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视频指挥系统技术要求
以下设备均要求提供三年保修
1、软硬件设备通用技术规范要求
1.1基本要求
1.1.1 系统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技术。
1.1.2 系统稳定可靠,有故障检测和恢复手段。
1.1.3 安全措施有效可靠,能够在多个层次上实现安全访问控制。
1.1.4 系统能够被充分的管理起来,使整个系统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1.1.5 能够在规模和性能两个方向上进行扩展,扩展余地较大。
1.1.6 各类设备需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视频会议设备入网证书。
1.1.7 各类设备必须符合下述标准或同等乃至更好的国际工业标准:
电磁学规范:FCC Class B 或 CISPR 22 Class B
安全规范:UL Listed(美国) 或 EN 60950 (国际)
质量标准:ISO9000认证
智能终端、显示器等设备应符合能源之星(EPA)标准。
1.1.8 本项目中,实施单位将提供如下工作环境:
温度: 5℃—35℃
湿度: 30%—85%
220V交流50Hz单相电源
2、 MCU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2.1基本要求
2.1.1 应提供同一厂家的从MCU到终端一体化解决方案。
2.1.2 MCU必须采用电信级、模块化、插板式结构,可长期连续运行,所有卡板可以热插拔,具备冗余电源;MCU的操作系统采用嵌入式的专用操作系统;
2.1.3 支持H.320、H.323标准,支持SIP协议;
2.1.4 MCU要求在768K速率时,可以召开42个IP会议点同时支持H .239双流的会议。并随着将来的发展,可增加MCU板卡扩展会议点数。
2.1.5 MCU配备ISDN接口,支持ISDN线路作为系统的备份方案,请详细描述该功能的具体实现的方式。
2.2视频要求
2.2.1 视频编码支持ITU的H.261、H.263、H.263+、H.264。
具有PAL制下50场/秒技术,具有CIF、4CIF、VGA、SVGA、XGA的图像分辨率,如果设备具备更优秀的图像方式请注明
2.2.2 具备分屏功能。可以实现1,2,3,4,5+1,7+1,10+等分屏的分屏画面
2.3音频要求
2.3.1 音频编码支持ITU的G.728、G.711、G.722、G.729、G.722.1等。如果支持其它ITU标准的14KHZ以上的音频算法请注明 。
2.4 H.239数据双流性能要求
2.4.1 具有ITU H.239双流标准,双流图像分辨率达到1024×768
支持动态双路视频流传输,可以向远端同时传送两路活动的视频图像
2.4.2 分屏及AES加密会议下支持H.239双流会议
2.5 管理要求
2.5.1 能正确无误地将多个会场的呼叫按呼叫顺序逐个进行接入,最后建立多点视频会议过程;并且在会议过程中,MCU应保证除非有外界因素影响外,否则决不会自动释放会议中的任何用户(即“掉点”现象)
2.5.2 MCU的远程控制要求具备多级口令保护,并可根据登录口令区分其修改数据及其他操作的权限;简述MCU采用的远程控制方式
2.5.3 支持会议预约,立即召开会议等方式。
2.5.4 支持语音激励控制、演讲者方式、轮巡模式、导演控制;支持静音、闭音、调节音量大小、远端镜头控制(FECC)等功能
2.5.5 管理界面上在线显示所有状态(包括硬件、会议、会议点等等),管理界面上显示当前正在使用的硬件资源状态,管理界面上显示线路状态,并可记录24小时之内状态(包括误码率、CRC错误等),具备历史事件记录,错误报告等管理界面上在线显示所有状态(包括硬件、会议、会议点等等),管理界面上显示当前正在使用的硬件资源状态,管理界面上显示线路状态,并可记录24小时之内状态(包括误码率、CRC错误等),具备历史事件记录,错误报告等
2.6网络要求
2.6.1 MCU具有IP Precedence、Diffserv等QoS机制,如果设备具备更优秀的QoS机制请注明
2.6.2 MCU具备IP网络接口,配备ISDN PRI接口模块支持2个或以上PRI接口,满足做为IP线路的备份方案的要求。
2.6.3 支持ISDN、IP的混网开会功能
2.6.4 在IP、ISDN混网的使用时,系统需支持一个会议中128、256、384、512、768、1024、1920等共7种以上速率混合开会的功能。
2.7安全要求
2.1.1 MCU从硬件体系结构到功能都必须具备很高的安全特性,遵循H.235 v3国 际标准,具备AES加密功能,简述MCU的安全性
2.1.2 H.235 v3加密的传输速率最高支持1920K
2.1.3 MCU的控制网口与业务网口完全隔离,互不干扰;MCU可以和防火墙配合使用,可以更改TCP/UDP的通信端口范围
2.8其它要求
2.1.1 MCU管理采用中文控制界面,管理方便易操作;
2.1.2 支持7*24小时开机
3、视频终端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3.1基本要求
3.1.1 符合国际电联ITU H.320和H.323以及SIP 标准。
3.1.2 会议室终端设备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采用标准19英寸设计,能直接安装到标准机架上。
3.1.3 终端采用为非PC结构,不受电脑病毒感染。
3.1.4 能在7ⅹ24小时下连续工作。
3.1.5 终端支持中文界面管理。
3.1.6 可以显示当时的传输速率,音、视频协议、网络状态等信息。
3.1.7 功能高度集成,可在会议进行中能够同时传送两路动态视频信号(主摄像头图像+DVD图像、主摄像头图像+实物展台图象、主摄像头图像+PC画面、主摄像头+辅摄像头的视频信号等)。
3.1.8 具有自适应全双工动态回声抑制、自动增益控制、自动消除背景噪声功能。会议进行中移动麦克风位置不得产生回声。
3.1.9 应具备带有专业插口的全向麦克
3.1.10 终端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升级内置MCU
3.1.11 终端具有电话接入接口,具备电话加入会议功能,即在进行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的同时,能够接入普通PSTN电话或手机;满足部分领导经常出差,参加会议的需求。
3.1.12 终端具有流媒体广播功能,能将本终端参加的视频会议图像广播到网络中
3.2视频要求
3.2.1 视频编解码算法,应符合ITU H.261、H.263、H.263+,H.264国际标准
3.2.2 视频编解码算法,应符合ITU H.261、H.263、H.263+,H.264国际标准
3.2.3 终端在速率不小于384K时,CIF格式 ≥25帧/秒,在速率为128K时,CIF格式 ≥15帧/秒
3.2.4 应提供多显输出功能,即:本端图像显示、远端图像显示、控制界面显示分开显示。支持画中画功能,画中画的位置,主画面与画中画的位置可改变。
3.2.5 具有PAL制下50场/秒技术
3.2.6 应提供和终端原厂配备的同一品牌的摄像机
3.3音频要求
3.3.1 音频编码支持ITU的G.728、G.711、G.722、G.729、G.722.1等。如果支持其它ITU标准的14KHZ以上的音频算法请注明 。
3.3.2 自动唇音同步,误差应不可察觉,相对延迟小于40ms。
3.3.3 终端具有会议室回声消除功能。
3.3.4 应提供与终端原厂配备的同一品牌的360°全向麦克风
3.3.5 具备双显功能,能够在两台不同的显示设备上一台显示本端人物视频另外一台显示远端人物视频,并且同时在终端的VGA输出上显示远端PC的画面
3.4端口要求
3.4.1 至少4路视频输入,至少4路输出端口 。
3.4.2 至少4路音频输入,至少3路输出接口。
3.4.3 视频终端至少具有1路VGA输入端口和1路VGA输出端口,可以发送和显示1024×768分辨率的PC图像,无需外接转接设备可直接与计算机和显示器连接,以减少故障点。
3.4.4 终端标配具备IP网络接口,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能够增加相应的H.320接口 如:ISDN、 PRI、V.35的网络接口,特别是可以扩展PRI的2M接口。终端在H.323和H.320标准下的速率都要求达到1920K
3.5传输速率
3.5.1 64kbit/s—2Mbit/s。
3.6网络要求
3.6.1 具备自动降速功能,在IP上当网络拥塞时自动降低会议的连接速率,系统自动将连接速率匹配在当前带宽上以保持会议持续进行而不中断。
3.6.2 与路由器相配合,可实现广域网上的带宽保障,即设备具有IP Precedence、Diffserv、QoS、 TOS等网络参数设置。
3.6.3 具备自动检查IP地址冲突功能。
3.7管理控制要求
3.7.1 能接受会议电视网管系统的管理。
3.7.2 具有智能呼叫管理功能,能自动识别呼叫类型,并能在整个呼叫过程中对线路进行管理。
3.7.3 具有智能视频管理,使视频的质量能适应用户呼叫的需要。
3.7.4 具有可扩展性,通过IP网络进行软件升级,设备即可增加新的功能。
3.7.5 具有自我监测和远端检测的功能,可对设备状态及线路误码状态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3.7.6 终端能够通过WEB方式察看终端发出和接收的图像内容。
3.7.7 操作简单,且所有控制功能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
3.7.8 在IP网络上应具备在呼叫连接过程中的流媒体广播功能。
3.7.9 可任意选择广播近端或远端视频图像。
3.8 H.239双流数据
3.8.1 具备H.239双流标准,场视频终端应支持双路动态视频发送及接收功能,传送PC画面实现动态无失真,清晰度能够达到XGA(1024×768)分辨率。
3.8.2 会议进行中,能够同时传送两路动态视频信号(主摄像头图像+DVD图像、主摄像头图像+实物展台图象、主摄像头图像+PC画面、主摄像头+辅摄像头的视频信号等)
3.9安全要求
3.9.1 遥控器菜单口令保护,输入正确口令才能使用设备。
3.9.2 支持H.281标准的远端摄象机控制功能。
3.9.3 终端必须具备很高的安全特性,遵循H.235 v3国际标准,具备内置AES加密功能,简述终端的安全性
3.9.4 每次呼叫都自动生成不同的加密钥匙。
3.9.5 终端可以和防火墙配合使用,能够手动更改TCP/UDP端口的范围,支持NAT。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