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陶、谢行旅诗歌的描写特征及风景哲学比较探究_李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2102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谢行旅诗歌的描写特征及风景哲学比较探究_李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陶、谢行旅诗歌的描写特征及风景哲学比较探究_李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陶、谢行旅诗歌的描写特征及风景哲学比较探究_李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8美学2023/04陶、谢诗歌对行旅风景的描写和表现各不相同。面对行旅风景,陶渊明绝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出忽视、惊惧和倦怠的情感,陶诗的行旅风景因此呈现出疏离、隔膜的特点。谢灵运喜好游玩山水,“山贼”似地登山即是为满足他对行旅风景的探究欲望和强烈兴趣,其行旅深入冷僻静谧之地,所观风景前人罕见,新颖奇异。既往研究虽有对陶谢诗歌做比较研究,但主要着眼于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征,而鲜有从“行旅风景”这一视角切入。既往研究也并未关注到行旅风景是由诗人所塑造和建构的这一事实,即忽略了风景本身的“建构性”。本文从“行旅风景”入手,比较陶、谢诗歌的描写特征、情感体验,并对其中蕴含的“风景哲学”进行

2、深入探究。“风景哲学”虽来源于西方哲学,但可以借此理论资源理解和观察陶、谢诗歌,探寻他们对风景的观念和认知是如何形成的,以期发现陶、谢行旅诗歌更为深层的美学价值和哲学意义。本文“行旅风景”是旅行过程发现的风景的统称,而非仅是行役途中的风景。“行旅”在周易 孟子等文献中的原义与今旅行之义相近,而文选“行旅”篇通过选录相关诗歌客观上把“行旅”一词的概念狭窄化,专指出差行役,故本文对诗歌的研究和分析不限于文选“行旅”篇。一、疏离感:陶诗行旅风景的主要特点文选“行旅”共选陶渊明两首诗,分别是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和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

3、都经钱溪虽未入选文选,但其内容也是陶渊明出差行役的所见和感受。从这些诗歌可见,陶渊明有意无意地忽略行役途中的风景,只表达了同一个愿望那就是期盼早日回归家园: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173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174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陶渊明对回家的渴望、对亲

4、友的思念、对差旅的厌倦,是这一组诗的共同主题。在庚子岁五月的一天,规林遭遇到大风,导致陶渊明行程受阻。“凯风负我心,戢楪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其一),尔雅注曰“南风谓凯风”,陶潜当时为南风所阻。在规林偏僻的一隅,陶渊明看到的是高莽的荒草。苍莽葱郁的草丛茂密得看不到界限,夏木在这无界的荒草中却独自生长和挺立。“谁言客舟远,近瞻百余里。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虽然远眺南岭只陶、谢行旅诗歌的描写特征及风景哲学比较探究文/李 月摘 要:晋宋时期文学名家陶渊明和谢灵运在行旅风景的描写方面体现出鲜明差异性。面对行旅风景,陶渊明的心态是惊恐忧惧和倦怠退却,强烈的疏离感是其行旅风景描写的主要特征

5、;谢灵运则乐于接纳和展现新颖奇异的行旅风景,一是将常见的风景陌生化,二是不断开拓风景游览的边界和视野,给读者呈现前所未见的风景。引用“风景哲学”的理论视角,观察陶、谢行旅风景的呈现和表达。陶、谢对行旅风景的不同塑造,实质上是他们各自生平经历的反映和情感体验的表达,也是二者风景哲学的独特体现。关键词:陶渊明;谢灵运;疏离感;新颖奇异;风景哲学DOI:10.16129/ki.mysdx.2023.04.03179审美与文学需百余里的距离,但是对于归心似箭的陶渊明来说,风雨阻隔唯剩叹息。清吴瞻泰在陶诗汇注中说“此诗为归省而作,一片游子思归真情,急于到家,偏为风阻,触目生怨,觉路为之曲,日为之限,夏木

6、为之蔽。使千载而下,犹觉至情流露。”2121吴瞻泰已经点明,陶渊明是因为急于到家,触目生怨,所以将行旅风景扭曲和变形。“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其二),“巽”和“坎”在周易里分别代表“风”和“水”,即“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3。“巽”字象征“风”,也是巽卦“君子申命”的象辞,陶渊明此时奉桓玄之命出差行役,因为风雨阻途,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结束行旅。陶渊明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扭曲”的风景,这种扭曲背后归结于陶渊明浓厚的思归之情。所以,这些风景透露出恐惧感:“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鼓棹路崎岖”“江山岂不险”“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阻挡回家的路途永远都是可怕的,像是随时要把路人吞

7、没。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目倦川途异,心念川泽居”171,“倦”“异”“念”的叠加强化此次出行的勉强和不快,因为倦怠和不悦所以川途景物都是异样的,很难和自己的心境相融合。再如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其中的风景描写也映射出陶渊明行役途中的惶恐不安,夜景虽美,实则与作者的心境隔膜疏离,难以契合: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174-75陶渊明开篇即怀念园林之中诗书相伴的恬静岁月,但因赴

8、假期满被迫行至江陵,感到非常无奈和勉强,清张玉谷古诗赏析中说“此吿假还家,假满赴荆之作,亦有思隐意”2125。李善注:“楚辞曰:渔父鼓栧而去。王逸曰:叩船舷也。”4495月光流照之下,鼓棹叩桨准备启程航行,好友临流相送。凉风起于暮色转晚之时,清空明朗。天宇开阔壮大,秋月临照,皎洁明亮,湖面安静到极致,一望无垠。“凉风起将夕”至“皛皛川上平”是风景描写,呈现出清冷孤绝之美,美则美矣,但未见人之踪迹。此间风景与“我”并不亲和,而是疏离、割裂的状态。据张玉谷品评,“中八,则切秋夜铺写水程之景,带插别友不寐,总见非心所乐”5,水程之景虽然清冷隽永,但正如张玉谷所说“总见非心所乐”。“非心所乐”的原因正

9、是“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身处差役途中睡眠得不到保障导致状态和心情不佳。“题特着夜行二字王事孔亟之情形皦如矣。”6陶渊明独身行使至西荆之地,此时桓玄的势力已经对北府兵统帅刘牢之造成严重威胁,正值江陵政局危亡变动之际,陶渊明意识到江陵之行他肯定会被迫参与到“军国大事”的讨论和研判当中,焦虑和压力瞬息浸淫心间,“非心所乐”,所观之风景亦呈现出清冷绝俗、远离人寰的疏离感。戴建业说“委心与委运相辅相成,如果不能回到自己内在的自然生命的真性,那么外在的自然自然大化,就将永远与他是疏离和对峙的”7,江陵的行役之路令陶渊明倍感压力,虚明澄净的天宇湖川并未给他带来喜悦,而是“孤征”的惶恐和压抑,这一自然大

10、化对陶渊明来说是“疏离和对峙的”,故诗歌末句流露出“投冠”“养真”的退隐思想。清湛无梓的月夜江景虽然澄澈绝俗,但陶渊明并不关注,因为其思绪和意识已经被江陵之行的不安和孤独所占据,如他所言“怀役不遑寐”。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对于类似的画面这样写道:“这里表明,风景是和孤独的内心状态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只有对周围外部的东西没有关心的内在的人(inner man)那里,风景才能得以发现,风景乃是被无视 外部的人发现的。”8陶渊明此情此刻即柄谷行人所谓“内在的人”,在孤独的体验中发现行旅风景,涂口夜景对“我”而言疏离又隔膜。记述亲友同行的行旅诗有 归园田居其四,虽以“归园田”命名,但其内容描写的是陶

11、渊明与子侄外出游玩的行旅活动。“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141,明何孟春释“莽,或作漭。浪漭,广大貌”9。陶渊明带子侄出游,途经苍郁广袤的林野之地,“林野娱”表达出陶渊明此次山泽之游的轻松愉快。这与滞留规林所见“崩浪长风”景象给陶渊明带来的担忧和恐惧是完全不同的。再如游斜川(并序),描写了陶渊明组织并参与的一次文人雅会,这次雅会所见山川鱼鸟亲和可爱。“班坐依远流”,据龚斌考证“班坐:列班而坐;依次而坐。班,班序;次序”10,该诗句反映的是曲水流觞的礼俗,这与 兰亭集序“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11表达的意思一致。虽然游斜川参与者的阵容远没有兰亭集会那样强大,但是陶渊明

12、欢快闲散的心情跃然纸上。“澄和”“闲美”“弱湍”“闲谷”,陶渊明眼中的斜川美景温柔可亲。“迥泽散游目”,清黄文焕陶诗析义解释为“散字奇,意纷于四顾,睛不得专聚也”261,“散”字表明诗人此刻闲散随性地观赏斜川风物,所描写的风景不似其他行旅诗那般异样、可怕。概括而言,陶渊明行役与亲友伴游所见风景与体验全然不同。陶诗中的风景描绘也并非客观再现,而是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滤镜”。正如鲁迅对故乡的书写也是经过了80美学2023/04现代启蒙思想的“滤镜”,即丑化乡村风景,揭露民风的病态。“风景的变化源自我们的认识装置本身发生了变化这一事实,从这个意义上看,风景的美丑乃至风景本身,实际是看风景的人制造出来

13、的,鲁迅的“滤镜”是受现代启蒙思想影响的结果,而陶渊明的“滤镜”则是逃离仕途、归隐田园的思想,在此观照之下,丰富多彩的出差行旅风景反而被陶渊明异化和扭曲,而在与亲友同游的过程中行旅风景又呈现与自然风物亲和美好的一面,如游斜川,但是并不能据此改变陶渊明行旅诗“疏离感”的主要特征。盖因游斜川主要内容是“与二三邻曲”伴游行旅的文人雅集活动,这与上文列举的被公务裹挟的行旅诗歌有别。二、新颖奇异:谢诗行旅风景的描写特征文选“行旅”和“游览”篇目收录谢灵运诗歌最多,分别为 9 首和 10 首,足见谢诗在中古时期风景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刘宋时期陈郡谢氏家族的政治地位骤降,但是依旧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谢灵运作

14、为陈郡谢氏的世袭子弟,坐拥田宅美池,享有富足生活。宋书谢灵运传记载:“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毕备。”12有钱有闲的谢灵运,凭借着家业、官衔和过人的文才,带着僮仆百人整日游山玩水,还突发奇想,发明谢公屐。山中若无径,谢客偏要易山行。此类“伐山开径”的行为,惊动了临海太守王琇,王琇误以为出现了山贼。在游赏山水的过程中,谢灵运不遗余力地描绘新颖奇异的风景。谢诗新颖奇异的特征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论述:第一是将熟悉的风景“陌生化”;第二是拓展视觉的边界和视野,给读者呈现出未知未见的风景。(一)关于“陌生化”。谢灵运常会创造出

15、前人从未使用过的词汇,来代替常见和惯用的意象,从而达到新颖奇异的效果。游南亭作于谢灵运任职永嘉郡,初夏时漫步南亭的一次活动,此时作者衰病在身。“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1364,“我”长期卧床忧思成病,拉开窗帘从住所眺望远方,从窗外看到“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1364的节侯推迁过程。尔雅注曰:“夏为朱明”145672。在谢灵运之前,并未有诗人用“朱明”一词表示夏天。如果不看注释,未必立刻知晓“朱明”为夏季之意。作者用“朱明”表示夏天,新奇而别致。以病人的视野观看风景的相关诗歌还有登池上楼,“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136

16、1,吕延济注“初景,初春也。春为阳,冬为阴也”4,在这里“新阳”和“故阴”分别代表初春和深冬。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又有“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1350,毛诗曰:“七月流火”,尔雅曰:“秋为旻天”145670。“火”与“旻”拼合在一起即指代秋天。通过检索和考察谢灵运之前的诗歌,“火旻”最早出现在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朱明”,虽然在尔雅中指夏天,但是用在诗歌中最早见于游南亭;“新阳”“故阴”最早见于登池上楼。可见,“火旻”“朱明”“新阳”“故阴”这些词汇均在谢灵运诗歌中首次使用,给读者制造出新颖别致的感受和体验。此外,游赤石进帆海有“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杨帆采石华,挂席

17、拾海月”1375,张铣注曰“川后,波神。天吴,水伯”4409,川后,即河伯。天吴,据山海经大荒东经是“八首人面、虎身十尾”15的水神,可见川后和天吴都是上古时期的神话人物。谢灵运使用“川后”“天吴”等神话人物创造出奇幻陌生的诗境。吕向注“石华附石生,海月如镜皆中食”4409,李善注“海月,大如镜,白色”4409。“海月、石华”更早还出现在郭璞海赋中,指海味。“挂席拾海月”,字面上看是在美丽的月光之下乘舟出行,但是谢灵运这里并非指舟船伴月而行,而是出海游玩捡拾到大如镜的海味。“海月”期待视野的受阻正是作者有意创造出来的,这一手法类似于西方文论中所说的“陌生化”(“奇异化”)。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

18、法的艺术一书中有一个经典论述,“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16。谢灵运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和塑造在客观上呈现出“陌生化”(“奇异化”)的效果。“新阳”“故阴”“朱明”“火旻”这些词汇的使用“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让读者用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品味。(二)拓展了前人呈现风景的边界和视野。这一点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光影变化的敏锐捕捉以及对风景曲线、轮廓的刻画和描摹。首先,在谢灵运之前,虽有曹植和陆机等诗人对光影做概括性或白描式的描写,如“微荫翳阳景”4549(曹植情诗)“邈矣垂天景”17613(陆机折杨柳行),但谢诗首次以类似于长焦镜头的摄影

19、方式描写光影变幻的完整过程: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1398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1375游赤石进帆海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1364游南亭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13117从斤竹涧越岭溪行“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山林迎来傍晚时分,光线渐趋黯淡。吕延济注曰“霏,日气也。时既暮,故收敛81审美与文学也”4410,傍晚浓密的云气逐渐收敛。这一联诗中存在倒装,正常的语序应是“林壑暝色敛,云霞夕霏收”。“敛”“收”这一动作发出者按照通常的理解应当是人,这里却是林壑和云霞。“敛”“收”在这一联居中放置,分别连接两个名词,仿佛动作一直在持续着。这一联的精妙之处正是其渐进的时间感。“水

20、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吕延济注“水宿,宿于舟中也。淹,久兴起也”4409。无论是“水宿淹晨暮”还是登池上楼“衾枕昧节侯”,作者只要是在一个相对局促的空间中,对晨暮和节侯的变化感知就不再敏锐。“阴霞屡兴没”,傍晚带着水汽的云霞时不时地浮现又消失。“屡”这一频率副词拉长云霞“兴”“没”的时间总长,也强调了晚霞兴没交替的无数回合。游南亭中“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在夕阳西下的此刻,雨后的山间气息格外清凉。刘良注曰:“日落峰外,隐半,见规圆,日之形也”4408。夕阳西下犹如一道渐变的画卷,光影渐趋暗淡,密林的雨水还湿润着,远处山峰也没有完全遮盖住夕阳。再如从斤竹涧越岭溪行一

21、开始就写到幽微的曙光:“猿鸣诚知曙,谷光幽未显”,山中的猿猴已经感受到曙光,山谷中依旧深幽,尚未显示出光线亮度。谢诗中的光影呈现出渐进的效果,就像是摄影时使用特写镜头捕捉光线渐变的全过程。其次,对于山水新颖别致的曲线、轮廓的刻画和描摹也是谢灵运所注重的。陆机、张协和陶渊明等诗人使用源于古诗十九首“道路阻且长”4538的套语概括行旅路途的蜿蜒曲折,他们对山水形貌轮廓的摹写粗疏简略,如“山川修且广”17297(陆机赴洛道中作)、“幽岫峭且深”4558(张协杂诗)、“道路迥且长”192(陶渊明饮酒),而谢灵运对山水深曲宛转的轮廓有着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如“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1355(过始宁墅)、

22、“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13114(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1357(富春渚),“稠叠”“连绵”“窈窕”“玲珑”“惊急”“参错”,这些双声叠韵词堆叠在一起,将山水曲折的线条通过文字和声音两种媒介清晰地勾勒和表达出来,所谓“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18564。谢灵运“空水澄鲜”的山水描写体现了“澄怀味象”“以形写形,以色貌色”19的佛教理念,这一理念对谢灵运观照山水的方式及形成清晰的纹路感、肌理感的语言特征产生深刻影响。谢诗中的行旅山川呈现出素描或写生般的逼真效果,这更能突显其新颖奇异的描写特征。三、思归园田与化山水为家园:陶谢行旅诗歌风景哲学之比较风景哲

23、学是指风景由主体所建构,并非完全客观,具有人文、社会和伦理意义。西方哲学学者对这一概念已有深入研究,德国哲学家齐美尔在桥与门中对“风景的哲学”做一系统介绍,“自然界就其深刻的本质和意义来说是没有个性的,但是,通过人把它这样那样地分成特殊的单位以后,看起来就变成了各具个性,即风景”20。齐美尔认为所谓“风景”已经加入个性特征,即“风景”是经由主观意志改造和重塑过的“自然”。我国“风景科学”创始人、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丁文魁教授在风景科学导论中将“风景”定义为“风景的本质是人与环境之间的边际文化信息,风景既非环境(客体),也非人(主体);风景既是环境的边缘,又是人的边缘;风景只存在于人和环境的关系

24、之中,风景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物边际包括空间、地理环境、时间、古代与现代、生态、文化、政治等多种关系”21。丁文魁从风景园林的专业视角对“风景”的边缘性以及复杂性做一说明,这也可以视为对风景哲学的准确阐释。总之,中西方学者对“风景哲学”的理解和定义虽不尽相同,但均有一个核心概念,即风景不等同于自然和环境,而是经由主体加工和改造,具有了社会、文化意义的自然和环境。陶、谢的行旅风景融合各自的情感体验以及美学认知。以“风景哲学”这一视野来看待陶、谢诗歌,可以重新考察陶、谢行旅诗歌的风景描写及其蕴含的哲学意义。思归园田与化山水为家园是陶、谢风景哲学的显著不同,这一区别本质上体现了“我”与风景的边界感,

25、从更深层次来说体现的是主体对“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不同认知。若从诗歌数量或内容上来看,陶渊明对行旅风景的描写明显少于谢灵运,且陶渊明仅有的几首行旅诗的关注点也不在行旅风景,而是指向归返家园、思归园田的主题: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173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一)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174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二)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174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归子念前涂”“久游恋所生”,陶渊明行旅诗歌的归处总是指向他曾经的居所。久游在外,陶氏仍眷恋所生之地;江山崎岖,游

26、子依然挂念从前的路。“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陶渊明已然将“园林”“林园”和“人间”“世情”这两种身处的空间及状态对立起来。再如归园田居其四:82美学2023/04久在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惜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巧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142这次携亲带友的出行远比从建康归返时被阻于规林轻松愉快,只言片语的风景描写只是出游陪衬和诗境背景。这次行旅途中遇到一位采薪者,便开始探讨有关生死的话题。通过采薪者的口吻,陶渊明将这次出游的着眼点归结于“人生似

27、幻化,终当归空无”。据列子周穆王篇,“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22;淮南子精神训又有“化者,复归于无形也”23,陶渊明通过化用道家典籍点明此次出游的真谛,生死如幻似化,终归于无形。如果说“园林”“园田”是陶渊明出差行役诗的足迹所归,那么“幻化”与“空无”则指向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归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又有“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171,陶渊明对空间的感知除山川鱼鸟的有形之际,还有依托庄子所建构的“凭化而迁”的精神空间。清方东树在 昭昧詹言中说:“化迁言随时迁化,素志也。天运岁时,息息迁

28、化,圣人亦委运任化,此与浮沈诡随及燕雀抢楡枋者,迹同事同,而其道不同,非大贤以上莫能及。公自比 无心而出岫,鸟倦飞以知还是也。”2118-119可见委运任化的心境和怀旧惜往的情结一起构筑了陶渊明诗歌的精神家园。相比陶渊明的故恋旧园,谢灵运对永嘉、彭蠡等地的山水充满探幽寻奇的兴趣和胆量。谢客的山水游览刻意远离家园和“舒适区”,走向冷僻新异之地。“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1355“将穷山海迹,永绝赏心晤”1350,穷尽和拓展山水风景之边界是谢灵运游览的特色。谢灵运在探访永嘉山水的过程中常做出“山贼”般破坏性和侵略性的举动,这一行为客观上为谢灵运观赏和重塑山水创造条件。谢灵运将奇山异水视为自己的领地

29、,山水不仅是谢客的游玩场所,更是他构筑的精神家园。谢灵运以山水为家园,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据钟嵘诗品,谢灵运从小被寄养在钱塘杜明师处,成长到十五岁才返回自己家中。因为寄养的原因,造就谢灵运性格的偏执和不合群,这一成长经历深刻影响他日后的为人处世方式和风格,进而影响到他诗歌的创作。再加之家道中落以及仕途受到徐羡之、傅亮等人的排挤和打压,相继被贬永嘉和彭蠡,更加重其缺乏安全感、抑郁不得志的心态,所以将壮志“泄为山水诗”24。谢灵运成长环境的心结、仕途境况的遭遇,使得他最终找到山水这一“超越之场”。他从小被寄养的经历是他拓展风景边界的心理动因,因为他从来没有拥有过完整的家人陪伴,所以他会在成

30、年之后不断去向外界寻找和重建真正属于他的精神家园山水。谢客将山水视为家园,化山水为一己领地。谢灵运拥有极高的禀赋和学养,利用平生所学,充分表现山水美感,并将玄佛思想精妙地糅合和融入诗歌创作,形成“写景、兴情和悟理”基本框架结构,如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緑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13114清晨“我”从南山之崖出发,傍晚之时光线藏于北面山峰。观赏到如此美景“我”

31、便弃舟远眺水中陆地,停下马鞭倚靠在茂松之下。李周翰注“迥远策杖,径路也。窈窕,长远皃,玲珑明暗皃”4411,道路深曲宛转,明暗相间。俯视见到乔树之末,仰听山丘波声。溪水因横斜石头的阻隔分股而过,树林茂密不见小路踪迹。丛竹刚冒出绿芽,新蒲初露紫色新花。江鸥随海潮上下嬉戏飞舞,天鸡在温润海风中自在玩耍。风景描写在该诗中的容量很大,约占70%以上。“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刘良注“抚万物变化,虽无厌倦;览春物明媚,眷视重叠”4411,表现出对南山往北山行旅风景的眷恋和爱重,久看不厌。李善注“郭象庄子注曰:圣人游于变化之涂。万物万化,亦与之万化”4411,而“游于变化之涂”与委运任化、与时俯仰的境界

32、一致,体现道家顺势而为,不强求事功的思想。“抚化”在 高士传 有“高阳叔慈抚化物外,游翔终身,肥遯至宝”25,又肇论载:“终日应会,与物推移,乘运抚化,未始为有也。”26高士传和肇论的“抚化”与委运任化的意义接近,“抚化”在这里不依凭于有形之物,谢灵运则是以“览物”的形式“抚化”。“抚化”在谢诗中不再依凭空灵哲思,而是依托于有形的山水风景。此处“抚化”之“化”除蕴含顺其自然的道家思想,也指山水风景,与下句“览物”之“物”相对应。“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谢灵运惋惜未能与友人一起欣赏此间美景,深感遗憾。“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李善注“言独在山中,无人共游。人谓古人也。言己孤游,非情所叹,而

33、赏心若废。兹理谁为通乎?”4411孤游非谢客之愿,更为孤独的是理趣无人通晓,只能自己体味和琢磨。总体来看,这首诗体现谢诗“纪游写景兴情悟理”的典型框架结构,其落脚点在于佛玄理趣。谢灵运赏爱大83审美与文学化风景,所谓“抚化心无厌”。谢灵运将山水视为其超越之场和精神家园,正如蒋寅所说“玄学的名理实际已内化为精神自由的体验,而山水景物则成为帮助他酝酿这种体验的超越之场。”27陶渊明对行旅风景的异化和扭曲,谢灵运对山水的美化和精雕均为他们仕隐思想、情感体验的反映和投射。陶渊明的委运任化、谢灵运的“抚化无厌”,都体现出顺遂大化的道家哲学思想,不同之处在于谢灵运将大化具象为鲜明艳丽的山水,在山水这一超越

34、之场体悟玄思,而陶渊明面对行旅风景总是回避和退却,并在抽象的玄学思理中体悟大化的神妙,所谓“纵浪大化中”,正如钱志熙所说:“陶渊明是在宇宙自然即诗中所说的天地 大化这样的宏观背景中落实生命的位置,并且认为生命属于万物运化的一部分,所以要纵浪大化。纵浪大化,即委运任化。”28四、结语对于陶渊明而言,行旅诗中的“思归”指向其怀旧的、家园感的田园世界;对于谢灵运来说,“寻异”契合他寻幽探异的目光和眼界。“陶、谢对待自然的眼光以及从其人生形态所衍化而来的田园、山水诗歌,折射出居与游、仕与隐等价值取向的扞格。”29程磊所说的“对待自然的眼光及其人生形态”即陶、谢诗歌风景描写的独特视角和哲思“滤镜”。“如

35、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174,陶渊明出差至荆州却不愿把视野和笔触更多的投向周边风景,即便是少许笔墨提及也是不悦和勉强的;谢灵运寻幽探陟并竭力地描画他所欣赏的佳山丽水,搜寻到“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蹤”13114这样的秘境幽景。以“置心险远,探胜孤遐”30的方式将自己置于人迹罕至的高岩幽谷之中,对湖光山色“寓目辄书”,用笔繁复,窥情钻貌,最终汇入晋宋山水文学作品新变的主流,成为“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1865时代的宗师级人物。陶、谢行旅风景描写的巨大差异从本质上说是基于二者不同的风景哲学观。陶渊明扭曲、异化行旅风景,在出差行役过程中总是怀念他的私人空间园田居,所以陶潜十分乐于在诗歌中营造温馨亲和的

36、田园世界。从更为深广的层面来说,陶渊明行旅诗“归田”的思绪和主题不仅是其个人追求,也是东晋时期隐逸话语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谢灵运笔下的山水文学不断突破既有的视觉范围,对行旅风景表现出扩张性甚至“破坏性”的探索欲望,但正是由于谢灵运不断突破风景边界的勇气和胆识,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体玄悟道,才创造和成就了他独特的山水文学和风景哲学。谢客不断远离他所熟悉的家园,走向未知未见的山水世界,化山水为家园正是谢灵运对风景的体认和重塑。学者代迅说“风景作为后者(审美对象)是文化的存在,其历史是审美文化史,是风景被移入人的头脑并在艺术和美学理论中加以表达的历史,包含了人对风景的认知方式、审美趣味和伦理态度”31

37、、行旅风景由陶、谢的认知方式和审美趣味所塑造,作为审美对象行旅风景是陶、谢文学建构的结果,也是他们风景哲学的独特体现。注释:引文出自邱焕星再造故乡:鲁迅小说启蒙叙事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 年第 2 期,第 148 页。“我们的认识装置本身发生了变化这一事实”这一观点来自于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该书“风景之发现”一章的核心观点是“所谓风景乃是一种认识性的装置,这个装置一旦成形出现,其起源便被掩盖起来了”,以此观之,风景并非自然环境本身,而是经由作者“认识性装置”对自然环境重塑和再现后所形成的。谢灵运被当成是山贼的故事,最早被记载于宋书谢灵运传中,“登蹑常着木履,上山则去前齿,

38、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参考文献:1 陶渊明.陶渊明集 M.逯钦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2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陶渊明资料汇编 M.北京:中华书局,1962.3 杨吉德.周易卦象与本义统解 M.济南:齐鲁书社,2004:407.4 萧统.六臣注文选 M.李善,等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5 张玉谷.古诗赏析 M.许逸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7:331.6陶渊明.丁福保,笺注.郭潇,施心源,整理.陶渊明诗笺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78.7

39、戴建业.“委心”与“委运”论陶渊明的存在方式 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1):62-67.8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第2版)M.赵京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19.9陶渊明.王叔岷,笺证.陶渊明诗笺证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112.10 陶潜.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94.11 房玄龄,等.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晋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99.12 沈约.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宋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74:1775.13 谢灵运.黄节,注.谢康乐诗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08.14 阮元.尔雅注疏

40、M.北京:中华书局,2009.15郭璞.郝懿行,笺疏.张鼎三,牟通,点校.张鼎三,通校.山海经笺疏 M.济南:齐鲁书社,2010:4976.16 杨向荣.陌生化/新奇中西诗论关键词的一种对读 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6):88-97,146.84美学2023/04“小说类型是一组时间上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数量上已形成一定规模、呈现出独特审美风貌并能在读者中产生相对稳定阅读期待和审美反应的小说集合体。小说类型中那些具备相当的历史时段、具有稳定的形式和内涵样貌、具有一系列典范性作品的小说样式叫做类型小说。”1所谓类型小说,一般而言指的是在某历史时间段内形成规模化创作的小说样式,这种

41、小说样式并非凭空产生,它既有自身的文学传统,也具有审美和阅读的双重趋同性。玄幻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在中国大陆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从起源看来,最早可考的网络连载玄幻小说是 1996 年的风姿物语。由台湾的翻译家和作家引入中国大陆(19962000)。此后,大陆玄幻小说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台湾各大出版社和国内林林密布的租书店,为 2000 年左右的玄幻小说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风姿物语的成功为玄幻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较为优秀的参考模板。随后,台湾各大出版社对于玄幻小说鼎力支持,国内图书市场也开始为玄幻小说的发行提供销售渠道,玄幻小说作家们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使得玄幻小说作为类

42、型小说可以玉秀于网络文学之林。通过六年的本土化发展与文学产业整合(20002005),玄幻小说终于中国网络玄幻小说的类型特征文/刘 赛摘 要:目前看来,学界对于玄幻小说的定义仍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论述,而玄幻小说的创作又与神话、仙话、志怪文学、神魔小说、奇幻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类型小说有着十分相似的一些特征。运用归纳法,对学界流行的几种网络玄幻小说定义做了主题元素统计,以此确定了网络玄幻小说的五个本质特征独特的时空体模式、自由的游戏性特征、异于日常的传奇性特征、基于成规的类型特征、脱冕式的后现代特征。关键词:玄幻小说;时空体模式;游戏性;传奇性;成规;脱冕式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43、网络小说的类型学批评方法研究”(20BWO041)阶段性研究成果。17 陆机.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 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8 刘勰.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12.19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103.20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记M.崖鸿,宇声,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1991:161.21 刁文慧.五世纪到七世纪风景诗审美范式研究 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19.22 杨伯峻.列子集释 M.北京:中华书局,1979:99.23刘安.刘文典

44、,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231.24 白居易.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 M.北京:中华书局,2006:603.25 皇甫谧.刘晓东,校点.高士传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42.26 僧肇.张春波,校释.肇论校释 M.北京:中华书局,2010:165.27 蒋寅.超越之场:山水对于谢灵运的意义 J.文学评论,2010(2):90-97.28 钱志熙.陶渊明“神辨自然”生命哲学再探讨 J.求是学刊,2018(1):114-125.29 程磊.“家园体验”与陶谢田园山水诗的文化差异 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69-175.30 陈祚明.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40.31 代迅.走向荒野:风景的历史及其美学表达 J.学术月刊,2022(6):156-166.作者简介:李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编辑:宋国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