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11月14日教学内容17.李时珍夜宿古庙共几课时共二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断垣残壁”等词。3.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字词,通读课文,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难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教学资源李时珍 (1518年-1593年) 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曾参
2、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教学挂图预习设计1读准本课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画好生字词,标上小节数。2认清生字的字形,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3查词典并联系课文语境或生活实际理解下列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断垣残壁、呃逆、生嚼涎滑、生嚼无涎、察访、皎洁、行囊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入课文(5分钟)1预设:司马光、童第周、徐悲鸿、李时珍2指名介绍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
3、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和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医林二圣”。 李时珍的一生成就很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为了察访药材,行程一万余里。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3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宿:住宿,过夜。 夜宿古寺:夜晚住宿在古寺里预设:为什么“夜宿”古寺;“古寺”是怎样的?在“夜宿古寺”时做了些什么?第二板块: 预习展示(15分钟) 生词1出示4组生词:夜宿 庞宪 师徒俩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灰尘 断垣残壁 破庙煮沸 垒成桌子 端详 扯下 陶碗 笔墨砚台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无涎2指名分组朗读3交流词语意思预设:风尘仆仆、疲惫不堪朗读
4、课文1朗读2、4、7、12自然段2.预设:(1)李时珍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2)破败的古寺,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3)生火、烧水、啃干粮、记载寻访所得3预设:简要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板块: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利用时间变化分段的方法(10分钟)【学习单一】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说出理由。2.利用时间变化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并写出段落大意。(解决课文后的练习4)时间:6分钟(学习单分步出示)展示交流预设:1.交流找到的句子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夜幕渐渐降临了;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2.
5、交流分段情况,并说说段落大意。(14)因赶路而错过了客店,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决定在一座破败的古寺住一夜。(57)师徒俩为了修好本草,即使啃干粮、住破庙都不觉得苦。(813)入夜,李时珍不顾劳累,借着月光认真记载着白天的寻访收获。第四板块:学习第14自然段,体会寺庙的荒凉、破败(10 分钟 )【学习单二】1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师徒俩住的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请你画出相关句子。时间5分钟学生自学后交流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断垣残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预设: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5.预设:专心、认真、全心全意)
6、第五板块:明确作业,完成任务(1分钟)第一板块:游戏导入 1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给的几个提示,猜出相关人物。(1)19年 史学家 砸缸 资治通鉴 (2)远渡重洋 生物学家 青蛙卵剥离手术(3)江苏宜兴 奔马 画家(4)一万余里 “医林二圣”之一 本草2简介李时珍3出示课题(1)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李时珍的课文。出示课题:李珍夜宿古寺 (齐读两遍)(2)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课文。第二板块: 预习导学过渡: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下面一起来分享你们的预习成果导学生词1、导学夜宿 庞宪 师徒俩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两个人,是庞宪是李时珍的弟子,所
7、以又可称为 (师徒俩)齐读2 遍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察访药材他俩一路 指上面两词,反复读。 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点水,这就叫读 饥餐渴饮白天赶路,晚上住宿,这就叫读 晓行夜宿,从这两个词你感觉出什么?(非常辛苦)再读该词,体会辛苦。他们这样辛苦是为了指读,察访药材 “察”是什么意思?“访”呢?师相机补充讲述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的知识把这三个词送入句子,读好它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你在读这段话后,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重点读好“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好几个月”灰尘 断垣残壁 破庙他们今天晚上住的是怎样的一座古寺?(破败)所以又叫破庙,齐读古寺里到处是(指灰尘)、齐读看图,屋顶上、窗户上都是洞
8、,不时有冷风灌进来,有些墙壁已经倒塌,一半立在那里,一半全是碎砖,这就叫 (断垣残壁),齐读,垣就是墙壁,这个词也可以说成 颓垣断壁煮沸 垒成桌子 端详 扯下 陶碗 笔墨砚台 呃逆指读,齐读说说你已经懂得那些词的意思。(师重点讲端详:仔细地看,找一找端详一词在文中哪句话中,自由读,想想是什么意思。朗读课文过渡:生字新词读准了,也理解了,课文就一定读得更好 了,刚才你觉得难读的地方,现在你会读了吗?1指名读2、4、7、12自然段想想哪些问题你可以自己解决了?2导学、组织交流(1)为什么要夜宿古寺?(2)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3)李时珍在夜宿古寺时干了些什么?3.现在谁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
9、地说一说?自由练说,指明交流。 小结:刚才我们简要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得真好!第三板块: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利用时间变化分段的方法任务驱动导学1、指名交流,读找到的句子(相机出示) 时间顺序: 2、交流分段情况,并说说段落大意。交流中引导学生:概括段意时既要注意内容全面,又要注意语言简洁。第四板块:学习第14自然段,体会寺庙的荒凉、破败任务驱动导学1出示第4自然段2指名交流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3指导朗读(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把体现“脏”的地方都
10、读出来。你再试试)(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灰蒙蒙的蜘蛛网)(请你读。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这样的地方,不要说“住”,就是看一眼,都觉得把你的感受送进文字,读。)同学们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我们一起读。齐读第4小节。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5.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6.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齐读)7.
11、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不怕吃苦 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上;对物质生活无所求,随遇而安在他看来,只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好了。)8.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一个“就”读得好,把李时珍对物质生活无所求,随遇而安的淡泊读出来了。第五板块: 布置作业作业设计抄写本课词语完成练习与测试第一、二部分和补充习题第一部分。搜集关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2013年11月15日教学内容17.李时珍夜宿古庙共几课时共二课时第二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
12、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教学资源小黑板预习设计1阅读练习与测试小书架2熟读全文,想想李时珍除了住得苦,还吃了哪些苦?用直线画出有关句子。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1分钟)1.读题2.预设:师徒俩的住宿条件十分艰苦。第二板块:学习57自然段(14 分钟 )师徒俩除了住得苦,还吃了哪些苦呢?预设:(1)师徒俩找来枯枝杂草,生起火来。(2)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 (3)啃干粮咬、用力咬、放在磨牙上咬从“啃”字感悟辛苦3预
13、设:先生是快50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不会叫苦的。理解“长年累月”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长年累月的饥餐渴饮长年累月的晓行夜宿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长年累月的栉风沐雨长年累月的跋山涉水长年累月的风尘仆仆长年累月的东奔西走【学习单一】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吃哪些苦?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师徒俩 (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师徒俩( )时间:4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后交流预设: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李时珍师徒俩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寻访药材,可能有时喉咙里干得冒烟,晒得又黑又瘦 在北风凛冽的寒冬,李时珍师徒俩顶风冒雪,手冻得开裂流血,有的时候在野外找不到干草生火取暖,可能那一夜又冷又饿。为了造福万民甘于
14、付出 乐观 以苦为乐第三板块学习8-13自然段(15 分钟 )【学习单二】1默读课文的813自然段,李时珍还吃了什么苦,划出有关词句。2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跟同桌交流交流。3、时间5分钟学生自学后交流预设: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还在想,还在体会,终于区分出来,于是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一丝不苟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读好并列的分句“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感情朗读第13自然段。为了修订本草,他真是忘我地工作,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心系万民,勤奋塌
15、实 第四板块:整体感知“苦”与“值得”(9分钟 )1.预设:修订本草的辛苦3.朗读8至13自然段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第五板块:明确作业,完成任务(1分钟)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第二板块:学习57自然段1.过渡:师徒俩除了住得苦,还吃了哪些苦呢?请同学们轻轻读课文57自然段,找一找相关句子。2.导学啃干粮 “啃干粮”的“啃”是什么意思?你们能做个动作吗?看出来你们咬的时候很费力,你们吃什么东西的时候要这么费力呢?(骨头、鸡腿、甘蔗)李时珍啃的是干粮,怎么要费这么大的劲咬?(风干了,硬了。可见放的时间长了。)粮食放时间长了,说明
16、了什么?(在路上察访药材的时间长了,可真辛苦啊!)3吃的是泉水、干粮,住的是破败的古寺,走的是荒山野岭,这样的生活苦吗?交流,相机出示(1)庞宪说“先生是快50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么?”你能换个说法吗?(2)“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文中有个词语告诉我们多长时间?(长年累月)难怪李时珍说,比住在家里苦多了!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吃哪些苦? 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在修订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访医采药,不要忘记,
17、到现在他已经多大了?(快50岁了!)这样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15年了! 可是李时珍却说(齐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李时珍( )的精神。板书:(不怕吃苦) 第三板块学习8-13自然段过渡:李时珍吃的“苦”绝不仅仅如此。同学们,默默地去读读课文的813自然段,你对“苦”一定会有新的感受。1.任务驱动2.导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 你们看,李时珍在无法识别“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他先是端详,端详是什么
18、意思?(仔细地看)不仅仔细地看,还在想,想怎样区分“鸡肠草”与“鹅肠草” 在外形看不出的情况下,李时珍就 小结:这一段抓住了端详 扯下 嚼嚼这些动词,把一个( )的李时珍描写得生动传神。 板书:严谨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描写李时珍品尝草药的情景。 3.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4.同学们,这一切的研究和揣摩,这
19、一切的危险和担忧,写在纸上,就变成极为简练的14个字。引读:“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字数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准确,字字严谨,读!“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5.引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寺庙内,李时珍就着皎洁的月光记着白天的寻访所得;山风透过露天的屋顶吹起了他花白的头发,夜越来越深了,弟子庞宪脱下衣服轻轻披在他身上,李时珍浑然不觉,依然思索着记载着,我们也不知他是什么时候入睡的 再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为了修订本草,他真是( )第四板块:整体感知“苦”与“值得”1.如果说我们先前感受到的是李时
20、珍生活上的艰苦,现在,你感受到的是2.怪不得李时珍说,“比住在家里苦多了!”这样的“晓行夜宿”,是夜以继日工作之后的“晓行夜宿”!这样的“饥餐渴饮”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研究之后的“饥餐渴饮”呀!孩子们,我们目睹了李时珍在古寺中一夜的生活,而这一夜仅仅他一生几十年中的一个瞬间,多少个夜晚,他都是这样度过的。3.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细细地品味李时珍编写本草的“不易”。4.面对这一切,李时珍只是淡淡地说“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板书:值得为什么呢?板书:万民得福 5.为了万民得福,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创造了
21、新的本草纲目。请听听世人对它的评价吧出示: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6.看着,想着,李时珍的话又轻轻回响在我们的耳边,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记住编写本草纲目这本百科全书的伟大作家李时珍。第五板块:布置作业作业设计完成练习与测试第三、四部分。读读练习与测试缤纷园和补充习题第四部分。李时珍感动了中华,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假如我们推荐李时珍为感动中华十大世纪人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你会如何写呢?这篇课文里有不少难以理解的新词,如:饥餐渴饮、晓行夜
22、宿、察访、残垣断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等。只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的字面意思理解之后,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课文内容,也才能以课文内容为背景真正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因此预习时我提醒学生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这些词语,既锻炼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又为理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学习课文时我抓住了以下三处内容:1“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我引导学生抓住“灰尘”、“青苔”、“蜘蛛网”等表现环境恶劣的词,体会古寺的荒凉和简陋。2.“嗯,成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我抓住两个对比,一是“破庙”和“家里”的对比,强调“苦多了”;一是“万民得福”和个人吃苦的对比,强调吃苦“值得”。让学生体会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3.“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引导学生领悟亲自尝草药是很危险的,李时珍这样做仍然是为了“万民”,进而感受李时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对这几处重点内容的精读,感受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为民造福、甘于牺牲的高尚品格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