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规划 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规划采矿权人: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盖章)编制单位: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二年七月十九日企业法人: 联 系 人:电 话: 目 录1前言11.1规划背景11.2规划编制依据11.3规划定位31.4规划期42矿山现状42.1矿山基本情况42.2绿色矿山建设现状82.3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11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143.1指导思想143.2基本原则143.3规划目标154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任务194.1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合理利用194.2科技创新204.3矿山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2
2、34.4社区和谐发展234.5企业文化建设245重点工程255.1资源综合利用类项目(总工办、计划部)255.2环境治理类项目(安环部、建工部)305.3科技攻关类项目305.4和谐社区建设类项目(政工部、建工部)336保障措施346.1组织保障346.2资金保障356.3制度保障356.4科技保障376.5监督管理38 附件目录1 编制说明2 附表1 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表2 技术创新规划表3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规划表4 社区和谐建设项目规划表5 重点工程汇总表3 附图1 铁矿绿色矿山建设现状图2 铁矿绿色矿山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图3 铁矿绿色矿山生态建设规划图4 铁矿绿色矿山建设重点工程布
3、置图4 基础资料1 铁矿2011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报告书2 铁矿2011年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3 铁矿选厂2011年生产统计表4 铁矿选厂2011年耗电量统计表5 铁矿选厂2011年工资支出统计表6 铁矿选厂2011年精矿生产直接成本统计表7 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预测表8 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表1前言1.1规划背景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持续集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依托。我们既要集约节约利用服务于社会,又要造福于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走资源集约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实现矿业的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矿山,是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
4、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促进污染减排,有利于和谐矿山企业与周边群众关系,有利于矿业的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多赢”。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提出了到2020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的目标。国土资源部近期制定了国家级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绿色矿业公约,并同时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119号)文,要求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编制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2规划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5、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2.2行业技术标准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002002);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2001);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48489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2232009)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设计规范(DZ/T0239);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4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6、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1.2.3国家、省、市建设规划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市城市总体规划1.2.4相关产业政策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表(2000)179号 1.2.5矿山基础资料 鲁国土资字2012360号批准备案的山东省铁矿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核实基准日:2010年12月31日); 山东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山东铁矿区0米以下补充勘探地质报告”(86)鲁矿储决字第6号)。 铁矿2011年度固体矿产资源统计基础表 铁矿生产勘探及采矿工程所获得的基础资料。
7、 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地区地质环境治理总体规划 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铁矿采空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山东省市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1.3规划定位本规划是铁矿绿色矿山建设专项规划,是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行动纲领;是铁矿沿着绿色矿业之路发展,顺利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政府指导和规范铁矿绿色矿山建设的依据和抓手。1.4规划期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厅关于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结合矿山生产建设确定建设规划期分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阶段性目标分为:近期规划目标为3年,中期规划目标为5年,长期规划目标为10年。2矿山现状2.1矿山基本情况2.1.1矿区位置及交通2.1.2自然地
8、理及经济概况矿区位于盆地中北部矿山附近,属丘陵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矿区最高标高289.65m,最低标高位于矿区东北部的附近,海拔标高约195m左右,相对高差约94.65m。矿区水系不发育,仅在东北部分布一条小河南河,流向SENW,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水量较大,而旱季枯水期,水量很小。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2.7,最高37.4,最低-19.3;历年平均降水量760.90mm,年最大降水量1028.06mm,最小降水量423.90mm,日最大降水168.8mm(1975年9月1日)。降水多集中于69月份,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左右。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烈度为7度
9、。本区为我省重要的、黑色金属及建材非金属矿产地,采掘业、工业及其相关产业较发达。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区内经济较发达,电力供应充足。2.1.3资源赋存状况矿床属于高温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床,位于铁矿矿山矿田西南部,矿山弧形背斜东南翼中部,闪长岩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马家沟组大理岩为矿体上盘。矿体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全长约2500m。矿体形态沿接触带呈扁豆状、透镜状、似层状产出。总体走向2040,倾向SE,倾角4060。截止2011年底,采矿证范围内保有铁矿石资源量823.1万吨,TFe平均品位43.97%;伴生铜矿石量823.1万吨,金属量14980吨,平均品位0.182%。伴
10、生钴矿石量823.1万吨,金属量1563吨,平均品位0.019%。2.1.4水文地质条件(地工部水文科)本矿床东北部与矿床之间的河床分布有第四纪砂砾石含水层,且1线以北古近系大部分缺失,形成灰岩天窗。当矿区排水时,在此部位,第四系潜水垂直补给灰岩水,为本矿床的补给边界;矿区北西部为闪长岩体,含水性极弱,可视为隔水边界;矿床西南方向灰岩、大理岩含水层与曹村灰岩、大理岩含水层连为一体,是矿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但矿床南端发育一向斜构造,为灰岩、大理岩弱透水地段。向斜轴部受构造应力影响较大,岩石结构致密,岩溶裂隙不发育,含水性弱,灰岩、大理岩透水性也明显减弱。天然状态下,地下水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径流,
11、该地带径流量小,水动力条件差,无较厚第四纪砂砾石层存在,形不成第四系水的大量渗入,水交替滞缓。因此该方向水的补给条件一般。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于中等复杂。 铁矿2008年前采用坑内疏干的方法治理地下水,最低开拓水平水平,排水万m3/d。由于矿体顶板为大理岩含水层,长期疏干易造成地面塌陷。基于铁矿和铁矿矿体上盘注浆帷幕成功经验,2008年6月以后也开始从米水平往下实施注浆堵水。为了封堵线以后天窗补给源和米米矿体上盘地下水来水通道,进行帷幕注浆堵水工程,形成宽100米的注浆隔水帷幕。目前最低开拓水平m水平,排水万m3/d。2.1.5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计划部、总工办)铁矿始建于1958年6月,最初设计
12、由鞍山矿山设计院承担,设计生产规模为85万吨/年,矿山于1962年建成并投产。矿山开拓方式为主、副井提升两翼风井通风、平硐出矿的竖井平硐联合方式,采矿方法选用为崩落法。1998年4月,山东省冶金设计院编制了厂铁矿矿区三期工程采矿与充填方案设计,设计m、m、0m、m四个水平,设计采矿方法两种,一种为竖分条分段采矿分段充填法,分条宽度10m,分段高度10m,矿块垂直于走向布置,另一种为分段采矿分段充填法,矿块沿走向布置,分两步回采,分段高度10m,在矿岩较稳固的情况,可采用爆力运搬分条分段采矿采后充填采矿法,分条宽度18m,分段高度25m,设计矿山规模为45万t/年。铁矿已经历了三期建设,一期为1
13、00m水平以上,划分有205m、150m、100m三个开采中段,二期为50m、0m二个中段,三期为0m标高以下。现在0m标高以上已开采完毕,目前正在回采m、-100m、-150m、-200m中段,年产矿石量50万吨左右。0m水平以上矿石主要采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随着开采井下采空区不断扩大,地面塌陷区也随之扩展。三期工程0m以下设计改为全尾砂胶结充填法采矿。铁矿自2000年后,矿床采用近矿体顶板灰岩注浆堵水的治水方案、全尾砂胶结充填的采矿方法,对矿床开采回采率的提高效果明显,矿房回采率由原来的68%提高到92%,矿床回采率达到90%。由于采矿方法的改进及加强了探矿工作,提高了矿体形态、产状的
14、控制程度,为采矿提供了详细的地质资料,使开采贫化率大幅度降低,由原来的32%降低至目前的8%,原矿品位大幅度提高,降低了矿石选矿成本。2.1.6土地利用现状 依据市区提供的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2003年调绘,2004年成图),参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为底图,以行政村为单位,结合矿区提供的地形地质图及现场调查各类土地面积的分布情况,求出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分布,矿区拐点范围内土地面积为65.03hm2,其中工业用地27.63 hm2,居民用地37.40 hm2,矿区占地全部为区办事处村、后村、村、村用地。2.1.7矿山基础设施条件(机动部)矿
15、山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完全能够满足矿山生产的需要。铁矿供电采用35KV电源两路供电,两台容量为16000KVA,35KV/6kv变压器,提升为主付井提升,主井采用JKD-2.8*6(Z)为六绳摩擦轮式提升机,双层双车罐笼,付井为双筒单绳缠绕式,单层双罐,矿井排水系统采用10DK潜没式水泵,及350潜没式水泵排至地表;矿山压气系统采用2D12-100/8/空压机。 选矿厂选矿工艺及装备水平:破碎为两段闭路破碎工艺,采用的设备为:重型板式给矿机、PEJ900X1200颚式破碎机、PLK1600X1300锤式破碎机、2YA2148及YA1836的园振筛。磨选工艺为:磨前实湿式选两端两闭
16、路阶段磨矿细筛控制分级三段磁选两次扫选流程,另外对磁选尾矿进行浮选综合回收铜、钴金属,所采用的主要设备为:MQG2721球磨机、MQY2721球磨机、2FLG1500分级机、Drrick高频细筛、BKY1018预选机、CCT1024磁选机、PC-1500-8圆盘磁选机、BF浮选机。浓缩输送设备主要有NG系列浓缩机,2DGN-100/2.5油隔离泥浆泵,各种型号的渣浆泵,及清水泵。2.2绿色矿山建设现状铁矿是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生产矿区,该矿历来依法办矿,严格遵守和大力宣传国家颁布的矿产资源法、实施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及省市地方性有关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17、活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规定,向国家足额缴纳采矿权价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矿产资源补偿费等费用。除严格遵守国家及省市地方性有关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外,制定并严格执行一系列强有力的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使各矿山得以安全、健康、绿色、持续的发展。 2.2.1核心技术使矿产资源得以高效开发利用(总工办、计划部、地工部) 按传统采矿工艺,充填法采矿多应用于贵重稀有金属矿山,而在黑色金属矿山因其价值较低且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充填法采矿几乎没有应用,大多采用崩落法开采。由于 矿地处市区及保护注浆帷幕的需要,不允许地表塌陷。铁矿自2000年应用充填法采矿后,井下0m水平以下的新采空区以充填体支撑采场顶
18、板,不再发生顶板冒落,从而避免了地表塌陷边界和错动边界进一步扩大,较好地保证了城区地表安全。铁矿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属大水矿山,生产过程中长期受到地下水的困扰。自1958年建矿至2008年,一直疏干采矿,随着开采深度增加,排水量越来越多,大量的地下水因开采工艺需要被不断排出,造成一定范围内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村民水井干涸,生态环境恶化,排水消耗大量电能,加大了生产成本。铁矿自2008年以后由疏干采矿改为-100m水平以上疏干,以下采用近顶板灰岩注浆堵水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技术和近顶板灰岩注浆堵水技术是绿色矿山建设核心技术,它的应用给铁矿这种资源濒临枯竭的老矿山带来了活力,矿
19、房回采率由崩落采矿法的68%达到92以上,矿床综合回采率由崩落采矿法的70%达到90以上,极大提高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节约了矿产资源,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2011年矿石生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年产原矿64万吨,实现产值48728万元,缴税13751万元,利润16471万元。2.2.2综合利用水平国内领先(总工办、计划部、选矿厂) 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把矿山开采和选矿过程中的固体排弃物作为充填料的骨料送入井下采空区,同时取消了矿山废石场和尾矿库,实现了废石和尾砂零排放,减少了耕地占用和环境污染。选厂对磨选工艺、磁选工艺进行改造,使铁金属选矿回收率提高到92%以上,比原来提高6%以上。具有
20、良好的经济效益,综合利用水平到达了国内同类矿山领先水平。铜、钴综合回收工艺经优化浮选时间和加药制度,加药采用微机自动加药,浮选设备采用先进的BF浮选机,改造后铜回收率由原来的26.3%提高到35%,钴回收率由原来8.48%提高到11%,每年生产铜金属240多吨、钴金属14吨,效益巨大。选矿厂污水回水利用改造实现了选矿生产的污水零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选矿污水的循环利用避免了环境污染,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大大节省用水费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2.3采空区地质环境治理成效显著(计划部、总工办) 根据国务院、省、市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有关部署要求,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21、境保护法、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编制了铁矿采空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对多年采矿形成的采空区进行治理。20062010年投入3700万元对铁矿采空区利用尾砂进行了充填,地表塌陷区进行了回填,完成了地表地貌恢复治理工作。0m以上采空区自实施充填至今,经地表位移沉降观测证实,地表未再发生新的塌陷。2.2.4和谐社区建设良好(政工处、建工处) 矿山内部不断改善和提高职工生产生活质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几年, 矿深入开展“和谐 矿”创建活动,以和谐文化引领职工、创造未来,通过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地食堂、增加了职工洗浴、洗衣设施外,还大力改善职工医疗条件,对包括劳动派遣工在内的全体
22、职工进行健康查体。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强健职工体魄,陶冶情操,使广大职工保持了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企地共建成绩斐然,矿山以“企地共建促和谐,互动共赢谋发展”为目标,开展以“共谋经济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共解热点难点,共育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企地共建活动。近年来,矿山积极弘扬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传统美德,有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地方的发展,先后投资近千万元,新修、改造村镇道路七条,约20多公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道路顺畅、环境优美的厂区及地方环境。同时,地方政府、村庄在矿业有限公司征用土地方面也作出了大量的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矿业有限公司与地方村镇密切配合,努力
23、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文明创建的双赢,谱写了一曲“企地共建”的新篇章。2.3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2.3.1充填体的强度低,不能满足深部采矿支撑地压的要求(总工办、计划部) 矿山自2000年始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使用的胶固粉是胶固粉厂自行研制生产的胶固材料,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在1-2MPa。随着开采深度加大,采空区所承受的地压加大,要求充填体的强度越来越高,胶固材料性能满足不了要求。计划3年内投资800万研制新型胶固材料,进行胶固粉材料升级。使用新胶固粉材料后,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达4 MPa以上,以满足城建规划需要。2.3.2采矿方法不能满足新形势要求(总工办、计划部)铁矿目前主
24、要采用的是预控顶分段充填采矿方法,主要缺点有:(1)对矿房顶板的支护强度要求高,其支护等级必须满足大爆破后矿岩铲装、充填、上分段凿岩等作业的安全进行。(2)由于分段较高(1015m),矿房大爆破后,两帮充填体存在垮落现象,增加了矿石贫化率。(3)对充填接顶要求较高。 (4)采用大爆破落矿,矿石大块率较高,二次破碎炸药单耗高。通过总结铁矿西区个别地段采用的人造假底下向进路采矿法,认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优点:(1)通过充填形成采用人工假底,替代矿石作为人工顶板,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矿房中取消了点柱、间柱,也杜绝了因为采场内顶板大面积冒落,致使人员设
25、备不敢进入而造成的矿石损失;上下盘矿岩接触带不稳定矿体,节理裂隙发育、断层附近的矿体得以安全充分回收;大大提高了矿石回采率。(3)采矿进路断面较大,可以采用先进的凿岩、出矿设备,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4)这一技术的采用,充分贯彻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向进路胶结充填技术使用后,不仅提高了矿石回采率,减少了矿石的损失,提高了我公司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有效地保障了职工的人身安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人造假底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成本较高,且形不成规模,采矿效率低。经充分研究后认为: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提高后可以代替钢筋混凝土的人造假底,关键问题是解决提高全尾砂胶结充填体
26、强度。2.3.3选厂设备工艺落后、回收率低、能耗高、噪声大(选矿厂)铁矿选矿厂始建于1970年,主要选矿设备采用国内70年代老设备,工艺落后,能耗高、噪声大、效率低。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企业“重视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不断淘汰落后技术设备与落后产能,自主研制并尽可能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三率”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水平。”公司通过对铁矿、铁矿和铁矿三个矿山统筹规划,考虑铁矿和铁矿矿山开采进入后期,着眼于保有资源储量近700万吨的 铁矿,计划于2016年建成年产160万吨的现代化程度高的中型地下矿山,并规划了与其配套年入选200万
27、吨原矿的现代化选厂,淘汰设备工艺落后、能耗高、噪声大、效率低的铁矿选厂。2.3.4企地共建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政工处、建工处)矿山经常开展以“共谋经济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共解热点难点,共育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企地共建活动,积极探索文明共建新机制、新模式,积极弘扬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传统美德,有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地方的发展,先后投资近千万元,新修、改造村镇道路七条,约20多公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道路顺畅、环境优美的厂区及地方环境。为企业和地方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绿色矿业公约,在“企地共建促和谐,互动共赢谋发展”方面做得还不够,还需加大力度。经与市共同规划,
28、由矿山投资1.2亿元对残破简陋的棚户区进行改造,建设保障性住房。一期工程在铁矿塌陷治理规划区西侧建设市经济保障房。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3.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矿业发展方式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矿山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效益。保证矿山的可持续发展。3.2基本原则 矿山生产应遵循“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基本要求,努力实现矿山发展的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矿山发展与社区繁荣共赢。 (1)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结合矿山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分析在日常生产过程
29、中,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等方面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措施,保证各方面协调发展。 (2)突出重点,把握特色在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中,企业应在绿色矿山建设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题规划,对企业采取的先进技术、先进方法、先进手段进行及时总结,发展构建体现自身特色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 (3)合理规划,注重实施依据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条件及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发展目标,通过规划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将规划指标落到实处;各项建设工程应做好资金安排,合理统筹,狠抓落实,保证规划指标的顺利完成。 (4)承上启下,有效衔接 严格执行上级规划部署的任务和目标,做好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与当地国民经
30、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规划的衔接,积极落实,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5)公众参与,集思广益 在矿山内部积极宣传绿色矿山发展理念,鼓励矿山职工为绿色矿山规划建言献策参与矿山规划建设,注重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广泛听取多方面意见,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提高规划透明度和科学决策水平。3.3规划目标3.3.1总体规划目标加快建设铁矿-200m以下深部开拓接续工程,加强边角矿和残矿勘查和开发力度,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和巩固“近矿体顶板灰岩顶注浆堵水”和“全尾矿胶结充填采矿”两大支撑绿色矿山建设的核心技术,加快研制胶固粉升级替代产品,加快改造铁矿充
31、填系统,使全尾砂充填体强度提高到4Mp以上,使充填后的采空区满足绿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加快研究和加紧实施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加快 铁矿现代化选厂的建设力度,淘汰落后的采矿和选矿技术设备与落后产能,自主研制并尽可能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三率”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水平;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和谐社区建设和企地共建步伐,努力改善社区周边关系,保障矿区周边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矿区周边地区环境安全与环境质量,维护居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通过支农、支教、抗灾、赈灾等,支持地方建设与经济发展。铁矿绿
32、色矿山建设规划总投资17367万元。3.3.2阶段性目标3.3.2.1近期目标(1)资源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目标矿区编号规划目标名称2015年近期目标属性10m以上残矿采矿矿石生产能力2万吨/年预期性251线边角矿购置采矿权预期性3二采区矿石生产能力30万吨/年约束性4深部开拓完成箕斗井建井装备约束性(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规划目标序号创新技术名称2015年近期目标属性1尾砂管道输送工程建成并使用管道从 选厂往矿输送尾砂约束性2胶固粉升级生产新型胶固粉预期性3引进国外选矿设备购进、完成安装、正常生产约束性4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技术全面实施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约束性5铁矿充填系
33、统改造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约束性(3)矿山生态建设与恢复治理生态建设与恢复治理规划目标序号规划目标名称2015年近期目标属性1塌陷区绿化投资2000万元建成公园式绿化区约束性(4)企业文化建设与社区和谐发展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坚持“安全为天,以人为本”的方针,使得在岗职工受教育率达到100%,计划在今后3年内使安全生产培训次数达到6次,百万工时伤害率控制在:6(1329822.512)106=2.09。计划三年内投入348万元安装完善“六大”安全设施。 “六大”安全设施建设规划序号系统名称投入资金负责部门2015年近期目标属性1监测监控系统有毒有害气体检测11.25公司安全科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行
34、约束性通风系统检测10公司机动科视频监控5公司机动科地压检测80铁矿2人员定位系统15公司机动科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行约束性3通讯联络系统10 公司机动科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行约束性4压风自救系统24.08公司机动科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行约束性5供水施救系统35.96公司机动科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行约束性6紧急避险系统自救器20.71公司安全科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行约束性避灾硐室134铁矿避灾线路2铁矿社区和谐发展规划 企地共建市棚户区一期经济保障房。 一期工程计划3年内投资3500万元在矿环境治理区西侧建325套市经济保障房。3.3.2.2中期目标(1)资源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目标矿区编号矿区名称2017年中期
35、目标属性10m以上残矿采出矿石5万吨预期性251线边角矿矿石生产能力5万吨/年预期性3一采区-100m以上闭坑约束性4二采区矿石生产能力50万吨/年约束性5深部开拓开拓工程建设及注浆堵水约束性(2)技术创新目标科技创新规划目标序号创新技术名称2017年中期目标属性1-200m以下注浆堵水工程完成-200m以下注浆堵水工程预期性3.3.2.3长远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目标矿区编号矿区名称2022年长期目标属性10m以上残矿采出矿石10万吨预期性251线边角矿采出矿石26万吨预期性3深部开拓矿石生产能力20万吨/年约束性4绿色矿山建设规划任务4.1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合理利用4.1.1矿山开发合理布局
36、铁矿截至2011年底采矿证内保有储量823.1万吨,加上-200m以下深部开拓储量188.9万吨,合计1012万吨,按目前生产能力50万吨/年计算矿山服务年限20年。在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中,除山子后矿体已无其它铁矿体。铁矿采矿证内保有储量823.1万吨主要在-200m-100m水平之间,-100m(一采区)水平以上疏干治水,-100m以下采用注浆堵水的治水方式,需先注浆堵水后采矿的生产方式。近几年,-150m和-200m水平(二采区)开拓工程和注浆堵水已基本完成,逐步形成生产能力。一采区保持20万吨/年生产能力,5年内闭坑;二采区5年内保持30万吨/年生产能力,5-10年保持50万吨/年生产能
37、力,10年后保持30万吨/年生产能力。为保证10年后保持50万吨/年生产能力,需加大-200m以下深部开拓工程建设力度,5年内开拓工程基本完成,再用3年时间进行注浆堵水,10年后形成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4.1.2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铁矿保有储量已经不多,需加大0米以上残矿探矿、开采力度,加大边角矿的综合开发力度。考虑总体效益,统筹安排,经中长期规划,计划在今后5-10年内,开采残矿10万吨, 51线边角矿体回采26万吨。4.2科技创新4.2.1 矿选厂尾砂管道输送工程 铁矿选厂建成投产后,将淘汰铁矿选厂,铁矿井下采空区充填用尾砂将由 铁矿选厂通过尾砂管道输送工程供给。 铁矿选厂至铁矿主付井
38、尾砂管道输送工程设计全长7.5km,主泵选择2DGN-100/2.5油隔离泥浆泵,管道采用国产陶瓷内衬复合钢管,采用对焊连接,设计管道使用寿命20年,输送尾矿16万吨/年。该项目投资1000万元,计划2013年内完成。利用水力管道输送颗粒状物料,与其它运输方案(如铁路、公路)相比,具有运输距离短,基建投资低,对地形适应性强,不占或少占土地,不污染环境,连续作业,受外界条件干扰小以及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可靠,运输费用低等一系列优点。预期收益计算,参考选厂至赵庄球团精粉输送管道成本及目前汽车运输成本。输送消耗电能2kWh /t,电费0.66元/ kWh,铁精矿管道输送的总成本1.3元/吨(汽车运输成
39、本为7.9元/吨),预计节约费用=(7.9-1.3)16=105.6万元/年。4.2.2胶固粉材料升级矿山自2000年始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使用的胶固粉是胶固粉厂自行研制生产的胶固材料,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在1-2MPa。随着开采深度加大,采空区所承受的地压加大,要求充填体的强度越来越高,胶固材料性能满足不了要求。计划3年内投资800万研制新型胶固材料,进行胶固粉材料升级。使用新胶固粉材料后,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达4 MPa以上。新胶固粉材料研制成功后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2.3-200m以下注浆堵水工程 注浆堵水工程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首要工程,铁矿-200m-350m水平的188.9
40、万吨铁矿资源在开采前需实施铁矿-200米以下注浆堵水工程,形成隔水帷幕。-200m以下注浆堵水工程需中长期规划,在深部开拓工程完成后进行,投资2047万元,预计2017年完成。4.2.4 铁矿选厂国外新设备引进 铁矿选厂建设计划投资1.2亿元,设计生产能力200万吨/年,投入3800万元购置美国及奥地利的破碎、筛分及细磨设备,建设自动化程度高、设备一流的现代化选厂,主要解决 铁矿及铁矿部分弱磁氧化矿的选矿问题,淘汰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回收率低、能耗高、成本高的铁矿选厂和铁矿选厂。计划20122013年建成运行并达设计生产能力。4.2.5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铁矿目前主要采用的是预控顶分
41、段充填采矿方法,主要有对矿房顶板的支护强度高、矿石贫化率大、矿石大块率较高、次破碎炸药单耗高等缺点。西采区采用人造假底进行下向采矿,人造假底是钢筋混凝土,成本较高,且形不成规模,采矿效率低。经充分研究后认为: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提高后可以代替钢筋混凝土的人造假底,关键问题是解决提高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具有可行性。计划投入资金3700万元,对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方法进行考察、研究、引进新设备、实验、编制方案等,规划目标为3年内技术成熟并全面实施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方法。通过全尾砂胶结充填形成人工假底,替代矿石作为人工顶板,大大提高了作业人员的
42、安全,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采矿进路断面较大,可以采用先进的凿岩、出矿设备,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预计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技术使用后,不仅提高了矿石回收率,减少了矿石的损失,提高了我公司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有效的保障了职工的人身安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4.2.6铁矿充填系统改造工程通过将流态化立式砂仓弧形仓底多孔放砂改造为锥形仓底单孔放砂,优化风水造浆喷嘴布置及调浆系统设计,采用自动化控制等工程来改善充填料的均匀性,增加充填体的强度,确保支撑采空区地压。规划目标为3年内完成铁矿充填系统改造工程,使矿房回采率达98%,矿床综合回采率达92%。4.3矿
43、山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 塌陷区经过5年的采空区充填和地表地貌恢复治理工作,已经初见成效,21线以西形成山风景区,21线以东地表地貌已经恢复。2011年与市城建进行了统一规划,塌陷区西侧建设经济保障房,龙潭西大街和汶源西大街由塌陷区地表穿过。近期规划目标是: 3年内投资2000万元建成公园式绿化区。4.4社区和谐发展矿山重视和谐社区建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改善社区周边关系,保障矿区周边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矿区周边地区环境安全与环境质量,维护居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通过支农、支教、抗灾、赈灾等,积极支持地方建设与经济发展。以“企地共建促和谐,互动共赢谋发展”为目标,开展以“共谋经济发展,共创和
44、谐社会,共解热点难点,共育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企地共建活动,建立共兴共荣机制,积极营造和谐浓厚氛围,高度重视企地共建工作。为响应市政府大力推进棚户区建设的号召,改善困难职工的住房条件, 经市住房委员会批准(房委办字201110号),我公司拟对现有残破简陋的棚户区进行拆迁改造,建设保障性住房925套(其中包括236套公租房、689套改造安置房)。结合矿山实际情况,我公司拟利用铁矿部分土地进行该棚户区经济保障房项目一期建设。一期项目用地位于矿区内,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43公顷。项目一期工程计划3年内投入3500万元建设住宅楼12栋,可建成325套住房,建筑层数均为5+1层,总建筑面积为3.41万,容积率为1.07,绿地率为31.5%。4.5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矿山企业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更能展示矿山建设的最新进展和先进理念。铁矿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就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不惜重金,敢于投入,