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现当代闽籍作家方言注释论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202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闽籍作家方言注释论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当代闽籍作家方言注释论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当代闽籍作家方言注释论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卷 第2期 海峡人文学刊海峡人文学刊 Vol.3,No.2(2023 年 6 月)Journal of Humanities across the Straits (Jun.2023)77 语言学研究 现当代闽籍作家方言注释论析 谢建娘(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摘 要:20 世纪以来,闽籍作家不断进行方言文学的创作,为推动方言文学、地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总结他们方言创作的成就及影响,是目前方言写作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然而现有的研究对闽籍作家方言写作中的方言注释关注不够。闽籍作家方言文学作品中的方言注释不仅是重要的语言策略,而且是构建地域文化的重要

2、场域,具有很强的文化功能,对福建文学、文化的传播和接受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闽籍作家;方言写作;方言注释;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9767(2023)02-0077-07 收稿日期:2022-02-2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0 世纪以来闽籍作家方言写作现象研究”(21XZW048);福建省中青年教育科研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闽籍作家方言写作现象研究”(JAS21363)作者简介:谢建娘,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方言学、方言文学。20 世纪以来,闽籍作家不断进行方言文学的创作,为推动方言文学、地域文

3、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总结他们方言创作的成就及影响,是目前方言写作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学界已经有不少关于闽籍作家方言写作的研究成果,然而现有的研究对闽籍作家方言写作中的方言注释关注不够。实际上,方言注释不仅是重要的方言写作策略,而且还反映了作家的文化态度。认清方言注释的功能特征对探讨福建文学、文化的传播和接受具有重要意义。一、方言写作中方言注释的原则 方言注释从文本地位来看,属于文本的缝隙,但它却是方言写作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参与方言写作的过程。毋庸讳言,方言注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附以注释是中国学术文化的基本范式和特点,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现代文学中也常出现加注的现象,所注内容大都与地方风

4、土人情的文化阐释有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在给外方言的读者带来独特审美体验、陌生化的语言刺激的同时,客观上也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毕竟,在方言体系异常丰富的中国大地上,有时方言与方言的差距不亚于两种语言的差距,其难懂程度不低于外语。从文学传播的目的性来看,作家主观上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束之一隅、囿于一方,方言注释显然是作家在进行话语释放时针对文本解读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一种有别于文本主体叙事的副文本。基于以上的意义,为照顾读者的需要,在适当的位置,以醒目的符号、明确畅达的文字,对作品中的方言进行注释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来说,作品中的方言注释往往以夹注、脚注或尾注等形式

5、出现。在此基础上,海峡人文学刊 2023 年第 2 期 78 为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让外方言的读者更好地了解特色文化、理解文本的文学世界,方言注释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包括深度共生性、学习方言知识的主动性、话语释放的适度性、构成文本的适量性四个原则。首先,深度共生性。汉语方言丰富而复杂,因地域的差异,同字异义现象比比皆是,“甲地之谦辞,而乙地以为傲语”的文化差异更是常有。为此,在进行方言注释时,注释者应多加考证。在文本系统中,方言通过“注释”的方式得以顺畅地融入共同语的书面系统,二者以语码转换的方式实现不同圈层交叉互补、兼性互利式的共生共存,这种深度共生关系决定了方言注释必然深度依赖方言。

6、其次,学习方言知识的主动性。方言注释的前提是方言书面化符号的准确合理。方言注释的准确合理与方言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方言注释是实现方言向外传播的一种语言策略,选择以方言注释方式传播方言是作家方言文化高度自觉的一种表现,是作家在具备充分的方言知识的基础上实践方言“律己利己益群”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作家必然要掌握必要的方言知识,这就涉及方言书面化问题。自古以来,方言书面化的基础就先天不足,尤其是南方方言区,其书面化标准不一,正字问题难度极大。近年来,张振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汉语方言用字规范,对目前的方言用字进行了汇总,不过,其中很多方言字对不具备专业方言知识的

7、作家或读者来说有一定难度,方言书面化将长期处于较为芜杂的状态,这是可以预见的。为此,方言注释的运用需要提高作家的方言知识,尤其是方言书面化水平。当然,在掌握基本的方言知识前提下,从语言文字的社会功能着眼,约定俗成是字词关系的硬道理,面向大众的方言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用字不妨走民间路线,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不必太介意词源学的正确性。第三,话语释放的适度性。在方言写作中,方言口语承载着作家的情感体验和文化态度,其作为一种文字符号系统,是地域群体生存方式的展现,诉说着地域方言群体话语释放的能力状态,是作品地域性的直接呈现。然而,在以共同语为主体的文学语言系统中,方言的话语释放能力是有限的;如何利用共同语

8、来彰显个性特征、地域文化,是作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何在创作过程中保留、彰显方言特色,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方言的释放话语功能呢?对方言写作而言,最便利的选择就是发挥注释的补充说明功能。第四,构成文本的适量性。自古以来,注释作为副文本一直存在于各类文学作品中,其主要的作用是延长文本,呈示文本。“副文本只是辅助物、文本的附件,没有副文本的文本有时候像没有赶象人的大象,失去了力量;那么没有文本的副文本则是没有大象的赶象人,是愚蠢的走秀。”由此看来,方言注释作为方言文学作品的副文本,应谨守适量性原则,做到当注必注、点到为止、不画蛇添足、不随意附注,警惕其对正文本乃至文学研究的遮蔽。方言写作不可过度

9、依赖方言注释。方言注释作为方言写作的副文本,其主要作用是阐释陌生化的方言,与方言形成影响、共构、解构的关系。方言注释以方言为依托,方言因方言注释得以更准确地阐释文化意蕴、传达文本情感,彼此各司其职,共同构成良好的文学语言生态。二、闽籍作家方言注释的文化功能的不同形态 福建是一个依山傍海的省份,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就占有其五闽方言、客方 潘世松:语言生态伦理自律价值实现的前提与对策,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 3 期。朱桃香:副文本对阐释复杂文本的叙事诗学价值,江西社会科学2009 年第 4 期。谢建娘:现当代闽籍作家方言注释论析 79 言、赣方言、吴方言和官话方言,

10、是名副其实的方言大省。在这片土地上,以区域或城镇为界,流行着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自成体系,成为一方地域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呈现独具特色的福建风景。福建一直以来有着方言写作的传统,如明代用闽南方言描述闽南开拓史事的章回体小说平闽十八洞,清代中期用福州方言描述福州城开发与变迁的闽都别记。新世纪以来闽籍作家中也有着方言写作这样一股巨流,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家如:钟兆云、练建安、黄国敏、高寒、何英、何葆国等。闽籍作家运用语言策略展现闽地特色,在作品中夹带着诸多方言特征词,其间的人、事、景、情在方言的基调下黏合成为地域文化的统一体。为使读者更通畅地了解闽地文化,闽籍作家在方言写作中使用了数量不一的方言注释,

11、这些方言注释以柔软、包容的方式将福建各地“土滋土味”的语言转化为普通话,展现给其他方言区的读者,让共同语与方言在各自的圈层中发挥功能,让文学语言趋于和谐,在文本的缝隙中展现丰富的风景,诚如金宏宇指出的:“方言注释给我们提供了有关当地民风俗语的最原始的资料。也许方言俗语的注释在文学研究中不是最有深度的一块领地,但是它却是最生动活泼、最丰富多彩的一角风景。”(一)语义的文化补充阐释功能 新世纪以来闽籍作家的文化身份不同于早期的作家,他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心态,自觉地把“自我”与“他者”有机结合起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认同并欣赏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中的风俗、风物、风情是作家最感兴趣的。通常来说,地域

12、文化“异”的描写是地域文学叙事中一个基本的表现。在方言写作过程中,闽籍作家对“异”的书写,不仅可以通过方言在文本中表现出来,也可以在注释中补充出来。方言与注释之间,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本阐释义场,使语义更丰富。方言写作中文化信息的表现应该适应并符合目的语的文化现实,而表现的核心是语义。因此,语义在方言写作中,用“方言字”(通常是方言同音字,只记录方言语音,无法体现方言意蕴)无法充分表现时,可利用注释作文化的补充阐释。这里以闽籍作家练建安小说的方言注释为例。(1)老人们提及的石桥妹,其实是个五大三粗的壮年汉子。闽西客家人新生儿取名,男性乳名后缀,多有妹字。一说是取其“贱”,好抚养;一说是尊重女性

13、,勿忘母恩。两说大相径庭。(传人)(2)闽粤赣边客家地区三日五日一圩,四周百姓齐集某处做买卖,谓之“赴圩”。“圩”“墟”通用,有时写作“赴墟”。朱家寨是武南十八乡的一个中心区域,有约定俗成圩场,逢一六为圩日。(传人)“石桥妹”“圩”属闽西客家话,练建安采用文中直注的方式,对这两个方言词进行了注释,并将这些方言注释化为小说内容的组成部分,准确地阐释了方言词的语义,有助于确定方言词的含义,有助于文本的解读,深化读者对“异”文化的了解,很好地实现了文化补充阐释功能。(二)文本文化信息的拓展延伸功能 毫无疑问,方言注释作为一种副文本,“功能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而这功能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延长文本信息。

14、从文化学意图来看,方言注释主要是对文本文化信息的拓展延伸。在方言写作中作家需要构筑注释,使方言缺乏的文化要素在注释里拓展和延伸,使受限的方言隐藏的文化信息显现化、清晰化,方言和注释之间构成典型的文化互动关系,为文本提供一种丰实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氛围。在文学文本的建构中,外方言的读者,借助方言注释了解地域文化,作家 金宏宇:文本的周边中国现代文学副文本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 216-217 页。练建安:鄞江谣,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7 年,第 12 页。练建安:鄞江谣,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7 年,第 13 页。海峡人文学刊 2023 年第 2 期 80 借助方言

15、注释,输出传播地域文化,凸显地域文化的“异”,以达到充实文本文化信息的目的,促进文化和文学之间的互渗、互融。闽籍作家钟兆云、钟巧云在小说乡亲们 邻里中描摹了一系列色彩斑斓、具有浓郁客家民俗的乡土意象,小说语言采撷原生态的闽西客家方言,展现独特的客家文化。为了使读者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客家文化,钟兆云、钟巧云在文本中以“脚注”的形式对方言进行了注释,对文本展现的客家文化进行了延伸拓展,充实丰富了客家文化。(1)久而久之,她就养成了一个刁蛮泼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啥事都敢做,天塌下来大笠麻。(乡亲们)天塌下来大笠麻:笠麻系斗笠。比喻敢做刚当。(2)小红包是给女方其他亲人的,大红包则是给那方父母的

16、平均银。(乡亲们)平均银:又称奶补钱。(3)有段时间,他每天还会去村子周围走走,偶尔找乐子,和乡亲们打打“烧胡”,每次赢输仅在一二元钱间。(乡亲们)烧胡:一种纸牌。(4)全美溪的人都说他是美溪的骄傲和光荣,还语带羡慕地奉承起子龙父母来,“泥蛇一箩担都冇用,青竹蛇一条就够”。(乡亲们)泥蛇一箩担都冇用,青竹蛇一条就够:意为孩子不在多,有一个出类拔萃就行。(5)好在当时没有把我丢到大路旁让狗叼走,不然你就少了一个掌棺材角的孝女。(邻里)棺材角的孝女:客家农村风俗,父母百年归仙后,要由女儿守在遗体旁。“天塌下来大笠麻”“平均银”“烧胡”“泥蛇一箩担都冇用,青竹蛇一条就够”“棺材角的孝女”这些具有闽西

17、客家当地特色的方言词语、俗语是非常生动而形象的,这种语言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读者只有通过细致的注释才能完全读懂,进而了解闽西客家乡村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而借助方言注释,作家构筑的闽西乡村厚重的客家文化才得以更完整更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读者才能更好地欣赏并享受这些方言俗语带来的新鲜、奇异的文学美感。(三)地域文化传播绩效的提升功能 作为一种价值性的存在,地域文化的生存空间应该被关注。通常来说,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主要是通过生活化的空间得以实现的,同时也借助符号化的空间得以实现。所谓的符号化生存空间,即地域文化以语言、戏剧、绘画、音乐、饮食、建筑、服饰等符号载体实现价值表达的空间形式。“符号是全部

18、人类行为和文明单位的基本单位。全部人类行为起源于符号的使用。仅仅是由于符号的使用,人类的全部文化才得以产生并流传不断。”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符号化表征形式,是地域文化的有效载体,地域文化通过方言实现超时空的传承。然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正视方言符号自身的“短处”交流障碍,这也是“方言文学”一直被诟病的原因之一。在地域文化的传播中,语言交流是完成地域文化输出的关键环节,当存在交流障碍时,文化输出水平受损,钟兆云、钟巧云:乡亲们,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年,第 175 页。为行文的方便,把原作品中的脚注置于例句之后,下同。钟兆云、钟巧云:乡亲们,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年,第 210

19、 页。钟兆云、钟巧云:乡亲们,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年,第 70 页。钟兆云、钟巧云:乡亲们,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年,第 207 页。钟兆云、钟巧云:邻里,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年,第 5 页。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年,第 21 页。谢建娘:现当代闽籍作家方言注释论析 81 文化传播能力减弱。从地域文化的传承及传播绩效来看,在长期以共同语为主体的文学创作领域,显然共同语高于方言,方言所引起的交流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地域文化的传承及传播绩效。因此,在方言写作中,方言注释在拓展地域文化价值的生存空间,提高地域文化的传播绩效方

20、面的功能就不得不引起重视。闽籍作家方言文学中贯穿的福建文化同其他地域文化存在着跨地域、跨文化类型的差异,加之闽方言自身的特点,即使闽地的读者对难懂的闽方言(涉及闽方言的书面化问题,另外详论)也可能是望而却步,更何况是外方言的普通读者,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方言写作中地域文化的生存空间缺损和传播绩效抑制不可避免,作家应充分发挥语言策略,通过注释的手段,降低方言写作的损失。注释补偿是方言写作中一个重要策略,闽籍作家在遵循方言注释原则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实现地域文化的价值,采用方言注释的方式,以夹注、脚注、尾注等形式对地域文化的生存空间缺损和传播绩效抑制进行有效的补偿。福建地区中的风土习俗颇具特色,方言与

21、共同语之间经常出现不对应,外方言区的读者无法有效获得地域文化的认知,地域文化的传播受到抑制,在使用方言词汇时加注释是解决这种传播抑制的有效途径。这里援引闽籍作家高寒小说中的方言注释为例。(1)晋主,是闽南盛行的一种大型的封建迷信活动,也是一种很有凝聚力的宗族盛事。(2)同事告诉她,添碗筷是要求你以后要独立应付所有的杂事、习俗礼节、人情世故、婚丧喜庆。“晋主”“添碗筷”属于闽南方言,不熟悉闽南方言的人不太容易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闽籍作家高寒在进行方言书面化的过程中,采用方言书面化的常用手段同音字,凸显方音特色,同时对这些方言词加了注释,并将这些方言注释化为小说内容的组成部分,把方言蕴藏的地域文化

22、融于作品之中,使其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此,隐藏在方言背后的地域文化通过注释这种方式获得了更好的生存空间,进而将方言引致的交流障碍降低,提升地域文化传播绩效。(四)地域文化史料的保存功能 人类学家怀特(Leslie A.White)说:“人类的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语言)。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作用,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没有符号,就没有文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它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镜像。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镜子,清晰地展现出与之相应的文化,同样

23、,民族文化也深刻影响着语言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方言,作为地域的变体,是地域文化最凸显的标记,凝聚着该地域最深层的文化。方言注释作为方言向外传播的有益方式,对方言进行了说明和阐释,它当然也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从文学地域文化史料保存和理解的角度看,它提供了关于方言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更细更全的史料,其广度、深度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方言。现代闽籍作家在写作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撷方言资源,借助方言及注释淋漓尽致地呈现福建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些方言及注释成了福建文化史料的百科全书。钟兆云、钟巧云是闽西武平客家人,在方言词汇的一个个注释中,两位作家书写着浓厚的客家文化,这些注释承载着作者挥之不去的家园记忆。

24、这里援引钟兆云、钟巧云邻里中的称谓名词注释,来看看闽西客家的人际关系文化。高寒:绿洲文丛,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12 页。高寒:清平乐:高寒小说集(下卷),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年,第 579 页。高寒:绿洲文丛,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33 页。海峡人文学刊 2023 年第 2 期 82(1)一次住在娘家,婆婆亲自从家里赶来,说有个过路客子来了,听说是邻县人。过路客子:专门为乡下女人取环的医生。(2)你们这些倒米客,不帮我也就算了,还帮他说话,他不补给我钱,我就天天去闹,看他能把我咋样?倒米客:吃里扒外的家伙。(3)子龙曾问过他:“满,你那些年受了那么

25、多冤枉,是怎么过来的?”(钟兆云、钟巧云邻里)满:客家话中父亲的一种叫法,源于父亲在其兄弟中排行最小。(4)菊英一见母亲面色苍白,又对哥哥姐姐们说:“我们不能再捏人粄子了,嫂都快死了!”嫂:母亲的另一种叫法。“过路客子”“倒米客”是闽西客家的社交称谓词,分别指“专门为乡下女人取环的医生”“吃里扒外的家伙”,这两个说法,土气十足,见证着闽西文化的变迁。“满”“嫂”是闽西客家的亲属称谓词,分别指“客家话中父亲的一种叫法,源于父亲在其兄弟中排行最小”“母亲的另一种叫法”,这两种说法,在日益“普通话”化的话语体系中,已少有人说。邻里中类似上述的方言称谓名词注释十分丰富,经全面梳理统计,亲属称谓词注释共

26、计 69 个(扣除重复出现的),如对母亲的称法(呼称及叙称)小说的注释中就保存记录 6 种说法:娭哩、奶、姨娅、娭子、嫂、奶奶。婆婆的称法(呼称及叙称)小说的注释中保存记录了 3 种说法:家娘、细玉媚、姨娅。社交称谓词注释 57 个(扣除重复出现的),见表 1。表 1 邻里社交称谓词注释 序 号 社交称谓词注释 序 号社交称谓词注释 1 好事嬷:多管闲事的女人 2 时鬼:反应迟钝之人 3 活佬:乖宝宝 4 乌头虫子:忘恩负义之人 5 老实头:老实男人 6 癫嬷:疯婆子 7 晃鬼:不靠谱的人 8 酸夹货:下流胚 9 火料子:逆子 10 阿旦:漂亮人物 11 拗豹子:逆子 12 好赖子:好男孩 1

27、3 矮膣嬷:矮女人 14 癫古:疯子 15 腾背狗:跟屁虫 16 懒布娘:懒女人 17 饿唠神:饿鬼 18 四目狗子:瞧不起人的四眼狗 19 后生人:年轻人 20 懒尸嬷:懒女人 21 瞎眼:文盲 22 生意脚子:做生意很有心计的人 23 大番薯:大笨蛋 24 了死佬:不需劳作的玩主 25 门背狗:意指回不了家的人 26 猴吃鬼:小馋猫 27 热事棍:爱弄出事端的人 28 猴吃嬷:贪嘴婆 29 夹老牯:夹在中间、两头不讨好的人 30 布娘:妇女 31 死老棺材:意指不知好歹的人 32 布娘:二奶 钟兆云、钟巧云:邻里,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年,第 69 页。为行文的方便,把原作品中的脚注

28、置于例句之后,下同。钟兆云、钟巧云:邻里,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年,第 404 页。钟兆云、钟巧云:邻里,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年,第 450 页。钟兆云、钟巧云:邻里,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年,第 248 页。谢建娘:现当代闽籍作家方言注释论析 83(续表)序 号 社交称谓词注释 序 号社交称谓词注释 33 狗条子:精明之人 34 拉耷古:不讲卫生的人 35 火了嬷:不孝之女 36 黄毛鸡子:雏鸡,这里指子女 37 小气伯姆:小气鬼 38 绝家头:绝门的人 39 胡鸭:意指傻瓜 40 短头灭节:短命鬼的另一种骂法 41 晃子:不靠谱之人 42 过路客子:专门为乡下女人取环的

29、医生 43 精布娘:聪明女人 44 逍嬷:淫妇 45 臭屎鸡:没人搭理之人 46 野炭嬷:野种 47 探事的人:好事之人 48 货嬷:情妇 49 贼古:小偷 50 单只佬:光棍 51 倒米客:吃里扒外的家伙 52 尝腚伯媚:指风流女性 53 后生哥子:年轻男人 54 偏头狗:指不听话的人 55 死佬:死人 56 未开封女:处女 57 学老妈:外地女人 称谓是人类社会体现特定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社会的伦理、宗法、家庭关系在称谓词上有直接的体现。钟兆云、钟巧云邻里中数量庞大、内涵丰富的方言称谓名词注释,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映射出闽西客家地区的传统伦理观念,为我们了解闽西客家文化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语料,

30、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三、方言注释的文化功能对现当代方言文学的启示 很大程度上来看,方言写作是一种文化阐释行为,部分方言小说难以进入以共同语为主体的文学文化市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有效发挥方言的文化阐释及协调行为,这也包括方言与注释之间的阐释与协调。作家以方言入文,不仅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需要高超的语言艺术性,合理适当地兼顾方言与注释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做出积极贡献。作家的文化素养、文化态度都对方言与注释的共构产生重要影响。方言作家的方言知识和地域文化知识储备、学术背景、学术视野,决定了方言文学作品的质量,尤其重要的是,作家要有广博的民俗学、人类学、文献学

31、、民族学、宗教学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否则,在运用方言时,容易产生文化误解。同时,作家的共同语(普通话)水平及相应的中国文学知识也很重要,它不仅是方言文学作品的基础,而且也会影响方言注释的文化拓展、阐释及传播。同以往用共同语写作的作家不同,新时期作家对方言不是持一种否定性的观点,通常消除了方言及其所承载文化落后性、粗俗性的思想观点,他们更关注语言的差异性,当然,也重视语言同一性,基于这样的语言观,新时期愿意使用方言的小说家自然而然地运用起方言注释。在方言写作时,他们往往不太受主流意识的操控,更愿意通过方言展现那些被忽略的、被遗忘的乡土文化。闽籍作家钟兆云、钟巧云、练建安、高寒等作家,矢志不移地推送

32、福建的传统文化精华,其方言写作的主体性支柱就是他们的故乡情结。闽籍作家的方言注释是为了加强文本的“福建文化特征”,通过注释这种副文本,作家可以拓展方言文化信息,适当地补充文本中的文化空白或缺损,使方言和注释之间形成良好互文关系,进而拓展了地域文化生存的空间,提升了地域文化传播的绩效。(下转第104页)海峡人文学刊 2023 年第 2 期 104 日给”(元典章户部卷之八,典章二十二,市舶),保管这些防御武器的专人就是直库。由此可见,“司战具”“管大鼓”是同一岗位。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会武术的直库到达日本长崎后,在中国人所举行的送神祈福的民俗活动中担任重要的仪式行动者,因其独特的道具及鲜明的动作特

33、征给日本人留下深刻印象,进而作为那段历史的印记成为当地民俗得以保留下来。清朝咸丰年间丰利船日记备查记录了丰利船从浙江乍浦港启程抵日本长崎港以及归航期间的整个海洋贸易过程,包括对神灵的拈香祭祀活动,其中“俟值库香供(笔者注:即香工)请菩萨到船”的记录亦证明,直库应为船上供奉神灵的主要参与者。囿于资料所限,对直库这一职务的考察目前过于肤浅,待另文深入探讨。以上发现对研究中国海洋民俗的域外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民俗活动的参与者身份切入也许会有新的发现。综上所述,明清时期福建船员不仅在中日的经贸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时至今日,日本长崎的民俗活动“妈祖行列”中直库仍在

34、大展风采,中国民俗演化为日本民俗,闽南方言融入日语,直库这一名称成为中日文化交融、文明互鉴的印证。结 语 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中,国外文献对于拓展研究领域、提供旁证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所言二重证据法之“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本文正是通过中日文献互相印证,考察了“唐船役者”(即:中国商船乘员),并以此反映了明清中日经贸文化交流的情况。月港开埠,拉开了以闽南人为主的福建海商赴日贸易的序曲。厦门港兴起,令大量航海专业人员集聚在厦门岛及周边地区,为今日厦门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除证明了以闽南漳州为中心的福建籍船员在中日经贸及文化交流乃至明清“海上丝绸之路”历史

35、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外,也通过语音学考证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闽南方言的域外传播和本地化融合。笔者水平所限,对“唐船役者”组织架构的考察过于浅显,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进行深入论证。(责任编辑:秦 琼 何 妍)(上接第 83 页)结 语 在闽籍作家的方言写作研究中,方言注释是一个还没引起足够重视的课题,然而其重要性不亚于方言的研究。方言文学中的方言注释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可与方言形成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及功用。当然,在方言文学作品中,方言注释不当也会对文本构建、跨地域文化交流有所影响,负面效果也是存在的,这将是下一步关注及研究的课题。(责任编辑:陈 芳 何 妍)王娟

36、、许瑞雪、韩庆:宋元时期船员的职业发展及管理制度,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 2 期。王荣国:清咸丰年间“丰利船”祭神活动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 第 1 期。海峡人文学刊 2023 年第 2 期 158 Analysi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Fujian Writers Dialect Annotations XIE Jianniang Abstract:Since the 20th century,Fujian write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37、dialect literature and regional culture.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research of dialect writing.However,the existing researches have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dialect annotations in the dialect writing of Fujian writers.The dialect annotations in the dialect literature works of F

38、ujian writer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language strategies,but also important fiel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ulture,which have strong cultural functions,and are great significances to the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Fuji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The Quan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Horizontal

39、Communication of the Austronesian in Taiwan,China FAN Zhiquan Abstract:The Gaoshanzu mainly distributed in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whose languages belong to the Austronesian family.The Austronesian of Taiwan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Austronesian,because it retains many Proto-Austronesi

40、an features.However,the inter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Austronesian in Taiwan has been one of the controversial topics in academic.On the basi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using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tymology in linguistics,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volutionary network in biology,to re-study the

41、 mathematical classification of Austronesian in Taiwan,in order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ustronesian in Taiwan.An Investigation of“Tousen Yakusya”in the Documents of the Sino-Japanese Maritime History HUANG Yanqing,CHEN Jingxuan Abstra

42、ct:The records of the crew of merchant ships in the Sino-Japanese maritime history are generally referred to sailors,crews,ship owners,cargo owners,etc.in Chinese documents.A variety of different descriptions are used in Chinese documents,while Japanese documents refer to such merchant crew members

43、as“Tousen Yakusya”.This appellation includes a variety of titles in Chinese literature,and it has a broader connotation definition and its meaning is more clear.Therefore using the Japanese name“Tousen Yakusya”as the unified title for the research direction,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records of“Touse

44、n Yakusya”in Chinese and Japanese documents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t the same time,from the view of phonetics,it investigates the similarities,dif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nunciation of“Tousen Yakusya”in Chinese and Japanese documents.It uses the“Zhiku”as a typical case,basing

45、up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to explore situations of the Sino-Japanese maritime 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in that period with the method of“mutual verific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The Geograph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Quanzhou Residents in Taiwan Region in Qing Dynasty and Their Hometown in Chinas Mainland ZHANG Zhengtian Abstract:In the Qing Dynasty,Quanzhou residents in Taiwan could be divided into“Sanyi reside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