构造全部清晰地呈图 9a图 9b图 10图 11a图 11b图 12图 13?53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2023/1现(图 13),这种多样且独特的空间形态给人以奔放、潇洒、有力的印象。以上这些特征成为我们设计思考的源泉,我们的新建筑也采用了巨大的挑檐,也展示了诚实的结构

22、,也因顺应地形而采用了相对自由的平面形态(图 14)。以上这些均成为了新建筑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其实跟土家族传统建筑的原型是有相当密切的关联的。我们希望创造一种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新建筑形态。?遗产?传统聚落在今天面临发展困境,传统聚落的“遗产化”并非一个积极的现象。从建筑师角度如何理解传统聚落的存续与发展?设计如何介入,以回应正在遗产化的设计区域和条件?有哪些自我约束?具体建造过程中,是否有当地的工匠一起参与??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颠覆传统聚落。从社会学角度看,传统聚落沦为活化石虽非积极的现象,可文明的人类对其也无可奈何。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

23、传统聚落的“遗产化”有其积极的意义:它?竟保护了遗产。作为建筑师,首先,我们不应该制造假遗产;其次,我们应该以谦虚的态度向传统工匠学习,尤其是挖掘土家族传统建筑方法论层面的东西;第三,我们也可以利用建筑师的身份为传承土家族建造文化做一些事情。作为山民,土家族较缺少文字的传承,当地少见家谱、村史等文献,近些年随着交通的方便,传统建筑逐渐式微。我院刘小虎教授在当地组织了工匠协会,将散布于不同地区的土家族工匠组织起来,由他们对彭家寨及其它土家族木构实体遗产进行持续的维修,以保证传统聚落的存续。我们设计的主游客中心是一栋全新的建筑,在其滨水一侧我们希望“插入”几个传统的吊脚楼,一方面要打破所谓风格的纯

24、粹化,另一方面赋予这些吊脚楼使用功能,使其成为游客观景、品茗之处,这些吊脚楼就是由当地工匠在现场设计、制作的,作为建筑师,我只是给了一些尺寸控制的建议而已(图 15)。为了创造图 14图 15图 16a图 16b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542023/1仪式感,我们在民俗商业街的前端设置了欢迎广场,广场上的大鼓亭也是由传统工匠制作的,我只提供了几张表达尺度及空间感受的草图(图 16)。传统工匠并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施工图,我们的这种工作方式更像是中国古代或者欧洲文艺复兴之前的 Builder-Master 方式,它似乎更有利于保证思想和建筑物之间因不借助其它媒介转译而形

25、成的流畅性。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筑学者和这些传统工匠一起编纂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图集,将土家建筑遗产文献化、理论化、系统化。?彭家寨从传统村落走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一方面,它仍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它的地方文化身份得到了加强,也因此成为未来发展的文化资源444,如何通过设计让传统聚落具有新的意义?“泛博物馆”在彭家寨村落之外,营建了新的公共空间,当地村民如何看待这些新的建筑语言、空间和活动??孤立存在于深山中的传统村落如同放在库房中的古董,可以通过视频或照片对外传播,但她至多只是一种被称为宝贝的谈资;仅仅作为谈资,则大大降低了遗产的价值,将作为媒介的视频和照片放入博物馆也

26、无法给人以真实的体验。要使得遗产产生新的意义,引入人流是一种重要且必要的手段。我们在距离彭家寨 1 km 之外设计了中意国际研学营,在东南大学董卫教授的引荐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策划的亚洲干栏建筑永久展中意研学营落户,真实的土家族建筑和对其进行理论阐述的文献隔河呼应,这让当地土家村民对自己寻常司空见惯的建筑之价值有了新的认识,让游客和研学营学员对土家族建筑有了身体性体验和理性的理解。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彭家寨成为络绎不绝的研学营员和游客的参观和体验的对象,这使得传统的土家族聚落的遗产价值具有了新的意义。?建?谦和建造的内涵与适用范围是什么?如何理解在历史建成环境中的、基于遗产活化目标的“谦和

27、”策略?“谦和”是表达一种态度还是要在设计中创建一种“适应”的关系??谦和是一种敬畏自然的态度,源自于一种善待自然、尊重环境的价值观。秉持这样的价值观,在设计中必然会考虑如何实现建筑与环境相适应的关系。在彭家寨项目设计中,我们在方案初期便调查了大量的土家族传统聚落,对土家族传统建筑的聚落组合方式、建筑接地方式、空间类型以及构造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我们开始进行规划布局时,便结合用地条件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和尺度要求,在每栋建筑的设计前期我们都做实体研究模型,非常谨慎地研究地形地貌,尽量使得每栋建筑都紧密地“锚固”在那个场地上。主游客中心入口处 9 m 的大悬挑源自于当地传统建筑的大飘檐(图 3c

28、);我将研学营建筑的外表皮称之为“界面”而非“立面”,也是源于土家族传统建筑的檐下空间,这个空间既是土家人的生活空间,也是生产空间,大飘檐同时还起到了保护墙面的作用(图 17);土家族建筑檐下露明的刀背梁雄浑有力,潇洒的向上起翘明显展示了与地球重力抗争的逻辑,这也成为了摩霄楼层叠向上之动感立面的原型(图 18)。土家传统建筑的檐下空间摩霄楼的动感外檐新旧建筑并置产生视觉张力不定的界面而非确定的立面Space under the eaves of a traditional Tujia dwelling The rhythmic eaves of the Moxiao BuildingThe v

29、isual effects produced by collocating the old and the new architecture Undefined interface instead of clear-cut faade图 17图 18图 19图 20Fig.17Fig.18Fig.19Fig.20图 17图 18 参见周渐佳 数字工匠:一种新的设计建造范式(同济大学 2023 年博士论文)第 125 页。?55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2023/1?图 2、图 3a、图 3d、图 7 图 9、图 12、图 13、图 16a、图 17、图 20、图 21b

30、 图 21e:李保峰摄影图 1、图 3b、图 3c、图 3e、图 5、图 6、图 15、图 18、图 19、图 21a:赵奕龙摄影图 4、图 16b:李保峰绘制图 10:谭文骏绘制图 11:李晓摄影图 14:朱薛景绘制?张良阜.匠学七说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ZHANG Lianggao.Jiangxue Qishuo 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02.张良阜.武陵土家M.李玉祥,摄影.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1.ZHANG Lianggao.Wuling Tujia M.Li Yuxiang,ph

31、oto.Beijing: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2001.李保峰,羊如翼,黄晶.宣恩县低碳实践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当代木构建筑设计 J.当代建筑,2022(08):27-30.LI Baofeng,YANG Ruyi,HUANG Jing.Xuanen County Low-Carbon Practice:Contemporary Wooden Architecture Design of Chinese Tujia Pan-Museum J.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2022(08):27-30.常青.对建筑遗产基本问题的认知 J.建筑

32、遗产,2016(1):44-61.CHANG Qing.Reflection on the Fundamental Category of Heritage Architecture J.Heritage Architecture,2016(1):44-61.菲利普 格兰.贝托尔特 布莱希特 M.华天韵,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GLAHN P.Bertolt Brecht M.HUA Tianyun,trans.Shanghai: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2023.属于此时的“仿古”建筑,便是对人们的蒙蔽;而不同时代建

33、筑的并置却可以产生视觉的张力,并进而唤起人们的理性,唤起人们关于时间的思考。这也有点儿像巴赫的复调音乐,同时出现的不同旋律导致了听觉感受的丰富性,甚至有些听众会因听觉的刺激而产生视觉上的画面感。(图 19)“创造界面(interface),而非设计立面(elevation 或 faade)”,是针对阿尔伯蒂之后的建筑学经典中所谓“立面设计”而提出的,立面关注的是?例、形式等纯视觉的东西,而界面是室内、室外之间的过渡地带,给这个地带一些模糊性,有利于为未来使用之不确定性提供更多的可能,即现在以不确定的空间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使用。前面多次提到的土家族传统建筑的檐下空间根本没有“立面”的概念,它完全

34、是人的行为逻辑和材料的物理特性使然。土家泛博物馆建筑重要的功能是研学,这类从土家族传统建筑中学得的灰色界面可为研学的学生提供交往的场所(图 20)。在建筑完成之后,我们发现在这些空间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有趣行为(图 21),其中很多是我们在设计时料想不到的。感谢汤诗旷老师对本次采访策划的大力帮助。“间离效果”更像辩证的“自我指涉”,而非简单地在大众面前施展障眼法。详见参考文献 5 第 10 页。?在地文化特质的“再阐释”成为当代遗产地更新设计的话题与诉求,从不少案例分析来看,“再阐释”似乎也包含着新旧共生,如何通过谦和建造实现基于传统聚落活化的新旧共生?新旧共生,也不是仅就建成环境而言,也包括生活

35、方式、行为和观念,土家泛博物馆提供了新的日常活动的可能,这是否也是您通过“要创造界面(interface),而不仅是设计立面(elevation 或 faade)”328想要表达的一种“再阐释”的方式??如前所述,我们研究传统建筑的原型而非简单地拷贝形式,因为原型之于地域有某些必然性,借鉴原型、并运用当代建筑技术解决当代问题就是一种对在地文化的再阐释。既然是“再”,则必然包含着“新旧共生”的意味。关于“原型之于地域的某些必然性”问题值得讨论。某些“必然性”是基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生产力水平,当这些“方式”和“水平”发生变化后,那些与其相对应的“必然性”也就不存在了。那作为此时、此地的

36、建筑师,我们应该(而非能够)表现什么呢?对“表现”这个问题,布莱希特的表演理论很值得建筑师思考,布氏不希望观众沉浸在表演得炉火纯青之演员的戏内因被蒙蔽而瞎感动,进而失去思考,他鼓励演员偶尔出戏,从而形成“间离效果”(Verfremdungseffekt)510。从某种意义上看,以“和谐”或“协调”之由,在传统建筑旁边建造或许属于此地、但并不12345图 19图 20HERITAGE ARCHITECTURE?建筑遗产562023/1FRANMPTON K.建构文化研究论 19 世纪和 20 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 M.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FRANMPTON K.Stu

37、dies in Tectonic Culture:The Poetics of Construction i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Architecture M.WANG Junyang,tran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07.维克多 布克利.建筑人类学M.潘曦,李耕,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An Anthropology of Architecture M.PAN Xi,LI Geng,tran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

38、g Press,2018.徐千里.演进的传统和地域性 J.当代建筑,2023(02):25-29.XU Qianli.Evolving Tradition and Regionalism J.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2023(02):25-29.尤哈尼 帕拉斯玛.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原著第三版)M.刘星,任丛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PALLASMAA J.The Eyes of the Skin:Architecture and the Senses M.3rd edition.LIU Xing,REN Concong,trans.Beijing

39、: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16.斯蒂恩 艾勒 拉斯穆森.体验建筑 M.刘亚芬,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RASMUSSEN S E.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 M.LIU Yafen,trans.Beijing:Intellectual Property Publishing House,2003678910?李保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 430074)教授张晓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教授?2023-01-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ZD11)Biography:Li B

40、aofeng,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Zhang Xiaochun,Professor at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nban Plann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Received date:10 January,2023Funding: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China(20ZD11)在巨大檐下空间中自发产生的各种行为Various activities that spontaneously take place under the eaves图 21Fig.21图 21e雷泽,梅本.新兴建构图集 M.李涵,胡妍,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REISER J,UMEMOTO Nanako.Atlas of Novel Tectonics M.LI Han,HU Yan,trans.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12.11图 21a图 21b图 21c图 21d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