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质学专业复习知识.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5925947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专业复习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质学专业复习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质学专业复习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质学专业复习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质学专业复习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地层、群、组、段、岩石地层单位、沉积接触、侵入接触、地层层序律、层型沉积相、地层划分、地层对比、组、年代地层单位、冈瓦纳古陆、南丹型、象州型、复理石、磨拉石、印支运动、热河生物群、埃迪卡拉动物群、澄江动物群、D-B植物群、D-C植物群、矿床、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地质灾害2、阜平运动、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印支运动、喜山运动分别在何时发生,对我国东部地区地史发展都有何重要影响。阜平运动:陆核的形成吕梁运动:发生在25亿年华北陆核的形成。晋宁运动:发生在18亿年华北原始陆壳板块的形成。广西运动:发生在409百万年广西(加里东)运动使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碰撞形成了东南造山带,

2、除桂东南钦(州)防(城)地区残存海槽和滇东一带有陆相泥盆系外,华南其它地区为遭剥蚀的古陆或山地。加里东运动以后华南 成为统一的陆壳板块,并使中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发生变化成为南海北陆。以秦岭为界南方地区为浅海覆盖;华北为陆。印支运动:发生在230百万年印支运动在时间上包括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空间上分布于我国西部特提斯带,发育有三江、松潘、甘孜、西秦岭及南秦岭的印支褶皱带。引起我国南方普遍海退和中国大陆的形成。同时印支运动是我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转折点(以南海北陆转化为东西分异)。东部地区三叠纪以前以秦岭为界的南海北陆古地理格局从此结束;古太平洋板块与古亚洲大陆边缘之间的斜向俯

3、冲,激发了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与西侧的大型稳定内陆盆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印支运动以后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3读图并指出图中的集中接触关系地下水开采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可能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有哪些?“南丹型”是华南泥盆系中、上统台内裂陷槽深水、滞流,贫氧沉积的代表,空间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的带状分布,明显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由黑色泥岩,泥灰岩、硅质岩组成,含菊石、竹节石及无眼三叶虫等化石。象州型“象州型”是华南泥盆系一种近岸,富氧环境下的浅海台地沉积类型。分布广泛,以广西中部象州,二塘、横县六景,郁江沿岸中

4、泥盆统和湖南中部上泥盆统为代表。岩性以泥岩,泥灰岩,灰岩,白云岩及砂泥质岩为主,化石丰富,多为底栖固着类型,如层孔虫,珊瑚、腕足类,苔藓虫,海百合等,伴生有鹦鹉螺,腹足类,介形虫,竹节石等。复理石又称复理石沉积,复理石建造,是指形成于大陆边缘(陆间区),大陆钭坡坡麓(深海、半深海),由浊积岩或等深积岩,深海,半深海泥岩,有规律的或韵律性的交互组成的巨厚地层。磨拉石磨拉石,又称磨拉石建造,板块碰撞(陆陆碰撞或陆洋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巨厚的砂,砾岩占优势的陆相沉积。岩石成熟度差(分选,磨圆岩差,矿物成分复杂),相变急剧,是一种快速堆积。印支运动1934年法国地质学家J

5、.Fromaget)将印支半岛,晚三叠世前诺利克期与前瑞替克期的两个造山幕,命名为印支褶皱,1945年黄汲清首先将阿尔卑斯旋回划分为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三个亚旋回,以印支旋回称呼我国中生代初期的地壳运动,目前一般认为印支运动在时间上包括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空间上分布于我国西部特提斯带,发育有三江、松潘、甘孜、西秦岭及南秦岭的印支褶皱带。同时印支运动是我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转折点(以南海北陆转化为东西分异)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板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是一种沉积岩的沉积构造, 由直脊型波痕迁移形成的沉积岩内部层理构造,上,下层面在可观察的露头上基本上是等

6、厚的,内部纹层与其相交切。 张夏组张夏组 时属中寒开世晚期,分布于华北及东北南部,命名地点在山东长清县张夏镇。张夏组为一套浅海鲕状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具波痕交错层理,属高能环境,含细粒海绿石。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连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合。根据地层的属性和特征,可以进行不同的地层划分,因此地层划分具有多重性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律,又称地层叠复律,于1669年由N.Steno提出,在未受强强裂构造变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叠复其上,即上覆地层比下伏地层新。组是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组”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它可以由一种单一的岩性组成,也可以

7、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性互层、夹层或有规律的交替组合而成。现代地层学中强调了组的基本层序,表明对于两种以上岩性组成的地层单位提出了更高、更客观的要求,组的上、下界必须是清楚的,它们可以是不整合的,也可以是岩性、岩相突变的界面。组的内部不能有不整合界面,组的厚度必须在1:5万的地质图上能反映出来,它的分布范围在1:5万地质图上能够表达,否则不宜建组,组以地名命名。年代地层单位是以地层形成的时限(或地质时代)作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与统一的地质年表中的年代单位是相互对应的,可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分别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相对应。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强调等时性。冈瓦纳古

8、陆指古生代初或更早至中生代早期(联合古陆解体之前)存在于南半球统一的大陆,它包括非洲、马达加斯加,印巴次大陆,澳大利亚、南美和南极大陆。因具有相同的“古羊齿植物群”而得名。冈瓦纳植物群与欧美区植物群相对立,凡欧美区植物,在冈瓦纳都未发现。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板块理论划分的构造单元之一,又称稳定大陆边缘或大西洋型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是地壳从洋壳向陆壳过渡的过渡壳。被动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相比较仅见大陆斜坡,未见火山岛弧和海沟的存在,也未出现洋壳俯冲和消减现象。这里的作用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系呈透镜状体,朝大陆和大洋方向尖灭,在陆坡、陆隆部位最厚,宽以一、二十公里至数百公里。混杂

9、堆积混杂堆积 指某一地层单元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外来岩块,其成分、时代、成因截然不同,相距遥远的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混杂地堆积在一起的一大套堆积体。根据板块理论的解释为两大板块俯冲或碰撞时,在接触带上,从俯冲板板刮剥下来及从上冲板块破碎滑塌的各种岩块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垂向加积作用垂向加积作用:在水流运动能量较低或静水条件下,主要是悬移物质从水体中垂直向下沉降,沉积学上把这这种沉积作用称为垂向加积。笔石页岩相笔石页岩相 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栖生物化石。代表水深、滞流的非补偿海环境。 标准化石标准化石是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

10、,易于识别的化石。利用这些化石既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年代对比。T-P-N动物群与E-E-L动物群T、P、N动物群是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的双壳类动物群,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s)一褶珠蚌(Plicatounio)一日本蚌(Nippononaia)为代表,简称T-P-N动物群。E-E-C属东亚地区晚侏罗世的热河动物群最著名的代表,东方叶支介(Eosestheria)一类蜉游(Ephemeropsis)一狼鳍鱼(Lycoptera)动物群的简称。、热河生物群又称T、P、N动物群是早白垩世湖生生物组合中的双壳类动物群,以类三角蚌(Trigonioides)一褶珠蚌(Plic

11、atounio)一日本蚌(Nippononaia)为代表,简称T-P-N动物群。1 海侵超覆由于地壳下降或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线向陆地方向迁移,时代较新的地层或沉积岩层其分布范围超越了时代较老的地层或沉积岩层,直接覆盖在古侵蚀面上。2 相变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在空间上(横向)和时间上(纵向)的变化称为相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也把岩性的空间变化叫做相变。3 地台区槽台论者认为地台区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强烈褶皱的结晶基底,由较老的(8-6亿年以前)复杂的变质岩系组成,其上为厚度较薄,未经变质,岩性岩相比较稳定,构造变动较弱的沉积盖层组成。1 什么是年代地层单位。它可划分为哪几个等级?并写出

12、与其相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15分)年代地层单位是以地层形成的时限属性(或地质时代)作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与统一的地质年表中的年代单位是相互对应的,可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分别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相对应。年代地层单位之间的界线应为等时面。 沉积旋回;沉积作用常常具有旋回性的特征,在含煤沉积中尤为显著。当地层中的沉积物自下而上出现由粗变细,又由细变粗的反映一次海进,接着又发生海退的完整过程时,把它称为一个沉积旋回。划分沉积旋回以海进为起点,沉积旋回是沉积作用周期性或韵律性的反映,有不同级别之分,大的旋回可以包括数个小旋回。地台;槽台论者认为地台具有二元结构,

13、下部为强烈褶皱的结晶基底,由较老的(8-6亿年以前)复杂的变质岩系组成,其上为厚度较薄,未经变质,岩性岩相比较稳定,构造变动较弱的沉积盖层组成。简述地层划分的主要依据1根据地层的属性和特征,可以进行不同的地层划分,因此地层划分具有多重性,这里简单介绍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A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岩石地层单位是根据地层的岩石学特征进行划分的,包括组成地层的岩石的颜色,矿物组分,结构构造,组构。化石含量及保存特征,它们可以是均一的,也可以是非均一的。非均一的特别要强调是互层的,夹层的,有序的或无序的,单一的或复合的等地层结构上的特征。岩石地层单位强调岩石特征的一致性,它可

14、以是等时的也可以是穿时的,更多的情况下是穿时的。B生物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是以所含的古生物化石特征的一致性作为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它的依据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根据化石的所有种类,或只根据某一特殊种类的化石;有的根据作为某一地层间隔特征的所有化石单位组合或仅根据所选定的化石分类单位;有的根据某一特殊的化石自然共生组合;有的根据一个化石分类单位,或更多的化石单位延伸范围;有的根据化石的形态特征;有的根据化石所显示的习性和方式;有的根据生物进化发展阶段等等,一个生物地层单位的建立一定要说明其依据。基本的生物地层单位叫做生物地层带或简称生物带,生物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不同,有时两者界线一致,有时前者穿

15、越后者。生物地层单位与岩石地层单位不同,有的两者界线一致,有时两者相互穿越。C年代地层单位划分是以地层形成的时限属性(地质年代)作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与统一地质年代表中的年代单位互相对应,年代地层单位之间的界线应为等时面。1中国三叠纪的古地理和古构造轮廓早、中三叠世继承了古生代以来的构造古地理格局;以秦岭海槽为界,显示出“南海北陆”的特征,南部海区以龙门山康滇古陆为界,东为华南稳定的浅海;西为活动的多岛洋盆地,晚三叠世华南为海陆交互和沉积,随着江南古陆为主体的湘黔桂方地的形成,华南分为东西两个滨浅海沉积区。西部龙门山,滇黔桂一带早期为浅海海湾,晚期海退为近海盆地。晚二叠世末,北方

16、华北陆块与塔里木陆块,两伯利亚及劳亚古大陆连成一体,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内陆河湖盆地,大型的有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宁武沁水,此外,还有东北零星分布的小型的山间盆地。2 广西(加里东)运动对华南地史发展的影响广西(加里东)运动使扬子陆块与华夏地块碰撞形成了东南造山带,除桂东南钦(州)防(城)地区残存海槽和滇东一带有陆相泥盆系外,华南其它地区为遭剥蚀的古陆或山地。3 华北板块的形成和演化阶段(1)陆核的形成,太古宙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太古代以基性喷发为主,陆源沉积物较薄,表壳岩零星出现,中太古代火山岩以中、基性为主,仍很发育,但沉积岩类已遍布全区,代表表壳岩分布的

17、沉积厚度明显增大。晚太古代沉积岩比例明显增大,火山岩以夹层形式出现,沉积岩有明显分带现象。山东,内蒙等地甚至出现富含有机碳质的沉积,表壳岩已广布于华北地区。早、晚太古代的花岗岩侵位发生在三个时期:32.4亿年花岗岩及云英闪长岩侵位;29亿年花岗岩类侵位;2725亿年花岗岩类侵位。其规模逐步增大,说明硅铝壳不断扩大、增厚,至晚太古代末期,硅铝壳已初具规模,形成华北板块的雏形陆核。(2)陆核增生和原始板块形成古元古代古元古代陆核经历了拉张裂陷闭合抬升及大量花岗岩体侵入,吕梁运动使初期分裂的陆核重新拼接,并使地壳进一步固结,原始板块的最终形成。早、中期发育了规模不等的火山碎屑沉积序列,晚期出现的山麓

18、磨拉石堆积代表基底沉积。(3)裂陷槽发育阶段进入中元古代是裂陷槽发育阶段,在华北板块范围内形成三个沉积区,燕山海槽(北东东向展布);豫西陆棚海(南接秦岭海槽);胶辽深海槽(北北东向展布)这一阶段,沉积层巨厚,达上万米,且有成熟较高的陆源碎屑(石英砂岩碳酸盐泥质岩)沉积,被称为似盖层沉积。(4)华北陆壳板块的形成中元古代末期的(10亿年)的芹峪运动使华北地区整体抬升。至新元古代沉积范围缩小,青白口群无火山物质,厚度变薄,属真正稳定类型沉积。中上元古界之间平行不整合接触,代表华北陆块的形成。2 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及其关系(10分)岩石地层单位主要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划分,对比,建立起不同

19、等级的地层系统,岩石地层单位以组为基本单位。按级别可分为群,组、段、层。组的构成强调基本层序。年代地层单位是以地层形成的时限(或地质时代)作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与统一的地质年表中的年代单位是相互对应的,可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分别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相对应。岩石地层单位虽然也有先后顺序之分,但它的划分与对比不受等时面的限制,与时间地层单位也没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岩石地层单位可以穿越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即可以穿时的)而年代地层单位则不受岩石特征的限制,从理论上讲,它是严格等时的。两种地层单位的界线局部可以是一致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相互穿越的。喜马拉雅运动由黄河

20、清1945年首先引用,指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因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于这一阶段而得名。这一运动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使中生代的特提斯海变成巨大的山脉,更新统的湖泊,河流沉积物隆起高度达2000多米。喜马拉雅运动可分三幕:第一幕在始新世末至渐新世初期,海水从青藏高原全部退出,并伴随着强裂褶皱,断裂及中酸性岩浆侵入;第二幕始于中新世初期有强烈的褶皱,断裂,岩浆侵入,变质作用等,形成大规模逆冲断层的推覆构造,导致大幅度的隆起、岩浆侵入;第三幕从更新世到现在,主要表现为高原的急剧隆升,周围盆地的大幅度沉降以及老断裂的继续活动,一部分地区火山活动。喜马拉雅运动不限于喜马拉雅山区和青藏高原,在我国台湾省,以及地

21、中海,高加索,缅甸西部,印尼,菲律宾,日本和勘察加等广大地带都有表现,至今天其活动仍很强烈。2、论述岩石地层单位系统岩石地层单位是根据地层的岩石学特征进行划分的,包括群、组、段和层,其中“组”是基本地层单位。“组”具有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一致性。它可以由一种单一的岩性组成,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性互层、夹层或有规律的交替组合而成。现代地层学中强调了组的基本层序,表明对于两种以上岩性组成的地层单位提出了更高、更客观的要求,组的上、下界必须是清楚的,它们可以是不整合的,也可以是岩性、岩相突变的界面。组的内部不能有不整合界面,组的厚度必须在1:5万的地质图上能反映出来,它的分布范围在1:5万地

22、质图上能够表达,否则不宜建组,组以地名命名。“群”是比组高一级的地层单位,群内可以包含一个以上的组,或者由厚度巨大,内部难于划分岩性相似的地层单独建群(不分组)。群内的“组”必须是岩性变质程度相近,成因相关的组组合而成。群的顶、底界一般为不整合面或岩性的突变面。群必要时可划分为几个亚群;有共同特征的几个群也可合并为一个超群,群不是一个必须划分的地层单位,群以地方名称命名。“段”比“组”低一级,比“层”高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岩性构成“组”的再分,其上、下岩性差异必须是明显的或旋回性的地层,将不同的旋回划分为段,段的命名较“自由”,可以序数词命名,也可用岩性命名或地名命名,视使

23、用者易于掌握。“层”是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通常用来表示组内一特殊的岩层、矿层,化石层或作为标志层绘制在1:5万地质图上。群、组、段、层,组是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是必须建立的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可以不管它的时代,但是地层单位一旦建立起来,就必须搞清它的时代,时限和空间穿时性以及它与其上下岩石地层单位的时间顺序。二、判断对(+),错(-),以“AB”表示:(20分) 1震旦纪时,华北地区海侵十分广泛。A(+)B(-)B2扬子地台区是晋宁运动之后形成的稳定地区。A(+)B(-)A3石炭纪是地史上第一次重要的成煤期。A(+)B(-)A4寒武纪时三叶虫十分繁盛,因而称之为三叶虫的时代。A(+)B

24、(-)A5早古生代生物群的面貌是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与陆生植物三者共同繁盛。A(+)B(-)B6印支运动发生在三叠纪后期。A(+)B(-)B7华北地台具有18亿年前的褶皱基底。A(+)B(-)A8群是年代地层单位之一。A(+)B(-)B9寒武纪时,华北地区处于活动的地槽状态,地壳运动与岩浆活动十分强烈。A(+)B(-)B10晚古生代时爬行类的恐龙类十分繁盛,因而称之为恐龙的时代。A(+)B(-)B2写出下列地层符号或地层单位(4分)中新世 N1 更新世 Q1-3 K2 晚白垩世 Pt 元古宇3写出下列地层的地质时代(4分)长城系(Pt2c) 沧浪辅组(1l) 阜宁组( ) 嫩江组(K2n)

25、4燕山运动发生于 侏罗纪、白垩纪 时代,蓟县运动发生在 元古代末期(景儿峪组与下寒武统之间)时代。(2分)。5欧亚大陆在元古代末期有 古欧洲、古西佰利亚、古中国 古陆,其间及周围有 重要的地槽区。6我国最大的假整合面发生在 华北 地区, 下奥陶统马家沟 组与上石炭统本溪 组之间,缺失 中、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统 地层。(4分)7我国第四纪冰期由老到新可划分为 红崖冰期、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大理冰期 。(5分)8中国大陆在地质发展中地壳活动程度东西方向有很大区别以 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 为界。西部地壳 为稳定的大型盆地 。东部 为强烈构造-岩浆活动 后者又以 古秦岭洋为界,华

26、北 为陆 华南 为海 。(6分)9我国主要的含煤层位主要分布在 1C-P,2 T3-J1,3K1,4R 时代。主要分布在 1-华北、华南;2-南方、华北;鄂尔多斯;3-东北;4-东北、云南、桂西百色等地区。(4分)10因为馒头组中含Redlicha chinensis 化石故可与滇东 龙王庙 组相当,说明当时海浸方向自 南侧古秦岭洋 到 华北太行山、中条山一线和鄂尔多斯、阿拉善西缘及南缘 。(3分)二、选择题:(将括号内正确答案下面划一实线表示)(7分)1下寒武统的重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古油栉虫、毕雷氏虫、莱德利基虫)。2纪、代、组、阶、界是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单位。3我国冰川作用的遗迹主要见

27、于(石炭纪、震旦纪、泥盆纪、侏罗纪、第四纪)。4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石松纲、节蕨纲、松柏纲、苏铁纲、银杏纲、种子蕨纲、真蕨纲)。5我国南方重要的含磷层位有(中寒武统谭家庙组、下震旦统莲沱组、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龙王庙阶、下寒武统梅树树阶)。6潘加亚泛大陆形成于(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末、中生代末);而泛大陆的分裂群体大约开始于(晚石碳世、晚三叠世、第三纪)。7形成我国现代地貌轮廓雏形的一次重要构造运动是(广西运动、雪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燕山运动)。三、是非题:(如果意正确在括号内用“+”表示,不正确“-”表示)(8分)1鲕绿泥石是陆相沉积的标型矿物。( )2滨海砾岩的砾石排列方

28、向一般长轴垂直于海岸方向。( )3海侵序列在垂直剖面上可看到沉积物由下而上发生由粗到细的变化。( + )4沉积厚度愈大,水体的深度也愈大。( )5泥盆纪时鱼类繁盛,因此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 + )6岩相分布呈同心环节带状分布是滨海相沉积的典型特征。( )7年代地层单位的界面有时也表现有穿时。( )8祁连山早古生代褶皱带的基底为早古代及更老的地层组成。( + )四、填空:(25分)1构造分析法中,升降运动的分析标志是 水深、沉积厚度和平行不整合 ;褶皱运动的分析标志是 角度不整合。(2分)2埃迪卡拉动物群是无硬体骨骼或外壳的动物遗迹 化石;它出现的层位是 上震旦统;而寒武系底部以大量出现 小

29、壳动物群 化石为特征。(4分)3从生物界的部面貌来看,早古生代是一个 带壳海生无脊椎动物 极其繁盛的时代;而晚古生代生物界形成了 脊椎动物登陆与演化;陆地森林出现 的局面;中生代生物界的突出特点是陆生脊椎动物发展和恐龙时代 (4分)4中生代我国地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东西分异 。它具体表现在太行山雪峰山以东 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 ;而以西 大型稳定的内陆盆地 。(6分)5笔石相是 指以含有丰富笔石而很少底栖生物 为特征的一种生物相,反映的是深水静水由黑色页岩 构成的海底缺氧还原环境;而壳相反映的是 开阔的浅海或台地 的环境。(5分)6地层划分与对比工作中可作为标志层的岩层应具备以下条件 岩性特殊、

30、 标志明显易于识别、 层位稳定、分布范围广的岩层或矿层 (4分)七、 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广西运动、印支运动分别在何时发生,对我国东部地区地史发展都有何重要影响。(12分)吕梁运动:发生在25亿年华北陆核的形成。晋宁运动:发生在18亿年华北原始陆壳板块的形成。广西运动:发生在409百万年广西(加里东)运动使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碰撞形成了东南造山带,除桂东南钦(州)防(城)地区残存海槽和滇东一带有陆相泥盆系外,华南其它地区为遭剥蚀的古陆或山地。加里东运动以后华南 成为统一的陆壳板块,并使中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发生变化成为南海北陆。以秦岭为界南方地区为浅海覆盖;华北为陆。印支运动:发生在230百万年

31、印支运动在时间上包括三叠纪期间到早侏罗世之前的地壳运动,空间上分布于我国西部特提斯带,发育有三江、松潘、甘孜、西秦岭及南秦岭的印支褶皱带。引起我国南方普遍海退和中国大陆的形成。同时印支运动是我国东部构造古地理格局的转折点(以南海北陆转化为东西分异)。东部地区三叠纪以前以秦岭为界的南海北陆古地理格局从此结束;古太平洋板块与古亚洲大陆边缘之间的斜向俯冲,激发了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与西侧的大型稳定内陆盆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印支运动以后是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构造体制演化的新阶段。1国际性显生宇系一级地层单位中二分统的系有 石炭系,白垩系,第四系 三分统的系有 寒武系,奥陶

32、系,志留系,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 五分统的系有 第三系 (地层符号示之)2滨海沉积带可分为 潮上 带 潮间 带 潮下 带竹叶状灰岩(砾状灰岩)常发育于 潮间,潮下 带中。3华北地台结晶(变质)基底以 阜平群(Ar2f) 、 龙泉关群(Ar2l) 、 五台群(Ar3w) 、 滹沱群(Pt1h)为代表。早期沉积盖层有 长城群(Pt2c) 、 蓟县群(Pt2j) 、 清白口(Pt3q) 群(系),其内可划分 常州沟组(Pt2ch),串岭沟组(Pt2cu),团山子组(Pt2t),大红峪组(Pt2d),高于庄组(Pt2g),杨庄组(Pt2y), 雾迷山组(Pt2w),洪水庄组(Pt2h),铁

33、岭组(Pt2),下马岭组(Pt3x),龙山组(Pt3l),景儿峪(Pt3j)组。(可注地层符号)。4第三纪生物的特点是 哺乳动物 与 被子植物 特别繁盛,古动物中 恐龙与 菊石,箭石 在白垩纪末全部绝迹。5生物界的变革在三叠系,无脊椎古生物 四射珊瑚 , ,床板珊瑚 ,全部绝灭,代之而起为 六射珊瑚 , 菊石 , 双壳类 大发展。二、概念选择题(10)用=把正确概念划下1工蕨只出现在(S3)、(D1)、(D2)、(D3)2中国最大型沉积或沉积变质铁矿类型是(鞍山式)(宣龙式)(宁乡式)(宁芜式。3华北有名的G层铝土矿发育在(C2)、(C3)、(P1)、(P2)底部。4目前我国最高的产油层位在(J3)(K1)(K2)(N)。5礁相灰岩只发育在(滨海)、(浅海)、(半深海)(三角洲)。三、连接题(10)(用线把标准层与对应层位连接)。十字笔石(O1)T1帽子峰组弓石燕(D3)P2新厂组(O1)东方石燕(D1)D3龙潭组(P2)瓣轮叶(P2)D1那高岭组(T1)假乌拉珊瑚(C1)O1大冶群(T1)克氏蛤(T1)C1金鸡组香港菊石(J1)J1岩关阶(C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