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徐州市政府办发表日期:2011-02-28点击量: 3967 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徐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中共徐州市委关于制定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立足“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的战略要求,阐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五年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
2、行动纲领。第一章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徐州”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顺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推进“三重一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实现良好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GDP完成2800亿元(预计,下同),人均GDP超过3万元(折合4200美元以上),与2005年相比均实现翻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2亿元,与2005年相比实现翻两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国
3、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振兴老工业基地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14.2:50.6:35.2调整到2010年的10:53:37。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旅游、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均突破千亿,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多晶硅产量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国家级新能源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现代农业规模不断扩大,设施农业总面积、新增设施农业面积、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比重全省第一。服务业实现总量倍增,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荣获“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称号。 城
4、市内涵发生新变化。“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历史上城市建设投入最多、城市功能提升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部分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实施,市区面积扩大到3037.3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八位、全省第三位。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徐济高速建成通车,京沪高铁、亿吨大港开工建设。新城区建设加快推进,老城区空间结构梳理规划顺利实施,累计完成棚户区拆迁408万平方米,回购和建设安置房389万平方米,完成1300万平方米老居民小区整治,艺术馆、音乐厅等功能性项目建成开放。中心商圈、新城区商圈和高铁站区商圈建设全面展开,彭城壹号、南湖水街等月光经济区竣工运营,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
5、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城管”体制基本形成。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等称号。 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3%,居苏北第一; 新沂、邳州、沛县、丰县、睢宁5个副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主要指标连续四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铜山、邳州、沛县跨入全国“百强县”,“突破睢宁”和“丰县崛起”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重点规划建设了30个重点中心镇,新建260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和600个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城全部通达高速公路,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达等级公路。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3
6、62家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徐工集团整体上市,恩华药业、燃控科技、蓝丰生化股票公开发行。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综合改革相继启动,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削减39%,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市直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有序实施。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浦发、招商、兴业、莱商等银行在徐州设立分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达到65%。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观音机场晋升为国家对外开放航空口岸,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快速推进,中德合作东方鲁尔工业园启动实施,徐州进入全方位对外开放新阶段。 科技创新
7、能力得到新提高。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引进科技创新领军型人才,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9.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五年全市累计专利授权量达到11343件。全市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生创业园各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家、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市”、“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五十强”和“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称号。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就。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2009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到1.164
8、吨标煤/万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比例连续五年稳定在85%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40.6%,森林覆盖率29.5%,建成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完成3万余亩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防洪减灾、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升,地表水全面达到水域功能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水利设施投资71亿元。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840元和7780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9655元和3337元,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不断提高。创业活力明显增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7万人
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2万人,全社会从业人员突破500万人,荣获首届“中国创业之城”称号。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启动实施。每年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民生民计得到持续改善,91.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成功申办省第18届运动会。“法治徐州”、“平安徐州”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十一五”时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未发生根本改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开放型经济较为薄弱;城乡二元结构仍较突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环境
10、保护压力较大,土地利用不能适应国家要求和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因利益引起的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建设和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表1“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略)第二节新时期的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徐州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向纵深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扩张期和经济国际化提升期,将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迈进。纵观未来五年,机遇挑战并存,机遇
11、大于挑战。 四大挑战: 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仍然较大,基础产业、资源消耗型产业仍占较大份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迫切需要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新的优势。 城市发展面临新挑战。在苏南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沿海开发迅猛推进、周边城市竞相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市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形势,区域发展中心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实现争先进位、率先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城乡发展不平衡,市强县弱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社会发展总体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增大。 可持续发展
12、面临新挑战。城市快速扩张、产业迅猛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加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短期内很难转变,土地利用、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将面临更多的考验。五大机遇: 战略定位显著提升。徐州被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列为不超过4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沿东陇海线发展带成为国家十二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沿运河发展带进入国家规划层面。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开辟了特大型中心城市建设的广阔空间,为我市在更高层次上率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徐州融入长三角经济区。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市更好的接受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
13、为全面提升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新机遇。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批准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不仅为我省未来发展拓展新的空间,而且为我市建设东陇海产业带、实施“东进战略”提供了新机遇。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启动。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纳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有效消除区域行政壁垒,为我市集聚区域优势资源,打造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由自我服务型城市向区域服务型城市转变提供了新机遇。 徐州进入高铁时代。京沪高铁2011年全面开通,我市作为京沪高铁和徐兰客运专线的交汇点,沟通南北、承东接西的战略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将更
14、加凸显,为我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第三节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开放带动、统筹发展、民生优先战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加强环境保护,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全面
15、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开创徐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以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为主题。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把“三重一大”作为“十二五”工作的龙头,推动经济实力更大提升、社会建设更大进步、人民生活更大提高、生态环境更大改善。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逐步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以实施六大战略为重点。科教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科技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
16、建设“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科教资源向发展资源的转化,构筑徐州跨越发展的战略优势。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工作创新,树立发展新理念,探索发展新路径,健全发展新机制,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绿色增长战略,以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以新型城市化支撑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和产业联动发展、互动并进;切实抓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加快实施显山露水、采煤塌陷地治理、景观提升和“第二次进军荒山”计划,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圈、带和产业园区,实
17、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开放带动战略,东进呼应沿海开发,以大城市对接大港口,以大交通对接大开发,促进沿东陇海线工业走廊和城市群快速崛起;南融接轨长三角,全方位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全面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区域一体化、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增创发展新优势。统筹发展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城市南北共同发展、县域之间均衡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民生优先战略,推动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采取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改善民生民计、加快富民步伐,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第四节总体目标 “十二五
18、”时期,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实现以县为单位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普遍过上更加宽裕安康的美好生活,为未来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迈入全国发达地区行列。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超过5000亿元(2010年价,下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0亿元,经济增长高于苏北、高于周边地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保持综合经济实力在苏北和淮海经济区的领先地位,经济总量进入长三角城市前8名、我国大陆地级以上城市前30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1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居民消费率达到45%。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到186件,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 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明显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75%;自营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年均增长15%。 特大型
20、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7%以上,城市功能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物流、旅游、金融、文化“八大中心”,初步形成徐州都市圈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把徐州建成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充满魅力的生态园林城市和充满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满意度持续提高,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耕地保有量保持59.
21、48万公顷,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减少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完成省下达任务。 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11年以市为单位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2014年以县为单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市区和有条件的县(市)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实现六年倍增,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00元;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2011年确保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控制在6%以下,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以上。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22、达到98%。 表2“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略)第二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实现高新技术跨越发展、传统产业加速调整、创新型经济加速培育和农业提档升级,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第一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围绕区域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有效投入
23、,实现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 装备制造业。按照“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方向,坚持以徐工集团为龙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地位,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主机、特色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新兴装备制造四大高端产业链,加快突破工程机械整机制造、数控机床制造、自动控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把徐州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和专业车辆制造业基地。2015年,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徐工集团进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名。 能源产业。保持本地煤炭产量总体平稳,加大异地产能提升,鼓励煤电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加快延伸煤电、煤电铝、煤电建材、煤电化工等产业链。重点发展百万千瓦常规燃煤机组、30万千瓦及以上热
24、电及综合利用机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示范机组。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燃烧控制设备、生物能源等新能源产业,不断扩大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建立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打造新能源之都。2015年,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基地建设为基础,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全面提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水平,着力打造烟酒饮料加工、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及大蒜等食品产业链和人造板、家具产业链,加快突破果蔬精深加工、畜禽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功能性食品有效成分检测和功能因子生物活性稳态化等关键技术,引进新
25、型环保节木节材型板材生产线等大型现代化装备,建成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2015年,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做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对关键项目和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推进产业规模化、布局集聚化,引导建立相对集中的新兴产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 新能源产业。光伏发电设备重点发展单晶硅太阳电池高温低频PECVD氮化硅镀膜、高效刻槽埋栅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技术;重点研发薄膜晶硅电池及组件、非晶硅薄膜电池、自动跟踪聚光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装备
26、重点发展风电设备偏航用回转支承、风力发电机、液压系统等产品。生物质能利用装备重点发展垃圾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以生物质利用技术为主的秸秆燃烧器、循环硫化床锅炉节油产品等产品。新能源车辆重点发展快速充电、高效蓄电池、电动车辆电控技术与产品。 新材料产业。微电子与新型显示材料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及电子浆料、封装材料、新型平板显示器、导电碳浆等产品。新能源材料重点发展多晶硅材料及光伏辅材、半导体晶元、LED晶片等产品。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发展一步法PET混纤复合丝技术、玄武岩连续纤维工程木质复合材料技术与产品。纳米材料与绿色化工材料重点发展纳米氧化锌导电云母粉技术、环保型低重金属系列还原染料技术等。新型金属
27、与电子陶瓷材料重点发展以轻质合金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开发的生产汽车用铝合金板材、以新型高介压电陶瓷复合功能材料开发生产压电陶瓷的点火粒子。 新医药产业。新型化学药品原药与制剂重点发展降糖药、中枢神经药、心脑血管药品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开发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替代新药等技术。生物农药重点发展以光气为主要原料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产品。生物、生化制品制造重点发展重组人胰岛素原料、制剂等产品。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重点发展数字化超声诊疗仪、生殖健康医疗器械等先进适用医疗设备。 物联网产业。以“感知矿山”作为徐州物联网应用发展的核心,重点支持中国矿业大学在矿山安全物联网方面的技
28、术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煤矿安全信息感知采集技术、识别与协同技术等,在矿山安全物联网产业上迅速形成规模和产业化,在“感知矿山”建设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建设“智慧徐州”重点研究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技术,形成物联网产业链,加快建设“智慧医疗”、“ 智慧农业”、“ 智慧物流”和“智慧安防”等工程,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应用软件大力发展应用于工程机械、智能动态称重等应用软件;重点扶持城市路灯智能软件、仪表智能化远程控制软件等产品和项目。动漫大力发展原创动画、影视广告、建筑房产动画等创作、培训、营销和产业整体开发。服务外包重点发展以软件外包技术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 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循环流
29、化床、工业余热、生物质发电等环保型锅炉。加快发展高压变频调速、静态无功补偿等节电装备,与变频调速等技术结合的水泵、风机等节能机电产品。加快半导体照明关键材料和专用芯片、大功率器件的产业化,着力发展半导体照明的应用。发展高可靠性、低消耗、副产品可资源化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和工业有机气体净化设备,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废物处置、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等成套设备。 做优传统产业。围绕产业规模、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品牌、节能降耗、竞争力“六个提升”,加大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以整合资源、上大压小推动规模扩张,以招大引强、技改升级推动技术提升,以退城入园、
30、搬迁改造推动布局优化,以延伸链条、精深加工推动附加值提高,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引领结构升级,着力提高传统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加快实现煤盐化工规模化、精细化,冶金行业精深化、集团化,建材行业集聚化、基地化,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煤盐化工产业。重点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离子膜烧碱法、三联产纯碱法、新型煤气化法及捣固焦、干法熄焦等工艺技术,引进300万吨真空制盐、30万吨以上氧氯化法制PVC、60万吨以上联碱等大型装备和60万吨大化肥生产工艺,着力培育特大型核心企业,加快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品,把徐州建成全省重要的综合化工基地。建材产业。重点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新型干法旋窑、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
31、等技术工艺,引进大型日产万吨成套水泥熟料、100万吨水泥粉磨等大型设备,着力发展水泥熟料、水泥及制品产业链,推动石膏、玻璃制品等产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联合重组,加快产品升级和布局调整,把徐州建成全省重要的建材基地。 冶金产业。重点采用目前国内成熟的长流程炼铁炼钢连铸连轧和短流程电炉连铸连轧、矿热炉精炼炉炼钢、铝板带箔高速轧制等工艺,引进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120吨以上电转炉等大型装备,加快“上大压小”和企业兼并重组,积极延伸产业、产品链条,把徐州建成全省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 淘汰落后产能。根据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重点对钢铁、水
32、泥、印染等落后产能实施淘汰,继续推进新一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渗透应用,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引导骨干企业将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环节有机结合,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第二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开发、国际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文化动漫、旅游服务和商业中介等六大重点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经济,推进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打造一批服务业重点企业、知名品牌和名牌产品,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
33、着力构建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新型服务业发展体系,建成区域性商贸物流旅游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和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的先进地区之一。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力争实现总量翻番。 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兴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型批发市场、便利超市型农贸市场等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大型超市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重点加快建设中心商圈,引进一批功能突出、业态先进、集聚力强的重大商贸设施项目,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第一商圈;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铁生态商务区,努力建成面向京沪和淮海经济区的高端服务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商务区;加快建设新城区商务中心,着力培育新的城市中央活力区。积极
34、推进铜山区、贾汪区和各县(市)商贸副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细化网点布局结构,积极推进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市场带动战略,形成市有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县有农产品批发市场、镇有农贸市场、村有相关产地市场的新格局。推进现货与电子交易相结合、交易服务功能多样化的批发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和大宗生产资料快捷分销体系,加速推进市场交易方式现代化。 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大宗商品区域配送物流、生产原料专业配送物流和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培育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加快物流业集聚区建设,基本建成国家
35、一级综合物流枢纽城市。 旅游服务业。大力实施文化兴旅、商贸兴旅、交通兴旅等多元驱动的大旅游发展战略,加快规划建设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度假区,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积极开发适合大众化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购物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形态。加快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提升现有景区档次,高起点规划建设沿运河和故黄河生态产业带、老城区历史文化片区、吕梁山景区、微山湖景区、新沂旅游产业经济区、大沙河生态旅游风光带和主题公园等重点板块,把云龙山、云龙湖、云龙公园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休闲经济圈,支持新沂窑湾古镇纳入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点名单,支持沛县申
36、报微山湖千岛国家级湿地公园,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整合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证券和保险等地方金融资源,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积极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小额信贷。引导、规范和扶持保险业。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提高金融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建设金融街等金融服务业集聚区。 商务服务业。依托商务楼宇创业载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和投资咨询、工程咨询、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广告会展、经纪代理、节庆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培育总部企业等现代服务
37、业,积极促进商务服务业集中集聚发展。 文化动漫业。积极创新发展载体和发展基地,着力推进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演艺娱乐、体育健身与竞赛表演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徐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徐州动漫园。第三节提升现代农业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农村消费服务市场,鼓励培育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完善农业体制改革,发展外向型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效益。建立粮食产销利益协调机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
38、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改革传统耕作方式,发展节约型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适用技术,提高耕地质量。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面积稳定在280万亩,粮食总产40亿公斤以上,粮食优质专用率达到80%。 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积极创建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做大做强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和林果、肉鸭、奶业、大蒜、食用菌五大产业体
39、系。按照确定优势产业、优势基地、优势专家、优势品牌、优势企业的要求,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土地流转机制,引导设施农业规模化经营。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发展家禽产业、奶牛产业、生猪产业和肉羊产业。加大标准化渔池改造,增加渔业科技投入,发展生态渔业,大力建设蟹、虾、鱼、鳌、泥鳅、黄鳝等养殖区。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到2015年,高效设施农业比重提高到25%。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导、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面,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拉长产前、产中、产后链条,
40、拉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强化种苗、生产、加工和经营等重点内容,促进设施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全面对接。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加快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改造和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发展农资连锁经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加快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认证认可、农业信息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等体系。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公开、公平、规范、有序的交易平台。巩固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第四节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大力培育特色工业基地。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支撑,大力建设沿东
41、陇海线工业走廊和徐贾工业走廊,加快建设沛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丰县、睢宁县加快工业化发展。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要求,对乡镇工业实施分类规划和有序开发。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积极引导行业资源向优质企业、优势地区集中,加大增量和存量调整,重点建设工程机械、新能源、食品制造、电动专用车等一批龙头带动型、创新驱动型和品牌推动型特色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运用开发区建设的理念整合资源,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现代特色商贸,推动服务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积极发展中央商贸区、现代物流园、创意产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基
42、地、科技创业园、商务服务中心和产品交易市场等七种形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探索发展金融服务、旅游商务服务和总部经济企业集聚地的新型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和引导各类服务业企业加快向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中发展,将徐州软件园、大学生创业园、创意68产业园、高铁国际商务区、徐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新城区现代物流园等加快建成区域集聚实力最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15年,全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超过20家,市级集聚区超过50家。 积极建设农业园区。围绕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品牌化,以农业提档升级为重点,集聚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农产
43、品加工集中区。 到2015年,争取创建3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15个省级农业示范区。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在推动现有百亿元企业加快规模扩张步伐的同时,集中力量支持徐工集团、中能硅业建设世界级企业,重点培育20家百亿元工业企业、15家50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力争更多的优势企业上市经营。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鼓励企业创建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第三章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 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推进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多组团转变,由城乡差距明显的二元模式向城乡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模式转变,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
44、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第一节加快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 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围绕建设现代化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每年实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公共性城建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成丰沛铁路、徐宿铁路、宿新高速、徐明高速,争取郑徐客运专线延伸到连云港,加快军用大郭庄机场搬迁,全面实施观音机场二期改扩建、京杭运河湖西航道整治,加快推进丰沛运河通航工程,巩固提高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全面启动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路和隧道工程,优先建设公交服务设施,大力实施市区道路“三年畅通计划”,加快建设铜山区和沛县微山湖环湖快速通道、主城区到周边重点中心镇快速通道,完善城市路网,形成畅通便捷的交通体
45、系。强化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完善音乐厅、艺术馆、科技馆等公共设施,加快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建设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徐医附院开发区分院,建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全面提升科教、文化、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启动建设第二地面水厂,建立覆盖铜山区、贾汪区的区域安全供水体系。大力实施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工程,改善民生,提升形象,促进城市繁荣。 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围绕“八大中心”建设,修编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徐州都市区规划,加快城市资源优化组合,全面增强中心城市吸纳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老城区重点推进密集人口和设施的疏解,集中力量发展服务业,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新城区加快功能性项目建设,完善各项配
46、套设施,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市新片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山经济开发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为产业发展服务的配套设施,建成新型工业化基地和城市副中心;高铁生态商务区打造交通枢纽、生态、商务、居住“四位一体”的城市副中心;铜山区实现与主城区规划、功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衔接配套,形成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城区南北协调发展,支持鼓楼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把中国八里国际家居交易博览中心建成全国第四大家居物流中心;支持贾汪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向主城区融合。 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充分发挥大城管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街道、社区城管职能,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城
47、市管理体制。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大力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推广市场化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加强对窗口地区的管理,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深入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第二节完善县域城镇体系 强化丰县、沛县、邳州、新沂、睢宁等五个县城镇要素集聚功能、城乡纽带功能,建成各具特色的新型中小城市,加大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建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人口与产业集聚中心、商品集散中心,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中小城市为骨干、重点中心镇为支撑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丰县:建成江苏省新兴的盐化工基地、重要的果蔬和食品基地、电动专用车生产和研发基地、刘邦故里生态旅游基地、苏鲁豫皖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 沛县:建成苏鲁交界地区综合性产业新城、以汉文化和微山湖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名城,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48万人。 邳州:建成东陇海产业带极具活力的工贸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大运河沿岸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 新沂:建成东陇海线重要的工业城市、苏鲁接壤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和商贸旅游中心,到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 睢宁:建成苏皖边界经济强县、全国新兴特色制造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