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_张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281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_张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_张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_张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为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研究出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新时代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出台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凸显了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的各项要求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法工作“7个方面”以及地方立法工作“4个方面”的重要指示要求一脉相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地方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的领导下,立法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同时也要看到,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省立法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立法质量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广东地方立法在新时代迈上新台阶、实现新发展。因此,必须主动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按照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要求,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迫切需求,就推动新时代广东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

3、提出具体意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动我省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起草过程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意见起草工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多次就意见起草工作作指示、提要求,副主任黄宁生具体组织协调意见的起草工作。2022年11月,省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成立专门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立法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及全国两会和省两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需求,起草了关于

4、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新时代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稿),并广泛征求各地级以上市人大常委会、有关省直部门、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意见和建议,经研究修改完善后,由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亮点措施意见提出“10个更加”的目标措施,明确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立法保障改革、重点领域立法、新兴领域立法、法规起草、法规审议质量、“小切口”立法、区域协同立法、地方立法权、国家法治统一等10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1.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全面深入。聚焦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贯彻落实修改后的立法法,及时修改省地方立法条例等法规,健全完善各方

5、有序参与立法的工作机制。扩大代表对立法工作的参与,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对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健全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及采纳反馈机制。建立从代表议案建议、立法建议征集、社情民意反映平台、公开征求意见等渠道选取立法项目的工作机制。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适时增设部分基层立法联络单位,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提高规范化、常态化、标准化水平,更好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加强智库建设,更好发挥立法咨询专家作用,健全争议较大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立法中涉及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为地方立法提供智力支持。2.立法保障改革更加及时有力。科学处理立法与改革的关系,坚持在

6、法治下推进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完善立法及时推进保障改革的路径,运用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张 奥专题报道本栏责编_张琳琳412023.04 RENMIN ZHISHENG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对改革决策急需落地的,尽快通过立法予以保障;对改革需要先行先试的,及时调整法规适用;鼓励地方试点探索,对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上升为相关法规,复制推广改革成效。3.重点领域立法更加鲜明突出。着眼于广东高质量发展、发展实体经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课题,加快制定和完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

7、进区域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等方面急需的立法,以法治引领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眼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学校教育、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立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眼于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艺发展等方面的立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着眼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公共法律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立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着眼于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推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特殊群体保护、养老等方面的立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眼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美广东,加快推进节

8、约能源、环境污染防治、城市绿化等方面的立法,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我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4.新兴领域立法更加前瞻管用。积极发挥地方立法试验田作用,在新兴领域先行先试,争取为国家立法提供广东经验。坚持包容审慎,兼顾现实可行与前瞻发展的需要,既通过立法确认新兴领域发展成果、解决存在的障碍与问题,又注意为后续实践探索留出余地和空间。及时跟进了解碳排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立法需求,加快促进、保障、规范新兴领域相关产业发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规范网络行为以及信息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填补空白点、补强薄弱点,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9、5.法规起草更加高效多元。对于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法规项目和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迫的重要法规项目,积极开展“攻关立法”,由人大牵头抓总,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等组成立法工作专班,集中开展联合调研、当面沟通、共同起草,统筹协调解决矛盾焦点问题,缩短立法周期,确保高质高效完成法规起草任务。加大多元起草力度,逐步实现10%以上的法规由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组织起草或者采取立法专班起草模式。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应当做好法规起草的提前介入,加强沟通和指导,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保证年度立法项目上会审议时间均衡安排。6.法规审议质量更加优化提升。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初审时重点

10、对法规草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以及主要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证,提出具体审议意见。发挥法制委员会统一审议作用,充分听取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重点对法规草案的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审议,确保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平衡各类主体的利益诉求,规范法规条文表述。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重要作用,结合法规草案涉及的领域和本人意愿,邀请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立法调研论证等工作;合理安排常委会会议议程,提前印发法规草案文本等资料,便于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发表意见。7.“小切口”立法更加精准有效。坚持精细化立法,突出务实有效管用,多搞一些“小切口”“小快灵”,增强法规条款的针对性、可执行性。及时将问题聚焦精准、选

11、题切口小、具有迫切性,且前期准备充分、基础较为扎实的立法建议项目,纳入立法工作计划。法规内容能具体的就具体,能明确的就明确,能量化的就量化,做到制度切实可行、措施具体明确、操作流程清晰明了。持续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需求调研,切准立法需求,切小立法选题,为我省不断开展“小切口”立法储备立法项目。8.区域协同立法更加广泛密切。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创新省市协同立法工作机制,拓宽区域协同立法的范围和领域,提高区域协同立法的质量效益。结合我省和各市实际情况,分区域、分领域,研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协同立法。聚焦环珠江口区域,加快推动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同立

12、法,在破解市场制度规则不够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够畅通上下功夫,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围绕制造业当家和产业有序转移,在产业项目导入、园区开发建设、联合招商引资、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加强区域协同立法,推动产业共建、产业共强。指导各地在跨区域生态保护、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历史文化保护、交通出行、文化旅游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协同立法,推动形成环境保护合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跨区域便利共享。9.地方立法权更加用足用好。省级立法要重点围绕省的全局性问题、重大矛盾焦点开展立法,对各地普遍性、共通性问题进行规范。指导设区的市发挥与群众距离更近、更接地气的优势,结合本行政区域内特定地域、流域

13、、环境、资源、文化等独特性、特殊性问题,从具体的民生实事着手,开展“一事一法”。每年召开一次设区的市立法工作座谈会,统筹省市立法资源,立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开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的创制性立法,支持广州推动和保障南沙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立法。对立法数量较少、立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市,加强重点指导。支持深圳、珠海、汕头积极发挥经济特区立法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优势作用,为全国、全省提供更多 (转第39页)本栏责编_张琳琳专题报道392023.04 RENMIN ZHISHENG推县镇村发

14、展的短板转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五要紧紧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强化生态保护法治保障。省委出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努力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近年来,我们已经全面完成水、大气、土壤、固废等主要污染防治法规的立法修法,接下来,要聚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研究推进近20项法规立法修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定生态环境教育条例,修改森林保护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全民义务植树条例等,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让广东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六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强化民生法治保障。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我省作

15、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广泛,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民生、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需要更加健全的法规制度保障。我们要聚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等,加快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物业管理、未成年人保护等条例立法工作,积极开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管理、自建房屋安全监管等民生“小切口”“小快灵”立法。黄楚平强调,在围绕上述方面强化立法供给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艺发展、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等方面的立法,加快推进社会治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等方面立法,不断健全我省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

16、备的法规制度。黄楚平要求,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立法法,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紧抓提高立法质量关键环节,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健全立法工作格局,持续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继续加强备案审查工作、设区的市法规审查指导和立法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智慧立法”建设,推动我省立法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出席会议,并对政府系统做好立法工作提出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宁生主持会议,秘书长许红出席会议。会上,向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颁发了聘任证书。(林钢威 任 轩)本栏责编_张琳琳专题报道(接第41页)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持和指导自治县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

1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0.国家法治统一更加严格规范。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严格依照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开展地方立法,坚持不抵触原则,避免越权立法,杜绝立法放水。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严把备案关、审查关和纠正关,督促制定机关及时、规范报备规范性文件,审查发现存在违反法律法规问题的,综合运用沟通、约谈、督促、撤销等纠错方式,坚决依法予以纠正。继续推进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制度化、常态化,继续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案例汇编、交流和发布工作。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推进省级数据库试点工作部署,推进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和省级数据库的优化升级,研究修改省备案审查条例,推动我省备案审查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提出具体目标措施的基础上,意见也进一步明确了保障支撑内容,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立法人才保障、深化立法理论研究、加大立法宣传、加快智慧立法建设5个部分,多角度全方位阐述了推进地方立法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和落实机制。(作者单位: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郭 晴/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